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习题.docx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习题.docx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习题.docx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习题.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文言习题一一、解释下面句中的实词朝 :1朝服衣冠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4于是入朝见威王5两朝开济老臣心 6期年不听朝7坐南朝北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鄙人不知忌讳4孔子鄙其小器 何 1却看妻子愁何在 2夫晋,何厌之有?3又何间焉 4今日之事何如5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6如太行王屋何 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8何(h)蓑何笠二、翻译下面文言语句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3.翻译下面划线句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注释】顾反:回来。知:是非判断能力。高中文言习题二一、解释下列实词虚词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6古之遗爱也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之(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 辍耕之陇上 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3.余之力尚足以入。 4.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5.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6.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7. 夫晋,何厌之有。(二)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二、翻译下面划线语句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2.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3. 高祖既贵,命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帝至故宫见之,有惭色。近侍或进曰:“大舜躬耕历山,伯禹亲事水土。陛下不睹遗物,安知先帝之至德,稼穑之艰难乎!” (选自资治通鉴宋纪)【注释】高祖既贵:指刘裕做了南朝的宋武帝。帝:指刘裕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伯禹:治水的大禹。高中文言习题三一、解释下列实词虚词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4左右欲兵之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焉 1. 于是余有叹焉。2. 万钟于我何加焉。3. 盘盘焉,囷囷焉。4.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5.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6. 而人之所罕至焉。7.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9. 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8. 朝济而夕设版焉。二、请翻译下列划线的文言句子,并指出宾主语前置的条件。1、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3、孔子云:“何陋之有?”4、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古之人不余欺也。 三、翻译下面句子1.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