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部、教育部关于颁发和实施中等医学教育主要专业设置标准的通知(卫科教发1999第31号1999年1月15日)(相关资料:部门规章1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教委、教育厅,广东省高教厅,国务院各有关部委教育司(局),卫生部有关直属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精神,为加强中等医药卫生专业建设,促进中等医学教育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保证中级卫生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卫生部组织制定了中等医学教育主要专业设置标准(简称“专业设置标准”)。该标准业经教育部、卫生部共同组织专家审定,现予颁布。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专业设置标准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负责组织对现有各种形式举办的中等医药卫生学历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认定。二、专业设置标准包含护理、助产、药剂、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技术、社区医学、预防医学、妇幼卫生、口腔医学、口腔工艺技术12个专业,适用于所有开设上述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含社会力量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三、各地应当按照专业设置标准,加强对中等医药卫生专业设置的管理。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学制和教学基本要求组织教学工作。从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新设医药卫生类专业,须报省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四、专业设置的认定工作应于2000年底以前结束。各地在实施过程中要把专业认定工作与优化配置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结构结合起来。凡认定为“不合格”的专业,从认定结果公布之日起不得招收新生;对于经过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设置标准的,应当取消专业办学资格。五、培养中等医士的专业将随着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进行调整,使医学人才培养向高层次发展,进一步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各地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在区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卫生人才培养的宏观调控,积极为广大农村地区培养合格的卫生人才。六、对于专业设置标准之外的医药卫生类专业,其设置标准可由省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参照本标准的结构和内容共同制定,并报教育部、卫生部备案。七、实施专业设置标准,是规范中等医学教育、保证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密切合作,加强领导,按时完成中等医药卫生专业设置条件的认定工作,并及时将工作情况报教育部、卫生部。中等医学教育主要专业设置标准专业部分护理专业设置标准一、专业设置基本依据1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需求。2专业设置符合规模效益和布局合理的原则。3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4有省级以上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有健全的专业组织和业务管理制度。二、专业教学组织1设置护理专业学科,下设护理学基础及各专科护理教研组,相近课程可以合并建组。2专业学科主任应具有高级职称和较高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管理水平。3教研组组长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一定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管理水平。三、专业师资配备1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以上教师任职资格。2专业课教师中,本校专、兼职教师不少于80。3外聘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有正式聘任手续,并相对稳定。4专业课教师数与本专业在校学生数(含毕业实习生)之比为125135。5以每年招收两个班为基数,各门课程的师资最低数量分别为: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教师各2名,其他专科护理教师共4名。两个班以上按比例适当增加。6专业课程应尽可能由护理专业毕业和具有护理临床实践经验的教师任教,其中具有护理专科以上学历者不少于20。凡非护理专业毕业的教师任教护理专业课程,须经过护理专业培训,并有从事整体护理实践的经历。7专业课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不低于60,高级职称者不低于10。8专业课教师中每年至少有60的教师到医院进行护理实践,累计时间不少于30天,其中连续实践时间不少于15天。四、专业设施1设置阶梯示教室、护理学基础实验室、内科护理实验室、外科护理实验室、妇产科护理实验室、儿科护理实验室等。各实验室的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并有相应的准备室。2专业课主要实验设备见附表1、2。3专业课的实验开出率,应达到教学计划和大纲规定的90以上。4有含核心期刊的三种以上专业杂志及专业课教学所需的挂图、视听教材。五、毕业实习1有相对固定的社区实习基地及县级以上实习单位。2有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实习大纲规定项目的完成率应达90以上,并有出科考试。3实习单位有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各实习科室均有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应具有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4学校有实习管理组织和完善的管理制度。附表1: 护理专业课主要实验设备最低数量名称单位12个班级34个班级56个班级护理床(配全套床上用品及 张102030床头柜、床旁椅) 护理模型人个4 8 12心肺复苏模型或复苏安尼个2 4 6给氧装置(全套)套2 4 6诊察床张101520婴儿床张4 8 12婴儿模型个101520治疗车台2 3 4分娩机转模型个2 4 6妇科检查模型个4 6 8附表2: 护理专业其他设备名称单位数量人工呼吸机或多功能呼吸机台12洗胃机台12超声雾化吸入器台12电动吸引器台12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台12紫外线灯台12平车台12抢救车台12器械柜个12轮椅把12病历柜个12心电图机台12心肺听诊仪台12无影灯及万能手术床套12X线读片灯 台12气管插管器械套12妇科检查床张12早产儿保暖箱台12新生儿抢救床张12胃肠减压器台12多功能护理床张12发药车台12常用手术器械(套)套12助产专业设置标准一、专业设置基本依据1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需求。2专业设置符合规模效益和布局合理的原则。3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4有省级以上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有健全的专业组织和业务管理制度。二、专业教学组织1设置助产专业学科,下设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等教研组,相近课程可以合并建组。2专业学科主任应具有高级职称和较高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管理水平。3教研组组长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一定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管理水平。三、专业师资配备1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以上教师任职资格。2专业课教师中,本校专、兼职教师不少于80。3外聘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有正式聘任手续,并相对稳定。4专业课教师数与本专业在校学生数(含毕业实习生)之比为125135。5以每年招收两个班为基数,各门课程的师资最低数量分别为:产科学2名,基础护理学、儿科学、妇科学、内科学、外科学、预防医学各1名。两个班以上按比例适当增加。6专业课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不低于60,高级职称者不低于15。7专业课教师每3年应有6个月(可累计)的临床或专业实践时间。四、专业设施1设置妇产科实验室、护理学基础实验室、内儿科实验室、外科实验室。各实验室的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并有相应的准备室、模拟产房、新生儿护理室、模拟病房等。功能相近的实验室可综合使用。2专业课主要实验设备见附表。3专业课的实验开出率,应达到教学计划和大纲规定的90以上。4有含核心期刊的三种以上专业杂志及专业课教学所需的挂图、视听教材。五、毕业实习1有相对固定的社区实习基地及县级以上实习单位。2有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实习大纲规定项目的完成率应达90以上,并有出科考试。3实习单位有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各实习科室均有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应具有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和医(护)师以上技术职称。4学校有实习管理组织和完善的管理制度。附表: 助产专业课主要实验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女性骨盆模型个16骨盆盆底模型个8女性内生殖器解剖模型个4女性外生殖器解剖模型个4胎儿各期发育模型套2新生儿模型个8脐带胎盘模型个8分娩机转模型个4孕妇模型个4接生模型个4避孕指导模型个4护理人模型个4胎头吸引器个4胎心电子监护仪台1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套4婴儿磅台2接生包个4会阴切开缝合包个4刮宫包个4放取环包个4输卵管结扎包个4骨盆测量器个16电动吸引器台1低位产钳付3中位产钳付3后出胎头产钳付2妇科检查床张5内、外科检查床张各9产床张2新生儿床张4新生儿沐浴设施套1普通护理床及床上用品套9可调护理床及床上用品套2外科手术床张1无影灯及普外手术器械套1婴儿喂养配餐用具套1社区医学专业设置标准一、专业设置基本依据1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需求。2专业设置符合规模效益和布局合理的原则。3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4有省级以上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有健全的专业组织和业务管理制度。二、专业教学组织1设置社区医学专业学科,下设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中医学、五官科学等教研组,相近课程可以合并建组。2专业学科主任应具有高级职称和较高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管理水平。3教研组组长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一定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管理水平。三、专业师资配备1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以上教师任职资格。2专业课教师中,本校专、兼职教师不少于80。3外聘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有正式聘任手续,并相对稳定。4专业课教师数与本专业在校学生数(含毕业实习生)之比为125135。5以每年招收两个班为基数,各门课程的师资最低数量分别为:内科学、外科学各2名,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传染病学、五官科学、皮肤病学、预防医学各1名。两个班以上按比例适当增加。6专业课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不低于60,高级职称者不低于15。7专业课教师每3年应有6个月(可累计)的临床或专业实践时间。四、专业设施1设置内科实验室、外科实验室、妇产科实验室、儿科实验室和预防医学实验室,各实验室的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并有相应的仪器室、准备室、示教室等。功能相近的实验室可综合使用。2专业课主要实验设备见附表。3专业课的实验开出率,应达到教学计划和大纲规定的90以上。4有含核心期刊的三种以上专业杂志及专业课教学所需的挂图、视听教材。五、毕业实习1有相对固定的社区实习基地及县级以上实习单位。2有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实习大纲规定项目的完成率应达90以上,并有出科考试。3实习单位有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各实习科室均有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应具有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和医师以上技术职称。4学校有实习管理组织和完善的管理制度。附表: 社区医学专业课主要实验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内科 听诊器付40血压计台20三腔双气囊管个5心肺急救复苏训练模型人个2胸、腹、肝、腰、骨、心包穿刺个各2包多头听诊器个2乙状结肠镜台1多功能心肺触诊、听诊模型个5心电图机台5B超机 台1观片灯台122外科 立式或吊式手术无影灯台1电动吸引器台1氧气吸入器套1各型气管导管套1人工吸引麻醉机台1脚踏吸引器台1麻醉喉镜个1立式血压计个1紫外线灯个2冰箱台1超声雾化器个1气压止血带个2氧气包个2手提式高压灭菌器个2肛门镜套1吸痰器个1手提式胃肠减压器个1甲级外科手术包个2立式高压灭菌器个1人工呼吸器台1各种导管、引流管套5液氮冷冻装置台1心肺复苏模型人具5导尿模型套1电烧灼器套1气管插管模型套13妇产科 多普勒胎心仪台1吸痰器台1会阴切开、助产器械物品套1骨盆测量器套1人工流产吸引器台1胎心听诊器付10输卵管结扎手术包个2女性内外生殖器、盆底模型套4骨盆模型套10足月胎儿模型套10接生操作模型台1产包、人流包、上环包、会阴个各2侧切包、羊膜腔穿刺包产前检查、分娩机转、胎盘脐个各1带模型妇产科常用手术器械套5妊娠子宫模型个1妇科检查模型个10难产模型个14儿科 儿童身高、坐高、体重测量仪台1皮脂测量器个2暖箱个1蓝光治疗仪台15预防医学 杯状风速计只10翼状风速计只15环状水银气压计只1半自动电光天平台1CD1型大气采样器 台1721分光光度计 台2恒温箱台1热球式电风速计只10空盒气压计只10干燥箱台1电动离心机台1函数计算器台40预防医学专业设置标准一、专业设置基本依据1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需求。2专业设置符合规模效益和布局合理的原则。3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4有省级以上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有健全的专业组织和业务管理制度。二、专业教学组织1设置预防医学专业学科,下设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学等教研组,相近课程可以合并建组。2专业学科主任应具有高级职称和较高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管理水平。3教研组组长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一定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管理水平。三、专业师资配备1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以上教师任职资格。2专业课教师中,本校专、兼职教师不少于80。3外聘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有正式聘任手续,并相对稳定。4专业课教师数与本专业在校学生数(含毕业实习生)之比为125135。5以每年招收两个班为基数,各门课程的师资最低数量分别为: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社会医学各1名,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等临床课3名。两个班以上按比例适当增加。6专业课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者不低于60,高级职称者不低于15。7专业课教师每3年应有6个月(可累计)的临床或专业实践时间。四、专业设施1设置流行病学实验室、环境卫生学实验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室、劳动卫生学实验室,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临床课实验室。各实验室的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并有相应的分析天平室、光电比色室、精密仪器室、准备室等。功能相近的实验室可综合使用。2专业课主要实验设备见附表。3专业课的实验开出率,应达到教学计划和大纲规定的90以上。4有含核心期刊的三种以上专业杂志及专业课教学所需的挂图、视听教材。五、毕业实习1有相对固定的社区实习基地及县级以上的实习单位。2有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实习大纲规定项目的完成率应达90以上,并有出科考试。3实习单位有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各实习科室均有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应具有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和医(技)师以上技术职称。4学校有实习管理组织和完善的管理制度。附表: 预防医学专业课主要实验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大气采样仪台8水银式气压计个1溶解氧分析仪台1通风式温湿度计个2热球式电风速仪台4空盒气压表个2杯状风速计个2pH计个2余氯比色计个4粉尘采样仪台8目(物)镜测微尺套20分析天平(1万) 台20单筒式肺活量计台2湿式肺活量计台2平均热辐射计个2单相热电偶辐射热计个2声级计个4读片箱个2测汞仪台1气相色谱仪台1暗适应仪台2乳脂离心机台1食品采样工具套4乳比重计个2皮褶厚度计个4荧光光度计台2握力计个4背力计个4身高坐高计台2杠杆式人体称台2照度计个4分光光度计台10显微镜台40恒温培养箱个2电热水浴箱个4高压灭菌器套1电热干燥箱个2冰箱台1电子计算器只40电脑台20妇幼卫生专业设置标准一、专业设置基本依据1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需求。2专业设置符合规模效益和布局合理的原则。3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有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4有省级以上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有健全的专业组织和业务管理制度。二、专业教学组织1设置妇幼卫生专业学科,下设妇产科学、儿科学、内科学、外科学、预防医学、五官科学、传染病学及护理学等教研组,相近课程可以合并建组。2专业学科主任应具有高级职称和较高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管理水平。3教研组组长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一定教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管理水平。三、专业师资配备1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以上教师任职资格。2专业课教师中,本校专、兼职教师不少于80。3外聘专业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有正式聘任手续,并相对稳定。4专业课教师数与本专业在校学生数(含毕业实习生)之比为125135。5以每年招收两个班为基数,各门课程师资最低数量分别为:妇科学、产科学、儿科学、内科学、外科学各2名,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管理岗位职责及能力要求
- 公务员面试答题技巧及模拟范文
- 门窗安装施工技术方案书
- 医疗器械使用操作培训资料
- 餐饮连锁门店运营管理标准体系
-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建设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方案
- 供应链进度控制与质量保证措施
- 企业离职员工竞业限制协议范本
- 建筑防护网安装施工规范详解
-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讲课答辩英语学科全英答辩题目汇编(附汉语翻译)
- 应聘人员登记表
-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监理细则
- 12、口腔科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 贝朗DIALOG+透析机水路设计概览课件
- 光电功能材料课程-13-18课件
-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方案
- 黔西市中医医院金阳院区环评报告
- 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讲座男生篇
- 高中期中考试家长会PPT课件 (共51张PPT)
- 全球卫生治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