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几种常见微量物证在室内盗窃案件中的作用.doc_第1页
浅谈几种常见微量物证在室内盗窃案件中的作用.doc_第2页
浅谈几种常见微量物证在室内盗窃案件中的作用.doc_第3页
浅谈几种常见微量物证在室内盗窃案件中的作用.doc_第4页
浅谈几种常见微量物证在室内盗窃案件中的作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几种常见微量物证在室内盗窃案件中的作用摘要本文介绍了纤维、油漆、金属颗粒、塑料与橡胶几种常见微量物证在室内盗窃案件现场的寻找发现及在侦破案件中的应用,讨论了如何更好地发展利用这几种常见微量物证。关键词:常用微量物证;室内;盗窃案件;寻找;作用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fibers, paint, metal particles, plastics and rubber several common trace evidence at the scene of the indoor theft find and in solving cases, discuss how to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several common trace evidence. Keywords: Common trace evidence; Interior; theft; search; effect 目录第一章、室内盗窃案件中几种常见微量物证的寻找31.1纤维物证的寻找31.1.1室内进出口寻找纤维物证31.1.2现场遗留物上寻找纤维物证31.1.3中心现场上寻找纤维物证31.1.4其它部位寻找41.2金属颗粒、油漆物证的寻找41.2.1现场入口41.2.2室内被盗物品的周围41.3塑料和橡胶物证的寻找41.3.1被翻动物品41.3.2室内进出口和室内地面上4第二章、纤维、金属颗粒、油漆、塑料和橡胶物证在室内盗窃案件中的作用52.1分析作案过程52.2确定犯罪嫌疑人62.3排除嫌疑人6第三章、讨论73.183.283.383.48致谢9主要参考文献10目前,在杀人、抢劫、强奸、爆炸等重大刑事案件中微量物证常常被提取利用,而且注重的程度也比较高,但在室内的一些普通盗窃案件中却不太够重视,利用的也不多。在室内盗窃案件中,勘查人员大都只注意去寻找利用手印、足迹、工具痕迹等,忽视了微量物证。而近年来犯罪活动呈现出预谋化、智能化的趋势,在室内盗窃中犯罪分子通过网络媒体、报刊杂志等的一些报道对手印、足迹的一些了解,作案人员在室内盗窃中常常不会遗留下常规物证,再加上犯罪分子的伪装现场、伪造现场,使得传统常规痕迹物证在室内的遗留越来越少。由于微量物证具有广泛性、微小性、难以破坏或消除等特点,并且室内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因此在室内盗窃案件中的微量物证在寻找发现时比较容易。室内盗窃现场中某些具有普遍性存在的微量物证更应注意和重视,如纤维、油漆、金属颗粒、塑料和橡胶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微量物证的进一步研究利用,必然会提高室内盗窃案件侦破的速度和准确性。第一章 室内盗窃案件中几种常见微量物证的寻找微量物证虽然量少体微,但在室内盗窃现场中相对于室外较易发现。室内盗窃现场中普遍易留下的纤维、金属颗粒、油漆、塑料和橡胶应注意仔细寻找,特别是在一些盗窃重要部位、翻动、撬压处更应重视认真寻找。1.1纤维物证的寻找纤维虽然细小,但在现场留下后稳定性却较好。室内盗窃现场中常会留下犯罪分子衣服上的纤维及其制品,而犯罪分子却很难注意到或消除掉。1.1.1室内进出口寻找纤维物证犯罪分子攀爬、钻进或其它非正常方式进入室内行窃,这样就会在进入口上因为刮、擦、挑、勾等留下犯罪分子衣服上的纤维及纺织品。此外,如果犯罪分子戴手套作案,手套纤维也就有可能遗留在室内的出入口。在出口上,犯罪分子因紧张离开现场,这样就易会遗弃一些东西而留下纤维。1.1.2现场遗留物上寻找纤维物证犯罪分子有时因受惊吓逃跑而将作案工具或将掩盖、伪装的手套、纺织物品等遗留在现场,可在作案工具上寻找纤维;更有的犯罪分子直接将衣服留在现场,这样就可直接提取利用。1.1.3中心现场上寻找纤维物证中心现场是犯罪分子活动最积极的场所,犯罪分子为了得到财务会采用各种手段,这时在寻找纤维物证时应仔细在现场中心的地面上、被翻动物品上、其它明显接触的部位及周围上寻找。如对丢失的钱,应着重在装钱的钱夹、盒子上等上及其相关地方寻找;对贵重物品的丢失,要在放贵重物品的周围寻找同时还要把寻找的中心重点扩大。1.1.4其它部位寻找犯罪分子在室内的活动与可能休息的地方,所触动的物品上都要认真寻找,因为有时纤维会因犯罪分子的活动而飘到室内其它的一些地方或部位上。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采集提取室内犯罪现场的纤维检材时,采集人员最好关上门窗,戴上口罩,不要来回走动;采集工具要洁净,防止污染;包装要牢固或固定,以防检材丢失。1.2金属颗粒、油漆物证的寻找1.2.1现场入口 犯罪分子进入室内,首先要撬开门、窗、破坏墙壁、损坏障碍物,此时在门、窗墙、障碍物上就可能会留下金属颗粒或工具上的微量物证,同时在门、窗、障碍物上会留下工具上的油漆。因此在现场入口上要仔细观察被破坏客体,以发现金属颗粒、油漆等微量物证。1.2.2室内被盗物品的周围犯罪分子为盗走物品,往往会对所装财务的箱子、柜子实施破坏而进行撬压、切、割、锯、挫等,此时则易会在被破坏的箱子、柜子上留下油漆、金属颗粒等微量物证。如:在被撬抽屉的木板、锁体上会留下撬压工具上附着的铁锈、油漆等。1.3塑料和橡胶物证的寻找1.3.1被翻动物品由于犯罪分子反侦查手段的使用,为了防止在现场上留下手印、足迹等,进入室内偷盗时常会戴着塑料或橡胶手套无翻动、寻找财务,此时,在被翻动的物品上就可能会留下塑料或橡胶的微量物证。如:翻动抽屉时,手套与抽屉内物品及抽屉边缘的刮、擦可能会留下塑料或橡胶的微量物证。1.3.2室内进出口和室内地面上犯罪分子通过攀爬出入室内,常会在进出口德攀爬部位留下鞋或手套上的橡胶、塑料物证。如:攀爬窗子时,会在窗子上因为擦划而留下鞋子的橡胶物证。有的犯罪分子会在鞋上套上塑料袋以方便行走寻找财务,但因多次走动,易会使鞋底的塑料袋磨损、破裂,从而在地面上留下塑料物证。第二章 纤维、金属颗粒、油漆、塑料和橡胶物证在室内盗窃案件中的作用物质是运动的,犯罪活动是载带着物质进行的,犯罪的实施过程也是物质的转移过程,犯罪嫌疑人在作案的过程中就会无意识或有意识的将自身体系或工具系统中的物质遗留在现场,这些遗留物质将会成为直接或间接证据。室内空间是一个特殊的空间环境,当犯罪分子进入室内盗窃财物时,翻、拉、撬等犯罪活动所伴随附属的微量物质更易在室内遗留下且不易受到其它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变化。犯罪分子自身上的,或是作案工具上的微量物质随着犯罪分子在室内活动而运动,从而可通过现场上提取的微量物质检验研究后,分析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刻划人与物的运动轨迹,为破案提供信息和依据等。充分利用现场上提取的纤维、金属颗粒、油漆、塑料盒橡胶物证,可以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分析作案过程,排除或确定嫌疑人。2.1分析作案过程油漆是一种流动状态或粉末状态的有机物质,能均匀而牢固的覆盖在物体表面并形成坚韧连续的涂膜,以增加其耐用性和美观性。现代油漆的使用涉及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各个角落,如用于建筑物、家具、工具、日用品等不同方面,因此在盗窃案件中常会遇到油漆物证。油漆物证尽管微小,但寓于其中的犯罪信息却十分丰富,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既可揭示物证的结构特征,又可展现其微观形态,从而为破案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在盗窃中,在撬压工具痕迹处,可能会留下撬压工具上的油漆及粘附的微量物质。通过对油漆物证进行分析分析研究,能分析作案过程,可以帮助侦查沿着正确方向进行。如某市粮食局仓库财务室被盗,出纳员保管的保险柜内48万元现金丢失。现场勘查,财务室门窗完好,室内出纳员保管的保险柜柜门完好,保险柜内小抽屉被撬,财务室内出纳员的办公桌抽屉被撬,抽屉内存放的保险柜钥匙插于保险柜锁孔内。表面上看,作案过程是:撬开出纳员的办公桌抽屉拿出保险柜钥匙打开保险柜柜门(出纳员未使用密码)撬开保险柜内抽屉盗走现金。但是经仔细勘查,发现被撬办公桌抽屉的撬痕上有少量浅蓝色物质,经仪器检验,该浅蓝色物质和保险柜柜内小抽屉上的油漆系同一种物质。因此,侦查人员根据油漆物证的检验结果分析,此案的作案过程有一定的伪造性,由此推断犯罪分子利用钥匙打开保险柜后,先撬开保险柜内抽屉,再撬开出纳员的抽屉,犯罪分子应该具备打开保险柜的钥匙,撬开出纳员的抽屉只是想给人造成一种假象。据此,分析此案应系内部人员所为。根据此分析,很快破获了此案。原来,犯罪嫌疑人崔xx(该财务会计)平时配置了出纳员的保险柜钥匙,作案后怕公安机关怀疑自己,而对现场进行了伪造。从该室内盗窃案件中,可以看出油漆物证在对伪造现场的分析过程中获取准确的信息,作出正确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指明侦查方向,直至侦破案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2确定犯罪嫌疑人塑料与橡胶制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用品,因此在盗窃案件现场中常会作为物证出现,例如包装套用的塑料袋,戴用伪装的橡胶手套等。尽管在室内盗窃案件现场上遗留下的塑料、橡胶物证存在状态不同,损坏程度不同,但都保留着原塑料、橡胶的性能和特点,利用这一点,可使塑料、橡胶物证作为侦查破案的有力证据,确定犯罪嫌疑人。2006年6月8日,某市某首饰店被盗。现场勘查没有提取到手印、足迹,但在装首饰的玻璃柜被破坏之处提取到一些黄色物质,在地面上提取到少量黑色物质。经检验,黄色物质为橡胶,黑色物质是塑料。后侦查人员将嫌疑人的手套、塑料袋送来要求比对检验,结论与现场提取的橡胶、塑料橡胶相同,作出了同一认定,遂确定了犯罪嫌疑人。后经讯问嫌疑人,嫌疑人对盗窃首饰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原来,犯罪嫌疑人盗窃首饰店时戴着橡胶手套,怕在地面上留下足迹还在鞋上套上了塑料袋。此盗窃案中,现场没有提取到手印、足迹常规痕迹物证,只提取到微量的塑料和橡胶物证,通过对检材和嫌疑样品的比对检验,综合分析其成分、性能、特点等,对认定人身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确定犯罪嫌疑人时发挥了重要作用2.3排除嫌疑人纤维是各种纺织品的基本原料,而纺织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各种颜色的纺织纤维就成为室内盗窃案件现场上常见的微量物证之一。纤维虽然细小,但是犯罪分子在室内盗窃的活动中却极易留下,而很难以作案人的意志为转移。纤维的种类繁多,各种纤维的性质不特征一,再加之纺织纤维上的染料又有不同,这就为纤维的同一认定提供更准确可靠的鉴定结论。室内盗窃现场中得到的微量纤维,一部分是从犯罪分子上衣物上脱落下来,一部分是与案件有关的客体与其他物质接触时,转移到其他物质表面上的纤维。例如在室内盗窃现场中犯罪嫌疑人在攀爬的过程中衣物上的纺织纤维因刮、擦等方式而遗留在们、窗上。从整体上分离下来的短小而纤细的纤维仍然保持着原整体纤维的理化特性和各种基本性能,如惹稳定性、光学性和溶解性等特性,所以适应于整体分离的同一认定。虽然因摩擦、洗涤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其物理参数有所改变,但它的化学成分和形态特征不发生变化,所以在没有比对样品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种类属性的认定。当在室内盗窃案件现场中提取到纤维物证又能找到样品时,就能为案件嫌疑人的排除与否提供科学依据,在一定条件还能起到直接证据的作用。2003年8月10日,某小区内一住户被盗,该居室坐东向西,位于2楼201室。室内被盗走笔记本电脑一台,6000元现金。经现场勘查,在窗户上提取到少量纤维,在门上的天窗(天窗被打开)提取到一段疑似鞋带物,在室内窗子旁提取到一张口香糖纸,在地面上提取到一枚模糊残缺足迹(无检验鉴定价值),在室外的门手柄旁提取到一枚手印。侦查人员调查发现,同住该楼的王某在8月9日晚23时在过201室门口逗留,比较可疑。经捺取王某的手印与现场提取到得手印进行比对检验,认定现场门手柄旁的手印确属为王某的手印,但王某只承认9日晚上到过201室门口,说是为了借东西,并不承认盗窃过。对此,提取了王某衣物纤维与鞋带同现场提取的纤维物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是现场提取的鞋带与纤维不同于王某的,据此,排除了对王某的嫌疑。此后,通过口香糖的一系列线索,破获了此案,证实了结果的正确性。案例中,从现场提取的手印痕迹对王某与盗窃的怀疑很大,但又通过现场的纤维物证与王某的衣物纺织品纤维进行比对检验,综合评断后所得出的信息证实了王某说法的正确性,遂排除王某,防止了冤假错案的发生,同时为盗窃案件的侦破从另一方面寻找线索提供了帮助,避免了侦破思维狭隘于一个方向。第三章 讨论当前,在各种媒体对公安机关侦查手段的多次曝光,犯罪分子的反侦查能力得到强化,犯罪技能不断提高,例如在上述案例中,在现场勘查时遇到犯罪分子戴手套作案或者作案后破坏现场、销毁痕迹物证等情况,这为侦查破案增加了一定难度,因此,充分发挥微量物证的作用,特别是在室内盗窃案件中全面综合地利用常见的微量物证,必然会提高侦查破案的速度和准确性。 室内盗窃案件的侦破,通过对常见微量物证进行分析,可以为侦查工作提供方向,当这种物质特异性较强时,可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纤维、油漆、金属颗粒、塑料和橡胶等微量物证还能提供犯罪嫌疑人特点方面的信息。如在盗窃案件中,撬压痕迹上有可能留下微量的附着物,对此进行检验分析,可判断嫌疑人从事何种工作,以确定侦查重点。从室内盗窃案件中提取到的常见微量物证,还能为现场分析和重建提供信息和依据,构成物证链中的必要环节等。微量物证不但种类繁杂,现场发现和提取的难度大,而且检验技术复杂,需要用到多种大型现代测试分析仪器。尽管微量物证检验已经在一些日常的办案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各地利用微量物证破获了一些重大案件和疑难案件,但是微量物证在室内盗窃案件中的利用还是不大,在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一些现场勘查人员的微量物证意识不强,只重视传统物证或常规物证,不了解或是不重视微量物证。特别是像纤维、油漆金属颗粒等非常微小,在现场勘查时难以发现,有的勘查人员甚至见到都不提取,只是在手印、足迹或其它证据找不到或侦查工作陷入僵局时才想到微量物证,但常常会失去提取条件。现场勘查人员缺乏微量物证意识,现场勘查时则难以发现。因此,现场勘查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利用微量物证破案的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犯罪分子在案件现场遗留下的犯罪证据。3.2缺少较先进的寻找微量物证的工具、仪器。对于手印、足迹等常规传统物证有一系列的专门寻找发现的工具仪器,都有比较完备的方法;而像纤维、金属颗粒等这些微量物证没有较先进的仪器在现场有时就很难以发现。在室内盗窃现场中,如果有较好的工具仪器就能更容易地寻找到更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