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贵州无烟煤低位发热量计算数学模型研究.pdf_第1页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贵州无烟煤低位发热量计算数学模型研究.pdf_第2页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贵州无烟煤低位发热量计算数学模型研究.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 期 煤 质 技 术 2 0 1 5 年9 月 基于 多元线性 回归分析 的贵州无烟煤低位 发热量计算数学模型研究 陆 超 秦 岭 张 磊 曾 彬 李小江 华 电电力科学研 究院 浙江 杭 州 3 1 0 0 3 0 摘要 选取 某燃煤电厂 2 4 2 1批次贵州无烟煤的工业分析及发热量测定结果 利用 多元线性回归 分析 建立贵州无烟煤的低位发热量计算数 学模型 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统计检验及数 学模型计算值 与 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证 明该数学模型具有较 高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建议可将此模型作为贵州地 区燃煤 电厂对贵州无烟煤质量验收的辅助方法 关键词 贵州无烟煤 发热量 数学模型 线性回归 统计检验 中图分 类号 TQ5 3 3 4 文献标识 码 B 文 章编号 1 0 0 7 7 6 7 7 2 0 1 5 0 5 0 0 2 4 0 2 Ca l c u l a t io n ma t h e ma t ic a l mo d e l a n a l y s is o f n e t c a l o r if ic v a l u e o f Gu iz h o u a nt hr a c it e c o a l b a s e d o n m u l t ip l e l in e a r r e g r e s s io n LU C h a o QI N L in g ZHANG Le i Z ENG B in LI Xia o j ia n g Hu a d ia n El e c t r ic Po we r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t u t e Ha n g z h o u 3 1 0 0 3 0 C h in a Ab s t r a c t 2 4 2 1 g r o u p s o f h is t o r ic a l p r o x ima t e a n a l y s is d a t a a n d c a l o r if ic v a l u e d a t a o f Gu iz h o u a n t h r a c it e c o a l in a c o a l f ir e d p o we r p l a n t we r e c h o s e n t o b u il d c a l c u l a t io n ma t h e ma t ic a l mo d e l o f n e t c a l o r if ic v a l u e o f Gu iz h o u a n t h r a c it e c o a l b y u s in g mu l t ip l e l in e a r r e g r e s s io n Th r o u g h t h e s t a t is t ic a l t e s t o f ma t h e ma t ic a l mo d e l a n d c o m p a r is o n b e t we e n c a l c u l a t io n r e s u l t o f m a t h e ma t ic a l mo d e l a n d me a s u r e d d a t a it wa s p r o v e d t h a t t h e ma t h e ma t ic a l mo d e l h a d h ig h c o r r e c t n e s s a n d p r a c t ic a b il it y S O it wa s s u g g e s t e d t h a t t h is mo d e l c o u l d b e u s e d a s t h e h e l p e r me t h o d f o r Gu iz h o u a n t h r a c it e q u a l it y c h e c k a n d a c c e p t in Gu iz h o u c o a l f ir e d p o we r p l a n t Ke y wo r d s Gu iz h o u a n t h r a c it e c o a l c a l o r if ic v a l u e m a t h e m a t ic a l mo d e l l in e a r r e g r e s s io n s t a t is t ic a l t e s t 0 引 言 煤的发热量是燃煤品质最主要的参数之一 在 燃煤各种特性指标中具有重要意义n 高效准确的 发热量测定与计算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已有研究表明 煤的发热量可通过工业分析数据推 导计算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采 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及数理统计软件 所建立 的煤的发热量计算 数学模型具有较高 的精 度 引 显著提高了计算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笔者 选取贵州地区某燃煤 电厂入厂煤 均为贵州无烟 煤 工业分析及发热量测定结果 利用多元线性回 归分析 推导出适用于计算该 电厂入厂煤发热量数 学模型 并通过验证证明该数学模型可用于贵州无 烟煤发热量的计算 1 数据采集 煤的发热量计算数学模型的研究基础是所采煤 样的矿点覆盖面广 实测数据量大 实测结果准确 2 4 可靠 因此 以下研究选取贵州地 区某燃煤 电厂半 年 内的入 厂煤 2 4 2 1批 次 贵州 无 烟 煤 的工 业 分 析及 发热量测定结果 其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 如图 1 所示 变化 范围宽 1 0 5 5 2 9 0 7 MJ k g 由 于尽可能地确保采样点能够覆盖贵州区域的绝大多 数无烟煤矿点 因此此次检测可较为全面地代表贵 州无烟煤 以此提高所建立的发热量计算数学模型 对于贵州无烟煤的适用性 图 1 贵州无烟煤各批次发热量测定结果 研究所选取煤 的工业分析结果包括 空气干燥 基水分 M 空气干燥基灰分 A a 及空气干 燥基挥发分 V 由于空气干燥基固定碳可通过 F C d 1 0 0 一 M A a d V d 计算得到 因此在 如 掩 M 删豢 第 5 期 煤 质 技 术 2 0 1 5 年 9 月 建立数学模型时无须重复考虑 所选取煤的发热量 结果为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 Q 叱 a MJ k g 2数学模型 的建 立与分析 以空气干燥基 水分 M a 空气干燥 基灰 分 A 空气干燥基挥发分 Vd 为 自变量 以空 气干燥基 低位发热 量 Q a MJ k g 为 因变 量 建立三元 线性 回归方 程 利 用 MAT L AB软件 对 2 4 2 1 批次贵州无烟煤 工业分析及发 热量测定结果 进行计算处理 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对模型进行统 计检验及将模型计算值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 考察 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2 1 回归方 程的 建立 令 Q t d zl M d z 2 A d z 3 V d 建立三元回归方程 Y p o 卢 1 zl 4 p 2 z z 卢 3 X 3 将采集 的 2 4 2 1批次 测定结果利 用 MATL AB 软件 进行 计算 建 立三 元线性 回归方程 MAT L AB软件求解结果见表 1 表 1 MA T L AB软 件 求 解 结 果 R 0 9 8 9 6 F 7 6 9 6 2 P 0 00 0 0 因此可 得 回归方 程 Y 3 6 1 9 0 1 0 3 7 9 9 x 一 0 4 3 0 5 x 一0 0 0 8 8 x 3 即该厂贵州无烟煤的空 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计算数学模型 由于 R 接近于 1 F 7 6 9 6 2 远大于其临界 值 且 P 1 1 6 6 呈线性相关 2 2实际数 据检 验 为进一步证明该发热量计算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与实用性 笔者采集了贵州地区另一燃煤 电厂入厂 煤的化验数据 从 中随机选取 2 0批次贵州无烟煤 的工业分析及发热量测定结果 将发热量数学模型 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 结果详见表 2 表 2 空气 干燥基低位发热量实测值与计算值 比对 MJ k g 序号实测值 计算值差值 序号 实测值 计算值 差值 1 9 7 3 9 9 6 0 2 2 1 1 1 9 1 3 1 9 1 4 0 O 1 2 1 4 6 9 1 4 6 4 0 0 4 1 2 1 9 5 3 1 9 5 3 O 0 1 3 1 6 4 3 1 6 3 3 0 1 0 1 3 2 0 0 9 1 9 8 5 0 2 3 4 1 6 6 4 1 6 5 6 0 0 7 1 4 2 1 5 3 2 1 3 4 0 1 9 5 1 6 8 8 1 6 91 0 0 3 1 5 2 1 6 9 2 1 6 O 0 0 9 6 1 7 67 1 7 81 0 1 4 1 6 2l 6 9 2 1 6 2 0 07 7 1 7 7 9 l 7 6 9 O 1 1 1 7 2 2 1 5 2 1 9 5 0 2 0 8 1 8 5 1 1 8 5 6 0 0 6 1 8 2 2 2 1 2 2 O 8 0 1 3 9 1 9 04 1 9 0 4 0 0 0 1 9 2 4 3 5 2 4 4 3 0 0 9 1 0 1 9 1 1 1 8 9 5 0 1 6 2 0 2 5 3 6 2 5 5 4 一O 1 9 计算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的差值平均值 d 0 0 3 标准差 S a 0 1 2 7 并进行 t 检验 0 0 3 一 一 1 1 6 6 J 由 G B T 1 9 4 9 4 3表 1 2查得 自由度 一1 1 9的双尾 t 2 0 9 3 1 1 6 6 说明差值平均值与 0 无显著差异 由此证明通过实测数据的验证 利用 该发热量计算数学模型计算贵州无烟煤的空气干燥 基低位发热量具有较高的正确性及实用性 3 数学模型 的优 劣分 析 上述数学模型的研究选取贵州无烟煤 该煤的 工业分析及发热量 测定结 果数据高达 2 4 2 1批次 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变化范围宽 通过对模型的 统计检验以及数学模 型计算值与实测数据 的对比 证明该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正确性及实用性 以上数学模型是基于贵州无烟煤的工业分析及 发热量测定数据线性回归而建立 其计算值与实测 值始终有一定的差距 考虑到现今燃煤电厂普遍采 用实测值作为结算依据 因此推荐将上述数学模型 只作为贵州地区燃煤 电厂对贵州无烟煤质量验收的 辅助方法 4 结 语 煤的发热量是燃煤品质最主要的参数之一 以 上研究选取了 2 4 2 1批次贵州无烟煤 的工业分析及 发热量测定结果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贵 州无烟煤的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计算数学模型 下转第 3 8页 第5 期 煤 质 技 术 2 0 1 5 年 9 月 裹 4 椰壳活性炭在弱还原性气氛下 灰熔融温度测定结果 注 表中 为各测值 的平均值 为各均值与标准值之羞 能够达到弱还 原性 气氛 而椰壳 活性炭所产生 的 CO CO H 明显不足 相 当于 偏氧化性 气氛 即在偏氧化型气氛时会使各项指标偏高 而当加入 过量 超过正常需要量的两倍以上 的碳物质时会 产生其它的影响 导致 流动温 度长时间不能够 出 现 实际上是当出现强还原性气氛时会使灰锥在流 动温度时出现气泡 从而造成软件 自动识别时无法 自动判别流动温度 导致流动温度偏高 3 结 语 通过上述试验以及对试验数据的分析 可得出 如下结论 在使用不同规格型号的活性炭时 甚至 是使用不同采购批次的活性炭时 均需采用标准物 质测定法 即按 国标 GB T 2 1 9 2 0 0 8 煤灰熔融 性的测试方法 中第 1 0 1条 的相关要求对碳物质 进行调整 38 参考文献 1 3 2 3 4 5 6 揭 涛 加 压流化床 气化条件 下煤灰 熔融特 性的 实 验研 究 D 浙江大学硕 士论 文 2 0 0 8 G B T 2 1 9 2 0 0 8 煤友 熔融性的测试方法 s 马 尚文 刘 霞 许 洁 等 S i0 z含 量对煤灰 熔 融特性的影响口 广东化工 2 0 1 3 4 0 1 3 8 1 8 2 韦华善 煤灰熔融 性测 定的影 响 因素探析 J 企 业科 技 与 发 展 2 0 0 9 2 0 4 8 4 9 曹长武 动 力用煤特性检测与应用分析 M 山东 电力 工业部 山 东地 区发 电 用煤 质量检 验 测试 中心 1 9 9 4 杨金和 陈文敏 段 云龙 煤炭 化验手册 M 北 京 煤 炭 工 业 出版 社 1 9 9 8 作者简介 杨海生 1 9 7 5 一 男 湖南常德人 目前任长沙瑞 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 从事煤质仪 器研制工作 收稿 日期 2 0 1 5 0 8 2 6 上接第 2 5页 该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结合现今 燃煤电厂普遍采用实测值作为结算依据的现状 推 荐此模型只作为贵州地区燃煤 电厂对贵州无烟煤质 量验收的辅助方法 以期为贵州无烟煤的发热量预 测提供一种简便而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宁 门翠 基 于分析 实验数据计算煤的发 热量 J 煤 质技 术 2 0 1 2 2 2 2 2 3 刘天新 陈文敏 利用工业分析 结果推导计算我 国煤 低位发 热 量 的 新 公 式 J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1 9 9 2 7 4 0 4 4 张鸽 基 于 多元 线性 回归分析 法的洗 混煤低位 发 热量数学模 型研 究 J 煤炭技 术 2 0 1 4 1 2 3 3 7 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