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选修6环境保护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下列环境问题中,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是草原退化珍稀动物灭绝速度加快酸雨 河水发臭江淮地区梅雨季节多雨A BCD2、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早在1972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就同意将“世界环境日”定在每年的A.5月31日 B.6月5日 C.6月6日D.6月25日3、下图“有关工厂设施与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示意图”,下列各排序正确的是A电镀厂 冶炼厂 飞机场 水泥厂B电镀厂 水泥厂 冶炼厂 飞机场C冶炼厂 水泥厂 电镀厂 飞机场D水泥厂 电镀厂 飞机场 冶炼厂4、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是出于哪种考虑: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为了寻求交通方便的条件 为了加强城市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A B C D环境污染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5、某校学生为了实践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举办了一场环保辩论会。环保辩论会的基本步骤是A.确定辩题-举行辩论会-搜集论据并准备资料-交流活动体会B.搜集论据并准备资料-交流活动体会-确定辩题-举行辩论会C.举行辩论会-交流活动体会-搜集论据并准备资料-确定辩题D.确定辩题-搜集论据并准备资料-举行辩论会-交流活动体会6、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D.防止电池中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7、有关循环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循环经济是将清洁生产与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B.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C.循环经济中的物质和能量是循环流动、多次利用的D.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中完全没有废弃物的排放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确定2月23日为“国际湿地日”。据此回答89题:8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 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9导致我国长江流域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 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10、2005年11月我国松花江流域发生严重水污染后,我国迅速向俄罗斯政府作出了污染报告,这说明了A环境问题的全球性B环境问题的综合性C环境问题的积累性D环境问题的社会性11、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太阳黑子增多 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 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CO2溢出12、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A.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陆地面积增加C.中纬度地区更加湿润,粮食产量增加 D.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我国是世界上酸雨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据此回答1316题。13、我国受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城市是A沈阳 B长沙 C乌鲁木齐 D合肥14、我国酸雨为硫酸型,以下解释最合理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消耗石油最多的国家 B我国是世界上SO2排放量大的国家C我国南方酸性土壤中多含硫酸 D我国是森林破坏非常严重的国家15、形成酸雨危害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A.氧化碳 B.二氧化硅 C.氧化氮 D.氟氯烃16、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酸雨主要是碳酸型酸雨 B.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 C.我国酸雨区面积正在缩小 D.酸雨不仅腐蚀建筑物,而且危害人体健康17、下面各项措施中,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A.禁止排放氟氯烃,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B.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C.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D.发展煤炭生产18、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引进防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等A. B. C. D.下图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读图,回答1920题。19、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一粮食 b一养禽 c一秸秆 d一发电 A B C D20、关于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有利于实现有机质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A B C D21.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渔。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A. B. C. D.22.中国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是( )在海外大力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A. B. C. D.23.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上来自中东。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方面考虑,除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是( )加勒比海地区 北非 东南亚 中亚 俄罗斯A. B. C. D.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回答2425题。24.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A.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C.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改革25.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也反映了( )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2627题26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病虫害防治不力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C生存环境改变D人为破坏严重27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加剧水土流失诱发地质灾害增加酸雨频率影响生态群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B CD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下图),据此回答2830题:28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Al% B20% C19% D21%29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30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2004年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国 家人均生态足迹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国 家人均生态足迹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新加坡690168冰岛74217143比利时501238新西兰76204128美 国1036736秘鲁167761英 国521735澳大利亚9014050日 本4309-34巴西31673631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单位:公顷人) ( )A0.4 B0.4 C2.0 D2.032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亦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D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读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式和危急区分布图,回答3334题。33图示甲区域生态环境危急的主要表 现是 ( )A酸雨严重 B植被破坏严重C水污染严重 D大气污染严重34下列措施有利于该区域环境问题改善的是 ( ) 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实施清洁生产压缩经济规模 绿化美化城市发展科技A B C D35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的秸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最主要好处是 ( )A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 B涵养水源C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 D可以抽出时间种植反季节蔬菜二、非选择题(共30分)36垃圾已成为城市又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目前,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堆越来越多,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周围环境。其出路何在?这已引起有识之士的思考(8分)。(1)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采用填埋方式处理,该方式简便、省钱,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你认为存在哪些不足之处?(2分)(2)法国有位哲人说:“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对此,你如何理解?(2分)(3)上图表示的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在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内未填的内容。(4分)A肥料B做工业原料C填埋、焚烧或循环作用D回收处理,(填字母)(1)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垃圾产生沼气,如不及时收集输出利用,易发生爆炸事件等(2)垃圾中有许多可回收利用的资源(3)DBAC37(10分)阅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问题:(1)填内容:建筑材料 燃料 农田 水土流失 文明衰落(2)从图中能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 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 一旦森林被砍伐,_就不可避免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4)从中看出玛雅文明在十五、十六世纪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_的恶化。(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顺序可调换)(5分)(2) 100(1分)(3)水土流失(1分) 流水侵蚀(1分) (4) 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造成生态环境恶化(2分)38(12分)读右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