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三模拟试卷.doc_第1页
高二必修三模拟试卷.doc_第2页
高二必修三模拟试卷.doc_第3页
高二必修三模拟试卷.doc_第4页
高二必修三模拟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备课组集备 编制:hjc 审读:zlx whl jly ccl高二地理必修班模拟试卷(必修三)第I卷(选择题30题 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共40分)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3不适宜作为海南特色经济发展的是 A油气化工和汽车制造 B木材加工和有色冶金C热带水果花卉生产与加工 D海洋生态和民族风情旅游读图“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45题:4该植被最有可能是A草原 B苔原C硬叶林 D针叶林5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69题: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7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8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C贫困 D环境恶化9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10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A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11中共中央在“十六大”中提出我国社会发展应采用“科学的发展观”,其核心观点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B严重的环境问题C.庞大的人口数量D不利的外部环境12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A B C D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走向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我国决定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环境质量 C.就业需要 D.国际背景14. 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工资水平 C消费市场 D国家政策读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518题:15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130E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16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17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18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19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20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21、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A、白色污染 B、臭氧层空洞 C、酸雨的产生 D、农药、化肥的污染22、三峡工程建成后会带来的明显消极影响是A、长江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长江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后退B、长江下游因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大大降低,引起土地肥力下降,粮食减产C、水库蓄水淹没耕地和文物古迹D、长江河口外海因营养盐类大为减少,导致渔业资源明显减产23、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并不仅仅指东北三省B、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比较完整的地形单元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耕地面积广大,但人均耕地少24、关于我国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 B、开发较晚,交通不发达,对外联系不便C、与周边国家相比,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D、人口密度低,经营规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关于其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A、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B、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利于养分的积累C、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几乎不需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的优势D、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利于水稻生产26、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最主要的原因是A、宜农耕地多 B、人少地多,且土地肥沃C、水热条件优越,利于作物耕作D、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读“东北地区”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730题: C27、图中字母与山脉名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A长白山 B、B小兴安岭C、C太行山 D、C大兴安岭28、图中字母与河流名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F乌苏里江 B、G黑龙江 C、E嫩江 D、D辽河29、图中序数与平原名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甲松嫩平原 B、乙三江平原C、丙辽河平原 D、乙辽河平原30、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地区是东北主要的耕作农业区B、ABC 区是东北的主要的林业和特产区C、AB是我国最大的林区D、FEG三河交汇地区是三河牛和三河马的主要分布区31、关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B、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C、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D、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请根据下图,回答3233题。 32、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A北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南部地区 D北部和中部地区33、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A、B、C、D、34、珠江三角洲地区19791990年期间,工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是:A、信息产业 B、资金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35、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部分城市仍出现缺水现象,原因除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多以外,还有:A、地下水位下降 B、气候变干旱 C、河流径流量减少 D、水质性缺水36、关于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B、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的分布是均匀的。C、自然资源依附于一定区域的自然环境而存在。D、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相匹配。37、关于“城中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在城市的郊区 B、以从事工商业为主C、为外来人口的主要居住区 D、生活与生产设施好38、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条件恶劣,导致该地区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带来很大的困难。B、相对来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天然气的勘探、开发。C、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较弱,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要求高。D、天然气的使用不如煤炭方便,且比较价格高,缺乏开发的市场动力。39、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主要是靠上海对外扩散而发展的。各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上海,这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协调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上海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盛誉中外的城市品牌和年均增长率始终保持两位数的良好发展势头,可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联动发展。B、促进不同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区际连续,有利于增强集体的竞争力。C、不利于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发展。D、可以有效地避免城市间不必要的竞争和重复建设。40、2002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达到6%、52%、42%,这个比值说明:A、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兴起可以脱离第一产业的支持B、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且发展稳定C、三次产业比例失调,城市发展不合理D、当地农村人口已全部转化为城镇人口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请判断下面各题说法是否正确,请在答题卡或答案卷上将正确答案填涂A,错误的填涂B,每小题1分,共10分。)41. 均质区是指地理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如水田农业区。42. 区域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43. 英国和日本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44. 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地形和气候。45. 区域发展转型阶段开始出现人地关系明显的不协调。46消除贫困遵循的是公平性原则。47. 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目的。 48.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因素。49.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将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自然地理数据叠加起来,进而做出精确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分析。50.产业转移都有利于迁入区的产业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第卷(综合题6大题 共50分)三、综合题(本大题有6大题,共50分)51“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于2010年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下图为“海水西调入疆构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A、B、C三地所属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该工程建设可能对沿线地区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1分) 分析比较图中A、C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区域AC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冷夏热,降水量稀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不利52.读图9“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图9(1) 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1分)A防治长江流域的洪涝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C利用水流落差发电 D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2)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 图示输水干线为 工程的主体;a河是 ,c地位于 流域。(3分)(3)该输水干线的受水地区是_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 _。(3分)(4)该输水干线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少的主要原因是 。(1分)(5)据图简述该输水干线沿线地势变化对南水北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措施。(3分)(6) 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试分析实现该线优质供水的主要措施。(2分)53阅读资料,完成各小题。(分)资料1:中国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中国的前沿阵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第二次产业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香港A 欠发达的相邻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料2:珠江三角洲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示意图。 (1)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作为产业转入区的原因是: A是珠江三角洲在第一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的产业,主要为 产业。(4分)(2)第一次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有何影响?(4分) 54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图2“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4分)图2(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分)(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分)(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6分)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6分)55读甲、乙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1分)秦 岭峨眉山1050110010501100350N300NAB乙甲C(1)对比甲、乙两幅图中A、B所表示的区域的地理特征,填下表。(15分)地 区AB地形区气候异类型特点同土 壤紫色土耕地类型耕作制度一年二熟到三熟主要能源水能、天然气(2)甲图中A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2分)()乙图中C处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是什么?(4分) 56阅读下列资料和区域图,完成:(8分) 资料一: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流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此次污染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为稀释污染水团浓度、延缓江水冻结,松花江上的两座水库自11月24日10时开始,加大放流量。 (1)松花江的源头之一是中朝交界处的 。缓解松花江水污染的措施主要有 (3分)(2)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大面沼泽地是我国重要的湿地之一,近年来我国把保护湿地列为环保项目之一,请说明湿地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3分) (4)松花江污染实践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和 原则。(2分) 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请写在此处。谢谢!祝福考试心情好!并请保管好自己的地理试卷,以方便评讲和复习参考使用。再次表示感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高二地理必修三模拟练习参考答案:12345678910BCBACADBCD11121314151617181920CDACDBADDC21222324252627282930CCDBBBBDCD31323334353637383940BCCCDCDDDB41424344454647484950ABAABABBAB51(7分)(1)从沿海到内陆(1分) 水分或海陆位置(1分)(2)土壤盐碱化或生态环境破坏(1分) (3)(毎格1分,答出1点即可,4分)雨热同期或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强或昼夜温差大 旱涝或寒潮气候干旱或降水少52.(1)D(1分) (2)东线 长江 海河(各1分) (3)华北(1分)河流径流总量较小,且径流季节分配不均,径流集中在7、8月份;该区域是我国人口稠密、工农业较发达的地区,生产、生活方面的需水量大;在水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和浪费问题较严重等。(任答2点,2分) (4) 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减少工程量(1分)(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黄河以南南低北高(1分),河水不能向北自流,需要建设提水工程(或抽水站)(1分);黄河以北南高北低(1分),河水可自流(1分)(共4分) (6)控制长江流域内的排污量,确保位于长江干流上的取水源地水质优良;对沿线地区的工矿企业,尤其是输水线路所经的淮河流域内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进行治理整顿,或技术改造,或关停并转,以减少排污总量;对沿线地区城市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在沿线地区倡导生态农业生产模式,避免农药、化肥等污染水质;加强水法污水防治法等法规的宣传,增强公众与社会的环保意识等。(任答2点,2分)53.(1)原因: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优惠的政策(2分)A 劳动密集型产业。(1分) (2)促进珠江三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