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必修).doc_第1页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必修).doc_第2页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必修).doc_第3页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必修).doc_第4页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必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试卷(必修)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图1甲乙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图1表示甲、乙两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12题。1.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A资金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A矿产品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技术3.甲、乙两区域之间的这些联系,体现了区域的什么特征图2平顶民居风蚀城堡葡萄种植园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季节性读图2,完成45题。4.最适合图2 的图名是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D.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示意图5.图示地区气候干旱的自然原因是A.深居内陆 B.太阳辐射强C.以风力作用为主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图3图3表示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据此完成67题。6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点一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B观点一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C观点一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观点一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7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点二诞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B观点二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C观点二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D观点二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1700175018001850190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020406080100120其他用地百万Km2(稀树)草原牧场森林耕地图4图4是“近300年来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近300年来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趋势是A.草原面积减少 B.森林面积增加 C.耕地面积减少 D.牧场面积减少9.全球土地面积这种变化趋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臭氧空洞 水体污染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 全球气候变暖A. B. C. D.读我国长江流域低山丘陵区某县资料表,回答1011题。表某县土地利用构成耕地林地草山草坡湖泊其他2000年45.2%4%8%2%40.8%2010年30.8%14%20.3%10.8%24.1%表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秸秆薪柴煤炭沼气小水电其他2000年50.3%32.4%10.3%0.5%0.8%5.7%2010年20.5%10.8%15.4%35.3%15.2%2.8%10.该县2000年与2010年相比,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变化特点有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湖土地利用以种植业为主土地利用以林果业为主A B C D11.该地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封山育林是有效措施,但为此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是A.禁止乱砍滥伐问题 B.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 C.农民温饱问题 D.水土流失问题2013年5月,邗江中学某社团到社区进行了以“绿色低碳环保”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号召大家“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对一次性餐具说不”“多吃素食,保护动物”等。据此完成1213题。12.上述做法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伙伴论C.人类中心论D.人地矛盾论13.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家庭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多用电子邮件,少用传真、打印机C用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 D短时间不动电脑时,启用电脑睡眠模式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抵达柏林,开始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并签署了节能环保、投资、农业、教育等领域加强双方合作的文件。图5“德国与中国位置示意图”,回答1415题。图5大西洋太平洋德国中国14.关于德国和中国地理条件的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德国是内陆国家,中国是沿海国家 B.德国气候温和湿润,中国气候季风性较强 C.德国工业结构单一,中国工业部门齐全 D.德国交通方式以高铁为主,中国以水运为主15.两国在环保方面签署合作协议的原因可能有中国环保意识在增强 中国能源以煤炭为主 德国环保技术先进 德国没有环境问题图6A. B. C. D.读图6,回答1617题:16.有关该区域的正确判断A.图中实线表示煤炭运输方向B.被称为美国“阳光地带”C.产业扩展过程为由A城等个别中心逐渐向东扩展D.工业布局呈“临海型”17.该区域转型阶段出现衰落的原因有A.生产结构复杂 B.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C.新兴工业不发展 D.传统工业规模太小图7 孟加拉湾加尔各答恒河工业中心煤矿铁矿锰矿云母矿港口图7为“印度某工业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819题。18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区最利于发展A钢铁工业 B高分子合成工业C微电子工业 D.核电工业19促进该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有A关闭传统产业,集中资本发展新兴产业B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转向发展农业C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D花大量资金治理环境污染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图8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读图8回答2021题。图8 山西20. 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 有利于提高山西煤炭水运的能力C. 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D. 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21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A B C D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读图9回答2223题。粉煤1吨煤加2.5吨水加催化剂、加氢整流设备浆态床反应器分离分馏脱蜡二氧化碳汽油柴油排放石脑油异构化甲烷重整图9 “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22.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23.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大大储量需求量0图10图10为“我国四地某种重要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四地相互之间大体等距离分布),读图完成2425题。24.图中四地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A. B. C. D.25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自然资源质量差 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我国河流众多,各大江河洪涝频发。读图11,回答2627题。图1126.图中洪涝次数最多的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洪涝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大 B.支流众多 C.地势低平 D.湖泊萎缩严重27.下列防御长江洪涝灾害的措施中,作用最显著的是A.疏浚长江干支流河道 B.修建水利枢纽工程C.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D.加固中下游地区的堤坝abcdM图12图12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2830题。28.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最理想的位置是A.源头a处 B.即将有支流汇入的b处 C.落差大的c处 D.水流平缓的d处29.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A.a处 B.b处 C.c处 D.d处30.在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31区域内部某些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区域之间差异明显。32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持续发展是基础,生态持续发展是核心,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33水陆交通便利是鲁尔区和山西煤炭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34治理黄河水灾,最关键在于上游建造水库。35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36.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能缓解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能源供需矛盾。37.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战略。38.南水北调对北方受水区“有百利而无一害”。39.长江全流域水能资源都很丰富。40.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不同的。三、综合题:3小题,共30分。41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图13),完成问题:(10分)图13三大自然区界线AB(1)图中自然区的名称是_,该自然区最典型的特征是_。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和 。(4分)(2)图中自然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治理的有效措施有哪些?(4分)(3)从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来看,A地区的重要任务是 ,B地区的重要任务是 。(2分)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图14图15图例煤铝土黄河金三角地区图16材料一:2013年全国中东部地区多次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更为严重,大气中含有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在不考虑政策措施对能源需求和社会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图14表示我国的能源需求的预测情况,图15表示我国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产生量的预测情况。 材料二:图16为黄河金三角区域。(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能源消费带来的问题有_、_。(2分)(2)2013年我国东部地区大范围雾霾形成的人为原因是_。(2分)(3)黄河金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你认为我国该不该继续发展这个能源基地(1分)?请说出你的理由(2分)。 (4)如果基于当地的优势资源,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黄河金三角地区该如何发展?(3分)43.能源是支撑国家繁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10分) 材料一:继西气东输三线西段开工之后,2013年9月11日,西气东输三线东段项目开始动工。图17是“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走向示意图。材料二:广东省能源自给率图(图18)图17图18广东省材料三: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统计图(图19)图19(1)与一线相比,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在气源地方面,最明显的变化是 。(2分)(2)材料二显示,广东省能源自给率特点是 ; 。(2分)(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推断今后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的发展趋势: ; 。(2分)(4)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对气源地和广东各有哪些好处?(4分)高二地理期中试卷(必修)答卷纸41(共10分)(1) , (2) , (3) 。42.(共10分)(1) 。(2) 。(3) 。(4) 。43(共10分)(1) 。(2) ; (3) ; (4)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必修)答案BACAA CDACA BBCBD ABACD BBCBC DBCDC ABBBA AABBA41.(12分)(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干旱 青藏高寒区 高寒 地形 气候(6分) (2)土地荒漠化(1分) 采用工程措施治理荒漠;调整农林牧用地关系;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保护林草,植树种草,恢复自然植被;合理利用地下水(任答3点得3分) (3)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防治长江水患,整治江河湖泊(2分)42(10分)(1)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资源供应压力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环境压力大。(2分) (2)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等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含氮有机颗粒物。(2分) (3)观点一:该继续发展。(1分) 理由: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为主,且短期内不能改变,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量大;该地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开发,能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言之有理即可,任答2点得2分) 观点二:不该继续发展。(1分) 理由: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过度开发会加快资源耗竭;燃煤对环境污染严重。(言之有理即可,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