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832教案.doc_第1页
藤野先生832教案.doc_第2页
藤野先生832教案.doc_第3页
藤野先生832教案.doc_第4页
藤野先生832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备课第一单元以人生轨迹为专题(记叙文)(一)达成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义丰富的词句。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自我观照,使学生融入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只有奋斗过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只要你付出爱你一定能得到爱。(二)各课基本内容藤野先生本文集中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展现作者对人生的追求。文章叙事线索:明线,以作者与藤交往的过程来组材;暗线,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来贯穿。我的母亲(自传)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我的第一本书(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列夫托尔斯泰(传记)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文章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的精神追求。(三)单元教学要求让学生读有所感,学有所悟,在读中联系个人的人生、生活体验。(四)综合性学习内容:学会感受爱,理解爱和奉献爱,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美德。形式:通过多种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本单元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可通过“道不尽的母爱”“剪不断的脐带”“多角度看母爱”“报得三春晖”等项内容,开展学习活动。课题:1.藤野先生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本文难点较多: (1)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暗线。 (2)第二部分第三层是难点,因两件事促成作者弃医从文,中国医学界少了一个良医,中国文坛却多了一名大文豪。 (3)结尾部分也是难点,它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音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案补充1.温故习新师:本文选自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个回忆散文集,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订成书改名。鲁迅说其中10篇作品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今天学习的藤野先生重点在于社会人情世态的刻画,浸透着作者深切的人生感受和对中国国民精神的解析,写出了日本仙台生活的描绘中表现出弱国于民在国外感受的耻辱。这些在阅读时一定要用心体会。 学生认真聆听 学生板书课题2.目标引领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学生了解目标3.自学先行 合作跟上 成果展示 作家背景介绍鲁迅(1881一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吃人的旧礼教和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后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运动的主将。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近一千万字。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他写的课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字词1. 出示生字挟着 芋梗汤 诘责 寒颤颤 畸形 绯红(注:以上生字都是课下注释中所没有的)2. 解词: (1)宛如:正像,好像。 (2)绯红:鲜红。 (3)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 (4)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5)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6)不逊:无礼。逊,谦逊。 (7)诘责:反问并责备。 (8)杳无消息:从此再没有消息。杏:远得不见踪影。 (9)瞥见:一眼看见。 整体感知师生共同研习课文1. 粗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2. 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回答作者用怎样的笔法写在东京见到什么?闻到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3. 提问“东京也无非这样。”“无非”的意思是什么?表现出作者一种什么情绪? 4. 提问:“油光可鉴”一词中“鉴”的本义是什么?词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5. 提问:论一论下几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上野的樱花烂慢的时节,望去确也绯红的云。 (2)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3)实在标致极了。 6. 提问:“形成一座富士山。”这个比喻: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这句话抓住了部分中国留学生外部特征是什么?揭示了他们什么心理和政治向? 7. 读一读文章,想一想文章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位置的转换作者写了哪些地点?叙事线索是什么?感情线索又是什么? 8. 提问:读一读第二部分第一层,想一想“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这句话的内涵。 9. 提问:根据第二部分第二层作者与藤野相识相处的几件事,其中包含了藤野怎样的高尚品质 学生介绍学生注音学生解释1. 听录音范读,纠正字音2. 放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生讨论、明确: 课文据地点的转移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从开头到“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所见所感。 第二部分:从“我就往仙台”到“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 第三部分:从“我离开仙台之后”到完。 写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讨论、明确: 作者抓特征运用比喻、反语等修辞写在东京看到了中国留学生“成群结队”地赏樱花,闻到了中国留学生吵闹“响得震天”,污浊,油光可鉴”,表露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为下文离开东京“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笔。 讨论、明确: 无非,只不过。表达了作者对在东京留学日本学生中效忠满清王朝,醉生梦死状况的失望情绪。讨论、明确:鉴,本义是镜子,词性由名词转化为动词在这里是光照或反射出去光亮的意思。讨论、明确:(1)比较(2)夸张、比喻(3)反语 讨论、明确;本体是盘着辫子,把学生制帽高高顶起,喻体是形成,抓住特征是:头上盘着辫子,揭示心理是“既不想剪除辫子又怕外国人嘲笑”,揭示这些人的政治倾向是:效忠满清王朝。 讨论、明确:在东京在仙台离开仙台之后。叙事线索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融,相交,相知,相别的经过。感情线索是作者对祖国、对民族的爱。 讨论、明确:(1)这句话:“优待”含有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的含义。 (2)优待肯定是作者戏谑的说其真实原因是一般日本人民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情谊。 (3)写自己受优待的目的是表现出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为藤野先生的形象作陪衬。 (4)“优待”美中不足是“蚊子叮咬”和“芋梗汤”难吃。可是因为优待是实在的就不能去否定。可生活的缺撼是难免的,即使是受到优待的时候。 讨论、明确:(1)课堂教学,治学严谨。 (2)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3)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4)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 (5)了解裹脚,求实精神。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4.点拨答疑师:鲁迅为什么要到仙台去学医呢?生:中医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他学医的两个目的: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5. 巩固提升 总结呼应1.仿写训练回忆一下留给你印象深刻的老师的某个动作,某件事情写下来?2.总结本节学会了什么?学生仿写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一、三。 2选用优化设计作业。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案补充1.温故习新一、默写拼音、词语,口答词语解释 二、提问有关副词的作用。学生认真作答2.目标引领1.分析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3.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关注中日当前面临的问题。学生了解目标3.自学先行 合作跟上 成果展示一、找一个同学回忆一下鲁迅先生去日本学医的原因那么作者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了呢?主要是因为两件事,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是两件什么事,并准备复述。二、为什么“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教师幻灯展示下面这段话并指读: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三、促使鲁迅做出弃医从文决定的这两件事都和“爱国青年”有关,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他们的这种爱国性: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国主义?这种爱国主义是否可取?那么我们应有什么样的爱国主义呢?讨论总结后幻灯展示:爱国青年:极端、狭隘、扭曲的爱国主义:蔑视、仇视其他民族和国家。正确的爱国主义:既热爱本民族,又对其它国家民族抱一种友善的态度。四、现在我们再来看藤野先生,他除了我们分析过的具有“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特点外,和“爱国青年”比,他还有哪点精神是更为可贵、更让鲁迅为之感动的?学生复述第一个事件我们给它命个名可以叫它什么事件?(可以叫“匿名信事件”,也可以叫它“漏题事件”)第二个事件:我们可以叫它什么事件?(电影事件)学生齐读学生讨论明确:他们的这种所谓爱国主义,是一种极端的爱国主义,是一种狭隘的爱国主义,学生讨论明确: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对一个弱国国民给以应有的尊重、热情的关怀。4.点拨答疑师:从文中找出有疑问的话或有深意的语句,提出来发表评论或供大家讨论。(为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此处的问题由学生自行找出,讨论解决。应该说,本课的篇幅较长,知识点众多,难理解的语句也有很多,学生找出哪句话来评论和讨论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在课上的有限时间里也不可能都处理完。教师采取的策略就是,学生提什么问题就讨论什么问题,不求课上把所有的问题都讨论完,至下课时为止。事实上事关对内容和人物理解的重要问题都已处理过了,所以此处可以灵活处理。)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以下这些:1.对“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一句的理解及“正人君子”这一反语的运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