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文 本本 公公 示示 稿稿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 目目 录录 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2 第一节发展目标 2 第二节发展战略 4 第三章产业聚集区布局规划第三章产业聚集区布局规划 5 第四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四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8 第五章滇西南城镇群支撑体系规划第五章滇西南城镇群支撑体系规划 15 第一节交通设施规划 15 第二节现代物流系统规划 18 第三节给水设施规划 19 第四节排水设施规划 20 第五节电力设施规划 21 第六节通信设施规划 22 第七节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23 第八节社会设施规划导引 24 第九节环境保护规划 27 第六章空间管制规划第六章空间管制规划 27 第七章重点区域规划引导第七章重点区域规划引导 30 第一节澜三角区域规划引导 30 第二节南汀河区域规划引导 31 第三节历史文化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33 第四节景观资源区空间发展规划引导 34 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 36 第九章机制与政策保障第九章机制与政策保障 41 第十章第十章附附则则 44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 第一章第一章总则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优化滇西南城镇群整体发展思路 强化整体发展目标 提升城 镇群核心竞争力 加快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实现城乡协调 发展 提升滇西南整体竞争力 实现经济 社会 环境的全面进 步和可持续发展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规 划编制办法 云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 十二五 规划 云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2010 2030 等 结合滇西南的发展实际 特制订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第二条第二条 本规划是指导滇西南城镇群协调发展和统筹区域内各项建设空间 安排的政策纲领 并作为规划区范围内相关行业规划 重点专项 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 第三条第三条 规划范围 本次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的范围包括普洱市 西双版纳州 临沧 市的行政辖区范围 总规划面积 8 9 万平方公里 第四条第四条 规划期限 近期 2012 2015 年 远期 2016 2030 年 第五条第五条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年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6 年 3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审批办法 4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2005 2020 5 云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2010 2030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 6 云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十二五 规划 7 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 见 国发 2011 11 号 8 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调整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 征求 意见稿 9 滇桂黔石漠化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 2020 年 10 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 2020 年 第二章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第一节第一节 发展目标发展目标 第六条第六条 总体目标 定位目标 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先行区 中国参与大湄 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试验区 云南省轻工特色产业基地 云南省最具 竞争力的门户型城镇群 云南省最具民族风情的沿边城镇群 1 通过率先发展 协调发展 提升城市功能 保护性利用区域资 源 建立生态走廊 优化人居环境 增强滇西南城镇群开放度 整体活 力 竞争力和辐射力 将滇西南建成为我省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 是云 南连接东南亚 东南沿海的通道枢纽 2 优化产业结构 强化产业集群 建立整合产业发展空间资源 规划布局合理的产业空间体系 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资源 交通 环境等支撑体系 3 构筑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对外辐射力的城 镇空间布局 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提升人居环境 品质 增强文化创新 传承能力 促进社会公平 营造和谐 向上的社 会文化氛围 建设多层次 多样化的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体系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3 第七条第七条 经济发展目标 1 GDP 总量 预计滇西南 2015 年 GDP 将达到 1200 亿元 2030 年达到 4500 亿元 2 人均 GDP 指标 2015 年 滇西南城镇群在优化结构 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 人均 GDP 将超过 19000 元 2030 年 人均 GDP 将超过 64000 元 3 三次产业比重 2030 年 滇西南城镇群产业结构由 2011 年的 30 36 34 大致调整 为 15 45 40 即二 三产业经济比重继续提升 第二产业发展最为 强劲 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强劲 明显呈现现代化经济的特征 第八条第八条 社会发展目标 城镇发展目标 滇西南城镇群将发展成为中国西南 东南亚 南亚 结合地带的区域性商业 金融 文化 物流中心 我国西南重要的轻工 特色产业基地 能源基地和旅游服务基地 空间布局明显优化 整体竞 争力显著提升 形成布局合理 分工协作的城镇体系 在充分发挥中心 城市聚集效应的同时 打造一批特色鲜明 环境友好的中小城市 使城 市经济成为区域经济的主体 城镇化水平由 2011 年的 33 1 提升到 2015 年的 40 2030 年的 66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建立 生活质量目标 建立起完善而领先的医疗 卫生 文化 教育体系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 以下 2015 年总人口目标为 630 万人 2030 年总人口目标为 700 万人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人居环境优良 居民生 活质量较好 人民生活富裕 文明 人口整体素质较高 实现国民经济 信息化 适应知识经济 信息时代的要求 经济 社会与生态环境实现 可持续发展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4 第九条第九条环境目标 2015 年 滇西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 产业结构和布局得 到优化 万元 GDP 能耗和水耗明显下降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主要 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完成国家总量控制目标 城市主要饮用水源 地水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城市中心城区的环境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酸雨频率下降 2030 年 滇西南城镇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重大进展 循环经济 体系逐步完善 资源消耗 污染物排放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建立起 完善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水体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 制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90 以上 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为 100 城镇生活垃圾清运率 100 无害化处理率为 85 以上 建立起完善的 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工程 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 70 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城镇人均 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15 平方米 城市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建成一批经 济快速发展 环境优美 生态良好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县 市 将滇西南城镇群建设成为优美洁净 和谐舒适 山青水秀的生态环保典 范区域 第二节第二节 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第十条第十条 发展战略 1 区域分工协作 强化整体竞争力 2 构建区域生态功能框架 确保可持续发展 3 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 4 强化与区域外部合作 寻求共赢发展 5 传承历史传统 弘扬民族文化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5 第三章第三章产业产业聚集区布局规划聚集区布局规划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产业发展战略 1 培育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 2 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 3 特色产业比较优势战略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主导产业 滇西南城镇群未来的主导产业选择包括 生物产业 文化旅游业 林产业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边境商贸物流业 现代服务业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产业总体布局规划 1 优化中心城市职能 1 普洱是国家 桥头堡 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和特色生物产业 国际旅游度假休闲养生 清洁能源 现代林产业四大基地 2 景洪是国家重要而优质的天然橡胶基地 是久负盛名的普洱 茶故乡 国家商品粮基地 国家糖料基地 南药药材种植基地 是以旅 游 外向型经济为主导 亚热带风貌突出 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胜地 国际著名的休闲度假及避寒养生基地 3 临沧是以边境开放合作服务 民族风情旅游 生态经济等为 主导产业的宜居城市 以特色农林产品深加工 科研孵化 战略性新兴 产业及旅游 贸易 物流 服务业和交通等第三产业为主要职能的区域 政治 经济 文化和信息中心 同时 临沧是国家西电东送可再生能源 基地 新兴能源示范基地和电力交换枢纽 云南省 云药之乡 是沿 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轻纺产业的承接基地 全省服装产品的重要生产地和 出口加工区 2 调整工业布局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6 1 普洱 景洪 临沧城区积极发展无污染 劳动 技术密集型 的工业门类 包括普洱中心城区 景洪中心城区 临沧中心城区 这些区域是未 来人口聚集的区域 应以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营造为首要目标 积极发 展无污染 劳动 技术密集型的工业门类 2 重要城镇周边区域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征兼备的 工业门类 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所确定的二级 三级重点城镇 这些区域未来人 口聚集度也比较高 尤其是节点城镇 在这些节点城镇的周边区域 应 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征兼备的工业门类 并注重防范工业发 展可能对城市规划区造成的环保 生态 交通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3 提升产业聚集度 滇西南将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为 1 以孟定 磨憨 孟连为核心的边境经济产业群 包括生物资 源加工 边境商贸物流 旅游 矿业等 2 以普洱茶 滇红茶 南药为主的生物产业群 包括生物资源 加工 生物药业 3 以食品加工 酒 新能源 新材料为主的产业群 4 以林 竹 浆纸一体化基地 林板林化基地 家具制造等为 主的产业群 4 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发挥区域农业发展优势 加快培育优势农产品区域 形成合理的农 业生产力布局 建设专业化 规模化 集约化的特色产业基地 有重点 地建设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 出口与加工基地 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7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产业密集区布局规划 1 思茅 宁洱产业密集区 思宁一体化发展 强化普洱茶 咖啡等产业品牌 推进文化旅游产 业发展 提高技术 林产业实现深加工 积极培育建材 生物制药 矿 产资源开发等支柱产业 建设普洱热区农特产品食品加工中心 2 景谷产业密集区 发展成为云南省乃至国家林纸浆一体化工业基地和重要能源基地 普洱市热区生物资源原料供应基地 形成弥宁公路沿线和澜沧江沿岸的 绿色经济带以及普洱北部集生产 加工 商贸 物流为一体的新型经济 区 3 景洪 勐海 产业密集区 是以景洪 勐海为依托 以旅游度假 养生 普洱茶产业 生物资 源加工为主的产业密集区 4 云 凤 产业密集区 包括云县新材料光伏产业园区 滇红生态特色工业园区 勐佑建材 工业园区 是滇西南城镇群重要的产业密集地带 重点发展光伏产业 光伏配套产业 以滇红为特色的茶叶加工产业 生物资源加工 轻型加 工业 建材业 现代商贸物流业 文化旅游产业 最终打造成为新型工 业化示范区 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 全国最大的茶叶生产加工基地 全 国最大的泡核桃生产加工基地 全省重要的绿色能源生产基地 全省重 要的新材料基地 全省最大的酒业生产基地 5 沿边经济产业密集区 包含磨憨跨境经济合作区 耿马 孟定 边境经济合作区 孟连边境经济合作区 磨憨跨境经济合作区依托口岸优势 发展商贸物流业 建设我国西 南地区与缅甸及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家的物流中转枢纽和集散中心 耿马 孟定 边境经济合作区 孟连边境经济合作区以特色农林产品加工区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8 发展林化工 木材精深加工 形成农林产品加工产业群 同时为综合生 产加工区提供配套的物流中转服务 另外还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矿产品 精深加工 建材业 旅游业和特色旅游商品加工 6 临沧产业密集区 此区域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主导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技术 密集型的深加工企业和产业 大企业 集团 总部 会展中心 金融信 息中心以及第三产业 第四章第四章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人口与城镇化 规划近期 2015 年 常住人口 630 万人 城镇人口 252 万人 城镇化水平达到 40 规划远期 2030 年 常住人口 700 万人 城镇人口 460 万人 城镇化水平达到 66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区域人口空间引导 1 人口高度密集的迁入区 普景都市区 临沧城市是滇西南城镇群中北部和南部地区的核心城 市 人口主要承载区 这两个区域应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严 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促进人口向城市集中 降低农业人口比重 促进 城镇化快速发展 2 人口相对密集的迁入区 包括除了普洱城市 景洪城市 临沧城市外的重点发展县城 宁洱 县城 景谷县城 澜沧县城 云县县城 凤庆县城 勐海县城 勐腊县 城等 紧邻核心城市的外围圈层 区内产业密集发展 是人口集聚的次 级区域 也是承接核心城市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 应挖掘土地利用潜力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加大各类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投入 加大产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9 业培育力度 鼓励有条件的县级城市发展 鼓励人口向中 小城市集中 促进城镇化快速发展 3 人口低密度的生态控制地区 对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的区域 包括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 重要的水源保护地等 普洱市人口低密度的生 态控制地区主要分布在宁洱 思茅等的小黑江省级森林公园 菜阳河国 家森林公园 普洱风景名胜区等区域 以及景东 镇沅的漫湾 哀牢山 风景名胜区 千家寨风景名胜区等区域 西双版纳人口低密度的生态控 制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国家森林公园区域 临沧市人口低密度的 生态控制地区主要分布凤庆 临沧 耿马 永德 沧源等县的宝灵山国 家森林公园 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小河道省级森林公园 大浪坝省级 森林公园 永德大雪山风景名胜区 临沧大雪山风景名胜区 耿马南汀 河风景名胜区 沧源佤山风景名胜区等区域 这些区应控制并削减人口增长 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农田森 林 严格控制第二产业尤其是污染型产业的发展 鼓励人口向其他地区 以及本地区内建制镇以上城镇转移 促进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4 其余地区 人口中等密度的相对平衡区 其它区域为人口中等密度的相对平衡区 鼓励本地劳动力的就地城 镇化 并加大该地区对外来劳动力的吸纳 作为人口和产业进一步扩散 的承接地 平坝地区应以县级以上中心城市为人口转移重点 加强中 小中心 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区域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期内滇西南城镇群将形成 两核 四极 四轴 的空间结构 1 两核 指普景都市区 临沧都市区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0 普景都市区主要是 普洱 景洪中心城市及其周边紧密发展的城镇 聚集区 是滇西南发展的核心区域 临沧都市区主要是 临沧中心城市及其周边紧密发展的城镇聚集区 是滇西南发展的北部核心区域 2 四极 是滇西南发展的重要合作化区域 分别为 磨憨 勐腊发展极 孟连 澜沧 西盟发展极 孟定 镇 康 沧源发展极 云县 凤庆发展极 3 四轴 是滇西南区域产业 城镇密集发展的带状走廊 一轴为 昆曼经济走廊 发展轴 是北连接滇中核体城市昆明 南 接东南亚各国的发展主轴 一轴为 昆孟国际大通道 发展轴 是云南出国入海最便捷的通道 向东直通昆明 向西连接南亚并接通孟加拉湾 印度洋等 一轴为 沿边对外开放经济带 发展轴 是沿边城镇产业聚集和产 业转移的走廊 是加速外向型产业分工协作的经济带 从北至南依次连 接缅甸 老挝 越南的重要经济区和口岸 一轴为 广瑞经济走廊 发展轴 是两广地区经文山 红河进入滇 西南 并向西延伸出境的通道 将成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生产力布局 西部地区产品外运的重要产业走廊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区域城镇等级结构 核心城镇 聚集区 普景都市区普景都市区 包括普洱中心城区 景洪中心城区 宁洱城区 勐海县城 磨 黑镇区 依象镇区 普文镇区 大渡岗镇区 勐养镇区 临沧都市区临沧都市区 包括临沧中心城区 博尚镇区 邦东镇区 马台镇区 蚂蚁堆 镇区 章驮镇区 2 次区域发 展极 磨憨磨憨 勐腊发展极勐腊发展极 包括磨憨经济开发区 磨憨镇区 勐腊县城 孟连孟连 澜沧澜沧 西盟发展极西盟发展极 包括勐马镇区 孟连县城 芒信镇区 澜沧城区 西盟县城 东回镇区 拉巴镇区 4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1 孟定孟定 镇康镇康 沧源发展极沧源发展极 孟定镇 镇康县城 沧源县城 耿马县城 云县云县 凤庆发展极凤庆发展极 包括云县县城 凤庆县城 洛党镇 勐佑镇 地区中心 城市 景谷城区 墨江县城 镇沅县城 景东县城 江城县城 永德县城 双江县 城 打洛镇区 8 重点镇 勐罕镇 勐龙镇 勐遮镇 勐仑镇 关累镇 勐捧镇 勐腊 思茅港镇 通关镇 漫湾镇 景东 永平镇 正兴镇 勐大镇 整董镇 上允镇 糯 扎渡镇 小湾镇 漫湾镇 云县 幸福镇 永康镇 凤尾镇 勐库镇 勐 混镇 勐满镇 易武镇 大文镇 者东镇 九甲镇 27 建制镇 勐阿镇 勐伴镇 勐满镇 文井镇 民乐镇 大朝山东镇 按板镇 勐卡镇 勐梭镇 鲁史镇 三岔河镇 雪山镇 营盘镇 大朝山西镇 大寨镇 涌宝 镇 茂兰镇 小勐统镇 勐撒镇 勐永镇 勐捧镇 镇康 芒卡镇 勐省 镇 岩帅镇等 29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区域城镇规模结构 城市人口规模 P 万人 城镇名称 人口规模 城镇 个数 人口 总数 50 P 普景都市区 普景都市区 140140 普洱中心城区 50 景洪中心城区 35 宁洱城区 20 勐海县城 15 磨黑镇区 3 依象镇区 3 南屏街道 3 普文镇区 3 大渡岗镇区 3 勐养镇区 5 临沧都市区 临沧都市区 6060 临沧中心城区 40 博尚镇区 10 邦东镇区 3 马台 镇区 2 蚂蚁堆镇区 3 章驮镇区 2 2200 20 P 50 磨憨磨憨 勐腊发展极勐腊发展极 25 磨憨经济开发区 8 磨憨镇区 2 勐腊县城 15 孟连孟连 澜沧澜沧 西盟发展极西盟发展极 45 勐马镇区 5 孟连县城 10 芒信镇区 3 澜沧城区 20 西盟县城 5 东回 镇区 1 拉巴镇区 1 孟定孟定 镇康镇康 沧源发展极沧源发展极 40 孟定城区 15 镇康县城 8 沧源县城 7 耿马县城 10 云县云县 凤庆发展极凤庆发展极 42 云县县城 20 凤庆县城 16 洛党镇 3 勐佑镇 3 景谷市区景谷市区 20 墨江县城墨江县城 20 6192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2 10 P 20 景东县城 15 江城县城 10 镇沅县城 10 永德县城 10 双江县城 10 555 5 P 10打洛镇区 5 15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行政区划调整 1 行政区划调整建议 规划期末全地区包括 3 市 3 区 15 个县 5 个街道办事处 75 个镇 122 个乡集镇 宁洱县撤县建区 景谷县 澜沧县撤县建市 思茅镇 南屏镇撤镇设街道 大渡岗乡 易武乡 邦东乡 大文乡 马台乡 蚂蚁堆乡 章驮乡 撤乡建镇 2 城镇组合建议 1 宁洱 磨黑 依象 南屏并入普景都市区 2 普文 大渡岗 勐养 勐海并入普景都市区 3 博尚 邦东 马台 蚂蚁堆 章驮并入临沧都市区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区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1 核心城市职能定位 普洱城市定位 中国茶城 云南省通向东南亚国际大通道上的前沿 城市 滇西南城镇群核心 普景都市区的中心城市 普洱同时也是国家 桥头堡 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和特色生物产业 国际旅游度假休闲养生 清洁能源 现代林产业四大基地 景洪城市定位 国际旅游城市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的重要城市 大湄公河次区域 国际性枢纽城市 滇西南城镇群核心 普景都市区的副中心城市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3 景洪同时也是国家重要而优质的天然橡胶基地 是久负盛名的普洱 茶故乡 国家商品粮基地 国家糖料基地 南药药材种植基地 是以旅 游 外向型经济为主导 亚热带风貌突出 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胜地 国际著名的休闲度假及避寒养生基地 临沧城市定位 中国 滇红之乡 云南省水电生产基地 滇西南 城镇群北部的中心城市 同时临沧是国家西电东送可再生能源基地 新兴能源示范基地和电 力交换枢纽 云南省 云药之乡 是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轻纺产业的承 接基地 全省服装产品的重要生产地和出口加工区 2 区域次中心城镇职能定位 澜沧城市 滇西南西部次中心城市 云南林纸浆一体化基地 以生 物资源 热区资源和水电开发 生态旅游为主的城市 西盟县城 滇西南西部发展极的重要节点城市 云南林纸浆一体化 基地 以农副产品加工和民族文化旅游为主 具有浓郁佤族民俗文化和 原始自然生态景观的边境生态旅游城市 孟连县城 滇西南西部发展极的重要节点城市 国家一类口岸 云 南林纸浆一体化基地 以生物资源加工 边贸 旅游业为主的边境城市 云县县城 滇西南北部的次中心城市 云南省水电 酒业和茶叶生 产基地 滇西南重要的交通门户型城市 凤庆县城 滇西南北部发展极的重要节点城市 世界滇红之乡 滇 西南西北部门户城市 以农特产品加工业 旅游业 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产业的山水园林城市 孟定城 滇西南西北部次中心城市 国家一类口岸 昆孟国际大通 道上的重要节点 以发展自由贸易 进出口加工 转口贸易 边境旅游 业为主的边境口岸城市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4 耿马县城 滇西南西北部发展极的重要节点城市 云南重要的糖业 生产基地 以发展热区生物资源开发以及旅游 转口贸易加工为主的城 市 镇康县城 滇西南西北部发展极的重要节点城市 以发展进出口加 工业 转口贸易为主的边境口岸城市 沧源县城 滇西南西北部发展极的重要节点城市 世界佤乡 以发 展民族文化旅游 转口贸易为主的边境口岸城市 勐海县城 普景都市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以发展绿色经济 旅游度 假为主的城市 勐腊县城 昆曼国际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以发展绿色经济 旅游 业 边贸为主的城市 磨憨经济开发区 昆曼国际大通道战略中的重要口岸城市 我国面 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 中老战略友好合作先行区 3 地区中心城镇职能定位 景谷市 滇西南中部城镇密集区的中心城市 云南林纸浆一体化重 要基地 以生物资源 热区资源加工和旅游为主的生态园林城市 墨江县 滇西南连接滇中的北部门户和重要枢纽 以发展资源型产 业 旅游业为主的城市 镇沅县 昆孟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节点 以发展旅游 生物资源加工 为主的城市 景东县 以发展生物资源加工为主 具有现代山水园林与历史民族 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 江城县 广瑞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以发展热带生物资源加工 边 贸为主的山水园林小城市 永德县 以发展热区生物资源加工和观光旅游业为主的山地小城市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5 双江县 以发展茶叶 生物资源等生态产业及名族风情旅游为主的 山水田园风光小城市 第五章第五章滇西南城镇群支撑体系规划滇西南城镇群支撑体系规划 第一节第一节 交通设施规划交通设施规划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公路 1 骨架公路网 高速路 滇西南城镇群骨架公路网系统主要由 两环 三干线 四出口 构 成 1 两环 近 中期以普洱 景洪都市区绕城线为重点建设滇西南城镇群的核 心内环公路 主要联络磨黑镇区 宁洱城区 思茅中心城区 依象镇区 南屏街道 普文镇区 大渡岗镇区 勐养镇区 景洪中心城区 勐海县 城 通过 90 分钟交通圈的建立 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的引力作用 使普洱与景洪都市区腹地扩大 逐步形成都市区连片 实现城镇群 中 远期逐步加快滇西南城镇群外环高速即普洱 景洪 景洪 临 沧 临沧 普洱城际间高速公路所构建的环状高速公路建设 通过 120 分钟交通圈的建立缓解现状普洱与临沧 景洪与临沧交通联系不便的局 面 2 三干线 即三大对外大通道 包括以下高速 昆曼通道 昆明 玉溪 普洱 景洪 勐腊 磨憨 老挝 泰国 是我国面向老挝 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连接新 马陆上通道 是亚洲公 路网的重要干道 昆孟通道 昆明 玉溪 普洱 镇沅县 临沧 孟定 缅甸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6 是我国面缅甸皎漂港和仰光港最近的陆上通道 是连接南亚 东南亚和 走向印度洋的重要战略节点 沿边通道 芒市 畹町口岸 镇康 南伞口岸 孟定 清水 河口岸 沧源 永和口岸 西盟 孟连口岸 打洛口岸 勐龙 勐 腊 磨憨口岸 景洪 蒙自 连接边境重要口岸及县城 3 四出口 即滇西南城镇群向外辐射的 4 条连接线 包括以下高速公路 普洱 宁洱 景谷 临沧 永德 芒市 延伸至泛亚西线 面向 滇西以及缅甸 印度 泰国等东南亚 南亚国家 普洱 宁洱 景谷 临沧 云县 祥云 连接滇西 普洱 宁洱 墨江 新平 昆明 连接滇中 省会昆明 孟连 澜沧 普洱 江城 绿春 蒙自 连接滇南 广西接出海 口 四出口 高速公路将充分发挥以普洱为核心枢纽的滇西南城镇群 对外辐射作用 紧密连接各区域产业带 并形成快速衔接国内腹地及东 南亚 南亚客货运的快速通道 2 一级公路 规划新建镇沅 景谷 双江 耿马 孟定 景东 镇沅 墨江 江 城 勐康 凤庆 永德 镇康三条一级公路 3 二级公路 规划新建泗南江 文武 普义 勐先 宁洱 碧安 东河 西盟 勐捧 关累 勐醒 易武 整董 江城 绿春等二级道路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城际快速路 为使城镇群之间交通联系更加快捷 紧密 规划构建三条城际快速 路 普景都市区 宁洱 龙潭 六顺 思茅港 勐宋 勐海 快速路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7 云县 洛党 凤庆快速路 沧源 勐来 贺派 耿马 孟定快速路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铁路 滇西南城镇群铁路线网布局由 一环 二干线 五出口 一高铁 构成 1 一环 即普洱 景洪 临沧都市圈环线 连接普洱 景洪 临沧 普洱的铁路环线 加强三个核心城市的人 员 物资联系 2 二干线 是指泛亚铁路中线与滇缅铁路 泛亚铁路中线 经昆明 玉溪 普洱 版纳 磨憨至老挝 泰国连 接东南亚 滇缅铁路 经昆明 临沧 孟定清水河至缅甸连接南亚走向印度洋 3 五出口 指临沧至芒市 临沧至祥云 临沧至保山 普洱至昆 明 普洱至蒙自四条铁路 4 一高铁 昆明 景洪 磨憨 琅勃拉邦 曼谷 建设成贯穿滇 西南乃至全云南省南北向高速铁路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航空 重点抓好景洪国际机场的改扩建 将西双版纳国际机场建设成为中 型枢纽机场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城市亮点 国际国内著名的民族特色 浓郁的热带雨林花园机场 同时 完成普洱机场搬迁项目 新建景东 澜沧 沧源支线机场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客运交通系统规划 1 区际级客运枢纽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8 普洱火车站大型枢纽 集结了铁路客运和公路客运 结合常规公交 BRT 轨道交通等公交子系统 普洱站大型枢纽的形成 主要服务于普 景都市区 可高效组织该片区的交通集散 缓解该地区的交通压力 结 合周围商业设施 利用枢纽和商业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促进城市改造 提升片区的生命力 景洪空港大型枢纽 西双版纳国际机场改建成后 年旅客吞吐量将 大幅提升 主要服务于普景都市区 也将成为滇西南内外交通转换大型 枢纽之一 临沧火车站大型枢纽 主要服务于临沧都市区 临沧火车站大型枢 纽的建设 将在火车站片区形成一个巨大客流集散区 结合周围金融 商业 文化设施 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促进临沧核心区的成长 2 城际级客运交通枢纽 磨憨 勐腊发展极城际客运枢纽设置于磨憨 孟连 澜沧 西盟发展极城际客运枢纽设置于澜沧 孟定 镇康 沧源发展极城际客运枢纽设置于孟定 云县 凤庆发展极城际客运枢纽设置于云县 墨江发展极城际客运枢纽 3 城际轨道交通体系规划 近期 完成普景都市区的城际轨道交通 中期开始建设普洱与景洪 之间的城际轨道专线 远期建设普景都市区外环城际轨道交通 即思茅 中心城区 宜宁洱 磨黑 大渡岗 勐海 景洪中心城区 依象 思茅 中心城区环线 此外 还将陆续启动临沧 大理祥云 临沧 昆明 普 洱 昆明城际轨道专线 第二节第二节 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现代物流系统规划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滇西南物流体系规划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9 构筑 一个物流核心圈 三大物流枢纽 七大物流基地 滇西南城 镇群物流体系 实现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1 一个物流核心圈 以普洱主城为中心的普景都市区 涵盖思茅中心城区 景洪主城 宁洱 勐海 勐养 普文 大渡口 依象 南屏 磨黑等城镇 2 三大物流枢纽 临沧物流枢纽 临沧物流枢纽的建立 不仅可以让临沧成为内地通 往南亚 西亚的商品集散地 还可以带动滇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磨憨物流枢纽 磨憨国际物流中心是 云南西双版纳磨憨经济开发 区 的重要部分 磨憨将成为 GMS 和中国 东盟最重要的南北通道 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往来和经济合作的交汇点 孟定清水河物流基枢纽 发挥孟定清水河口岸位于云南省对缅口岸 中部 是连接南亚 东南亚最便捷的路上通道的优势 随着昆孟高速 滇缅铁路的畅通 孟定清水河将成为我们西南地区与缅甸及东南亚和南 亚等国家的物流中转枢纽和集散中心 3 八大物流基地 即 澜沧物流基地 云县物流基地 镇沅物流基地 打洛物流基地 墨江物流基地 江城物流基地 勐康物流基地 关累物流基地 第三节第三节 给水设施规划给水设施规划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普洱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 311 1 亿立方米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州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 101 946 亿立方米 临沧市多年平均自产水 资源总量为 165 26 亿立方米 从水资源总量看 各州市远期发展用水量均有余地 但时空分布不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 均 区域分布不均衡 大部分水资源不能直接利用 工程性缺水十分严 重 需要对区域性的水资源平衡进行研究 调配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以便供水规模进一步提高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给水设施布局规划 普洱市近期城市用水量为 45 00 万立方米 日 远期为 79 2 万立方 米 日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近期城市用水量为 26 40 万立方米 日 远 期为 46 80 万立方米 日 临沧市近期城市用水量为 38 40 万立方米 日 远期为 66 4 万立方米 日 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加强城市给水工程的建设 同时带动乡村自来 水工程的建设发展 各城市及城镇供水设施 应作为城镇公共基础设施 向周围乡村辐射 扩大供水基础设施服务范围 缩小城乡供水水平差距 进一步提高城乡总体供水水平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城市用水水源保护规划 对城市用水水源 应全面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 严格划定饮 用水源保护区 实施严格的水源保护措施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 要求严格执行饮用水源的水质控制标准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区域协调及空间布局重点 应加大水利工程投入及建设 完善给水设施的建设 使城市供水得 到保障 农村生活用水条件大大改善 加大雨水及中水利用工程的投入 及建设 创建节水型社会 第四节第四节 排水设施规划排水设施规划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排水设施布局规划 城市污水量根据城市给水量 按 90 的排放率预测 普洱市城市污 水量为 40 50 万立方米 日 远期为 71 28 万立方米 日 西双版纳州近 期城市污水量为 23 76 万立方米 日 远期为 42 12 万立方米 日 临沧 市近期城市污水量为 34 56 万立方米 日 远期为 59 76 万立方米 日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1 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应适当超前发展 及时收集处理污水 将污水 对自然水体的污染减少到最低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区域协调及空间布局重点 各城市按规划目标做好污染防治工程的设施建设完善工作 协调好 各自区域内污水处理工作 依据城市发展步骤以及基础设施发展应适当 超前的要求 逐步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为城市群的持续发展提供 基础设施保障 第五节第五节 电力设施规划电力设施规划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电力负荷预测 截止 2030 年 普洱全社会用电量为 166 1 亿 kwh 全社会最高负 荷为 3195MW 西双版纳全社会用电量为 91 5 亿 kwh 全社会最高负荷 为 192 2MW 临沧全社会用电量为 263 7 亿 kwh 全社会最高负荷为 4412MW 滇西南城镇群全社会用电量为 521 3 亿 kwh 全社会最高负荷 为 7799 2MW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滇西南城市群电网建设规划 1 普洱市高压供电网规划 为配合糯扎渡水电送出 规划新建 500kV 思茅开关站 为满足普洱 市远期用电需求 解决 220kV 木乃河变供电压力大 改善电网网架结构 及供电可靠性 为规划新建的 110kV 变电站提供电源接入点 规划新建 220kV 宁洱变及文华变 主变容量均为为 2x180MVA 现状 220kV 唐胜变 为单线单变变电站 规划新增第二路电源建设 未提高供电可靠性及转 供能力 规划新增第二台主变 2 西双版纳州高压供电网规划 建议 2012 年新建 220kV 黎明变 主变容量为 2 180MVA 规划远期 需建设 500kV 变电站一座 满足远期发展的用电需求 并与 500kV 普洱 墨江变相互联络 提高城市群各城市间的电网事故支援能力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2 3 临沧市高压供电网规划 规划期内滚弄电站将输送电力至临沧地区 计划新建 220kV 镇康变 将 500kV 博尚开关站升级变电站 在北部片区新建 220kV 新云变二期 有效缓解 220kV 临沧变和 220kV 新云变之间 110kV 新沧线的供电压力 形成双线双变的供电格局 为满足西部片区负荷发展需要 促进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 改善电网结构 规划于 2015 年新建 220kV 南伞变 容量 为 180MVA 至此 临沧市电网形成以 500kV 博尚变为中心 220kV 电网 辐射型的供电网络 4 滇西南城市群各城市间电网联络 转供支援建设规划 在西双版纳州规划新建一座 500kV 变电站为 220kV 景洪变及 220kV 黎明变提供两回电源进线回路 使 220kV 及以上电网满足 N 1 安全 供电原则 提高整个西双版纳州供配电网的可靠性及连续性 同时通过 两路 500kV 电力线与 500kV 思茅开关站相互联络 提高两城市间的电网 事故支援能力 并由 220kV 黎明变引出两路 220kV 电力线接入老挝 220kV 北蒙变 充分将富裕电力资源外送 支援老挝建设的同时获得较 好的经济效益 为提高临沧 普洱两地的供电可靠性及连续性 电网事 故支援能力及负荷转供能力 规划由 500kV 墨江变引出两路 500kV 电力 线与临沧 500kV 博尚变相互联络 最终实现滇西南城市群各城市间电力 互补余缺 统一调配 第六节第六节 通信设施规划通信设施规划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市话 移动电话普及率目标 根据 GDP 发展预测 得远期固定电话普及率约为 56 部 百人 移动 电话普及率预测采用瑞利模型预测法及成长曲线法进行预测 预测远期 移动电话普及率为 85 部 百人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3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1 电信网 全面实现数字化 建立集语音 数据和图像于一体的宽带综合业务 数字网 逐步实现集团用户 住宅小区干线光纤化 最终实现用户接入 网的全部光纤化 2 移动通信网 积极推进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 近期内建成覆盖滇西南城市群 全境的 3G 网络 完善无线通讯基站的布点建设 远期跟上全国 4G 网络 建设的步法 循序渐进的推进 4G 网络的建设 满足中远期移动电话通 信信号覆盖滇西南城市群全境 3 广播电视网 近期建立以主城为中心 各县城为次中心的广播电视网络 主城至 各县城建成光缆传输网 与广播电视微波网互为备份 远期以光缆多功 能开发为重点 开展数据信息与视频信息同步传输 逐步实现网络设备 和用户设备向数字化过渡 积极发展卫星数字电视 数字音频和数据广 播业务 推进政府和社会信息化的建设 4 通信管道工程规划 城市内通信管线规划主要沿城市道路敷设通信主干线路 采用地埋 敷设 通信管道的管孔数应满足各类通信业务 包括电话 数据通信 有线电视等信息服务行业 的要求 地下通信管网按照统一规划 需求 平衡 联合建设的原则建设综合弱电管道 由信息化主管部门对建设需 求进行平衡 第七节第七节 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城镇生活垃圾清运与处理工程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4 对已建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城镇重点规划完善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系 统 包括收集设施 中转站 压缩运输车辆等 对未建垃圾处理工程的 重点城镇 则根据城镇的社会经济情况 固体废物的排放方式 对临近 水域的污染程度规划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工程 并配套完善收运工程 建 设重点区域包括环境保护重点城市 澜沧江流域城市 南汀河流域城市 通过这些工程措施 使得滇西南城镇群的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到目标值 垃圾处理工艺主要考虑卫生填埋 堆肥 焚烧 综合处理等 方法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滇西南城镇群共规划建设 4 个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 主要 收集处理普洱市思茅区 景洪市 临沧市临翔区等人口较为密集 医疗 卫生设施较多且齐全 废物产生量较大的城区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 主 要建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收集清运系统 预处理车间 焚烧车间 污水 处理站 配套安全填埋场等 第八节第八节 社会设施规划导引社会设施规划导引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导引 严格按照 文物单位保护条例 和 紫线管理办法 实施对各级 文物的保护 管理工作 按照规划要求实施保护和建设 加强无形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加强对茶文化 茶马古道历史文化 傣族 佤乡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等多元文化的保护和研究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导引 建立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系统 形成多层次 多样化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逐步引导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向区域协调 共享的建设机制转变 经营性质的服务设施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节 非经营性设施 考虑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适当超前发展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5 高标准和高端需求的公共服务以市场为主导 通过市场调节供需关 系 满足居民基本需求和低端的公共服务应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教育科研事业发展导引 整合区域教育资源 加大教育投入比例 引进高级教育人才 提升 办学水平 并利用相对缅甸 老挝 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优越的教育水平 将普洱城市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的门户型教育基地 成为滇西南知识经 济发展的人才库 知识库 思想库 产业孵化器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文化设施及产业发展导引 1 整合区域资源 建设以中心城市为主干 覆盖全区域的文化设 施网络 2 全面推广社区文化站网点规划和建设 以社区内学校为依托 建设社区文化教育中心 3 重视城镇和外来劳动力集中地区的大众文化设施建设 并积极 探索文化设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路子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体育事业发展导引 1 加强体育设施经营管理 保证体育设施的充分有效利用 2 企事业单位各类体育设施应积极创造条件对外开放 实现社会 化经营 3 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和各类开放性公共广场 街头游园的配套体 育设施建设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导引 1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率先落实国家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 总体部署 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四项基本制度 覆盖全体居民的基本卫 生保健制度 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 基本药物制度和科学规范的公立医 院管理制度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6 2 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提高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能力 和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 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促进基本医疗服务的普及并做强高 端医疗服务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导引 1 构建和谐社会 关爱弱势人群 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设施体系 2 按低 中 高不同档次配置养老设施 近期滇西南每万人拥有 的社会养老床位将不低于 35 床 远期每万人拥有的社会养老床位将不 低于 60 床 3 利用滇西南优越的景观资源和气候条件 将老年产业作为滇西 南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加以培育 将滇西南打造成为老年养生养老基地 和老年旅游目的地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旅游文化发展导引 规划形成 一个中心 四大板块 2 1 精品旅游线路 的旅游发展 格局 1 一个中心 以景洪市作为区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区 以旅游接待 综合服务为 主要职能 同时开发民族文化体验 温泉度假 休闲养生度假等区内旅 游景点项目 2 四大板块 以普洱为中心形成自然风光生态旅游区 以凤庆为中心形成历史人 文景观旅游区 以沿边口岸 城镇形成的沿边异域风情旅游带 以沧源 西双版纳为中心形成的佤族原生态民族旅游区和傣族民俗风情旅游区 3 2 1 精品旅游线路 两条精品旅游线 分别以昆孟大通道 昆曼大通道形成的两条跨境 滇西南城镇群规划 2012 2030 文本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7 精品旅游线 一条大环线 融入滇西大旅游环境 围绕大交通环线以及滇西 滇 西北方向旅游片区打造富有特色的滇西南旅游环线 第九节第九节 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环境保护对策 1 实施长期 严格的污染防治战略 提升环境承载力 降低污染 物排放总量 2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统筹滇西南城镇群城镇 产业空间布 局 3 根据不同区域大气和水环境的容量分布空间 优化产业布局 4 加强城镇化发展中的环境保护 统筹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 5 大力开展生态县 国家环境模范城市的创建活动 6 实施区域发展 环境优先的战略 7 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实施节水和污水资源化战略 8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行清洁生产 9 强化生态监管 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共管 环保设施共享机制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1 主要城镇重点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 2 城镇 片区 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工程 3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4 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经济法讲解课程试题及答案
- 室内设计项目展示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关键因素试题与答案
- 行政管理战略规划试题及答案
- 卫生资格考试高分宝典试题及答案
- 文化背景下的考试试题
- 行政法学经典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语文考核常考试题
- 2025年护士考试健康教育技能试题及答案
- 执业护士自我挑战与提升方案试题及答案
- 联合经营合同协议样本
- 雅马哈便携式扩声系统STAGEPAS 600i使用说明书
- 2024年六西格玛黄带认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文艺学名著导读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子女抚养协议合同模板
- 健康证记录表-自动提示过期功能
- 物理与人类文明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
- 商铺用电收费协议书模板
- 考察提拔干部近三年个人工作总结材料
- 2024年同等学力英语考试真题及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