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美苏争锋.doc_第1页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美苏争锋.doc_第2页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美苏争锋.doc_第3页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美苏争锋.doc_第4页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美苏争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美苏争锋 高三历史复习学案:美苏争锋一、定向导学、考情分析考纲要求: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考纲解读: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美苏之间的冷战政策及原因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4、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二、静心自学、主干梳理(一)概念阐释1、“格局”: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2、“极”: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3、“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对抗形式。“冷战”的手段包括:挑起事端进行颠覆活动;以“经援”、“军援”为诱饵,扩大势力范围;扩大军事同盟;以文化入侵,推行和平演变战略4、“冷战”对峙:是指二战后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除战争以外的对峙和对抗局面。(二)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背景材料1: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材料2: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问题:美苏为什么会从盟友变成对手?2过程斗争领域美国的措施苏联的应付 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马歇尔计划经互会 军事北约华约问题探究马歇尔计划材料一: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二:根据马歇尔计划,19481950年,美国共援欧130多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受援国家被纳入美国势力范围,成为美国商品市场,不仅在经济,而且在政治、军事上都受美国控制。材料三:“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杜鲁门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马歇尔计划的真正目的?(三)“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1、总体形势: 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交织,国际局势紧张2、具体表现:柏林危机,德国分裂(1949)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越南战争(1960年-1975年)3、影响(1)积极: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程度不同的从对方 身上吸取教训,推动世界的整体发展面对两极的对峙局面,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2)消极: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破坏了世界的和平,爆发了局部的“热战”三、激情互学、合作探究(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23)(13分)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请回答:(1 )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3分)(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4分)四、实战固学,能力提升1.(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1)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两极格局的瓦解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全球化进程加快2. (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20)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 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3.(2017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34)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4(2017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2)图10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1处应填写A.罗斯福新政B.“铁幕”演说C.马歇尔计划 D.欧洲煤钢联营5.(2016年北京卷文综历史23)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联合国成立 不结盟运动兴起A B C D6.(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35)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7.(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8)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A威尔逊时期 B罗斯福时期 C杜鲁门时期 D肯尼迪时期8(2016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高考调研历史试卷)肯尼迪在处理古巴导弹危机的一周里,充满着焦虑与犹疑:“我根本没有细想过第一步会是什么样子,我只知道,第四步和第五步将是升级双方的冲突,而第六步永远不会到来,因为那时将不会有人存在。”据此推断,古巴导弹危机A.促使美苏在核心利益上避免直接对抗 B迫使美国放弃了对古巴的孤立与封锁C缓和了美苏间的大规模军备竞赛 D强化了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9.(2015年新课标卷文综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10.(2015年北京卷文综第41题第(2)小题)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成果,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美国随即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1962年,在西雅图举办了主题为“太空时代的人类生活”的博览会。(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4分)列举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6分)11.(2015年广东卷文综39)(27分)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