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和修改病句教案.doc_第1页
辨析和修改病句教案.doc_第2页
辨析和修改病句教案.doc_第3页
辨析和修改病句教案.doc_第4页
辨析和修改病句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辨析和修改病句教案 一、考点回顾1. 考点阐释:辨析并修改病句,是指分析并修改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词语使用、语法、修辞、逻辑任何一方面有错误,都可以形成语病。语言表达简明也是常考内容,所谓“简明”就是简要、明白,即话语尽可能少,不能重复罗嗦;意思表达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2 考查角度:本考点从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两方面进行考查。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采用客观题,在第卷;修改病句一般采用主观题,在第卷。高考的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3选材特点:选材时代气息浓厚。语病题的语言材料更新,生活味浓,时代味浓,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十分新鲜活泼,语料涉及高科技、知识与财富、舞台演出、高校招生、教育发展,电台栏目、国际风云等等,极具时代性、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4.常见失误:病句题在高考中的得分率年年都没有超过40%,甚至于低于20%。病句类型繁多,病因隐蔽,稍不留意,就会造成失误。但病句题有规律可循,把握起来并不很难。以下几方面是最容易出现失误的地方,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重视。(1)关注句中的介词 介词大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它和动词一样可以带宾语,和动词的界限非常模糊,它常常把全句的主语纳入自己的“囊中”,造成主语的缺失。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2)关注程度副词 副词一般是用来修饰形容词的,在考题中出现时我们就必须细心分析后面的形容词是不是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副词的含义,是不是语义的重复。这类副词主要有“十分”、“非常”、“很”、”过分“等。或者这个副词会造成歧义。最常见的短语是“不适当地”。(3)关注本身具有两面性的词语 两面性的词,即词语本身表达现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高低”、“能不能”、“能否”、“是不是”、“是否”等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4)关注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造成顾此失彼的错误,出错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用表示并列的连词“和”“与”“跟”“同”“以及”“及其”等。 用顿号表示的并列。这类并列最容易被忽视,因为许多同学不知道顿号是表示并列的。从众多的试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顿号表示的并列关系出错率很高,且情况最为复杂。 用逗号表示的分句之间的并列。这类并列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因为是句子或句子成分之间并列,它的错误也就更隐蔽,所以要格外留心。(5)关注判断句 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是主语和宾语一致且宾语不能缺失。但在实际运用中,因为句子太长或结构复杂,经常造成宾语的缺失或者主语和宾语的不一致。遇到判断句一定要检查一下宾语是否缺失。(6)关注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和否定句 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下一些:“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双重否定句和疑问句中钳套否定形式的句子。(7)关注代词 二、设误类型(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 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1) 名词附加语: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语; 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2) 动词的附加语。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b.表时间或处所的; 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3) 虚词的位置。副词和连词位置不恰当: 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起来的木版床上。 (表范围的副词“都”应放到表数量的“一个一个”后。)4) 介词短语的位置不当: 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 (“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他多么渴望一个学习机会呀!(“渴望”后缺少动词“有”。) ()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为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或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三)、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主要有下列类型:缺少主语、缺少谓语、缺少宾语、缺少修饰成分。 (1)缺少主语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2)缺少谓语 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度”。)(3)缺少宾语 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4)缺少修饰成分 要想作出杰出的成就,就必须付出劳动。(“劳动”前应加“艰苦”“辛勤”之类的修饰语,同时,前一分句又是“动宾不当”。) 成分赘余主要有下列类型:堆砌、重复、可有可无、应删去“的”字。 ()堆砌 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环境”应删去。) (2) 重复 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可有可无 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应删去“的”字 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四)、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又叫句式杂糅,主要有以下类型:举棋不定、藕断丝连、中途易辙、反客为主、结构含混。 ()举棋不定: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藕断丝连: 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如,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4)反客为主: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闪待。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5)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意思。 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描绘真人真事的作品。 (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要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做“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五)、表意不明 语意不明有两种类型:“费解”,“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歧义”,“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理解意。、费解 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歧义 (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在几天时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该把“逐日”改作“都有”。) (2)两各解释都可能。 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 (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完毕”;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3)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中华民人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从字面上看,是说“妇女彼此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万多人口。 (照字面看,这619万人都淹死了。作者的本意该是:直接淹没豫皖两省拥有619万多人口的13个县。) (六)、不合逻辑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说的“不合逻辑”的外延。首先,“语法不是逻辑”,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白马”概念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马”应该是“马”才对。 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等于“好热闹”,甚至程度还要加深。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自相矛盾、范围不清、强加因素、主客倒置。 、自相矛盾 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 (“突然”和“渐渐”矛盾。) 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 (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有”与“没有”矛盾,改“没有”为“唯一”) 、范围不清 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拚命向上爬,但是终不免跌落深渊。”) 、强加因素 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 (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主客倒置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练习】1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2007年全国卷3)“邂逅”的意思是偶然遇见,与“相逢”在语意上重复,二者不能并列,可去掉“邂逅和”2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2007年湖北卷)“水产品”包括“鱼、虾、甲鱼、牛蛙”,并列不当。 3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2007年全国卷)逻辑错误,时间状语“工作之余”误用,不是在工作之余才有这样的爱好;另外“很好的”和“美妙”语意有重复,可删去其中一个。4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2007年宁夏、海南卷)“夷为平地”一般是指破坏建筑物使之成为平地,“深坑”只能“填为平地”而不能“夷为平地”。5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因为狙击要求威力大,精度高,但中国狙击步枪偏选择了小口径。(2007年北京卷)不合语意逻辑,“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可改为“制造7毫米以下口径狙击步枪”。6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007年江西卷)“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说法不当,可改为“文化程度大多(均)在大专以上”。 7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2007年江西卷)“低一倍多”说法错误,可改为“低一半多”。【点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三、 方法总结与2009年高考预测(一)方法总结辨析病句的步骤方法 辨析与修改病句是高考考查的范围之一。辨析病句是修改病句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正确的辨析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快速而又准确地辨析病句一般有三个步骤:1将句子先读上一两遍,凭语感感觉一下句子是否正确,这样发现病句自然是最快捷最理想的。可是高考试题中的病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走下一步了。2从语法角度分析。之所以先语法而后修辞、逻辑,是因为语病中语法错误占的比例最大。另外,即使不是语法错误,分析一下句子结构对把握句意也有一定的好处,便于我们再作修辞、逻辑的分析。3如果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看不出什么毛病,就应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检验,主要看它是否合乎事实、情理。辨析病句就是对病句的辨别和认识,要想快速而准确的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掌握一定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语感审读法。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需要相辅相承,不可偏废。如:“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这个句子,我们一读总感觉到不顺畅,缺少了什么,实际上这个句子是一个中途易辙的病句,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新说起。像类似的句子,我们一般凭语感就能判断出来。2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如:“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大批”与“队伍”搭配不当。3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如:“不论什么人,只要肯下苦功夫,就能成才”这个句子,读起来通顺,语法上找不到错误,经我们一推敲,就会发现句子把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误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要把“只要”改为“只有”,把“就”改为“才”,句子就没有毛病了。4造句类比法。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断定,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如:1998年高考试题中有这样一句:“这些软件单买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这个句子是否有错误,一部分考生弄不清,甚至认为“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用造句类比法来判断:1。原来卖1元,现在卖5角,价钱便宜了一半。2。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500元,价钱便宜了一半。3。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以上三句是对的,因此,原句也是对的。再如:“围墙用的是红砖砌的”这个句子,读起来有点别扭,是否有毛病还拿不太准,这时,人们可以仿照一些句子:“文章用的是英语写的”“衣服用的是布做的”,我们可以知道这两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样就能推断出那个句子是错误的。5规律标志法。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失当的错误;出现了“忌”“禁止”“防止”“预防”等词的句子,其错误也往往出现在否定失当上;有“能否”“是否”“成败”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能对应的错误;介词出现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掩盖主语的错误;概念并列时往往出现包容与交叉的关系等等。做题时,可根据这类句子的特点,准确地找到错误所在,从而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二)2009年高考预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病句题,可以看出考查病句的特点。1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判断句子正误的能力。2采用主观表达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判断句子正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