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公开课教案.doc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公开课教案.doc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公开课教案.doc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公开课教案.doc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公开课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公开课教案 李商隐,子义山,号玉奚谷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早年为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常识,借其得以中进士。后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令狐楚与王茂元是政敌,李商隐无意中卷入当争的漩涡,一再受到排挤。选宗大中年间,先后在桂州、徐州、梓州等地观察使、节度使幕府中任职,位卑禄微,心情抑郁。 其诗词华美色彩浓丽;构思新颖,多用典故。有时因已经过于朦胧而不易所解,此特色在“无题”诗中最为明显。政治诗、咏史诗多揭露时政,托古讽今,抒发内心忧愤。但有时消极感伤成分较多,用典过多,隐晦难明。有李义山诗集和樊南文集。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二、诗歌背景 公元756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变, 促使繁盛的大唐王朝由此走向衰败,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公元756年,7月14日, 安禄山统领的叛乱军大举攻入长安 接到密报的唐玄宗连夜带领嫔妃以及贴身禁军仓皇出逃。 第二天,逃亡队伍到达陕西境内的马嵬坡。就在这时,随行的将士突然起义反叛,当朝宰相杨国忠瞬间死于乱军之中。随后,叛乱的将士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了杨国忠的姐姐-玄宗最为宠爱的杨贵妃,这个大唐最美丽的女人。七十多岁的老皇帝李隆基,最终没有保住自己爱妃的生命,一代绝世美女香销玉殒在荒凉的马嵬坡上。 三、朗读课文 展示乐游原晚晴夜雨寄北并带领学生扫读(若有时间朗读) 四、讲读课文 1.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首联夹叙夹议,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 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用“徒闻”加以否定。“徒闻”者,偶然听说也。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不禁 “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2.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颔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 鸣宵柝”,而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旅鸣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残酷的现实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揭示了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是另一层意思。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 表现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虎 旅鸣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 “虎旅”虽“鸣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3.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颈联:“此日”指杨妃的死日。“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 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这叫“逆挽法”。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 解析: 徒:同“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九州:杨贵妃在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 生:来 休:断 解析: 旅:军 宵柝:夜间巡逻使用的梆 筹:更筹,包使用的竹竿,代指时间 无复:再也没 解析: 此日:指事变的那天 驻马:停滞不前 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 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 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 4.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尾联同样包含了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 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作许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问作结,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 五、内容小结 马嵬为咏史诗,以唐玄宗、杨贵妃故事为抒情对象。把六军愤慨之情与长生殿秘密之誓,相映成趣,议论深刻,笔锋犀利。七八句以反诘语气反衬作结。“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此言贵为天子,但反不如百姓的爱情甜蜜,生活幸福。诗人借“莫愁”以寄托感慨。以“如何”来反问,暗含指责。这首政治讽刺诗,把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六、章法小结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