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典诗歌类开放性题型答题指导.doc_第1页
高考古典诗歌类开放性题型答题指导.doc_第2页
高考古典诗歌类开放性题型答题指导.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古典诗歌类开放性题型答题指导自2002年全国卷以来,一题“你是否同意“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打开了诗歌开放性的考查。而在近几年,这古诗的开放性设题继续深入,开放程度继续加大,例如有:某诗评者认为诗中某一句最精彩,还有某诗评者认为诗中另一句最好,甚至否定前者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这类题有明确指向性,更能体现诗歌鉴赏的开放性,代表着一种命题趋势,因此有可能成为今后命题的局部热点。该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但从历来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这类题因其独具开放性,考生在回答时难以把握,形成答案时常常回出现答非所问、无从下手、不着边际、不能切中要害等现象。所以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这类题的命题模式,掌握答题的一些技巧,进而有效地把握鉴赏方向和答题思路。 【命题例举】: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题和各地模拟题的分析发现,这类题目的命题模式大致有下列几种: 单诗鉴赏: 1.诗中某一个词或某一句诗,有不同的版本,产生了一些争议,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前人评论某一词语是全诗关键,或有人对这首诗有某看法,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3.关于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或情感态度,有人认为是,也有人认为是。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 4.某诗评者认为诗中某一句最精彩,还有某诗评者认为诗中另一句最好,甚至否定前者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诗歌对比鉴赏: 1.你是否同意某评论家对两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2.两首诗的用词有近似之处,你觉得哪个用的更好?为什么? 3.从作品的某个角度出发,你更喜欢两诗中的哪一首?为什么?或问两首诗都写了相同的内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 【典例赏析】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是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子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情思。 答题兵法:这类题目,它在分析评价诗歌主旨或思想感情时,出现有两种或几种看法:一是诗歌较为显现的主旨、思想情感,也就是说历年来为大众所赞成或肯定的说法;二是诗歌的隐现主旨或思想情感,也就是根据诗歌内容,也可以理解成为另一种主体表达意思,也就是常说是创新主旨和创新看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中立性质的,它介乎于前后两者之间。对于这类型的题目,我们应该抓住历年来被众人所赞成或肯定的那主旨、思想情感来答。一般这种说法常在“第一”的位置上,因为同意这种说法,发现答题的地方较多也较为明显,较容易阐述自己同意的原因,理由会多点,严密性也容易把握,漏洞会少点。 例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好友苏轼认为末二句“郴江”之问最精彩,而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更赞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甚至认为苏轼的看法“仅得皮相”。那么你同意谁的观点?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一句是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杜鹃”凄凉的鸣叫声和“斜阳”的惨淡引出游子的归思乡愁,营造出一种沦落天涯、身世凄凉的凄苦意境;同时,“杜鹃”“斜阳”也是用典,显得十分委婉含蓄。据此可以认同王国维的认识。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一句,从手法或技巧上来说是运用拟人和象征,赋予“郴江”以人的感情,意为“郴江”也耐不住山成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我”却还依然羁旅此地,不得自由。这其中也同样注入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孤苦,因此也显得十分委婉含蓄。 答题兵法:这类题目虽然也设有两种看法,叫你选择其中分析,但根据题目得知:这两种看法是并列关系,因此选择同意哪方观点回答,只看自己。例如上题虽然是例举两种评价观点,让考生自己选择一种来分析作答,但它仍属于诗歌“炼意”的考查范围。怎样才能更有效得答好类似本道题的题目呢?我们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针对题目的两种评价,我们选择出自己最为熟悉的一种来作答,这样可以抓到主旨而且又不会产生一些低级的错误。比如本题中苏轼说本诗词“郴江”之问最精彩,王国维更赞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究竟该同意哪种认为呢?实在地说,同意哪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不同的是你认为哪种说法你最为易答。如果你连“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两句的意思都含糊不清,选择苏轼的看法当然不可取。 【答题雷区】 1、回答时应注意:题干中若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不能想当然回答“同意”或“不同意”。首先要弄清楚评价语的评价角度:内容还是形式,全文还是局部,表现手法还是修辞手法等。再把它和原文结合起来分析。 2、很多同学看到此类型的题目,以为就可以各抒己见了,因此容易按照自己的认识与见解侃侃而谈了,其实这种做题思路是错误的。题目虽然是开放题,但不可能离开诗歌里的内容观点做答。我们应该先认定同意哪种看法后,到文本去找出你支持这种观点的理由。 3、其实这种开放性的题目大家不要看得那么悬,只要了解到这两种观点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是主旨,是思想感情,是炼字,是炼意,还是表现手法等,只要我们决定选择了哪一种观点后,首先回答了你同意哪种说法,然后就按评价的内容所在的答题模式进行答题就是了,不同的是,你答题的过程中时刻要围绕着你同意这观点的理由在哪里。 4、根据以往的经验,阐明理由不得要领是最主要的失误。一些考生往往不注意认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