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专题2-环境污染.ppt_第1页
环境保护-专题2-环境污染.ppt_第2页
环境保护-专题2-环境污染.ppt_第3页
环境保护-专题2-环境污染.ppt_第4页
环境保护-专题2-环境污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环境问题类型 一 环境污染 GO 二 生态破坏 GO 三 资源短缺 GO 一 环境污染 1 水污染 2 固体废弃物污染 3 大气污染 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 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 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河流 湖泊 地下水注意 一般水体更新速度越快 起自净能力也就越强 什么是水污染 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其自身的环境容量 自净能力 造成危害的现象 震惊世界的水俣病 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鱼类死亡水质变坏变成沼泽 1 水污染 因氮 磷等营养素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含氮 磷等营养物质 陆地水体 水花海洋水体 赤潮 A 水体中植物死亡B 鱼类窒息而死C 湖泊演变沼泽 各类重金属 汞 铬 镉 铅等 进入水体 经生物链积累 对人畜伤害 工业生产污水中含重金属 固体垃圾中重金属淋溶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如水俣病 重金属通过食物链放大 最终对人畜健康造成影响 石油泄漏到海洋中造成的污染极广的污染现象 近海石油的开采 加工和海上石油运输 海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A 海洋生物大量死亡B 阻碍藻类光合作用C 影响海洋底栖动物D 石油氧化消耗溶解氧 防治措施 A 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B 制定法律法规 依法保护水资源 C 实施清洁生产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D 建设污水处理厂 使污水达标排放 典例1 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B 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 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 污染物繁殖快C 湖泊水流动性小 水中溶解氧多 污染物被氧化快D 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 名师点拨 由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可知 水体的自净能力大小为河流水 湖泊水 地下水 答案 D 典例2 不论哪一种水体 在一定的时间 空间范围内 若排入 的污染物超过其自净能力 就会 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 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 至丧失 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 造成水质恶化 使水生生态系统更加多样化A B C D B 典例3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据此完成1 2题 1 有学者将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性缺水 降水量小 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源性缺水 B 下列城市中 水质性缺水严重的是 A 青岛B 广州C 兰州D 天津 2 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 三湖 江苏太湖 安徽巢湖 云南滇池 地区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其污染物来源不包括 C A 化肥农药残留物B 生活污水C 原油泄漏D 工业废水 城市垃圾是废纸 厨房垃圾 废塑料 废电池 树叶 脏土 碎砖瓦 混凝土碎块 渣土等的混合物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 2 固体废弃物污染 1 垃圾特点 数量大 随生活水平提高而增加 品种多 分类处理 变化大 随生活水平提高与新产品推广 2 危害途径 A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细微颗粒 有害气体 沼气等 B对水环境的影响 直接倾倒 渗滤液 C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毒液进入土壤 食物链积累 3 危害 污染空气 污染水体 污染土壤 危害人体健康 占用耕地 影响环境卫生等 4 解决措施 减量化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资源利用率 提高商品深加工 商品减量化包装等 无害化 卫生填埋 焚烧 资源化 发电 生产沼气 生产有机复合肥料等 典例4 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 将城市生活垃 圾进行分类 属于同一类的是 A 玻璃瓶 塑料袋B 废铜烂铁 破布料C 旧报纸 易拉罐D 烂菜叶 果皮 名师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 旨在倡导保护环境和实现垃圾资源化 烂菜叶 果皮都属于有机物 可作为肥料 答案 D 2011年苏州质检 城市垃圾有多种分类 一般可分为普通垃圾 食品垃圾 建筑垃圾 清扫垃圾 危险垃圾 据此完成1 3题 A 1 具有分解速度快 腐蚀性强的垃圾类型是 A 食品垃圾B 普通垃圾C 建筑垃圾D 危险垃圾 2 垃圾的数量和组成成分随季节 地区变化较大的垃圾类 型是 D A 食品垃圾C 建筑垃圾 B 普通垃圾D 清扫垃圾 3 废旧电池 废旧日光灯管属于 D A 普通垃圾C 建筑垃圾 B 食品垃圾D 危险垃圾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 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 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 致使大气质量恶化 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 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 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概念 自然和人为 人为 自净 河北省涉县天津钢铁厂 内蒙古拉僧庙发电厂二条黑色的巨龙覆盖着村庄2005年7月26日 大气污染类型及危害 概念 原因 可吸入颗粒物 1 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 2 可吸入颗粒物的利弊 3 为何我国北方很多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呢 2 利 吸入少许颗粒物可以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能力 弊 吸入过多颗粒物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 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 危害健康 3 我国北方降水较少 植被覆盖率较低 有些地方土地荒漠化加剧 加上建筑工地遍布 城市汽车数量猛增 尾气排放不达标 使可吸入颗粒物成为许多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 1 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直径小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 技术上表为PM10 概念 原因 酸雨 1 酸雨的概念和形成酸雨的污染源 2 酸雨的危害 3 我国酸雨的主要类型 大气污染类型及危害 1 概念 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 6的降水称为酸雨 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2 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A 水生生态 使河湖水酸化 影响鱼类生长繁殖 乃至大量死亡 B 土壤生态 使土壤酸化 造成养分淋失 影响微生物的活性 使土壤肥力降低 导致农作物减产 C 植物生长 腐蚀树叶 使光合作用受阻 影响森林生长 林木成片死亡 D 建筑物 腐蚀石材 钢材 造成建筑物 铁轨 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概念 原因 酸雨 1 酸雨的概念和形成酸雨的污染源 2 酸雨的危害 3 我国酸雨的主要类型 大气污染类型及危害 3 我国的酸雨 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A 特点 以煤炭为主要能源 随经济发展 酸雨分布范围亦有扩大的趋势 B 分布范围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西南地区90年代扩大到长江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目前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概念 原因 酸雨 从地形 降水状况和土壤酸碱性上思考 为何我国南方的酸雨比北方的严重呢 大气污染类型及危害 4 南方降雨多 产生酸雨的机会多 1 我国江南的各大城市中 大多燃烧的是高硫含量的煤 2 南方的土壤呈酸性 大气颗粒均呈酸性 对大气和雨水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 北方与此相反 3 南方多丘陵地形 且风速小于北方 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而北方地形平坦辽阔 风力较强 易于气体的扩散 概念 原因 类型 危害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大气污染的防治 能源生产和消费 1 控制污染源 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 开发洁净煤技术 开发新能源 利用可再生资源 控制机动车污染 以及工业污染方面 2 消除污染物措施 不仅能绿化环境 还能净化大气 吸附粉尘 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等 美人蕉 风力发电 3 大气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自然沙尘 建筑灰尘 汽车尾气 免疫功能障碍 引发传染病 患 尘肺病 等 A 提高沙源植被地覆盖率 B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C 控制交通和建筑扬尘 氮氧化物 硫氧化物 火山喷发 自然 工业 生活 汽车排放 人为 河湖水酸化 危害水生生物 土壤酸化 导致农作物减产 毁坏森林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危害人体健康 建立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 限制高硫煤开采 开发新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 发展洁净煤技术 控制机动车污染等 氟氯烃化合物 冰箱 空调制冷剂 危害人体健康 破坏生态环境 影响农林牧渔业生产 采用新型制冷剂 加强全球合作 防治措施 A 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B 开发洁净煤技术 C 开发新能源D 控制机动车污染 控制工业污染 2010年上海卷 工业化时代 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 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 石雕像 天长日久变得 面目残破 这主要是因为 A 酸雨淋蚀加剧B 紫外线辐射强烈C 沙尘暴频繁肆虐D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 2012年高考广东卷 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 有人称之为海洋 生物泵 作用 该作用可能A 缓解全球变暖B 缩小臭氧层空洞C 减轻酸雨污染D 加快海洋流速 A 齐鲁晚报 201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