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神经核及其记忆方法.doc_第1页
脑神经核及其记忆方法.doc_第2页
脑神经核及其记忆方法.doc_第3页
脑神经核及其记忆方法.doc_第4页
脑神经核及其记忆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脑神经核The nuclei of cranial nerve(18对)顺序: 先一般后特殊; 先躯体后内脏; 先运动后感觉。2.1 分类归为7类: 一般躯体运动核 (4对) 一般内脏运动核 (4对) 特殊内脏运动核 (4对) 一般躯体感觉核 (3对) 特殊躯体感觉核 (2对) 一般内脏感觉核 (1对) 特殊内脏感觉核 2.2 记忆一般躯体运动核: 动眼 滑车 展 舌下 ; 一般内脏运动核: 动副 上 下 迷走背; 运动核 特殊内脏运动核: 三动 面 疑 副脊束; 一般躯体感觉核: 三叉 中脑 桥 脊束 ; 特殊躯体感觉核: 特殊感觉 前庭 蜗 ; 感觉核 一般内脏感觉核 内脏感觉 孤束核 。 特殊内脏感觉核2.3 支配(总述)2.3.1 一般躯体运动核 (相当于脊髓前角运动核) 上斜肌 眼球外肌 外直肌 下斜肌 内直肌 骨骼肌 其 他 上直肌 下直肌 上睑提肌 舌 肌 2.3.2 一般内脏运动核 (相当于骶副交感核) 睫状肌 瞳孔括约肌 头、颈、胸、腹部的 泪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腮腺 胸部和腹部内脏器官2.3.3 特殊内脏运动核 咀嚼肌 由腮弓衍化来的骨骼肌 面部表情肌 软腭和咽喉肌 斜方肌、胸锁乳突肌2.3.4 一般躯体感觉核 深感觉 接受头面部皮肤及 触觉、压觉口、鼻腔粘膜的初级感觉纤维 浅感觉 痛觉、温觉2.3.5 特殊躯体感觉核 接受内耳初级听觉和平衡觉纤维2.3.6 一般内脏感觉核 (相当于脊髓的中间内侧柱) 脏器和心血管的初级感觉纤维和特殊内脏感觉核 初级味觉纤维2.4 个述 2.4.1 一般躯体运动核(the general somatic motor nuclei)2.4.1.1 动眼神经核 (the oculomotor nucleus) 位置:上丘水平,中央灰质的腹内侧; 功能:发出动眼神经(自中脑腹侧脚间窝出脑)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支配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的眼外肌。 2.4.1.2 滑车神经核 (the trochlear nucleus) 位置:下丘水平,近中线处中央灰质腹侧区域; 功能:发出滑车神经(自中脑背侧下丘下方出脑); 支配上斜肌。2.4.1.3 展神经核 (the abducent nucleus) 位置:面丘深面; 功能:发出展神经(向腹侧自脑桥延髓沟中线两侧出脑); 支配外直肌。2.4.1.4 舌下神经核 (the hypoglossal nucleus) 位置:舌下神经三角; 功能:发出舌下神经(自延髓前外侧沟出脑); 支配舌肌(全部舌内肌和大部舌外肌或说是全部舌肌)。 2.4.2 一般内脏运动核(the general visceral motor nuclei)2.4.2.1 动眼神经副核(E-W核,the accessory nucleus of the oculomotor nerve) 位置:动眼神经核的背内侧; 功能:传出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参与构成动眼神经,行走于动眼神经并转入睫状神经节,后行走于较短的睫状神经; 支配睫状肌和虹膜内的瞳孔括约肌。 2.4.2.2 上泌涎核 (the superior salivatory nucleus) 位置:脑桥网状组织; 功能:发出副交感节前纤维入面神经; 控制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2.4.2.3 下泌涎核 (the inferior salivatory nucleus) 位置:延髓网状组织,靠近迷走神经背核吻侧端; 功能:发出副交感节前纤维入舌咽神经; 控制腮腺分泌。 2.4.2.4 迷走神经背核 (the dorsal nucleus of the vagus nerve) 位置:迷走神经三角; 功能:发出副交感节前纤维入迷走神经; 支配胸部内脏器官和大量腹部内脏器官。2.4.3 特殊内脏运动核(the special visceral motor nuclei)2.4.3.1 三叉神经运动核 (the motor nucleus of the trigeminal nerve) 位置:脑桥网状组织(第四脑室外侧壁深面、三叉神经根内侧); 功能: 发出三叉神经运动根(由脑桥基底部与脑桥臂交界处出脑,位于感觉根下内侧,最后进入三叉神经第3支下颌神经中,经卵圆孔出颅); 支配咀嚼肌。 2.4.3.2 面神经核 (the nucleus of the facial nerve) 位置:脑桥网状组织的腹外侧部(脑桥被盖下部、展神经核腹外侧); 功能: 支配眼周围肌(眼轮匝肌)和额肌; 上部 接受两侧皮质核束的纤维; 支配脸下部肌肉; 下部 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纤维; 发出面神经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先行向背内方,出现在展神经核的内侧,然后绕过展神经核的背面折向腹外方,形成面神经膝,再沿面神经核的外侧、三叉神经脊束核的内侧自脑桥下缘出脑)。2.4.3.3 疑核 (the nucleus ambiguus) 位置:延髓网状组织的深部(延髓橄榄上部至内侧丘系交叉平面); 功能:发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的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支配咽部、喉部和腭部肌肉。 2.4.3.4 副神经脊束核 (the spinal nucleus of the accessory nerve) 位置:脊髓C1C6节段前角的背外侧; 功能:发出副神经的脊髓根; 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2.4.4 一般躯体感觉核(the general somatic sensory nuclei)2.4.4.1 三叉神经中脑核 (the mesencephalic nucleus of the trigeminal nerve) 位置:于第四脑室壁外侧缘并向上延伸进入中脑中央灰质外侧部; 功能:与来自三叉神经的本体刺激的传导有关。2.4.4.2 三叉神经脑桥核 (the pontine nucleus of the trigeminal nerve) 位置:三叉神经运动核的背面,与三叉神经脊束核相延续; 功能:与头面部触觉、压力觉刺激的传导有关。2.4.4.3 三叉神经脊束核 (the spinal nucleus of the trigeminal nerve) 位置:延髓外侧部,下抵颈髓、上达脑桥; 功能:与来自头面部皮肤、粘膜、角膜、结膜和脑膜的痛觉、温度觉刺激的传导有关。2.4.5 特殊躯体感觉核(the special somatic sensory nuclei)2.4.5.1 前庭神经核 (the vestibular nucleus) 位置:前庭区深面; 功能: 主要传入纤维来自前庭神经初级平衡觉纤维和小脑; 通过前庭脊髓束至脊髓; 传出纤维 通过前庭小脑束至小脑; 通过内侧纵束至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副神经核和颈前灰质柱细胞;2.4.5.2 蜗神经核 (the cochlear nucleus) 蜗背侧核:位于小脑下脚背外侧; 位置 蜗腹侧核:位于小脑下脚腹外侧; 接受蜗神经来自耳蜗的传入纤维; 功能: 传出纤维形成主要的听觉上行通路,外侧丘系与听觉传导有关。2.4.5 一般内脏感觉核 和 特殊内脏感觉核(the general visceral sensory nucleus and the special visceral sensory nucleus)2.4.6.1 孤束核 (the nucleus of solitary tract) 位置:位于延髓中、迷走神经背核腹外侧,上端达脑桥下部,下端达内侧丘系交叉平面; 一般内脏感觉(相当于脊髓的中间内侧柱):接受脏器和心血管的初级感觉纤维; 功能: 特殊内脏感觉:接受初级味觉纤维。 附:图1.1 脑干腹面观图1.2 脑干背面观图1.3 脑神经核模式图(背面观)图1.4 脑神经核六个功能柱模式图图1.5 中脑横切面(经上丘)图1.6 中脑横切面(经下丘)图1.7 脑桥横切面(经面丘)图1.8 延髓横切面(经下橄榄核中部)图1.9 中脑横切面(经上丘)图2.0 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