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泉镇客家人及客家文化简介张静一、客家人由来及分布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民系,其先民是古代中原地区汉族。自东晋南北朝、唐末、两宋期间,因战乱(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大量中原地区的居民渡过黄河南下,而迁至南方各省,主要分布在闽、粤、赣等省,为有别于当地土著居民,从而称为客家人。明末清初,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四川人口锐减,而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地客家人因人口繁衍,居处山多地少,在清朝政府“湖广填川”移民政策的鼓励下,大规模向川、湘、桂等内地迁移。清末民初,闽粤许多客家人迫于生存压力,远涉海外谋生。现在我国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台湾、香港、澳门等地,总人口约5000万。海外约有客家人3000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四川客家人主要为赣、粤客家人在明末清初时迁入,以成都东山地区最为集中。成都东山,即成都市区东部龙泉山脉与成都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现客家人东山聚居地大致范围为:东三环路以东,老成渝路以北,成环路(赵镇龙泉)以西,龙赵路(龙潭寺赵镇)以南。主要包括龙泉驿区北部,新都区、青白江区毗河以南地区,约20余个乡镇50余万人。二、客家精神及文化传统客家人的历史实际上是迁徙史,在这种流徙不定的生活中,形成了客家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传统。客家精神是客家人的流浪史、拼搏史、创业史打造出来的。长期的迁徙、颠沛流离,客家人树立起“四海为家”的思想,以及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坚定信念。客家人受到儒学的传统教育影响很深,加之背井离乡,长期的流浪生活,更体会到宗族、家族合力的重要性,于是敬祖睦宗的思想观念十分突出,聚族而后、修族谱、修宗祠的宗族意识根深蒂固。客家人先民在饱尝长期离乡背井痛苦之后,更加戚恋家乡,并深刻体会到家、乡、国命运一体,荣辱与共的关系,使爱国爱乡的思想强烈地表现在各个方面。客家精神归纳起来可以总结为“四海为家,冒险进取,敬祖睦宗,爱国爱乡”十六个字,其核心为团结奋进。客家文化源于古代中原地区,又与长期迁徙的历史和所迁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化体系,包括语言、民俗、居住、饮食、服饰、礼仪等方面,但都体现了客家精神实质。如重礼教、喜读书,追寻根源、崇敬祖先,勤劳勇敢、坚毅机智,善良好客、节俭朴实等传统美德。其中客家语言最直接的体现了客家文化特征,现在各地客家聚居区都还保留着与中原古代官话相近的客家话。三、清泉镇客家情况及民俗风情清泉镇原名廖家场,是东山地区建场较早,场镇规模较大,经济较为繁荣的五个场镇之一,另有龙潭寺、西河场、镇子场(今洛带镇)、石板滩,为东山地区政治、文化相对集中之处。清泉镇是东山以外地区进入成都必经之路上的第一个场镇,处于东山客家与金堂湖广人的交汇区,素有“东山五场”之首的美誉。全镇约2.5万客家人,占总人口的60%;场镇以西,靠近洛带、石板滩方向的西平、永顺、金龙等村,为客家人比例占85%以上的纯客家村,约1.2万人,至今仍保留着客家传统的语言和生活习俗;城镇以东,靠近金堂赵镇、淮口方向的村有部分小聚居的客家人,当中少部分仅在对家人称谓上保留了客家语言特点。此外,清泉镇作为区域中心镇,还辐射邻近人和、福洪、姚渡约4万纯客家人。清泉镇属传统的东山客家文化区,是青白江区毗河南部龙王、日新、姚渡、人和等客家人聚居乡镇的区域物资集散中心、是与东山其它客家地区信息交流的中心。自明末清初以来,客家文化在清泉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场镇内有建于明末的金龟寺,后改名东岳庙,现改建为镇政府办公场所,门前一棵200余年的大黄桷树今犹存。场镇老街和平街、鳅鱼巷多为清末建筑,其房屋多为客家建筑风格。和平下街关帝庙建于清初,现仍存部分建筑,前为供销社仓库,现已卖给个人装修为商铺,但古风犹存。场镇内原有广东、江西、湖广、陕西、福建等八大会馆,在文革时期已被毁坏。各村客家聚居区多有祠堂,其中较大的有位于花园村10组的张家祠堂,因中学扩建,现仅存堂屋和龙门,但其气势仍存;位于五桂2组的叶家祠堂,因建技师学院已被拆除。客家人的农家院落多以祠堂为中心,由若干个小八合屋(中间含天井)组合而成,兼具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合族聚居性等等特点。清泉客家人与东山洛带、石板滩的文化习俗一致,但因处于客家文化与非客家文化的交汇区,吸收其他文化较多,不及洛带、石板滩及区内的龙王、福洪等地纯粹。但仍恪守“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祖训,保留了较为纯正的客家语言和风俗习惯。特别是在祭祀、婚丧嫁娶、农历节庆等重要活动中,有严格的程序和仪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都还相当规范;近年受现代都市文化影响,已经保留不多。但还在饮食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还存在有别于非客家人的显著特点。附件:客家文化习俗特点客家节日主要岁时节日: 1.春节:春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入年界到除夕为准备阶段;年初一到年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到元宵节为余兴阶段。较特别的活动有送年,打弹煤,蒸岁饭,食年酒,守岁,开大门,拜年,游乐活动等。2.立春:即交春。此时民间一般备香案,烧香照烛,放鞭炮、高升炮,贴上迎春接福,春临福至等红笺,名为“接春”。 3.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客家民间到处点缀着各种花灯,十分美丽。4.春社,秋社:农村长期以来有在社日祭祀土地神,五谷神风俗。往往迎神,“撑社”打醮,祈求年成丰盛。5.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延续到谷雨前后,约一个月左右。先醮众墓后醮家墓。立夏过后扫墓则称“祭野鬼”。6.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节日前几日,以竹叶包糯米做粽子,亲友互赠。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用“药把水”洗浴,以桃树枝挂门首以避邪等。7.食新:即尝新米。一般是在小暑过后,逢卯日食新。乡下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一同吃尝新酒。8.七月七:客家有关于“七夕乞巧”和“牛郎织女”的传说,但与此有关的习俗较少。民间有在屋外夜里坐观天象的活动。8.七月半:也即鬼节。客家的中元节是在农历七月十四日。因迷信色彩较浓,今旧俗逐渐淡薄。9.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10.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有的山村又叫“兜尾节”,认为它是一年中最后一个重要节日。乡间一般炸各种糕点,杀鸡鸭,城市则较简单加加餐。登高,饮菊花酒是传统习俗。15.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有“送灶君爷上天”之说。常用糖瓜祭灶,为求“把灶王爷的嘴抹甜了,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 客家祭祀客家人对于丧葬之俗,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客家人祖先崇拜意识很浓,对慎终追远的事十分重视。一般丧葬仪规可分为葬、埋葬和葬后三个部分,或谓之三个阶段。 客家婚姻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所以他们的婚姻礼俗深受古时风尚习气的影响;客家人属性成规,男婚女嫁定要明媒正娶,才不为乡闾讥笑。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礼。所谓六礼是: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碗鸡。 客家农事客家人多住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最。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车灌水入田。农家肥料,以沤粪或沤火炉灰作粪种,参上石灰肥田。稻谷成熟后,收割时,不雇工; 约左邻右舍的妇女,到时她们自带镰刀来田里帮助割水稻。这叫“帮工”等她们各家收割水稻时,被人帮过工的妇女再帮人家的工。是客家人团结互助、平等相待的好传统的充分表现。 客家服饰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一种围裙掩腹,其实可以掩胸,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另加“颈链”、“腰链”和“牙牌”、“手镯”等服饰。姑娘梳辫,少妇盘髻。劳动者则多穿对补救短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梯维护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复习题库及答案(梧州2025年)
- 核电铝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加湿软麻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工业炉燃料系统装配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浆纱浆染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复习题库及答案(咸宁2025年)
- 家禽人工授精员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职业性尘肺病)模拟题库及答案(2025年东莞)
- 2025年下半年院感基础知识试卷(附答案)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智能焊接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2025新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全册课文翻译
- 检验科室内质控培训课件
- 七一党课: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2025年建党104周年“七一”专题党课
- 桥梁拆除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 中国电动摩托车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县红十字会日常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习俗民俗简介介绍主题班会
- 教育学原理项贤明题库
-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