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我的有效策略_第1页
言之有我的有效策略_第2页
言之有我的有效策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场作文“言之有我”的有效策略【摘要】当前,不少中学生的作文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没有自己的思想观点,他们随意编造,虚情假意,虚无浅薄,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应该是“存在”的,是有激情、有灵性、有想象力、有判断力的,是自信而真诚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作文有“我的存在”呢?我围绕这个话题从立意自由、文题有趣、尊重学生、语言个性、模拟生活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关键词】言之有我 立意自由 文题有趣 尊重学生 语言个性 模拟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可当前,不少中学生的作文却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没有自己的思想观点,他们随意编造,虚情假意,虚无浅薄。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应该是“存在”的,是有激情、有灵性、有想象力、有判断力的,是自信而真诚的。面对老师布置的题目,他们会面带微笑作文,饶有兴致作文,敞开心扉作文,用最具个性化的语言把想法表达出来,或许亲身体验,或许耳闻目睹,但一定是用自己的声音在讲话。总而言之,要想言之有我,最关键的是心灵一定要真实。只有心灵真实了,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足够精彩,耐人品味,发人深省。才能与“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的课程标准要求越来越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作文有“我的存在”呢?下面围绕这个话题来谈几点认识。一、言之有我,需要立意自由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认识到“立意”能力是最重要的写作能力之一,如果题目就是观点或者提示语中隐含观点,就剥夺了学生“自主立意”的权力,也违背了“立意自定”的提示。所以,教师的作文命题,应尽量出一些没有立意倾向性的“中性”题目,避免命题人观点入题,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思维才能不受干扰,才能发挥学生更大的驰骋想象的空间,才能很好地阐明自己的观点,才能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真正做到言之有我。然而有些作文的立意却剥夺了学生这种权力,例如,2010年北京高考题,原原本本拿温家宝总理之“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命题,“仰望”与“脚踏”,为理想与现实两端,二者之统一,已为命题者强调,而这恰恰就是来自温家宝总理进来不断地谆谆告诫,考生于两者之间断无取舍,于统一之中决无异议,全然没有自我空间。当然只有理所当然地“代圣贤立言”了。又如2010年湖北高考作文:“孙悟空的筋斗云”云云,说“幻想”。本应该是自由情感极大化的命题,但却是一个误区,这里的幻想被格式化:“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幻想是什么已然容不得学生去“幻想”!这就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压抑了他们的自由情感,学生全然没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个性化思维和灵动表达。言之有我,需要让学生有立意的自由。二、言之有我,需要文题有趣古人说“诗言志”,也就是说他是有所感而后形诸文的。司马迁曾说“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在学生并没有写作冲动的情况下一定要他写一篇与自己的生活想去甚远的文章,当然会导致胡编乱造,让作文失去自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有写作的冲动,让他们有感而发呢?苏轼云“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兴趣在于个体创作热情的有效激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作文文题要有趣,才能让学生有写的冲动,才能让学生对于自我的认知、对于生活的理解更细腻,才能真正做到言之有我。关于有趣的文题,我认为就是要在命题时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斑斓多彩的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热点时事等,启发学生依据一定的信息开展分析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如,这样的一道作文题,就“中学生的高消费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都很熟悉,也都曾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遇到过、思考过,自然也就容易让他们有感而发,有的学生认为高消费是一种浪费行为,有的认为高消费是一种攀比心理在作怪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不再是人云亦云、言之无我,真正让作者的心灵融入到作文中来。因此,可以说,有趣的文题,能够引导学生贴近自我,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去激发唤醒他们的内心深处,让他们的内心与外在产生共鸣。如果题目激发不了学生一吐为快的欲望,又怎么能期待他们写出好的文章?只有“题为心裁”,才有可能“文为心语”,才能“言之有我”。三、言之有我,需要尊重学生在作文教学实践中,需要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写出有个性的鲜活感人的文章,才能写出“真我”来。2010年4月1日的南方周末以会说谎的作文?为题,报道“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这篇报道引起许多人的反思,到底是谁在教会或逼迫学生在作文中撒谎,写不出自己的真的自我来呢?就教育自身来讲,我们的作文教学对学生在作文中撒谎的现象确有诸多值得检讨的地方。其中有的教师在命题时,就缺少尊重学生主体的意识,这样,学生胡编乱造也就有所难免。比如,请你以“我有一个秘密”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这样的作文题,按理说学生应该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能够说好了吧,但事与愿违,绝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曾经犯过一个错误,没有主动承认,现在请求原谅”这样的模式。作文的命题者没有从学生的角度着想,没有体察到学生有着隐秘的心灵世界,硬是要去撬开学生心灵深处的门缝,这样学生怎能不写假作文呢?心灵只有在被尊重的天地中徜徉,才能有生命的精彩。只有尊重学生,体察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才能让他们写出真正融入他们情感的佳作来。如果不考虑他们的所思所想,不尊重他们的人格,想要让他们写出“真我”来,那简直是痴心妄想。四、言之有我,需要激活学生的语言个性世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语言个性,要言之有我就需要激活学生的语言个性,学生有了个性的语言,才能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也才能真正有“我的存在”。所谓激活学生的语言个性就是把学生从“无性”的共性中与类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每个写作者也就能形成其语言的个性特征了。语言学家把它概括为“个体性、心灵性、创化性”。我们常说,人是会思想的苇草,那么语言,是一个人意识存在的有独特性的物质。从心理学及写作认知规律来说,每个生理与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其自身语言潜在的本能要素,有其独特的人生成长轨迹。只是好多时候,学生语言的潜在本能没有被我们老师唤醒,好像树上一片片各不相同的绿叶,一直被老师蒙罩在框定的包裹布当中,不见阳光,不霑雨露,慢慢枯黄败落为止。引导学生体悟并发掘属于自己的语言个性,这不仅要靠平时阅读感悟的不断积累,更要关注把写作与阅读个性对应,努力唤醒学生的语言个性。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他们找到与自己语言个性比较接近的,然后向他们学习借鉴。如:犀利鲁迅、质朴老舍、机智钱钟书、沉郁余华通过学习,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会渐渐提升。在学习借鉴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使作文语言富有个性。语言没有了个性,也就没有了自我,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不管他们运用什么修辞,什么样的句式,什么样的方言,也不管他们运用网络语还是流行语等,只要语言背后有他们语言个性的存在,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就有“我的存在”,就可以走得很远。五、言之有我,需要模拟生活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文字”陶行知在他的“生活教育论”中也提到:“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可见充实的生活体验是学习习作的源头。可现在的学生生活确实比较单调,他们为了在考试中能取得好的成绩,整天在题海中作战。一提起作文,不少学生感到无米可炊、无从下笔,更何谈在作文中有“我的存在”呢?学生的生活范围不仅是有限的,而且他们也缺少发现生活的眼光,那就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教师有目的的在写作课堂模拟生活场景,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积累,学会提炼,锻炼出他们的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小品,视频或课本剧,以及教师精心设计的意外“戏”,给他们直观的震慑,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作为写作的元素可以想象会起到怎样的效果。平时温文尔雅的你在作文课上因学生做小动作大发雷霆,该生由顶撞了你出言不逊。学生或忿忿不平,或左右为难时,你抛出作文题目“脾气”。此可谓不愤不启。学生写作自然手到擒来。把生活浓缩到课堂,激活写作的源头,才能让他们在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