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案--徐蕊.doc_第1页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案--徐蕊.doc_第2页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案--徐蕊.doc_第3页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案--徐蕊.doc_第4页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案--徐蕊.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案-徐蕊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一、复习 1、默词 : 神勇无比 将军 巡逻 拈弓搭箭 扎进 2、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把李广射虎的故事有条理地说一说? (1)学生自由说 (2)请一生说 二、精讲课文。 师:这篇课文的形式很独特叫“文包诗”。课文含有一首诗,诗的意思就蕴涵在课文中,往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告诉我们的。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咏华山和静夜思就是属于这一类的课文。 一、 这首古诗谁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听? 1、 塞下曲是什么意思? 2、这首古诗的意思就蕴涵在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中。你们能把诗和文对照起来一句一句找到诗句的意思吗?请同学们默读。用()标出每一句诗的意思。 3、讨论 (1)林暗草惊风 :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林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2)将军夜引弓: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3)平明寻白羽: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便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 (4)没在石棱中: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师:第一二句诗意体现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第三四句诗的意思体现在课文第四自然段。课文先写第一天的事情: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射虎、再写第二天的事情:将士们去寻虎,发现射中的是巨石,这样的顺序就是事情发展的顺序,这个故事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板书: 事情发展的顺序) 4、三、四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没有画出来?为什么不画?但作者为什么要写上去呢?出示: (1)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2)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5、师:这些是诗中没有的内容,是作者根据诗句进行的合理的想象。 (板书: 展开合理的想象) 6、塞下曲这首诗寥寥20个字,就写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你认为李广是一个怎样的将军?(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胆大艺高 力大无穷 神勇无比) 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 7、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出示句子1: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1)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作的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笔圈出来。 (2)交流(拈、搭、运、拉) (3)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用三个手指头夹取。 搭:架。 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 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4)李广射虎多威武啊!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老师做了一张简易的弓和箭,谁来表演一下。 (5)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动作要迅速、熟练,拿箭要稳)教师指导怎样拿弓射箭。 (6)说说你的体会。(射箭不容易,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 二、品析句子 出示句子2、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1)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力大无穷) (2)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3)、“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意思是(想了各种办法,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说明了什么?(力大无穷) (4)、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 (5)、师:这似乎是一个笑话,但我们不会嘲笑李广的眼力,反而佩服他高超的武艺,因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将箭深深的射进石头中,有这样高超武艺的将军镇守边关,足以让敌人胆寒。 (6)、指导朗读: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三、师:李广戎马一生,作战70余次,他沉着冷静、机智勇猛、箭法精湛,来无影、去无踪,被称为“飞将军”。为国家下了赫赫战功,让匈奴闻风丧胆,令人钦佩!现在再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把李广将军的神勇读出来。请生读诗。 四、拓展 1、像这样写边疆战斗的诗有许多,如唐代王昌龄的出塞谁会背?卢纶写的一组塞下曲共有六首诗,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动手查阅了一些资料。选了一首谁来读一读? 2、老师还查找到一些诗的注解,提供给你们作为参考,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理解诗句的大意。可以同座合作,也可以组内合作,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