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doc_第1页
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doc_第2页
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doc_第3页
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一 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 1根据阅读气候图表能够说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2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气候统计图表的阅读方法; 2运用气候统计图表进行分析,概括出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 3用图示和推理方法,说明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历史上全球气候变化规律探究,形成具有全面、客观、辩证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探索精神; 2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环境的变化,树立环境意识和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根据相关资料,如气候统计图表等归纳出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 新课导入播放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感知全球气候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确实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十分微弱、极其漫长的变化过程,学生是很难感受到的。)教师讲解:通常我们对气候这一概念是这样理解的:在某一定的地区,气温和降水多年的稳定平均状况,是稳定少变的。但是从大家所展示的资料说明,气候也是在变化的;而且目前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如何来看待气候的变化呢?【板书】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全球气候变化【讲解】受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大气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原因的影响,地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是以某些与平均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的变化来度量的。【学生活动】阅读教材95页材料气候变化史的划分,思考如下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有哪几种尺度?各种尺度上的气候是如何变化的?【点拨】二十多亿年以来的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在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大冰川时期,这三次大冰川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为三亿年左右。在两次大冰川期之间是间冰期。大冰川期气候寒冷,间冰期气候则较温和。在间冰期里气候也是波浪式发展变化的。全球气候变化根据时间通常分为三种尺度,即地质时期的气候、历史时期的气候、近现代气候。【板书】1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1万年),曾反复出现过3次大冰期,气温呈下降趋势;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气温呈上升趋势【探究性学习】在生活中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呢?【图片展示】型谷;冰川遗迹;飞来石。【活动】图4-20合成了我国和挪威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两国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结果如何?【讲解】由于两地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两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北半球甚至全球的气候变化的情况。根据对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等有关资料的分析,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大约可以分为4个温暖时期和4个寒冷时期。【点拨】挪威科学家利用雪线的变化来追溯古代气候的变化,中国科学家竺可桢则采用历史的研究方法,从文明兴衰、物候的变迁中寻找气候变化的规律。两曲线的高低变化在时间上和程度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彼此的变化趋势却非常近似,即近1000年来,全球气温大致呈波动降低的趋势,但近200年来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活动】阅读P97雪线、冰盖,分析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小结】因素影响举例气温气温越高,蒸发量越大,雪线越高,反之越低低纬度高山上的雪线高于高纬度降水降水越多,雪线越低,反之越高天山北坡雪线低于南坡地形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向阳坡气温高,雪线高珠峰南坡雪线低于北坡,乞力马扎罗山南坡雪线低于北坡【探究】气候变化与古代文明兴衰有何内在联系?【点拨】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文明与经济的兴衰、生态环境变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例如宋朝,中华民族被迫向南大迁移,在战争因素的背后,应该有气候变冷这一因素。【活动】读图4-21、4-22和P98资料,思考:19世纪以来北半球气温随时间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有何影响?发生了变化,动植物的分布出现南迁的趋势,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因此而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导致了民族大迁移。【板书】2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气候仍然是波动的,有时为温暖时期,有时为寒冷时期【板书】3近现代的气候变化:资料表明,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气温雪盖和冰川面积平均海平面降水波动上升,1998年最暖减少升高因地而异:热带增加,亚热带减少【小结】气候因子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受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大气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原因的影响,地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气候变化的尺度时间范围变化特点地质时期的气候距今22万年-1万年气温波动变化,出现过三次大冰期,气温波动10-15C历史时期的气候近1万年气温波动变化,气温波动5-10C近现代气候近100年-200年气温波动上升【活动】上述结论科学家是如何推测出来的?【点拨】方法很多,主要有花粉分析、树木年轮分析、氧同位素分析和海洋沉积物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其中“树木年轮分析法”推测下图中树木生活年代的气候变化。【板书】二近代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教师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农业 1.气温对农作物的影响:材料:中纬度地区,平均气温上升1度,蒸发量大约增加5%,这些地区会因干旱而减少10%30%。 2.二氧化碳增加对农作物的影响:材料: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一倍,能使植物光合速度增大30%100%。世界上的20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有16种作物对二氧化碳的浓度较敏感。二氧化碳浓度的倍增,可使其增产10%50%。 3.耕种面积的改变:材料:中纬度与高纬度的耕地面积会增加。.工业 1.气温增高对生活用电的影响: 2.气温增高对工业布局的影响:.人类健康材料: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气象专家就此提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疟疾、登革热等通过昆虫传播的疾病将可能殃及世界人口的20至40,极大威胁人类的健康和日常生活。专家们说,全球变暖引起的病虫害增加和细菌繁殖,对各地特别是人口聚集区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在高温与高湿地区,气候变暖可能造成蚊蝇孳生,增加霍乱病、疟疾和黄热病等发病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价首席研究员祝昌汉说:“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病媒传染的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分布,使其移向较高纬度地区,令更多人口面临疾病危险。”气象局的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夏季高温日数将明显增加,高温热浪将随之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人犯病和死亡率都将增加,与热有关的疾病和死亡也会上升。“由于气候影响人类社会的现在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当代和今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气候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秦大河说。.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冰川融化、海水膨胀2.海平面上升的危害:材料:目前每10年海平面上升6厘米,到2030年上升20厘米。海平面上升,许多国家将因水源而丧失大量国土面积,若海平面上升1米,孟加拉国国土面积的17%将被水淹,埃及将失去12%15%的耕地。海平面上升50厘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冲积平原将会淹没大约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生态系统探究1.气温上升后,我国的东北林区将因为气候的不适应而向北迁移,同时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急促改变。2.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将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随着全球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将越来越不能与其环境性适应,生态系统将变得不稳定。探究性学习:全球变暖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四、知识结构 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过去全球的气候变化 地质时期全 各个时期气候变化 人类历史时期球 仪器观测时期气 原因: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 候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及 与未来变化幅度 变暖幅度:气温升高,2100年升高1.45.8其对 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人类 导致海平面上升的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影 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影响响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五、巩固练习1.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2. 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A 吸收太阳辐射时,使大气增温 B 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C 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 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3.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上的水稻生产受到直接威胁,对此最为担心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印度尼西亚 D南非图瓦卢地理位,当今,全球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21世纪末将没有冬天”。据此完成46题。4. 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是( )SO2、NO2排放 CO2排放 水土流失 酸雨 化石燃料大量燃烧 森林遭破坏A B C D5.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C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D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6. 人类在20世纪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了20。怎样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保护好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