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题)1、某博物馆藏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为12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A是大一统王朝 B没有自然灾害 C人民生活富裕 D社会安定团结2、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实行( )A. 郡县制 B. 皇帝制度 C. 分封制 D. 三公九卿制3、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图一)皇帝信玺 (图二)右丞相印;(图三)御史丞印 (图四)南郡侯印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A B C D4、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5、“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句话说的是( )A.夏禹实行“家天下” B.商朝推行宗法制 C.周天子分封诸侯 D.秦始皇统一六国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下属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7、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当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裁8、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9、“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 春秋战国 B. 秦代 C. 汉代 D. 唐宋时期10、全球通史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一次“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 D.世亲世禄制确立11、“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 )A.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修筑了万里长城 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12、分封制和郡县制是古代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B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13、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14、“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15、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16、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 其表现有( ) 战乱频仍 民族矛盾尖锐 刑罚严酷 土地兼并严重 A B C D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摘自凤凰网材料三 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但秦朝却“二世而亡”。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古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下列是古代人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几种看法。观点一 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观点二 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观点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王夫之读通鉴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