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最新湘教版必修2地理课件-共82张ppt)幻灯片.ppt_第1页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最新湘教版必修2地理课件-共82张ppt)幻灯片.ppt_第2页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最新湘教版必修2地理课件-共82张ppt)幻灯片.ppt_第3页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最新湘教版必修2地理课件-共82张ppt)幻灯片.ppt_第4页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最新湘教版必修2地理课件-共82张ppt)幻灯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地理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 工业区位的概念 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 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原料 动力 燃料 劳动力 市场 交通运输 土地 水源 政策等 三大主要区位因素 运输土地集聚 2 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 运输 土地 集聚 三大区位因素 运输 土地和集聚 运输 运输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 工业产品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 工业生产应尽量减少运费 降低运输成本 例如制糖工业 一般8吨甜菜才能制出1吨糖 应尽量接近原料产地 又如食品工业 石油加工 家具制造 印刷工业等 多接近消费市场 土地 土地的有限性和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土地的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 对于占地面积大的工厂 土地 因素尤为重要 如 钢铁 石化和飞机制造厂等 一般选择城市远郊 在城区内办工厂 只有占地少 而且出得起高地价的工厂 例如高级时装厂和首饰加工厂 才可以选择市中心的区位 集聚 产业的集聚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相关产业的集聚所带来的好处 节约运输成本 降低能耗 集中处理废弃物 开展生产协作 促进技术创新 提高资源利用率 运输 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减少运费可以提高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原料指数 1 制糖厂 粗铁矿冶炼 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指数 原料重量 产品重量 原料指数 1 制糖厂 粗铁矿冶炼 水产品加工 水果罐头 乳产品加工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很高 原料指向型工业 接近原料产地 原料指数 原料重量 产品重量 啤酒厂 家具厂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很高 市场指向型工业 接近市场 原料指数 1 织布厂 石油加工 印刷厂 原料指数 原料重量 产品重量 炼铝厂 火电站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动力指向型工业 接近燃料产地 能源丰富地或动力基地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如普通服装 电子装配 包带 制伞 制鞋等工业 优势发展地区 4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中国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主要高科技企业分布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如集成电路 卫星 飞机 精密仪表等工业 优势发展地区 5 技术指向型工业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土地 土地都是有限的资源 并且是不可移动的 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 对于需要较多土地的工业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占地面积 地价 思考 考虑土地因素 首饰加工厂 钢铁厂的区位有何不同 首饰加工厂 占地 单位产品利润 可以支付 的地价 因此一般选择 区位 钢铁厂 占地 单位产品利润 可以支付 的地价 因此一般选择 区位 少 较大 较高 市中心 多 较小 较低 城郊 集聚 是指工业活动靠近其他的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因素 其他经济活动 工业企业 共享 集聚 公共设施 公共服务 节约运输成本 降低能量消耗 集中处理废弃物 开展协作 促进技术创新 提高资源利用率 工业集聚的优越性 相关产业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等 自然条件 地质 地形 气候 水文 植被等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劳动力 投资环境等 生产技术因素 生产设备与工艺 人员素质 科技开发水平等 市场因素 市场需求等 环境生态因素 环境生态状况等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信息因素 信息通达性等 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土地 原料 水源 地形 资源等经济因素 交通 集聚 能源 劳动力 市场 资金 技术 政策等 材料1 长虹 是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民族品牌 它的生产基地在四川绵阳 深居内地 原来是军工企业 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的大型工业基地之一 国防安全的需要 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材料2 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20世纪末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 主要是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安排许多工业部门在西部落户 国家政策 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材料3 改革开放以来 东南沿海地区许多侨乡经济迅猛发展 得益于当地华人 华侨投资的结果 个人偏好 工业惯性 材料4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 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 但仍然留在那里 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工厂搬迁费用太高 政府的影响 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在19世纪及20世纪早期 重工业基地大多选择在煤田或铁矿附近 但近几十年来 一部分重工业基地却靠近海港城市 请从工业区位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 P67活动题 以钢铁工业为例 现代钢铁工业从19世纪起源后 目前其区位选择经历了三个阶段 见下表 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的变化发展与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早期 中期 现代 分布在煤炭产地 分布在铁矿产地 分布在交通方便的沿海 在19世纪及20世纪早期 重工业基地大多选择在煤田或铁矿附近 但近几十年来 一部分重工业基地却靠近海港城市 请从工业区位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 P67活动题 由于主导因素的变化导致其工业区位不断发生变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 能耗的下降 主导因素由能源变为原料为主 后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加强 工业区位又倾向于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的沿海地区 每冶炼一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 单位 t 1 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市场 交通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 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市场 交通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鞍钢 宝钢 资源 市场 市场 交通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2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资料 广东省南海市一家生产点缀在冰激淋上的小工艺伞的小厂 原来通过中间商出口产品 不仅价格高 而且渠道不畅 一个月只有十来天开工 推广网络应用时 电信部门鼓励他们免费上网 这个厂的老板开始将信将疑地把产品搬上互联网 想不到国外的定单源源不断地飞来 价格是通过中间商时的3倍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3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不同年代所建钢铁企业所需工人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2010年全国卷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 该州面积不大 拥有大型港口 20世纪80年代中期 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 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 完成 1 2 题 1 一般而言 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 原料地B 消费市场 C 劳动力价格D 交通运输 2 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 接近原料产地B 接近消费市场 C 利用廉价劳动D 方便产品运输 A D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 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 生产食用油 据此完成1 2题 1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 主要是因为中国A 消费市场广阔B 劳动力资源丰富C 技术力量雄厚D 生产成本低廉2 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A 商贸中心B 机场C 火车站D 港口 A D 动漫产业是指以 创意 为核心 以动画 漫画为表现形式 包含动漫图书 报刊 电影 电视 音像制品 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 生产 出版 播出 演出和销售 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 玩具 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回答5 6题 3 动漫产业属于产业 A 劳动力导向型B 技术导向型C 原料导向型D 市场导向型 4 现阶段 下列地区比较适宜发展动漫产业的是 A 长江三角洲B 东北平原 C 塔里木盆地D 云贵高原 B A 2012 苏州模拟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 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 据此回答5题 5 薰衣草精油是由薰衣草提炼而成 每100千克薰衣草约萃取0 5千克精油 薰衣草精油生产的区位导向属于 A 市场导向型B 原料导向型C 动力导向型D 技术导向型 B 工业与环境 阅读课本思考 1 污染物排放量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之间有什么关系 污染物排放量少 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较高 随着处理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 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在逐渐变小 伦敦 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伦敦 西南风 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伦敦 西南风 工业区 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伦敦 西南风 工业区 工业区 工业区 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 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长沙 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长沙 东南季风 西北季风 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长沙 东南季风 西北季风 工业区 工业区 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长沙 湘江 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长沙 工业区 湘江 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 排污工业应布局在河流下游 3 有排放固体废弃物的工业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 分析下列工业部门的主要污染类型 分析 水泥厂 酿造厂 印染厂 造纸厂 电镀厂 皮革厂 化工厂 炼油厂 发电厂 钢铁厂 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城区河流的下游 城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西南 南 西北 东南 西 东 北 最小风频 东北 风玫瑰图 风向频率图 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线段越长表示该风向出现的次数越多 西南 南 西北 东南 西 东 北 东北 最小风频 工业区 东北 风玫瑰图 风向频率图 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线段越长表示该风向出现的次数越多 1 该地出现频率最大的风向为A 西北风B 东南风C 西南风D 东北风2 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个火电厂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该布局在该城市的A 西北B 东南C 西南D 东北 A D 风向玫瑰图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发展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1 该城市准备规划建设一个高新科技工业园 该工业园应布局在 A 处B 处C 处D 处 2 随着城市的发展 工业区对城市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为减轻工业区对城市的空气污染 下列措施较为合理的是 将工业区全部迁往河流北岸 将工业区中的化工厂 化肥厂全部关停 在工业区和城区之间修建绿化带 采用化学手段 除尘装置对化工厂 化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无害减排处理A B C D 1 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 产品销售往全国各地 21世纪初 该企业又在上海 北京等地建立分厂 据此回答 3 4 题 3 与北京 上海等地相比 呼和浩特乳品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 A 原料供应充足B 交通运输便利C 市场庞大D 技术领先4 吸引该企业在北京上海建分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原料产地B 廉价劳动力C 消费市场D 先进技术 C A 必修二地理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一 工业联系 二 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阅读书本P52 53 生产协作 前一道工序与下一道工序之间的联系 零部件工厂与组装厂之间的联系 生产联系 又可称为 投入 产出 联系或 上下游 联系 一 工业联系 1 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原料投入 生产活动和产品产出三部分组成 生产链 二 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2 既是供应商 又是消费者 工厂之间存在着投入 产出关系 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 在生产链中 中间环节的承担者既是供应商 又是消费者 有些产品的生产链是跨区域 甚至是跨国家的 美国福特汽车 分散到世界各地 形成全球生产系统 有些产品生产链可在同一个地方 即相关工业部门的企业聚集到一个具体区域 形成地方生产系统 从产业链的 投入 产出 关系来看 炼油工业的上游工业 具有投入联系的部门 是采油 下游工业 具有产出联系的部门 是石化 4 全球生产系统与地方生产系统 3 上游工业与下游工业 2 非生产联系 地理空间联系 共同利用基础服务设施 信息联系 如计算机联网 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 判断 从 投入一产出 的工业联系来看 在下列工厂中 宜靠近钢铁厂布局的是 汽车厂 化纤厂 电视机厂 造船厂 机床厂 判断 从 投入一产出 的工业联系来看 在下列工厂中 宜靠近钢铁厂布局的是 汽车厂 化纤厂 电视机厂 造船厂 机床厂 即时考验 1 下列工厂中存在着投入 产出联系的是A皮革厂 纺织厂B炼铁厂 炼钢厂C化工厂 电镀厂D糕点厂 家具厂 B 2 下列各组工厂之间具有投入 产出联系的是 A 服装 鞋帽 雨伞 包带B 家具 纺织 食品 印刷C 纺纱 织布 印染 服装D 汽车 水泥 农机 化肥 C 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轨迹 英国 1879 1930年 东亚 拉美 德国 美国 日本 我国 1851 1900年 1950 1990年 近30年 20世纪80年代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二 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 劳动密集型 工业转移 资源密集型 产品性质特异 利润丰厚 经济效益好 不仅具有广泛的品牌效应 有些产品还涉及到国家机密和安全问题 4 为什么发达国家维持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 美国硅谷 信息技术产品 日本 数码电子产品 法国 高档化妆品 德国 高级轿车 瑞士 名牌手表 3 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属于传统产业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 环境压力日益沉重 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低 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工业转移 1 概念 集聚是指资源 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2 工业集聚的两种情况 二 工业集聚 在生产上有投入 产出联系 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 聚集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传统专业化生产的集聚 钢铁工业区 石油化工区 新兴产业的集聚 在生产上没有投入产出联系 是接近用户 及时反馈信息 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 扩大自身的影响 美国硅谷 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集聚 在生产上没有投入产出联系 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 供水 供电 通信等基础设施 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开发区 活动 1 为什么日本 美国汽车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下降 而中国所占的比重上升 2 对石油供应和城市交通会产生哪些影响 1 阅读汽车生产统计资料 1 中国拥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2 中国市场广阔3 中国生产技术日益完善 汽车工业20世纪后期已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 随着日本 美国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 汽车工业的利润越来越低 因此产量下降 而中国劳动力密集 个人工资水平低 消费市场广阔并且生产技术进步 因此吸引外国众多汽车工业到中国独资或合资经营 使得中国汽车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上升 活动 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美国 硅谷 中的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美国内地以及墨西哥 东南亚扩散 试分析其原因 1 美国内地 墨西哥等地土地资源丰富 原材料充足2 劳动力丰富且素质在不断提高 但工资水平低于硅谷3 市场广阔 环境容量大 三 开发区和专业化生产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