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年级作文教学.doc_第1页
中低年级作文教学.doc_第2页
中低年级作文教学.doc_第3页
中低年级作文教学.doc_第4页
中低年级作文教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低年级作文教学“五步曲”罗城第三小学 罗乔香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占据着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在近年来,“作文教学难”依然是小学语文教师心中的顽疾。尽管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和批改都做到一丝不苟,但是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有的学生家长开始把眼睛放在校外作文辅导班,结果一些学生是学到一些作文的方法,但自己动起笔来,依然觉得没话可说,无从下笔。通过对本校各年级学生关于作文的问卷调查,发现怕写作文的学生竟占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大家对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善于表达的问题依然感到茫然。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作文教学应从低年级抓起,培养学生观察、说话、写话的兴趣,激发写作热情,加强学生语言文字和生活素材的积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我,提炼素材,张扬个性,思考人生,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乐于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目的。下面就是我在低年级作文教学中设计的五个步骤。一、说写结合,注重点拨(一)、不拘形式地加强说话训练。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特别丰富,他们的思维没有受到任何约束,敢想敢说。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后,抓住时机不拘形式地加强学生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和能力。平时要精心设计口语交际内容,做到每节课都有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为什么?”“谁是你最喜欢的人?”“谁是你的好朋友,请你对他(她)说一句表示赞赏的话。”等等贴近生活的话题,让孩子们都乐于参与表达。平常还可以每天给学生讲个小故事,然后让同学们评评故事里的人物和事物,说说自己的看法,复叙故事的主要内容。只要学生敢说,都要给予鼓励。可以给他们观察一幅画,让他们说说在这幅画里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只要学生有一点发现,一点想法,都要激发他们表达出来。另外,要善于抓住意外契机,巧设内容,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如有一次,本班的潘恩乐同学和罗兆卓同学打架,我就利用这件事作为说话内容,进行说话练习。首先我让当事人罗兆卓和潘恩乐分别叙述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然后让班里的同学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再次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打架双方存在的错误及自己的看法,同时让每个学生说说当时自己见到同学打架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认为自己做的对不对?这是实实在在的事,大家都亲眼目睹,所以说起来都滔滔不绝。这样的说话练习,既以集体的力量解决了学生之间的矛盾,教育了打架的同学,又让同学们得到一次实战性的口语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二)、循序渐进地进行写话训练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是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基础的,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应该从低年级的写话抓起。写话训练要遵循从说到写的规律,加强写话训练,让学生进行书面表达,不能操之过急,要提高学生写的兴趣,减少学生对写话的恐惧感。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写话的能力,我让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从说话到写句子,再到看图说话,写一段完整的话。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学生先从写自己的一句开始,到每天记录别人说过的一句有意思的话,再到每学完一篇课文,让学生从中选取三五个生词写一个句子,最后到看图-想像-说话-写话。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需要老师的细心指导。如:第一步:指导学生初步看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图画的主要内容,并用一两句话说出来。第二步:在看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画面出发,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像,进行对话练习,再在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想像,表演图意。第三步,再次看图,练习用几句生动完整的话表述图上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写话的兴趣,我每周都抽出一些学生写好的句子,段落张贴到“学习园地”上展示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写话趋之若骛,兴趣盎然,无形中提高了写话能力。由于在三年级学生开始习作之前我加强了说话写话的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所以三年级学生由写话进入到习作,学生感到自然轻松,甚至是得心应手了。二、留心观察,引导思考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他们的身边有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只要细心观察生活,留心身边发生的事,就会发现许多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入手,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等等。如寻找春天的作文教学,我在作文教学之前,领着学生们来到田野上、小河边春游,让孩子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时值仲春,田野上一片生机勃勃。学生们兴致很高,我向他们提出“寻找春天”的要求,指导他们注意观察大自然有那些变化,田野上的花草,小河边的树木,小溪里的流水,池塘上的鸭子,大树上的小鸟等等。然后带着他们按旅游的路线观察,并让同学们每到一处都在小本子做好记录,把所观察到的景物都写在本子上。同时,让孩子们留心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途中看到景色,你感受到春天来了吗?你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然后把所见所闻所感叙述出来。经过亲身的经历,细心的观察,真实的感受,学生作文时就言之有物,有感而发。于是在儿童特有的眼光和感受中,一段段充满童心童趣的文字从孩子们的心窝里流淌出来,清新淳朴,充满诗情画意。三、加强积累,提炼语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的这些经验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是语言积累内化后再创造的过程。当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和生活素材,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时,他们的表达能力是惊人的。为了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我采用了以下几种积累形式。(一)、阅读故事读本。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博览群书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如此大的阅读量,其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还在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阅读的内容可以是课前引导学生查阅的相关资料,可以是课中穿插阅读的相关文章,可以指导学生课后开展拓展性阅读,还可以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中外名著,吸收优秀的文化精髓。因为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小,阅读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最有效的方法是故事引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善于给学生讲故事,讲符合孩子们年龄阶段的故事,让孩子们对这些故事熟悉得几乎能背下来,然后给同学们介绍这本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孩子们可以在父母的陪同下阅读,也可以在学校里和同学一起阅读,回忆老师讲过的故事内容,每天一个故事,这样学生们在有趣的故事中的识字量便会逐渐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强,那些好词佳句便会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文字。(二)、熟读背诵优秀诗文。熟读和背诵是积累语言的好方法。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背诵精彩片段,优美词句。凡是贴切的比喻句,生动的描写句,精辟的议论句,优美感人的抒情句等等,我都鼓励学生将其熟读成诵。当学生把这些精妙的语言作为“储备粮” 储存起来,并加以联想、想像,理解消化,便化为己有。语言积累多了,学生写作时才能随意提取出来,运用自如。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小学年龄段是一生中记忆的最佳时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加强阅读背诵,强化记忆,积累起终生受用不尽的语言材料。(三)动笔摘记优美词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古人又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告诉我们阅读积累要养成动笔摘抄的好习惯,学生无论是阅读教科书上的,还是阅读课外书上的,对那些优美的词、句、段,都要熟读成诵,最好能随手摘抄下来。虽然有的学生有很多现成的好词好句、优美段篇等各种各样所谓的素材集子,但却没有得到真正应用,因为这些集子只是冷冰冰的文字,没有学生经过内心的参与和情感的体验,学生应用起来也觉得很生硬。学生只有经过投入感情精读整篇文章,与作者心灵上的交流,把文中带有感情的文字积累起来,这些丰富的文字才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说话时,好词佳句就会脱口而出;写作时,就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四)、走进生活,积累素材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作文中,生活材料就是“粮草”,就是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生活素材,每到作文就去搜肠挂肚,觉得无事可写。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参与学校的各种课外活动,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主动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还有社会生活的所见所闻,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让生活材料得到必要的沉淀,到习作时这些素材就厚积待发,喷薄而出。四、张扬个性,展开想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学生的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想像是创新的核心,学生插上了想像的翅膀,思维纵横驰骋,但想像又不能凭空捏造,是以学生的知识、生活积累为基础的。想像是人类的的天赋,少年儿童的想像世界更是多姿多彩,妙趣横生。如:有一段时间孩子们特别热衷于吹泡泡,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个泡泡瓶,一到下课教室里泡泡漫天飘。一次在语文课堂上,有一个孩子还在讲台下偷偷地往桌底下吹泡泡玩,一不小心几个五彩缤纷的泡泡从她的小嘴边飘起来,飘过同学们的头顶。小朋友们见到了,都欢呼起来抢泡泡。我正要批评那位小朋友,但转念一想,孩子们现在兴致很高,这正让他们观察说话的好机会。就笑着说:“孩子们,你们这么喜欢吹泡泡,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吹,好吗?”孩子们求之不得,都拿出泡泡瓶跃跃欲试。我把他们带到操场上,让他们围成一个圈,告诉他们吹泡泡时老师有几点要求:一、注意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味道;二、发挥自己的想像,想想你的泡泡像什么?它们会飘到哪里去?你想对泡泡说什么?三、每个同学都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告诉老师。孩子们吹过泡泡,纷纷告诉我他们的发现和想法。有的说:“我吹的泡泡圆圆的,亮晶晶的,有的一个一个向天上飘,有的连在一起的,像一串串葡萄,它们飘呀飘,飘到树林里,和小鸟一起唱歌。”有的说: “我吹的泡泡有大的,有小的,有蓝莹莹的,有金亮亮的,他们飘呀飘,飘到天空,和星星说悄悄话,和白云跳舞。”有的说: “我吹的泡泡圆溜溜的,像一个个透明的球,它们飘呀飘,飘到空中,和它们的朋友一起捉迷藏,你看它们的朋友一个一个都偷偷溜走了。”有的说:“我吹的泡泡飘呀飘,飘过高山,飘过田野,飘到广东,叫我妈妈快快回家”孩子们的想像真是多种多样,精彩纷呈。我充分肯定同学们的想像和表达,激励大胆想像,怎么想就怎么说,给他们自由发挥想像的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我在学生说话的基础上,让同学们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同学们都觉得有话可写,兴趣盎然。因此学生写出的内容丰富多彩。五、促进表达抒发真情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指出以下阶段目标:“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能不拘形式地记录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可见,新的教学观念已不再是写作公式化的训练,而是注重情感的交流和体验,注重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作文教学上要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胸中有所积蓄,才能有感而发。记得在一次作文指导课上,为了让同学们体验紧张的心情,并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我让学生做击鼓传珠的游戏。我首先说出游戏的要求:请林远球同学上讲台背着同学们击鼓,鼓声一响,同学们开始传绣球,鼓声一停,绣球落在谁的手里,谁就上来抽签,抽到签后要大声向同学们读出签上的内容,签上写什么就做什么。同学们听了游戏要求,大家都感到新奇,摩拳擦掌,兴致很高,当鼓声一响,他们立刻传球,在传球的过程中,大家既紧张又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有的同学作恶作剧,故意把球传得慢慢的,后面的同学紧张得不得了。鼓声一停,球落在王耀辉手里,我的启发引导开始了。师:现在你的心情怎样?王耀辉:有点紧张,。师:请你用一句话生动地表达出你此刻的心情。(微笑)王耀辉:我的心在“咚咚”地跳,好像有几只小鹿在撞击着我的胸膛。师:现在你们感觉到王耀辉同学的紧张了吗?大家都来观察他,说说你的发现。谁来说说?生:我发现王耀辉的脸变青了,嘴唇变白了,他的腿在微微颤抖。生:我发现王耀辉的双手绞在一起,不停地搓弄着。(王耀辉白了那位同学一眼)师:大家就饶了王耀辉吧。(大家笑,王耀辉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师:王耀辉,刚才在传球中,你们心里怎么想的?生1:我心里在想,林远球的后脑好像有对眼睛,球快传到我的桌子上,他就使劲用力打鼓,好像故意要吓唬我似的。生2:我在想对林远球说:“林远球,我们可是铁哥们,你要注意放点水,别让球传到我这你就停下来。”师:鼓声停了,你们心里怎么想的?生3:我想,好险啊,如果我再慢一秒钟,球就会停在我的手里了。王耀辉:我心里想,都怪邱丽诗把球传慢了,要不然球不会落在我手里了。师:请王耀辉上来抽签,并大声朗读签上的内容。王耀辉:(脸上由阴转晴大声读)“请你的叫一位同学上台模仿一下美女回头一笑的动作。”大家听了都惊呼起来,继而向王耀辉眨眼睛,希望王耀辉不要点自己的名字。这时我又趁机指导,让大家把自己此时想对王耀辉说的话写在草纸上。同学们听了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然后都“沙沙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