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教学心得合肥六中高一语文组 刘海波10月16日,学校安排我在合肥45中上了一节初高中语文衔接课,同台的还有兄弟学校的小学、初中语文老师,目的是共商各学段语文课教学的衔接方法,以各学段教学的融合贯通来提高语文课堂的整体效率。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公开课,也是第一次深入思考初高中语文课的衔接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的诗句确实有道理,经历亲身教学的各个环节后,我确实获得了一些真切的感悟,不同于以前看别人上课所领悟的。下面我就从上公开课和上衔接课两个方面来分几点,谈谈我的一点感触。公开课的感悟一、 老将出马 一个顶仨小时候,我们就耳熟能详这个熟语了,但一直到今年十月以前,我都把它的内涵简单地理解成:老将比小将人生阅历广,知识和经验更丰富。但是经历朱刚老师对我的多次“磨课”后,我现在有了新的认识。一、老将非常敬业。朱刚老师主动参与了我“磨课”的全过程,不论我们安排在哪一天的哪一节上,都提前到达,风雨无阻;并且每次都是有备而来,每次都担任评改主角,每次不包括路上时间耗时都在三小时以上。有时到晚上十一点多,还在网上对我进行指导。二、老将不求回报。上午评课有时延续到下午的一点才结束,下午的评课往往要到五六点天擦黑才完成,学科组和我本人盛感朱刚老师的德艺,偶尔想请吃简餐,也被委婉谢绝,更遑论其他了。超越了名利的障碍,老将故能高瞻远瞩,实事求是。三、老将专心致志。虽然朱刚老师因为名声在外,所以退而不得休,被多家教学机构聘请为指导教师。但是,在我“磨课”期间,朱刚老师能放下其他的一切事物,专心专意地指导我完成备课、上课的各项环节,能够超脱滚滚俗世的牵绊,在纷繁杂物中,专攻其一。其宁静致远的情怀,也是老将的其一绝技。梁实秋先生在回忆梁启超先生的文章中问道:“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我想,就安徽省中学语文教学界来说,朱刚老师当之无愧。二、 集思广益 众志成城“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先不必说牛副校长对我的殷殷教导,也不必说胡成方主任对备课和教学方法高屋建瓴的指点,也不必说杨国荣主任对教学主线的精心评改和悉心指导,也不必说余良海老师、朱传胜老师拨开高三教学冗务赶来南区听课、评课,也不必说刘素组长从听课安排、借班练课到教态语言修正等的全面安排,也不必说荀华老师、张巍巍老师、刘劲凤老师等对我方方面面的指正以及组内同仁对我的大力支持;这些都一言难尽,一纸难书。且单说孙卫杰老师的一次指导吧。孙老师因为代三个班的语文课,女儿正上高一,需要他全职照顾,工作、生活忙碌可想而知。所以,我一直很不好意思烦扰他去听我的课。但是,他听说组内的我要上课,主动调课去完整地听了我的两次课。听完课后,我还是不好意思耽误他的时间,向他单独深入请教听课意见一事就耽搁了下来。有一天,我们在评课时,都觉得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线索还不够清晰,但是具体该如何修正,谁也说服不了谁。当我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久久不得其法时,突然想到还未请教孙老师,就径自走过去,和他交流起来。孙老师一边回答我的疑惑,一边说出他的构思;一边流畅地用语言表达,一边在纸上简略勾画。三言两语,只言片文,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下一次听课时,所有的老师都夸赞我的线索清晰明了,我在心中暗语:这哪是我的构思精巧,这些是孙老师教给我的。就像我在一次评课小结中说的:“诸位越夸我,我心里越忐忑不安。诸位所夸的内容,几乎都不是我的。衔接课抓方法衔接是朱刚老师敲定的,主问题设置是杨国荣主任昨天现教的,品文悟情是刘素老师刚强调的”在日常教学中,只要勤奋好学,单打独斗也可以闯出一片小天地,自立于课堂;但是在重要的课程教学时,或者你想精益求精、更上一层的话,集思广益、取集体之长补个人之短,恐怕是必不可少的。三、 精研文本 深入浅出精研文本,我分三步。第一步:就文本读文本。解析文本“写了什么”“为何而写”“怎样来写”。在这一步,一定不要怕麻烦,要条分缕析,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读出其中蕴涵的深刻的情和理。第二步,在生活和自然中顿悟文本。首先要熟练背诵全文。背完之后,在行路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在散步的时候,在看着熟悉的景物发呆的时候,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你会突然感悟到文章所表达的某种更深层的情理,能够更贴近作者写作时的情思,甚至能够想象出作者那种无法言说的心态,一种为文字的假相所掩盖着的诚挚、任性、孤独、高尚、敏感、率真的情怀。作家是最真挚的,也是最虚伪的,任何深刻的作家,他的主旨都在文字之外的弦外之音。就像城府很深的成年人吵架,吵的内容往往只是导火索,而内容之外的因素,才是真正的缘由。而旁观者就需要通过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往往在自然人生中才能获得理解和体悟。第三步,寻找文本和学生的最近距离。“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最近的、最省力的只有一条。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还要寻求文本和学生的契合点,寻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最佳途径。余良海老师说过:真正的好作家,他的每一句、每一种表现手法的运用都或隐或现或直接或间接地指向文章主旨;如果你发现某句或某种表现手法与主旨无关,要么是你没读懂,要么是文章写得不好。如果能认真地解析一遍文章结构、每句内容、表现手法等与主旨的关系,寻找到其间的最佳路线,再用文字梳理一遍,这第三步就可以大功告成了。我觉得这三步在我的教研中非常重要,其一,它是集思广益的基础。老师们在评课中的建议很多,也非常科学、精要,但是你不能一一使用,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取舍。取舍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你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形成的大体教学思路。否则,众说纷纭的结果就是莫衷一是,无法定稿。其二,是“牢记目标,先学后教”的基础。好的高中语文老师总是站在学生的背后,从学生的问题和答案中推动课堂的进展,达成教学的目标,学生轻松,事半功倍;而不是领着学生甚至拖着学生往前赶,自己累,学生也累。能够跟着学生走又不至于在课堂上迷失方向,却能殊途同归、来去自如,关键就在于教师理解了文中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和作品主旨的关系,摸索出了牵线搭桥的最佳路径。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的感悟总结完了公开课从备课到磨课的一点感悟,下面再就初高中语文课程“衔接”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一、 教学内容: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在教上届高一时,我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的同学的作文写得非常幼稚,拿来作为典型失败案例在班级公开(交换班级,保密姓名)朗读、评改时,却博得学生的一片喝彩。开始还疑心喝倒彩,可是课下一位勤奋好学的女同学来找我,真诚地说道:“我觉得那篇作文写得很好啊!”于是,我就开始探索初高中作文的差异,在请教了朱传胜老师和一些初中教师之后,我发现,初高中作文的区别主要在于初中和小学只要写清人事的过程就行,而高中作文尚需在写清人事的基础上,问一个“为什么”,从而悟出一种人生的哲思。初高中语文教学是不是也符合这个规律呢?我进一步向相关老师讨教,也看了许多初高中教学方面的书籍包括全套教科书、课程标准,也研究两个学段的教学实录和视频,发现这个规律的认知是符合实际的。所以,在设计囚绿记教案的时候,我在感知 “是什么”(内容、结构、手法、主题)的基础上,多次追问“为什么”,突出高中语文教学的理性和进一步深化的特点。二、 教学方法:从“领着走”到“指着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散文教学的要求从义务教育阶段的“体验和初步领悟作品的情感和内涵,品味富有表现力的句子”上升到“探索和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和人文精神,品味语言,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这就很能表明初高中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一是带领学生体验,一是指引学生探索。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特点,模仿能力大于自主探索能力,所以,教学的时候,往往是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而高中阶段,正逢青春叛逆期,所谓叛逆,就是摆脱对偶像的简单模仿,开始塑造一个独立的自我。与这种叛逆相伴而来的却是自主探究学习的真正开始,这是一个良好的人生新开端。所以,在高中教学,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先探索,老师隐藏在学生的背后,当他们误入歧途时,再及时给他们指路即可。何炳章主任说:“先学后教,不学不教”,大概就是据此而论的。所以,在教学囚绿记时,我把教学重点定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散文的能力。三、 教学思维:从“向心性”到“发散性”发散性思维在之前学生也有涉及,比如小时候读的启智书籍中的一些问题,常见的如“脑筋急转弯”等,是发散性思维的启蒙。初中有一篇课文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则已经在课堂上吹响了发散性思维的集结号。只不过,因为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缺乏,模仿大于自主探索的行为方式大大地束缚了思维的手脚。初中的语文思维方式仍然以“向心性”为主。我听过一节七年级的课王几何,那位老师在“拓展延伸”环节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华西都市报上曾争论这篇文章能否选入初中教材,你们怎么看?”王金娥老师在评课时这样说道:“对于一个七年级的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显然有点深了。这个环节的课堂上没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也是预料之中的。”“深” 的本质就是提前引入了“发散性”思维。王老师还说道:“如果在高中课堂上,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这一句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初高中课堂主体教学思维的差异。所以,在教学囚绿记的“拓展延伸”环节,我设计的问题是:“作者的写作年代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社会和思潮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你们再读囚绿记,会有哪些感悟?(可就文中的某句某段,或全文来谈)”并且安排了八分钟时间,就是考虑到发散性思维训练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量。不过,既然都是语文教学,就绕不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总体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建房赠予协议书
- 智能楼宇管理员岗位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技术规程
- 自由锻锻工职业健康防护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分家协议书要点
- 金属制粉工外部培训转化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有机介质电容器纸、薄膜金属化工6s考核试卷及答案
- 送配电线路检修工设备安全技术规程
- 2025医疗设备采购合同
-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现代金融体系的形成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 2025河北水发节水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2025年版
- 夜间红外成像算法优化-洞察及研究
- 设备点巡检基础知识培训
- 曲阜师范大学毕业论文答辩课件模板课件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教学大纲(48学时版)
- 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
-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
- 《零售基础》完整课件(共六章节)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农业推广》调查报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