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十三市阅读题考点分析回顾.doc_第1页
2011十三市阅读题考点分析回顾.doc_第2页
2011十三市阅读题考点分析回顾.doc_第3页
2011十三市阅读题考点分析回顾.doc_第4页
2011十三市阅读题考点分析回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三市中考阅读考点回顾一、说明文阅读考点回顾考点:说明方法的作用1、2011南京从“尺素书”到“伊妹儿”15.根据第段内容,回答问题。(4分) (1)写西汉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信用了什么方法?说明了什么?(2分)参考答案:15.(4分)(1)举例子(列数字),说明“尺牍书”笨重不便。提醒: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方法作用答题规范:用什么说明方法具体形象(根据说明方法的不同答它的功用特点)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或说明中心)此类题的难度在于说明对象的特点(或说明中心)的确认。很显然本段起始句就是本段说明中心。2、2011年泰州空气中取水13简要说说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 分)参考答案:1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2分),具体形象地突出在温室中制造露水的巨大效果,说明了从空气中取水有很大的可行性(2分)提醒:划线句的表达作用实际上也是变相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需要概括本段起始句和方法句的前一句。3、2011徐州今日水世界18.请分析第段中的画线句所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参考答案:18. (2分) 作者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三组对比,更加突出了农业用水量增加的原因。提醒:关键是读懂句群,如2模中的“激情”提取。再如:三模第17题考点:说明段落的关系(说明思路)4、2011年镇江看穿食品包装上的噱头有人认为第段没什么用,你认为泥?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9.有用。在第段说明大量盐和糖能起到防腐剂作用的基础上,第段进一步说明了更容易被消费者忽视的一个问题。过量的盐和糖危害更大,酱油、咸菜等宣称不含防腐剂更值得注意。提醒:本题考查说明段落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进一步说明”角度说明即可。同理议论段落之间的关系可从“进一步论证”说明(见议论文考点回顾第3题)考点:说明内容的概括5、2011徐州 今日水世界17.本文围绕题目从 、 、 和 三方面进行说明。(3分)参考答案:17(3分,三个方面各1分)世界的用水量不断增加 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 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法 提醒:(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概括,基本方法是先“去”(结构性段落和题设无关的段落)后“合”(同义项段),要求考生能站在全篇的高度去抓关键句)再如:三模16题考点:说明语言准确性和生动性的体会6、2011徐州今日水世界19.请你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对第段中的加点词语进行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9(3分)“大约”是“差不多”的意思,表示概数, (1分),说明“110倍”不是绝对精确的数据,用在这里避免了说法的绝对化,也更符合客观事实,(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提醒:除了注意答题的规范外,更要注意结合说明内容答题7、2011南京从“尺素书”到“伊妹儿”15(2)引用“一男附书至”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参考答案:(2)充分说明纸质信已被广泛运用,增添了文学情趣。(每小题2分,意对即可)提醒:注意审题-表达效果-体会说明语言生动性补充说明:2011年十三市没有考查说明顺序和说明结构。逻辑顺序根据说明的对象不同而异,如动植物介绍时一般按分布、习性、繁殖等思路说明,科学小品文一般按照概念、特点、功用、前景等说明。说明文开头材料的一般作用:激趣(设疑激趣、比喻激趣、引用激趣等)、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中心。二、散文阅读考点回顾考点:内容概括1、2011南京雪地烤红薯18.文中的男人对儿子(平头少年)的父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4分)参考答案:18.(4分)在生活上关爱儿子,如白送并多给长脖子少年几个烤红薯,是想让儿子吃上烤红薯;在精神上尊重、宽容儿子,如顾及儿子的自尊,没有与儿子相认。(每点2分,意对即可)2、2011泰州拥你入睡18阅读全文,说出“儿子长大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参考答案:18(1)躲着换内裤,洗澡时不用父母帮着搓洗;(2)开始长胡须,出现了喉结;(3)与父母欲近还远的青春期心理。(答到两点即可得4分)提醒:第一题从精神上和生活上两方面概括父爱,第2题从儿子生理、精神上两方面概括儿子的变化-注意从内容的不同方面概括。再如一模四个空白页最后一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童年生活的喜爱和怀念;对母亲的思念;对在有生之年未能陪伴母亲的歉疚。三模中的21题,榆树“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生活环境、外形、性格)另外从记叙要素概括事件也是这个考点的常见题型。如一模四个空白页:本文写了怎样的一个故事,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我和母亲(人物)在一个美丽的夏天(时间),将一群失去母鸟(起因)的小知更鸟养大,并把这一切用画笔记载下来的故事。(经过和结果)考点:环境描写的作用3、2011南京雪地烤红薯20.文中有两处关于雪的环境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 (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参考答案:20.(3分)暗示时间的推移;交待天气变得更冷;烘托人物失落、苦涩的心情;营造苍凉凝重的氛围。(答出三点,意对即可)4、2011年南通原下的日子17文章第段写那坨残雪有什么用意?(4分)参考答案:17说明是冬末春初,暗示了春天即将来临,也渲染了对春天即将到来时的喜悦之情。提醒: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要素、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氛围、烘托人物考点:选点赏美5、2011年无锡3、雨丝如期而至18本文长短句结合以短句为主,很有特点。请以第自然段画线句为例,说说这样的语言表达有什么好处。(3分)参考答案:(3分)短句精练,表达了多个意象的重叠,在有限的字句中给人们以更加丰富的想象。6、2011年苏州莫扎特的造访17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段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7采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旋律给人的美妙感受;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听觉转化为视觉,将抽象的音乐描写得具体可感。7、2011宿迁拔下钥匙20.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5分)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参考答案:20. (5分) 用短句(1分),突出时间的紧迫性(1分)和陈乐平动作的连贯性(1分),表现陈乐平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性格(1分),照应文题(1分)。8、2011淮安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文章A、B、C三处画线的语句具体描写了“那团月亮”夺目的美,请任选一处,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那种美的。(5分)参考答案:A处,以猜测的口吻写出了月亮经历了一夜的行程变得有些疲劳亦或是其他原因如同一盏挂在树梢的灯,既写出了月亮给人的真实感受,也写出了林中的月亮多少没有旷野的月亮那么通明,无遮无阻。B处,原本是光秃秃的树枝因为有了月亮的照射使得它们显得流光溢彩,是月亮让这些已经脱去外衣的树木在夜间变得生机勃勃起来。C处,真实写出了月亮在不同时段给人的不同感受,在树梢时如同一盏灯,在远处的地平线上九如同篝火,不同时段展示不同的美9、2011年南通原下的日子20批注是精读文章的常用方法,可以是对内容的客观注解,也可以是读者的主观感悟,例如,对作品的语言、构思及情感等的领悟。请参照文中“批注”示例,对第段画线句进行批注。(5分)参考答案:20示例:运用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弱柳生命力的顽强,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敬佩之情。提醒:选点赏美常见角度:1、从语言的角度赏析:用词之美精美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修辞之美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句式之美骈句、长短句、对偶句、排比句等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特别是描写: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环境描写(社会、自然)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联想、想象、象征、对比、衬托、反衬、以小见大、借景抒情、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巧设悬念、首尾呼应、明线暗线考点:主旨概括10、2011年无锡雨丝如期而至20读完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题。(3分) 参考答案:(3分)我们应学会欣赏自然体会生活中的美,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醒:归结文章主旨的方法一般有:1、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以揭示中心;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3、分析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往往与中心相关。4、在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中心。5、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需特别关注以下几种句子:1、首句:提示、概括、承转的作用。2、中心句:有的在语段中起核心和作用;有的语句起铺叙描摹的作用。3、矛盾句:字面上看是自相矛盾,实际上作者别有用心,寄寓着深刻的用意。4、情感句:有的直抒胸怀,有的委婉曲折,饱含了作者的喜怒哀乐,饱含了作者对事物的褒贬。5、描写句:烘托气氛,渲染心情,设置场景,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6、结尾句:点明主旨,总结上文,深化主题,引起思考。考点:人物形象的理解10、2011年镇江回想铁生13.文章第段末尾为什么说“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参考答案:13.史铁生和他的作品真诚、温暖、厚重。他的一生透明坦荡,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坦然写自己,读者可以通过他的作品了解他的往事和他的思索。他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厄,却并不抱怨,知道感恩。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经受血的洗礼后,他把困苦变成资源,从此走向内心,走通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在困境中写出大量的文学作品。考点:作用题11、2011年苏州19文章结尾句“莫扎特,谢谢你的造访”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19照应题目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莫扎特的感谢之情。感谢甚扎特的音乐作品给人带来了享受和感悟,感谢莫扎特的人生态度给人带来了思考和启迪。12、2011连云港高贵的生命不卑微18.试分析第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3分)参考答案:18.(3分)交代了男孩的身份和他的自备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与结尾形成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答出一点得2分,满分3分)13、2011宿迁拔下钥匙19段是插叙文字,结合全文分析这几段文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6分)参考答案:19.(6分) 内容上:表现陈乐平对家人的爱和责任心(1分),突出他在家庭中的重要性(1分),突出人物的平凡(1分);结构上:为下文写他在危急时刻舍己为人作铺垫(2分),使文章内容丰厚,情节富于变化(1分)14、2011年南通原下的日子18阅读第段中的画线句,说说它的作用。(5分)参考答案:18总结上文;说明原下花开的时间长、范围广。15、2011淮安乡间学校的敲钟人阅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结尾再次写到铃声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5分)铃声是王老师一生中工作的主要任务,既有升华主题,也有强调反复的作用,正是铃声让王老师的人生意义非凡,催促师生起身、上课、放学、就寝。王老师的人生意义几乎全部融在这铃声中。也是王老师一生的写照。提醒:首段作用答题所需要的作用:1、开门见山,交待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2、简 一答,点到人物(或事件、事物)。3、直接入题,提到论点(或介绍所说明的事物)。、开笔抒情,铺设全文的情感基调。、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渲染氛围。、描写抒情,引出人物,抒发情感。、引用事例,引出话题(或提出论点)。、描绘情景,增加趣味,引出说明的话题或对象。、环境描写,表现有景或设置人物活动的场景。、倒叙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首段”“作用”答题所需要的基本常识“术语”运用落笔扣题 交代要素 场景描写 渲染气氛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白描手法 全文线索欲扬先抑 开门见山 渲染氛围 直抒胸臆借物咏怀 展开联想 进行想象 总领全文照应标题 设置悬念 进行对比 巧妙引用要领一:确认指定段落在文中的位置。要领二: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入手)。要领三:答题一般不能仅仅套用术语,尽可能联系原文分析。考点:文中特指词句的理解16、2011连云港高贵的生命不卑微19.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1)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3分)参考答案:(1)(3分)第处“笑了”:女主演拉佛西被男孩的热情和纯真感染,感到高兴,决定满足男孩的愿望,为他签名。第处“笑了”:男孩为实现了自己的“计谋”而感到高兴。(答出一点得2分,满分3分)(2)理解“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参考答案:(2)(3分)太阳就是信心和希望(1分)。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的事实,使得男孩从自备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增强了自信,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2分)考点:记叙(描写)的顺序和角度17、2011年南通原下的日子19本文第段是按照_顺序来描写原下的乡村景色的。(3分)参考答案:时间(季节) 。三、议论文阅读考点回顾考点:论点的提炼1、2011无锡一个哲学命题14本文揭示了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2分)参考答案:(2分)待人处事切不可以貌取人。2、2011苏州论友谊15.这几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分论点又有哪些?(3分)参考答案:15中心论点:友谊对人生十分重要。主要分论点:友谊能能够调和人的感情,友谊能够增进人的智慧。提醒:除了从关键句中提炼论点外,在论点多选时学会从论据看论点,从论证方法看论点考点:议论段落之间的关系3、2011镇江另一种真爱第段相对第段而言,论述上进一步深化了,请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第段阐述“什么是学会爱自己”(或“怎么爱自己”),第段阐述“为什么要学会爱自己”,更严密深刻了。提醒:和说明文的第5题比较考点:结构特点4、2011年南通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15阅读全文,请简要阐述本文的结构特点。(4分)参考答案:15“总分总”式的结构。第段是总说,指出“我们必须对心灵进行修剪”的必要性,第到段是分说,具体指出“对心灵进行修剪”的内容,第段是总说,总结了“修剪心灵”的意义。提醒:一般为总分总,总分。考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5、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