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二气压带和风带 3 1 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以北半球为例 4 2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原因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规律 就北半球来说 大致是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5 2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 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 蒙古 西伯利亚 高压 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6 2 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亚洲低压 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7 3 季风 特别提醒 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 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 根据陆地上的气压类型 高 低气压 和季风风向可判断季节 8 3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类型形成的影响 1 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地形 洋流等 9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013全国 卷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 就易形成雾 下图中 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 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 是因为 A 降水较少B 气温较高C 风力较弱D 光照较强 2 夏季 S市主要受 A 季风影响B 西风带影响C 低压控制D 高压控制 考向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 10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思路分析第 1 题 S市为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多下沉气流 风力较弱 导致常被雾笼罩 第 2 题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命题立意本组题以旧金山附近海域夏季多雾为主题 考查夏季被雾笼罩的原因及其受控的气压带 突出对综合思维素养的考查 答案 1 C 2 D 11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整合构建 1 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 移动特征 1 抓 动力 突破气压带的形成 热力型成因 与气温有关 气温高 气压低 如赤道低气压带 气温低 气压高 如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型成因 与气温无关 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 气流下沉 则气压高 如副热带高气压带 气流上升 则气压低 如副极地低气压带 12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 抓 偏转 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 风带分布图中 先依据高 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如下图所示 13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3 抓 分布 突破位置判断 记忆 看纬度位置 纬线0 30 60 90 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辨别 看相间特点 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 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判断 看图形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 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对点图的考查 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4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4 抓 移动 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 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 其位置大致是7月偏北 1月偏南 15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 气压带 风带的性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 16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1 低气压带控制 气流上升 水汽易凝结 湿润 2 高气压带控制 气流下沉 水汽不易凝结 干燥 3 西风带控制 低纬吹向高纬 降温 水汽易凝结 湿润 4 信风 东风控制 高纬吹响低纬 增温 水汽不易凝结 比较干燥 一般而言 信风带控制比较干燥 但来自海洋的信风 遇到地形阻挡 易形成丰富的降水 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 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 降水则较多 17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即时训练下图为1月份低纬环流示意图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8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1 图中甲地近地面风向为 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南风D 西北风 2 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 其景观最可能表现为 答案 解析 19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典题研析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 图中箭头示意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北半球冬 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20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1 1月 图中A地盛行 A 东南季风B 西南季风C 东北季风D 西北季风 2 B地 A 夏季风性质暖热 干燥B 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 夏季风来得迟 退得早易带来洪涝灾害D 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3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 A地高温多雨B 正值1月份左右C C地形成高压中心D B地寒冷干燥 21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思路分析第 1 题 根据海陆轮廓判断 A地位于我国东部 1月盛行西北季风 第 2 题 B地位于南亚 夏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 高温湿润 夏季风是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 势力强盛 夏季风来得早 退得迟 影响时间长 易带来洪涝灾害 第 3 题 C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 当地盛行西北季风时为1月左右 22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命题立意本题以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为背景 全面考查亚洲和澳大利亚季风形成和特点 对比性强 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要求高 答案 1 D 2 D 3 B 23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整合构建1 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和季风环流的形成 1 1月北半球的气压中心和季风 1月东亚 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 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24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 7月份北半球的气压中心和季风7月南亚的西南季风主要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 东亚的东南季风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 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25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26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即时训练 2018江西赣州期末 下表中各地点位于同一纬线上 读其经度和某月的平均气压 完成下列各题 1 该月份和该纬线最可能为 A 1月 30 NB 1月 60 NC 7月 30 ND 7月 60 N 27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 地气压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受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控制B 地海拔高 气压低C 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小D 地气温高 气压低 3 6月份 与 地相比 地 A 风力强B 昼夜温差小C 云量大D 太阳辐射强 答案 解析 28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典题研析 2013天津卷 结合图文材料 完成下题 29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a b两城市均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a城市降水特点与b城市相比 有何不同 两气候统计图中 左为a城市 右为b坡市 为什么 请据图探究并说明 30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思路分析 31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从图上旱季时间和雨季降水量比较南非和巴西热带草原气候的差异 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时间长短和受赤道低压控制的时间不同 命题立意本题以两幅区域图和气候资料图为材料 比较南非和巴西的城市气候特点 视角新颖 由表及里 既比较现象又比较本质 从区域性与综合性出发 强化地理学科基本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考查 答案a城市年降水量比b城市少 a城市雨季比b城市短 a城市位于南回归线与南纬30 之间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较大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 b城市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大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 32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整合构建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1 气压带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3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单一气压带 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34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35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2 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36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即时训练下图所示区域中奥里诺科河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 满布岛洲和沼泽 定期出现洪水泛滥 整个流域内降水量的时空差异大 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37 考向一 考向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