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试题1.doc_第1页
工程测量试题1.doc_第2页
工程测量试题1.doc_第3页
工程测量试题1.doc_第4页
工程测量试题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A.轴,向东为正B.轴,向东为正C.轴,向北为正D.轴,向北为正2 A点的高斯坐标为112240m,19343800m,则A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A 11带,66B 11带,63C 19带,117D 19带,1113在( )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平面坐标测量时,可以用过测区中心点的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投影。A 100kmB 50kmC 25kmD 10km4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A 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B 在以2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D 不能代替5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是 ( )。A 与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B 与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C 与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D 与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6水准仪的(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A 视准轴B 圆水准器轴C 十字丝横丝D 管水准器轴7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大,说明( )。A 内圆弧的半径大B 其灵敏度低C 气泡整平困难D 整平精度高8在普通水准测量中,应在水准尺上读取( )位数。A 5B 3C 2D 49.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 )m。A.13.688B.16.312C.16.401D.17.71310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A点比B点低B.A点比B点高C.A点与B点可能同高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11自动安平水准仪,( )。A.既没有圆水准器也没有管水准器B.没有圆水准器C. 既有圆水准器也有管水准器D.没有管水准器12光学经纬仪水平盘与读数指标的关系是( )A 水平盘随照准部转动,读数指标不动B 水平盘与读数指标都随照准部转动C 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D水平盘与读数指标都不随照准部转动13旋转光学经纬仪的望远镜时,竖盘 ( )。A 随望远镜旋转,竖盘读数指标不动B 不动,竖盘读数指标随望远镜旋转C 不动,竖盘读数指标也不动D 与竖盘读数指标都随望远镜旋转14.水平角测量中,( )误差不能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A 照准部偏心差B 视准轴误差C 横轴误差D 竖轴误差15.水平角观测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B.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C.总是顺时针方向D.总是逆时针方向16竖直角绝对值的最大值为( )。A 90B.180C.270D.36017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间改变零方向度盘位置是为了削弱( )误差影响。A 视准轴B 横轴C 指标差D 度盘分划18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5,也可以用( )的象限角表示。A N45EB N45WC S45WD S45E19.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 0270 -9090 0360D -18018020使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或放样前,应先进行测站设置,其内容包括( ) A 测站坐标与仪器高B 后视点与棱镜高C 测站坐标与仪器高、后视点与棱镜高D 后视方位角与棱镜高21.测量了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分别为:=136.46m0.015m,=960.76m0.025m,比较它们测距精度的结果为( )。A 精度高B 精度相同C 精度高D 无法比较22水准尺向前或向后方向倾斜对水准测量读数造成的误差是( )。A 偶然误差B 系统误差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23.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 )。 1/25000 1/25C 1/2500D 1/25024.直线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 180 360 90D 27025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901852,用经纬仪测右角ABC的值为3080744,则BC的坐标方位角为( )。A 621108B -1174852C 2421108D -297110826.某导线的=-0.08m,=+0.06m,导线全长=506.704m,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和差为( )。A 1/1354B 1/5067C 1/9576D 1/400027.测定点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A 测量水平距离B 测量水平角C 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D 测量竖直角28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A.反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B.反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C.反号按边数平均分配D.反号按边长比例分配29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指标是( )A 坐标增量闭合差B 导线全长闭合差C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30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 15000B 12000C 11000D 150031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m。A 26、31B 27、32C 29D 3032.按照1/2基本等高距加密的等高线是( )。A 首曲线B 计曲线C 间曲线D 肋曲线33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A 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B 等高线一定是闭和的连续曲线C 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D 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34同一幅地形图内,等高线平距越大,表示( )。A 等高距越大B 地面坡度越陡C 等高距越小D 地面坡度越缓35比例尺分别为11000、12000、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分别为( )。A 1m,2m,5mB 0.001m,0.002m,0.005mC 0.01m,0.02m,0.05mD 0.1m,0.2m,0.5m36.山脊线也称( )。A 示坡线B 集水线C 山谷线D分水线37在11000的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高差为0.586m,平距为5.86cm;则A,B两点连线的坡度为( )。A 4%B 2%C 1%D 3%38施工控制网又称场区控制,包括( )。A 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B 导线与三角网C GPS控制网C 水准网39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 )。A 水平角、水平距离与高程B 水平角与水平距离C 水平角与高程D水平距离与高程40中线测量中,转点ZD的作用是( )。A 传递高程B 传递方向C 传递桩号D A,B,C都不是二、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 。4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 的连续封闭曲面。5通过 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6地面点至 的垂直距离为该点的绝对高程,而至某 的垂直距离为它的相对高程。7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方法分为 、 和 三种。8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 ,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 。9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10水准测量中,转点TP的作用是 。11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m。12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13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 、 、 、 、 。14测量的角度包括 和 。15.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4测回,第3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 左右。16.设在测站点的东南西北分别有A、B、C、D四个标志,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以B为零方向,则盘左的观测顺序为 。17距离测量方法有 、 、 、 。18.钢尺量距时,如定线不准,则所量结果总是偏 。19.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 、 、 。20全站仪测量的基本量为 、 、 。21真误差为 减 。2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 、 。23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 、 、 。24.已知A、B两点的坐标值分别为5773.633m,4244.098m,6190.496m,4193.614m,则坐标方位角 、水平距离 m。25.象限角是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直线的 ,取值范围为 。26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有 、 与 。27常用交会定点方法有 、 、 。28.三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 。29四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 。30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分为 、 、 。31导线的起算数据至少应有 和 ,观测数据应有 和 ,导线计算的目的是求出 。32GPS工作卫星距离地面的平均高度是 km。33GPS地面监控系统包括 主控站、 注入站和 监测站。34相邻高程点连接的光滑曲线称为 ,等高距是 。35.测绘地形图时,碎部点的高程注记在点的 侧、字头应 。36测绘地形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