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咏史教学设计 执教班级:高一(5)班教材分析:咏史被编写在高中语文第五单元的中,在这个单元中,对这首诗的编写意图定位为:要让学生知人论世。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的前半部分以贴切的比喻,揭露了门阀观念的不合理,后半部分指出了这中现象的根深蒂固,阅读这首诗,必须“知其人论其世”,关注作者所处的社会。这首诗中的对比、比兴、用典手法运用得很好,为表情达意服务,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学生分析: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由初中转入高中。对于诗歌鉴赏这个概念还是很模糊的。他们对意象,意境等词语都还很陌生,怎样对诗歌进行品读和鉴赏也不清楚。关于“知人论世”,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一件熟悉的事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准确说出诗歌的主旨。2、 能够准确说出诗歌所运用的比兴、用典的表现手法。过程与方法:1、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2、 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能够领悟咏史中诗人感慨愤激、怀才不遇的情感。2、 培养知人论世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1、 把握诗歌中所运用的比兴、用典的表现手法。2、 感受、领悟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学会知人论世,准确说出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媒体:黑板、PPT等教学策略:反复诵读,师生交流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左思的咏史。先请大家一起来朗诵一下。2、介绍“咏史诗”。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咏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凡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叙述、评价、凭吊或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怀抱的诗歌,都可以称做咏史诗。特点:咏史以抒怀,咏史以讽今。1、 学生一起朗诵咏史。2、 学生知道什么是咏史诗,对咏史诗有一个整体上的基本认识。知道咏史诗的特点。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知道“咏史诗”的特点。 初读诗歌,整体诗歌层次1、请同学对这首诗进行分层(1)、这首诗可以分成几层?具体怎么分?2、明确每一层的主要描写对象。(注: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同学发言的要点,作为板书。)分析第一层,明确“松”和“苗”的对比。(1)、这四句主要写什么对象?(2)、作者对“松”和“苗”具体是怎么写的?分析第二层,明确“世胄”和“英俊”的对比。(1)、这四句主要写什么对象?(2)、作者对“世胄”和“英俊”是怎么写的呢?分析第三层,明确“金张”和“冯公”的对比。(1)、这四句主要写的是什么对象呢?(2)、作者是怎么写“金张”和“冯公”的呢?3、明确这三层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描写的。1.、(1)同学对诗歌进行分层。全诗12句,共分三层,每4句一层。2、(1)、学生:“松”、“苗”(2)、学生:松:“郁郁”、“涧底”、“白尺”。 苗:“离离”、“山上”、“径寸”。(1)、“世胄”、“英俊”(2)、“蹑高位”、“沉下僚”(1)、“金张”、“冯公”(2)、“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岂不伟”、“百首不见招”。3、自然现象 社会现象 历史现象1、对诗歌内容有整体上的把握,理清诗歌的层次。2、能够看出本诗中鲜明的对比。赏析表现手法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黑板板书:横向对比,纵向表现手法)1、比兴松 苗 自然现象 世胄 英俊 社会现象 比兴金张 冯公 历史想象(1)、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揭示自然现象的不合理,第二层是全诗的主旨句,通过鲜明的对比揭示社会现象的不合理。作者先言他物,后切入主题,这是一种什么手法?(2)、分析每一层对比事物“松”、“苗”;“世胄”、“英俊”;“金张”、“冯公”的叙述顺序,感受其中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调换诗句的句序,让学生感受)。2、用典世胄 英俊 社会现象 金张 冯公 历史想象 用典第三层写历史人物“金张”和“冯公”的对比。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写这个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结合:介绍作者左思,以及时代背景)1、 介绍作者关于作者左思,我们之前对他知道的很少,下面我们一起来大致了解一下左思。左思:公元250305年,字太冲,齐国临淄人,西晋文学家;是建安风骨的继承者,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 左思出身寒门,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听父亲对人说他资质远不如其父小时,故发愤苦读,有“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贾谊、司马相如)之才,“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之志,最终成为晋代著名的文人。虽然他有才华,而且肯发奋苦读,但是因为貌丑口讷,他因为容貌的丑陋遭到嘲讽,不善交游,而且出生寒门,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屡不得志,直到弱冠之年(20岁),仍闲居家中。后来因为他的妹妹左棻因文才出众,被晋武帝选入后宫。公元年前后,左思趁送妹之便,移居洛阳。这就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条件,他博览群书,才写成了三都赋,一时间洛阳的豪富人家竞相传写,引起洛阳纸贵一事。2、介绍与之相关的时代背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所以最后门阀世族完全控制了官吏选拔之权,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3、概括诗歌主旨1、比兴(1)、在鲜明地揭示自然界不合理现象之后,暗示人类现象之不合理现象,先言他物后切入主题;“松”喻指“英俊”、“冯公”,“苗”喻指“世胄”、“金张”。这是比兴的表现手法。(2)、诗歌第一层先描写高大的“松”给人宏伟、高大的感觉;在写低垂的“苗”;给人萎靡的感觉。紧接着下一句“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这一句由苗开始写,写苗以“径寸之茎”遮蔽了“百尺”伟岸的松。这种写法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结尾以“伟”才的冯公收结,给人留有余味。2、用典(1)、使诗歌主旨更加形象。(承上:“由来非一朝”)(2)、引导读者思深虑远,认识到这种门阀官僚制度危害之大。(3)、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岂”,“冯公”的分析)3、 主旨借古人古事以书写自己的胸怀,揭露了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批判了封建门阀制度,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1、能够准确说出诗中所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级房屋售卖合同范本
- 赠予车位合同范本
- 河南高层工程施工方案
- 简易办公租房合同范本
- 石材购销合同范本
- 的消防合同范本
- 承建喷泉工程合同范本
- (中职)《商务软文写作》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 关于理想的演讲稿范文(5篇)
- 美食节日庆典活动策划
- YD-T 2664-2024 公用电信设施保护安全等级要求
- DL-T5002-2021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规程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个人替公司代付协议
- 20CS03-1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
- 一例CAG循证护理查房
- 安全生产投入台账(模板)
- 委托书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
- 关于房产权属的案外人执行异议申请书
- 举升机检查表
- 高中创作性戏剧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