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中质量守恒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8中质量守恒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8中质量守恒教学设计.doc_第3页
28中质量守恒教学设计.doc_第4页
28中质量守恒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两课时) 本节内容选自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需个课时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1、 教学背景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承 上启 下质量守恒定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初步认识了分子和原子,知道了化学反应的实质,学习本课题后为后面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打下基础。它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2、学情分析(1)学生的知识状况: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2)学生的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3)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心强(4)学生存在的问题: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从“开放体系”到“密闭体系”的思维转换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认知障碍。 3、教学目标(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微观的原因,初步学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2)、通过探究实验,学生提高观察、动手、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学生体会从宏观到微观的化学思想。(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体会小组合作的意义和快乐。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难点突破1.学生活动:小组实验,共同探究 两次探究交流讨论对称量数据分析处理得到两个结论交流讨论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2.动画演示微观过程,形象生动解释本质5、实验改进 用电热丝对白磷加热使装置密封性更好二、教法和学法教法 主要通过问题驱动的方法开展教学(启发引导法多媒体辅助法合作学习法)学法 学生自学、合作交流法(互学、小组合作)、展学、评学 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目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还属于启蒙阶段,若探究过程不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过于放开或加大难度,不仅不能收到理想的探究效果,而且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本节课主要教师引导下的实验法、讨论法、结合对比法和归纳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落实新课程标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三、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逻辑线:发现、验证、定律、应用 前后呼应:狄仁杰的迷惑,化学家的两个迷惑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3分钟)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狄仁杰的迷惑视频,创设情景,引出问题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小了呢?2.为什么铁刀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呢?过渡到化学家的迷惑:古人迷惑接着引出化学家的迷惑,古人的迷惑是对生活中现象的迷惑而化学家是对现象背后本质的迷惑,科学家究竟有什么迷惑呢请大家自学勾画出书上92页1、2自然段化学家的两个迷惑(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是巧合吗?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大小关系?)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探究目标。2、分析推理,做出猜想(1分钟)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大小关系?学生可能以下三种猜想:变小;变大;不变。(教学机智:学生回答可能不全,不必非要他回答出三种,灵活处理继续过渡)过渡到演示实验:你我说了都不算验证猜想的科学手段是实验,于是进入实验探究环节:3、实验探究、得出结论(16分钟)(1)教师演示实验: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5分)由于本实验操作要求较高:因为玻璃管灼热后要迅速插入到锥形瓶中,又要恰好与瓶中的红磷接触,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在插入过程中,瓶内外的气体是否发生了交换?为此,作了如下调整:不用玻璃管引燃红磷而用电热丝引燃。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设计意图:通过改进装置,使实验过程更严密、科学;发展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操作环节:自学找出符号表达式-PPT提示现象观察和数据记录-边演示边讲解称反应前总质量提示称量了哪些物质、边演示边讲解称反应后总质量提示称量了哪些物质-讨论后学生回答正确后师评价不必再重复、如两个人都不能正确回答这时必须给提示、提示还不能解决才自己讲解 (2)初步分析数据(1分)通过数据很容易得到:实验的结果是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学生说结果)过渡到继续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称量结果?(3)继续分析数据(10分)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得到 A: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质量=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质量 B:进而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 操作环节:A结果(全体分小组讨论、展学、评学、师引导归类)(学社讨论时板书一) B结果(分析A和B结果 小组讨论、展学、评学、师展示结果、总结强调(学生讨论时板书二) 一切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设计意图:学生观察能力,体验小组合作的快乐操作环节:自学-实验步骤指导-师演示后生再做、边演示边讲步骤(对于实验基础不好的学生) 4、提出新问题-演示实验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10分钟)过渡到演示实验: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遵循反应前各物质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总质量。请看演示实验 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 为什么反应前后天平达不到平衡?怎样改进实验装置?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假设,突破难点,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通过以上实验说明,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只是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体现称量需要在密闭的体系中。 5、狄仁杰的迷惑(3分钟) 6、应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3分钟) 7、我学到了。(4钟)四、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过渡到今天的继续探究实验:上次实验是老师做了和大家一起探究的,今天请大家动手做实验,大家有没有兴趣?1、分组实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10分钟,电子称称量可在8分钟内完成)接着,引导学生继续探究: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实验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醒学生注意操作的规范性。结论:参加反应的铁和硫酸铜质量=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结论由于涉及溶液生没学过(师简单分析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体验实验的快乐2、 由1结论引出复习质量守恒定律(2分钟)并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改变,而总质量却不变呢?”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我利用动画模拟突破难点,即进入下一环节。3、深入微观,探寻实质(5分钟)通过动画模拟电解水微观变化过程,直观形象地说明:由于微观上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导致元素的种类、质量变化,由此帮助学生体会守恒的原因。设计意图:动画模拟电解水微观变化过程,突破教学难点4、 质量守恒的解释应用解释:100 g水和100 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 g,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高锰酸钾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有人说这个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说对吗?为什么? 第1题意在突出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中;第2题再次凸显守恒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应用: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连线生活:哈尔滨洪成新能公司宣称只用水(H2O)做原料,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制得汽油(其主要成分辛烷的化学式为C8H18),该项目成本低收益高,诚招加盟,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投资吗?最后,多媒体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曲折发现史,让同学们体会科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同时我以袁隆平先生的话语“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鼓励学生勇于探究,结束我的课堂教学。五、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一、化学反应中: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称量结果)二、质量守恒定律(关键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