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二中2012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1页
龙海二中2012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2页
龙海二中2012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3页
龙海二中2012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4页
龙海二中2012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海二中2012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一、古代待文阅读(27 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1) ,靡有朝矣。(诗经氓)(2)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3)问君何能尔? 。(饮酒)(4)闻道有先后, 。(师说)(5)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6)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二)文言文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 一5题。登西台拗哭记 (宋)谢翱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选自晞发集【注】南宋末散文家、诗人。1276 年文天祥召兵,他率兵投效,署咨议参军。文天祥被俘遇难他不仕元,漫游两浙以终。本文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 )为哭祭文天祥而作。唐宰相鲁公:明谓唐颜真卿,实指文天祥。开府南服:在南方设立办事机构。渰浥浡郁:云气蒸腾的样子。秦楚之:史记中有秦楚之际月表,列举秦楚汉之间的大事。谢翱欲仿其体例著季汉月表。“季汉”实指“季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藉:借助,“藉”同“借”。B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类:相似。C再拜跪伏,祝毕祝:祭祀祷告。D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怒:愤怒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作者对文天祥缅怀之情的一组是(3分)()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憩祠旁僧舍江山人物,眷焉若失竹石俱碎其始至也,侍先君焉ABC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以登高哭祭的形式,表达了对民族英雄文天祥殉难的悲恸之情,隐讳曲折地表现了对文天祥的悼念和对元专制统治的怵惕。B为这次西台恸哭,谢翱与友人作了精心的筹划和安排,文中对这一过程的描述深刻细致,表现出对文天祥情感的深沉炽烈。C“薄暮,雪作风凛”和“明日,益风雪”的两次风雪描述,渲染了氛围,景中传情,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渴盼恢复大宋江山的志向。D本文通篇不言祭者为谁、同登西台者为谁,仅以“甲乙丙”称代。这样写的根本原因是限于时局,不便直接提及。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3分)(2)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 (3 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宋辛弃疾)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注】作者闲居江西上饶时,曾数次游览博山,并写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记游词。清平乐即是其中首。鞚(kng):有嚼口的马络头。(1)这首词的语言风格有何特点?请简要回答。(2分)(2)词的下片描写了怎样的一个人?整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佗曰:“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操大怒曰:“汝要杀孤耶”曹操的头疼病复发,华佗提出了要想根治就要打开头颅的治病方案。曹操担心他是要谋害自己而不同意, 华佗以关羽刮骨疗毒为例劝说曹操,曹操觉得华佗讥笑他胆小,就将他下大枷关进牢狱,长期监禁折磨他。(三国演义)B赵伯韬是美帝国主义在华的银团垄断组织的代理人, 他帮助帝国主义摧残和吞并中国民族工业。在商场上,他骄横奸诈、凶狠残酷。为了实现金融资本支配民族工业的阴谋,他处处和吴荪甫斗法,常常施展计谋,他处处和吴荪甫斗法,常常施展计谋,使吴荪甫陷入困境。(子夜)C查理拒绝了欧也妮,欧也妮伤心地去见神甫,神甫说了下面的一句话:“小姐,今天我来跟您谈一位索漠全城关心的姑娘,可怜她不知爱惜自己,没有按基督教的方式生活。”的确,全城的人都很“关心”欧也妮,但不是关心她的不幸命运,也不是喜欢她这个人而是关注她的婚姻,她的巨额家财。因为只要攀上此门亲事,也就拥有了数千万法郎的财产,这反映了人们拜金宝义的思想与冷漠的心态。(欧也妮葛朗台)D吴府大办丧事,客人纷至沓来。他们名为吊丧,实则各怀鬼胎,或寻欢作乐,或暗做交易。吴荪甫沉浸在失去交亲的悲痛中。这时,家乡双桥镇农民暴动,丝厂工人罢工,杜竹斋和金融魔王赵伯韬正合谋算计他。(子夜)E一直憎恶爱斯梅拉达的隐修女居第尔,在副主教将爱斯梅拉达交给她时,根据两只小鞋子的形状和颜色,发现爱斯梅拉达竟是自己15年前丢失的女儿,然而母女重逢的欢乐立刻又成了生离死别的悲哀,她最终为救女儿而死。(巴黎圣母院)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1)简述三国演义中“夷陵之战”的情节。(2)欧也妮葛朗台中有这样的情节:在等待了七年以后,欧也妮终于收到了查理的信。激动得不能自已的欧也妮读完信后,巴尔扎克这样写道:“可怕呀,好比天塌地陷!船沉了,在希望的茫茫大海上没有留下一截绳索,一块木板。”请简要叙述这封给欧也妮巨大打击的信的内容。选()题答(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徽子)(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为虞仲和夷逸时特点是做到了清高,舍弃做官不符合通权达变的思想。B孔子认为柳下惠和少连虽然忍辱负重,但其内心志节还是没有改变的。C孔子认为伯夷和叔齐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辱没自己的身份。D孔子认为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当然不是不讲原则。(2)孔子曾经说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结合上面的选段,说说孔子为人处事的态度。(3分)三、现代文阅读(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 题。辛亥革命的精神遗产任何历史人物,即使像孙中山先生这样的伟大人物,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其历史局限性,会有缺点甚至会犯错误。辛亥志士们在革命理念和斗争实践中同样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失误,这需要进行认真总结。但是,他们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置生死安危于不顾,置功名利禄于度外,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他们气壮山河、感动天地的英雄事迹,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是今天仍然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来就是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自己“爱国若命”,“生平以爱国为前提”。事实上,所有辛亥志士无不是由爱国精神所驱使而投身于革命的。鲁迅写过“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吴玉章写过“为求富国强兵策,强忍抛妻别子情”的诗句,这些诗句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许多革命者的共同心声。他们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求取国家的富强,宁肯放弃舒适的生活、离开温暖的家庭、抛却个人的幸福,而选择一条困苦艰险、荆棘丛生的革命之路,甚至不惜献出青春和生命。对祖国前途和命运魂牵梦绕的关注,对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执着不屈的追求,使他们汇聚在一起,形成一支向阻碍中国社会前进的独裁政权宣战的战斗队伍。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是把爱国主义与民族独立要求相结合,以“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为重要目标;二是把爱国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为建立共和政治而奋斗不息;三是把爱国主义与国家统一相结合,指出只有国家的“统一独立”才有国家的“兴盛”,只有建立统一的国家才能“达革新之目的”。孙中山先生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这就把近代的爱国主义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的献身精神。一群开始时几乎是赤手空拳的革命者,要推翻一个虽然已经腐朽却还掌握着全部国家机器并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以及帝国主义列强作后盾的清王朝,将会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是可以想见的。辛亥志士们勇敢地直面困难,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表现了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这个概括,既是孙中山先生毕生经历的真切写照,也是许多辛亥志士的共同品格。女革命家秋瑾在致友人信中表示了这样的信念:“已置吾生命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方声洞在参加黄花岗起义前,给父亲写下了这样的诀别书:“夫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对于这些革命先烈,我们由衷地抱着至深的敬意。关心民生疾苦、立志为百姓谋福祉的高尚品德。在辛亥志士的心目中,祖国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以数万万同胞为实体的具体存在。真诚地热爱、关怀人民群众,深切同情劳动群众的苦难,为人民谋取幸福,是他们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孙中山先生曾说:“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革命“就是要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他们深深懂得,要替人民谋幸福,必须改变“国贫民瘠”的状况。当有人批评革命只有破坏、没有建设时,他们回答说:革命正是为了建设,“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而行”,只有推翻了腐朽政权之后,才可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解决好人民的衣食住行问题。”所以,“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我们只要看一看孙中山先生关于革命后中国如何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宏伟设想,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他对于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抱着何等殷切的期望。100年前,这些思想成为推动人们投身革命的巨大精神力量。直至今天,革命先辈留下的精神遗产仍然没有失去思想光辉,仍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09月20日,有删改。)10下列关于孙中山先生在革命后中国如何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宏伟设想的表述,推断不合理的一项(3分)()A只要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中国一定能够在经济发展中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短期内迎头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国家。B为了振兴实业,成立实业部,颁布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法令,使经济发展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C现代工业无论在数量、规模、范围还是影响上都大大超过晚清几十年的总和,教育事业、新闻出版事业、医疗事业等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D废除对官吏的跪拜礼,禁称“大人”、“老爷”;废止奴婢,解放“贱民”;男子剪辫,女子放足;禁止种植和吸食鸦片;提倡科学、反对迷信。11作者认为百年前的这场辛亥革命,有哪些是今天仍然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3分)12根据第二段画线的“这就把近代的爱国主义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句子,请说说辛亥志士们之前的爱国主义是怎样的?(3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 题。雨是江南的魂 孙如溶(1)雨是江南的魂,一年四季的雨把江南出落得轻盈窈窕,婀娜多姿。(2)每当最后一丝残雪化归大地,春风就送来了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细细的、密密的春雨,屏声息气,像一个小姑娘踮着脚轻轻袅袅地走来。一片春雨,捎来了一片绿色。(3)六月初,进入梅雨季节,雨淅沥淅沥地,时而大,时而小,茉莉花、白兰花、栀子花吮吸着雨汁吐蕾绽苞。卖花女手挽小篮穿行在姑苏小巷,深巷中吆喝起卖花声,清脆悦耳,“栀子花白兰花要伐?”苏州的东山枇杷,西山杨梅,酸酸甜甜,不由人馋涎欲滴,能不道江南好!北宋诗人贺铸有词:“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勾画出了梅雨季节江南的独特感受。(4)江南多古镇,濛濛细雨犹如一道薄纱,使古镇迷离恍惚,多一道神秘的色彩;满街花花绿绿的雨伞,把小镇点缀得多姿多彩。此时撑一顶伞在古镇的小街上悠悠散步,别有一番情趣。古镇多古宅,例如周庄的沈厅和张厅。登上沈厅的木楼梯,绕过回马楼,倚着窗户看去:街是那样的窄,对面的房子靠得那样的近,街两边的人隔窗可以伸手相握。置身古宅,淅淅沥沥的小雨会使你脑中涌出许多故事。古镇水乡水路通万方。沈厅门前的河埠头,青石方方,货进货出,这河,这河埠头,造就了一个江南巨富。张厅在屋子与园子间开凿了一条小河,河水引入家里,再造一座小桥,构成“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的水乡深宅奇观。(5)绵绵的秋雨赶走了夏日的暑热,捎来了丝丝凉意和清悠。秋雨不仅点红了枫叶,而且染黄了银杏,天平山下,紫金庵前金黄色的银杏叶给大地铺上一层金毯,引得人们争相在此留影。秋雨唤来的是丰收,红桔满枝,紫蟹满筐,金穗招人。秋雨撩拨出无限情思和爱意,情人们喜欢在秋夜散步。你看这一对,在如诗的秋雨之夜,合撑着一顶伞漫步在窄窄的小巷,踏着湿漉漉的路面走着,轻声细语倾诉着爱恋的甜、相思的苦。窗户中透出柔和的灯光,把四周调理得特别的安静。他俩走出幽深、静谧的巷子,手牵手走上高高的石拱桥,相依相偎,伫立细看:雨一滴一滴落在河里,溅起一朵一朵水花,泛起一道一道涟漪;侧耳倾听:远处传来叮叮咚咚的琵琶声,苏州评弹优美的唱腔勾起心中无限事;他们如歌地细语着这河埠头的故事,不仅有渺远的传闻,而且有他俩自己的氤氲。(6)雨声是江南人生活中美好的音乐。那大大小小的雨点打在叶子上,滴在窗户上,落在瓦片上就是一首首乐曲。有时清亮明快,有时凄凉哽咽,随着听者的情绪会演绎出不同的音乐效应,也衍生出“梧桐细雨”的名句和“雨打芭蕉”的名曲。世界名园苏州的拙政园里有个“留听阁”,阁前有一湾荷花池,因为主人喜欢听雨滴落在荷花残叶上的声音,取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诗意而得名。还有不少文人雅士也喜欢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听雨轩”、“听雨斋”云云。江南人视雨声为乐音,哪怕婚丧嫁娶,上梁建屋也不怕雨,反而说:落发、落发(苏州人把下雨叫落雨,发即发财的意思)。有一对新人的新婚之夜,正巧房中有盆晚来香千花竞放,花香习习,又逢窗外万点润物,雨乐细细,仿佛花来作伴,雨来奏乐,他们如梦如醉,意兴盎然,喜不自胜相对言说:天地作合成比翼,花雨相伴结连理。(7)人们说呖呖莺声的吴侬软语就是被江南的雨润酥的,所以苏州人说话是如此的糯,如此的软,萦绕耳边,拂之不去。怪不得人称苏州评弹是世界上最美的曲调,美得已经冲破了语言的障碍,唱遍了海内外,赢得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8)江南人爱雨,雨使江南更美,雨是江南的魂。(选自2001年1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节)13不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全文以江南的“雨”为线索,层次分明,首尾呼应,结构严谨。B文章用细腻的笔法依次描摹了江南的春雨、梅雨、秋雨和冬雨,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C文章第(6 )段写一对新人新婚之夜情景是为了说明江南人视雨声为音乐,表现江南人对雨的喜爱。D文章认为苏州评弹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曲调是由于苏州人说话的糯、软,而这又源于江南雨的润酥。E文章文笔的清新还体现在叠词、叠句的大量运用上,叠词、叠句产生的节奏感让读者似乎能倾听到浙浙沥沥、滴滴答答的音乐般的雨声,带给人无限的遐思和向往。1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雨是江南的魂”的具体含义。(4分)15品读第(5)段划线部分,试从修辞手法角度作简要赏析。(6分)(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一15 题。任继愈:中华文明的守望者任继愈1916 年4月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大家庭。他的父亲是国民党的军官,尽管资格很老,但因人很正直,又不会吹吹拍拍,所以官也没做太大,最后做参议员退了下来;他的母亲本分、正直,常常教育孩子们不要有贪图享乐的思想。母亲的正直深深地影响了他。他一生诚信不欺,最痛恨阿谀奉承、巧言令色之人。熊十力先生曾这样评价自己的这位学生:“诚信不欺,有古人风”。因为有一次任继愈很诚实地对他说“您讲的儒家、佛教那套哲学我不信了,我相信马克思主义学说是真理。”而任继愈之所以一定要当面对熊先生说出来,是因为他觉得不应该骗老师,应该实话实说。正如柏拉图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除了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哲学史的编写中,他还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佛学。他当年的几篇有关佛学的论文,受到毛泽东的赏识,毛泽东曾评价他:“凤毛麟角,人才难得。”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儒教是宗教”的观点,引起学界的巨大反响!当时有很多人不同意他的看法,但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作为一个读书人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任继愈是让人非常羡慕的。有的人认为他命好,有的人说他运气佳,但任继愈却把它归结为首先是时代造就了“英雄”。他把“命”解释为机会、机遇,而“运”则解释为大机会、大机遇。他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机会是运,不是命;命是小机遇,个人的遭遇是命。总的大命运决定小命运,在总的大命运下,小的命运不可改变。“当初编中国哲学史、中华大藏经时,首先是因为那时国家有财力了,才有可能把这件事做成,如果是放在多少年前就根本不可能做成,这是大气候决定的。又如唐玄奘译经,大机遇是国家支持,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人力、财力、物力都由国家支持,唐玄奘只管一心一意翻译就行了,他就很顺利,那一千多卷很自然地就出来了。总之个人能够做出点成绩,主要是在大环境、大气候、大趋势决定了事物的成败,当然,机遇总是给有准备之人的,个人努力也是必须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任公就领导了中国最大规模的传统文化资料整理工作,历时16 年完成了107 卷、总字数过亿的中华大藏经的搜集和整理,我国学术界从此可以引述自己的佛教经典,而之前是引用日本的大正大藏经。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文津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总计约7 亿多字的古籍文献资料汇编中华大典也在进行中。2009 年7月11 日凌晨4 时30 分,任继愈先生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93 岁。他应该是幸福地离去的,因为他说,有效的生命方能使人幸福。他一直孜孜不倦地整理和宣扬中华传统文化,93 岁的人生饱满而泛着荣光。他的研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那里有现代文化的源头。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A 任继愈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大家庭。父亲因为正直没做很大的官,母亲也本分、正直。任继愈正直的性格是深受其家庭影响的。B任继愈的诚实表现在对真理的执著上。他相信马克思主义学说是真理,觉得不应该欺骗老师,便告诉老师说儒家、佛教哲学不可信。C任继愈勇于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儒教是宗教”的观点,因而得到了毛泽东“凤毛麟角,人才难得”的高度评价。D作者引用熊十力对任继愈评价的事例,说明了其正直品性和求真求实的世界观。E 任继愈作为一个读书人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有人认为他命运好,而他认为他只是抓住了机会。首先是时代的机会,这是命,然后是个人的机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