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高级中学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1页
龙城高级中学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2页
龙城高级中学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3页
龙城高级中学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4页
龙城高级中学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城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吕氏春秋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 要解决以上问题,宗法制中规定了什么制度( )A.嫡长子继承 B.按年龄继承 C.按军功继承 D.按遗嘱继承2.西周维系嫡长子继承制的纽带是 A血缘 B地域 C财产 D宗教3.香港特区的中学历史教材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4.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历史老师在讲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时,让学生再现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 “三公”坐着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情况汇报。 中书省按照皇帝的决定起草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通过后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 按事情所属部门交给六部办理。情景、分别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制A汉朝、宋朝 B唐朝、明朝 C秦朝、唐朝 D秦朝、汉朝5.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A设“中朝”B置枢密院C置刺史 D设内阁6.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郡县制 A始于秦朝的建立 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 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便于扩大秦国版图7.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以下对中央集权制度评价正确的有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迅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应对突发事件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专制统治产生的根源A B C D8.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空设,在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 B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C协助丞相管理军事 D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9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10.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科举制”相一致的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1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 A削弱皇权 B缩小地方权限 C加强皇权 D扩大地方权限12.为了监察地方官吏,北宋政府设置了 A刺史 B通判 C知州 D三司使1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进行了探究,并准备撰写历史小论文。在拟定的论文标题中,出现错误的是A.趣谈周公与宗法制B.简评秦朝御史大夫的监察职能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明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15.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这一制度评说的是 A秦朝三公九卿制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宋朝二府三司制 D明朝殿阁大学士16.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A唐朝 B北宋 C明朝D清朝17.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察举制的创立 B内阁的设立 C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D军机处的设立18.朱子语类中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这段话主要说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A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 B导致了国家财政危机C过分削弱了地方权力 D造成了边疆地区危机19.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正确排列是中书门下的设立 丞相制度的废除 军机处的设立 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 B C D.20.宋太祖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物质基础的是A.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 B. 削夺朝中大将兵权 C. 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 D. 实行统兵与调兵权的分离21.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 “贵”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工部 B礼部 C户部 D吏部22.“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23.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决定这一特色的关键因素是: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24.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制的是A梭伦 B伯利克里 C克里斯提尼 D苏格拉底25.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指 A妇女 B外邦人 C奴隶 D成年男性公民26.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A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B这是在平民的要求和斗争下制定的C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 D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27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28假如你是英国人,想当选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成为英国某一政党的领袖 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 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得到国王的任命A.B.C. D.291707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其目的是A.打击个别议员 B.减少议员人数 C.削减国家财政开支 D.进一步限制王权30“直到十九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B国王“统而不治” 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D三权分立制确立31.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3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C.国王不能随便征税 D.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33.“这个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呈现出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特征。诸多事实表明,这个国家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指 A英国 B美国 C希腊 D罗马34.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A联邦制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 C民主原则 D民族平等原则351787年宪法生效后,美国从一个松散的“邦联”发展成为统一的“联邦”。这一转变的重要意义有较好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共和政体 A. B. C. D.36.“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A分权制衡原则 B民主原则 C联邦制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37.美国1787年宪法最具创新性的内容是A建立中央集权 B议员由选举产生 C实行三权分立 D开创代议制政体38.恩格斯说:“这个新世界由于藐视一切继承的和传统的东西而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些旧式的、沉睡的欧洲人;这个新世界是由现代的人们根据现代的、实际的、合理的原则在处女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恩格斯所说的“新世界”是指 A1689年的英国B1787年的美国 C1917年的俄国D1949年的中国39.近代美国曾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这些条约有解释权的是 A.国会 B.总统 C.参议院 D.联邦法院40.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东西方天平失衡的开端。其观察到的历史影响因素是A社会形态转变 B民族矛盾激化C革命力量兴起 D文化途径迥异二、非选择题,1小题。20分。41.“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比较”也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6分)答案:中国的选举是指选拔官员的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选举的范围基本限于统治集团内部(奴隶主或地主阶级);(3分)西方的选举是在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的基础上的资本主义“选举”制度(3分)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明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2) 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的“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6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2分)不同:(1)起源阶段的选举是直接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2分)(2)起源阶段的选举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2分)材料三 “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