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下前后.doc_第1页
一年级上下前后.doc_第2页
一年级上下前后.doc_第3页
一年级上下前后.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上、下、前、后 课型 准备课+展示课 集备时间: 2013 年 9 月 日 星期 主备人: 莫桂婷 学科组员: 黄有群 覃程 莫桂婷 张翠华 谭美珠 韦梅 谢金青 李雪 刘立民 吴玲梅 韦凤玲 潘家敏 学科组长: 李雪 三备人: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 二 单元 P 12 第 一 课 上、下、前、后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教学重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对学生上下、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学内容提要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预设点拨问题课前预习 个人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第9页例题的情境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些什么?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教学前、后。让一组学生排成一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新知教学围绕教材的情境图展开探究,让学生观察图,让学生了解同一个物体和不同的物体比,就有不同的位置,体会参照物不同,物体的上下位置就发生了变化,初步感知上下、前后的相对性。(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找“前后”的游戏活动,观察学生的变换站立方向,一下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其中的奥秘,真正明白方向发生变化,前后位置也就发生了变化,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一、导入新课游戏引入听教师喊口令,做动作。一、1、 谈话:小朋友喜欢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比一比,谁最机灵,做的动作最准确,我们就评他“小机灵奖”。2、 教师喊口令:小脚向上跳一跳,小脚向下蹲一蹲,小脚向前走一步,小脚向后退一步。3、 评出“小机灵奖”。提问:我们口令中的上下、前后表示什么?二、学习目标 齐读( 全班)1、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和顺序。2、了解位置的相对性。三、小组学习+展示小组讨论、交流、汇报1出示教科书P9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些什么?(2)仔细看图:你能说说汽车、卡车、轮船分别在什么地方吗?(3)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火车在汽车的下面 ,在轮船的( ),卡车在汽车的( ),汽车在卡车的( ),完成以下空格和问题。(4)质疑:为什么说火车一会在下面,一会在上面?2、小组讨论,汇报。3、教学前、后。(1)老师请3位小朋友上台(面朝北)。谁在前面,谁在后面。中间那位同学和谁比在前,和谁比在后.(2)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向后转)(3)4名学生排成队,按要求变化方向。你发现了什么?和原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面朝北时,1号在最前面,3号在最后面;面朝南时,1号在最后面,3号在最前面。)(4)质疑:为什么1号一会儿在最前面,一会儿在最后面?小组展开讨论。4、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 在另一个同学的 (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6、找几位同学让他们分别说说自己的上面有什么,再找几位同学让他们举几个例子,什么和什么比在上面,又和什么比在下面。四、小结 倾听(全班) 小结:我们要说一个人或物体在上面还是下面、在前面还是后面,就要看它和谁比,和不同的人或物比,它的上、下、前、后位置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物体的空间位置是相对的,关键要看它和谁比。方向不同,所指的位置关系也不同。五、当堂检测小组1、说一说:课桌的上面有什么?课桌的下面有什么?指名说、同桌互说。2、摆一摆: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3、让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前面有哪些同学,后面又有哪些同学。六、拓展提升个人回家后,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把你卧室内物体的位置说给爸爸妈妈听。第二天回到学校,向同桌介绍一下自己的卧室。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教学本节课前学生已对前后知识有了一定的感知,这节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让学生能准确地用“前后”知识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注意渗透物体前后的相对性。让一组学生排成一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新知教学围绕教材的情境图展开探究,让学生观察图,让学生了解同一个物体和不同的物体比,就有不同的位置,体会参照物不同,物体的上下位置就发生了变化,初步感知上下、前后的相对性。(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