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构施工图识读 1 概述 1 1结构施工图概念是根据建筑的要求 经过结构选型和构件布置以及力学计算 确定建筑各承重构件的形状 材料 大小和内部构造等 把这些构件的位置 形状 大小和连接方式绘制成图样 指导施工 这种图样称为结构施工图 1 2结构施工图的作用结构施工图主要用来作为施工放线 挖基槽 支模板 绑扎钢筋 设置预埋件 浇注混凝土 安装梁 板 柱等构件 以及编制预算和施工组织等的依据 并表达结构设计的内容 它是反映建筑物和承重构件 如基础 承重墙 柱 梁 板 屋架 的布置 形式 大小 材料 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的图样 它还反映其他专业 如建筑 给排水 暖通 电气等 对结构的要求 1 3结构施工图的主要内容 1 结构设计说明1 主要设计依据2 自然条件及使用条件3 施工要求4 材料的质量要求 2 结构布置平面图1 基础平面图2 楼层结构平面图3 屋顶结构平面图 3 构件详图1 梁 板 柱及基础结构详图2 楼梯结构详图3 屋架结构详图4 其它构件详图 常用构件代号规定 将构件的名称用代号表示 表示方法 用构件名称的汉语拼音字母中的第一字母表示 如 圈梁QL过梁GL屋面板WB框架KJ阳台YT现浇板XB 1 4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的表示方法有三种 一 详图法 它通过平 立 剖面图将各构件 梁 柱 墙等 的结构尺寸 配筋规格等 逼真 地表示出来 用详图法绘图的工作量非常大 二 梁柱表法 它采用表格填写方法将结构构件的结构尺寸和配筋规格用数字符号表达 此法比 详图法 要简单方便得多 手工绘图时 深受设计人员的欢迎 其不足之处是 同类构件的许多数据需多次填写 容易出现错漏 图纸数量多 三 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 以下简称 平法 它把结构构件的截面型式 尺寸及所配钢筋规格在构件的平面位置用数字和符号直接表示 再与相应的 结构设计总说明 和梁 柱 墙等构件的 构造通用图及说明 配合使用 平法的优点是图面简洁 清楚 直观性强 图纸数量少 设计和施工人员都很欢迎 为了保证按平法设计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 建设部已将平法的制图规则纳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详见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GJBT 51800G101 以下简称 平法规则 详图法 能加强绘图基本功的训练 梁柱表法 目前还在广泛应用 而 平法 则代表了一种发展方向 1 5结构施工图识读的正确方法是 先看结构设计说明 再读基础平面图 基础结构详图 然后读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 最后读构件详图 钢筋详图和钢筋表 各种图样之间不是孤立的 应互相联系进行阅读 识读施工图时 应熟练运用投影关系 图例符号 尺寸标注及比例 以达到读懂整套结构施工图 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知识 2 1 钢筋混凝土构件和详图1 钢筋混凝土构件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 2 混凝土抗压强度高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为C15 C80共14个等级 数字越大 表示混凝土抗压强度越高 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 容易受拉而断裂 3 钢筋混凝土构件 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梁 板 柱 基础等构件称钢筋混凝土构件 4 钢筋混凝土结构 全部用钢筋混凝土构件承重的结构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2 2 构件受力状况 图7 1构件中没有加钢筋 图7 2构件中加了钢筋 1 受力筋构件中承受拉应力和压应力的钢筋 用于梁 板 柱等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 2 箍筋构件中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 剪应力 并固定纵向钢筋的位置 用于梁和柱中 3 架立筋与梁内受力筋 箍筋一起构成钢筋的骨架 4 分布筋与板内受力筋一起构成钢筋的骨架 垂直于受力筋 5 构造筋因构造要求和施工安装需要配置的钢筋 钢筋的保护层 为了使钢筋在构件中不被锈蚀 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在各种构件中的受力筋外面 必须要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 这层混凝土就被称为保护层 架立筋 弯起筋 分布筋 受力筋 箍筋 受力筋 受力筋 箍筋 2 3 钢筋的名称和作用 图7 3 梁 板 柱 2 4 钢筋的弯钩1 标准的半圆弯钩 一个弯钩需增加长度为6 25d 例如 直径为20的钢筋弯钩长度为6 25x20 125mm 一般取130mm 2 箍筋弯钩 箍筋分为封闭式 开口式 抗扭式三种 封闭式和开口式箍筋的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同半圆弯钩一样取5d 抗扭式箍筋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确定 一般取10d 钢筋弯钩形式如下图 2 5 钢筋的表示方法 4 25d 3 5d 5d 直角弯钩 在板上皮 在板下皮 封闭式箍筋 开口式箍筋 抗扭式箍筋 10d 6 25d 3d 3 5d 半圆弯钩 3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图示方法和尺寸注法3 1 图示方法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是加工制作钢筋 浇筑混凝土的依据 其内容包括模板图 配筋图 钢筋表和文字说明等 1 模板图主要表示构件的外形 尺寸 标高以及预埋件的位置等 作为制作 安装模板和预埋件的依据 2 配筋图主要用来表示构件内部钢筋布置情况的图样 它分为立面图 断面图和钢筋详图 立面图主要表示构件内钢筋的形状及其上下排列位置 断面图主要表示构件内钢筋的上下和前后配置情况以及箍筋形状等 钢筋详图主要表示构件内钢筋的形状 3 钢筋表 图示的重点是钢筋及其配置 而不是构件的形状 为此 构件的可见轮廓线等以细实线绘制 图7 4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内容与图示方法 3 2 标注法1 标注钢筋的根数和直径n d 如 2 标注钢筋的种类 直径和相邻钢筋的中心距离 d s 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钢筋的直径 mm 相邻钢筋的中心距离 mm 相等中心距离符号 如 6 200 4 20 凝土梁 凝土梁 4 阅读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 4 1 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一般用立面图和断面图来表示梁的外形村和钢筋配置 见图7 5 如果你是一位钢筋工 请你计算一下各种钢筋的长度 4 2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结构详图 一般采用剖面图表示 当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配筋比较简单时 也可把板的配筋直接在结构平面图上表示 见图7 6 读图回答问题 如何区分板的底部钢筋和上部钢筋 配有几种规格的钢筋 其等级 直径 数量分别是多少 请你在底层平面图中找一找该板的位置 板的负筋的画法板的跨中不出现负弯矩时 负筋从支座边可伸至板的L0 3 活载大于三倍恒载 L0 4 活载不大于三倍恒载 或L0 5 端支座 L0为相邻两跨中较大的净跨度 双向板两个受力方向支座负筋的长度均取短向跨度的1 4 钢筋长度应加上梁宽并取50mm的倍数 板的跨中有可能出现负弯矩时 板面负筋宜采用直通钢筋 负筋对称布置时 可采用无尺寸线标注 负筋的总长度直接注写在钢筋下面 负筋非对称布置时 可在梁两边分别标注负筋的长度 长度从梁中计起 端跨的负筋无尺寸线时直接标注的是总长度 以上钢筋长度均不包括直弯钩长 板厚较大的悬臂板筋和直通负钢筋 均应加设支撑钢筋 并在图中注明 4 3钢筋混凝土柱的配筋图 如果你是一位钢筋工 请你计算一下各种钢筋的长度 5 基础平面图与基础详图 基础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为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埋于地下 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 并传递给基础 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形式相应地决定基础的形式 如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为砖墙承重 就采用墙下条形基础 独立柱基础作为柱子的基础 基础图表示建筑物室内地面以下基础部分的平面布置及详细构造 通常用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表示 基础平面图 假想在建筑物底层室内地面下方作一水平剖切面 将剖切面下方的构件向下作水平投影 即为基础平面图 基础详图主要表明基础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形状 大小 材料及基础埋深等 通常用断面图表示 并与基础平面图中被剖切的相应代号及剖切符号一致 符号一致 5 1 阅读条形基础图 图7 7 基础平面图中只画基础墙 基础底面轮廓线 表示基坑开挖的最小宽度 基础的可见轮廓线可省略 其具体的细部形状等用基础详图表示 在基础平面图中 用中实线表示剖切到的基础墙身线 用细实线表示基础底面轮廓线 粗实线 单线 表示可见的基础梁 不可见的基础梁用粗虚线 单线 表示 基础详图中一般包括基础的垫层 基础 基础墙 包括放大脚 基础梁 防潮层等所用的材料 尺寸及配筋 基础详图一般同断面图表示 为了突出表示基础钢筋的配置 轮廓线全部用细实线表示 不画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图例 用粗实线表示钢筋 5 2 根据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指挥和组织施工见图7 85 3 阅读独立基础详图 见图7 95 4 独立基础的施工过程 见图7 10 6 楼层结构平面图结构平面图也称结构平面布置图 表示墙 梁 板 柱等构件在平面图中的布置 是施工中布置各层承重构件的依据 楼层结构平面图是假想用一个紧贴楼面的水平面剖切楼层后所得的水平剖视图 6 1 楼层结构平面图见图7 116 2 阅读楼层结构平面图 见图7 12 注意 楼梯间的结构布置一般用较大比例单独画出 所以图中楼梯间部分用细实线画出其对角线 并注以文字 说明详图另画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预制板的代号有那些内容 该楼层有几种预制版 铺设在什么地方 XB 1的意义是什么 该处的钢筋有几种 是什么规格 型号的 怎样铺设的 解释QL 1A QL 1 GL 3 XZ3的意思 在图中找出所有的圈梁 过梁 7钢筋平法施工图的识读 平面整体表示法 是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 一次整体直接地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 并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 形成一套表达顺序与施工一致且利于施工质量检查的结构设计 按平法设计绘制的施工图 一般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构成 且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示了各构件的尺寸 配筋和所选用的标准构造详图 7 1柱的平法识读 7 2梁的平法识读 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 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梁配筋图 7 2 1 平面注写方式平面注写方式 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 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 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 见图7 2 1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 则将该项数值用原位标注 使用时 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7 2 1 1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可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 集中标注的内容 包括五项必注值和一项选注值 五项必注值包括 梁编号 梁截面尺寸 梁箍筋 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 一项选注值为梁顶面标高高差 1 梁编号梁编号由梁类型 代号 序号 跨数及有无悬挑几项组成 注 A 为一端悬挑 B 为两端悬挑 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KL2 2A 表示第2号框架梁 2跨 一端悬挑 L9 7B 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 7跨 两端有悬挑 2 梁截面尺寸 等截面梁用b h表示 加腋梁用b h yc1 yc2表示 其中c1为长 c2为高 悬挑梁当根部和端部不同时 同b h1 h2表示 其中h1为根部高 h2为端部高 3 梁箍筋 包括钢筋级别 直径 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 分隔 箍筋肢数写在括号内 箍筋加密区长度按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详图采用 例10 100 200 2 表示 级钢筋 直径10mm 加密区间距100mm 非加密区间距200mm 均为双肢箍 13 10 150 200 4 表示 级钢筋 直径10mm 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 间距150mm 梁的中部间距200mm 四肢箍 8 100 4 150 2 表示 级钢筋 直径8mm 加密区间距100mm为四肢箍 非加密区间距150mm为双肢箍 4 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所注规格及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 应用加号 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 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 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 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 例2 22用于双肢箍 2 22 4 12 用于6肢箍 其中2 22为通长筋 4 12为架立筋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全跨相同 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 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 用分号 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 例2 14 3 18表示梁的上部配置2 14的通长筋 下部配置3 18的通长筋 5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当梁腹板高度hw 450mm时 须配置符合规范规定的纵向构造钢筋 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 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 且对称配置 例G4 12 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 12的纵向构造钢筋 两侧各配置2 12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 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 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 且对称配置 例N6 18 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 18的受扭纵向钢筋 两侧各配置3 18 当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 不再重复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但此时受扭纵向钢筋应满足规范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 6 梁顶面标高高差此项为选注值 当梁顶面标高不同于结构层楼面标高时 需要将梁顶面标高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注写在括号内 无高差时不注 高于楼面为正值 低于楼面为负值 7 2 1 2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的内容包括 梁支座上部纵筋 梁下部纵筋 附加箍筋或吊筋 1 梁支座上部纵筋原位标注的梁支座上部纵筋应为包括集中标注的通长筋在内的所有钢筋 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 用加号 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 且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6 254 2表示支座上部纵筋共两排 上排4 25 下排2 25 2 25 2 22表示支座上部纵筋共四根一排放置 其中角部2 25 中间2 22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 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 否则 须在两边分别标注 见图7 2 2 7 2 3 2 梁下部纵筋与上部纵筋标注类似 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同排纵筋有两种不同直径时 用加号 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 且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6 252 4表示下部纵筋共两排 上排2 25 下排4 25 全部伸入支座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伸入支座时 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例6 252 4表示上排纵筋2 25 不伸入支座 下排纵筋4 25 全部伸入支座 3 附加箍筋或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 用线引注总配筋值 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 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 可在图中统一说明 少数与统一说明不一致者 再原位引注 见图7 2 4 7 2 5 7 2 2 截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 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 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 并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将图7 2 1框架梁KL2用截面注写方式表示 见图7 2 6 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写示意 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写示意 7 3剪力墙的平法识读 剪力墙的平面表示方法有两种 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 7 3 1 列表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 系分别在剪力墙梁表 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柱表中 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 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示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一 墙柱编号墙柱编号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表达形式见表 二 墙身编号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 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 其中 排数注写在括号内 表达形式为 Q 排 注 1 在编号中 如若干墙柱的截面尺寸与配筋均相同 仅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 可将其编为同一墙柱号 若干墙身的厚度尺寸和配筋均相同 仅墙厚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或墙身长度不同时 也可将其编为同一墙身号2 对于分布钢筋网的排数规定 非抗震 当剪力墙厚度大于160时 应配置双排 当其不大于160时 宜配置双排 抗震 当剪力墙厚度不大于400时 应配置双排 当剪力墙厚度大于400 但不大于700时 宜配置三排 当剪力墙厚度大于700时 宜配置四排 各排水平分布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与间距应保持一致 当剪力墙配置的分布钢筋多于两排时 剪力墙拉筋两端应同时勾住外排水平纵筋和竖向纵筋 还应与剪力墙内排水平纵筋和竖向纵筋绑扎在一起 7 3 2 截面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 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 在相同的编号中选择一根墙柱 一道墙身 一根墙梁 放大到适当的比例 直接注写墙柱 墙身 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见图7 3 2 7 3 3 剪力墙洞口的表示方法 一 在剪力墙平面图上绘制洞口示意 并在标注洞口中心的平面定位尺寸 二 在洞口中心位置引注 洞口编号 洞口几何尺寸 洞口中心相对标高 洞口每边补强钢筋 共四项内容 具体规定如下 1 洞口编号 矩形洞口为 JD 为序号 圆形洞口为 YD 为序号 2 洞口几何尺寸 矩形洞口为洞宽 洞高b h圆形洞口为洞口直径D 3 洞口中心相对标高 系相对于结构楼 地 面标高的洞口中心高度 当其高于结构层楼面时为正值 低于结构层楼面时为负值 4 洞口每边补强钢筋 分以下几种不同情况 1 当矩形洞口的洞宽 洞高均不大于800时 如果设置构造补强纵筋 即洞口每边加钢筋 2 12 其不小于同向被切断钢筋总面积的50 本项免注见图1 3 3 矩形洞宽和洞高均不大于800时洞口补强纵筋构造例 JD3400 00 3 100 表示3号矩形洞口 洞宽400 洞高300 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3100 洞口每边钢筋按构造配置 2 当矩形洞口的洞宽 洞高均不大于800时 如果设置补强纵筋大于构造配筋 此项注写洞口每边补强钢筋的数值 例 JD2400 00 3 100 3 14 表示2号矩形洞口 洞宽400 洞高300 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3100 洞口每边补强钢筋为3根14 3 当矩形洞口的宽度大于800时 在洞口的上 下须设置补强暗梁 此项注写为洞口上 下每边暗梁的纵筋与箍筋的具体数值 在标准构造详图中 补强暗梁梁高一律定为400 施工时按标准构造详图取值 设计不注 当设计者采用与该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 应另行注明 当洞口上 下边为剪力墙连梁 此项免注 洞口竖向两侧按边缘构件配筋 亦不在此项表达 见图7 3 4 矩形洞宽和洞高均大于800时 洞口补强暗梁构造例 JD51800 100 1 800 620 8 150 表示5号矩形洞口 洞宽1800 洞高2100 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1800 洞口上下设补强暗梁 每边暗梁纵筋为6 20 箍筋为8 150 4 当圆形洞口设置在连梁中部1 3范围 且圆洞直径不应大于1 3梁高 时 需注写在圆洞上 下水平设置的每边补强纵筋与箍筋 连梁中部圆形洞口补强钢筋构造注 圆形洞口预埋钢筋套管 括号内标注用于非抗震 5 当圆形洞口设置在墙身或暗梁 边框梁位置 且洞口直径不大于300时 此项注写洞口上 下 左 右每边布置的补强纵筋的数值 图7 3 6剪力墙圆形洞口直径不大于300时 补强纵筋构造 6 当圆形洞口直径大于300 但不大于800时 其加强钢筋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系按照圆外切正六边形的边长方向布置 设计仅需注写六边形中一边补强钢筋的具体数值 7 4板的平法识读 7 4 1 板的平面表示方法 一 坐标方向的规定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 图面从左至右为X方向 从下至上为Y方向 当轴网转折时 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转折 当轴网向心布置时 切向为X方向 径向为Y方向 二 板块集中标注板块集中标注的内容为 板块编号 板厚 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对于普通楼面 两向均以一跨为一块板 对于密肋楼盖 两向主梁 框架梁 均以一跨为一块板 非主梁密肋不计 所有板块应逐一编号 相同编号的板块可择其一做集中标注 其它仅注写置于圆圈内的板编号 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 2 板厚板厚注写为h 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 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 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注写为h 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厚时 此项可不注 3 贯通纵筋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 当板块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 并以B代表下部 T代表上部 B T代表下部与上部 X向贯通筋以X打头 Y向贯通筋以Y打头 两向贯通筋配置相同时则以X Y打头 当为单向板时 另一向贯通筋的分布筋可不必注写 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当在某些板内 例如在延伸悬挑板YXB 或纯悬挑板XB的下部 配置有构造钢筋时 则X向以Xc Y向以Yc打头注写 4 板面标高高差板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 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 且有高差时注 无高差时不注 5 有关说明同一编号板块的类型 板厚和贯通纵筋均应相同 但板面标高 跨度 平面形状以及板支座上部的非贯通纵筋可以不同 如同一编号板块的平面形状可为矩形 多边形及其它形状等 板平法集中标注图 LB1表示1号楼板 板厚120mm 板下部配置的贯通纵筋X向为10 150 Y向为10 100 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 例2 延伸悬挑板平法标注见图 延伸悬挑板平法标法YXB1表示延伸悬挑板的编号 h 150 100表示板的根部厚度为150mm 板的端部厚度为100mm 下部构造钢筋X方向为8 150 Y方向为8 200 上部X方向为8 150 Y方向按1号筋布置 例3 纯悬挑板平法标注见图 三 板支座原位标注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 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 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 当在梁悬挑部位单独配置时 则在原位表达 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 或梁悬挑部位 垂直于板支座 梁或墙 绘制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 当该筋通长设置在悬挑板或短跨板上部时 实线段应画至对边或贯通短跨 以该线段代表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 并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 如 等 配筋值 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 注写在括号内 且当为一跨时可不注 以及是否横向布置到梁的悬挑端 例如 为横向布置的跨数 A 为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一端的悬挑部位 B 为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两端的悬挑部位 1 非悬挑板的平法原位标注 图中 表示2号钢筋 8 150表示直径为圆8的钢筋 间距为150mm 2 表示连续布置的跨数为两跨 900 1000表示自梁支座中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 两边对称延伸时 另一侧可不标注 如轴线的2号筋 2 一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 注 2A表示板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一端悬挑部位 3 两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法 注 2B表示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两端悬挑部位 4 支座单边平法原位标注 注 板负筋尺寸1000表示自支座中线到跨内延伸的长度 四 隔一布一筋方式当板的上部已配置有贯通纵筋 但需增配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时 应结合已配置的同向贯通纵筋的直径与间距采取 隔一布一 方式配置 隔一布一 方式 为非贯通纵筋的标注间距与贯通纵筋相同 两者组合后的实际间距为各自标注间距的1 2 当设定贯通纵筋为纵筋总截面面积的50 时 两种钢筋应取相同直径 当设定贯通纵筋大于或小于总截面面积的50 时 两种钢筋则取不同直径 1 直径相同情况例1 板上部已配置贯通纵筋12 250 该跨同向配置的上部支座非贯通纵筋为 12 250 表示在该支座上部设置的纵筋实际为12 125 其中1 2为贯通纵筋 1 2为 非贯通纵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附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第一中学校园引才笔试备考有完整答案详解
- 未包括的互联网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用户生成图文故事创作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低温耐受性马铃薯品种研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附有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智能制造数字化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模考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四川宜宾市珙县事业单位选调13人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常用玻璃仪器操作规范课件
- 《青纱帐-甘蔗林》教案- 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 TCRHA 063.1-2024 消毒供应质量管理及评价 第1部分:外包消毒供应业务
- 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防洪评价收费标准
- 攻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计划书【模板】
- NBT 10643-2021 风电场用静止无功发生器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PDF解密
- 初中英语单词表(For-Junior)2182个 带音标
-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 财务工作内部培训课件
- 网络安全意识培训
- 建筑艺术赏析(职业通用)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