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培优历史训练题5.docx_第1页
2013-2014学年度培优历史训练题5.docx_第2页
2013-2014学年度培优历史训练题5.docx_第3页
2013-2014学年度培优历史训练题5.docx_第4页
2013-2014学年度培优历史训练题5.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培优历史训练题5命题人:曾志军综合题(题型注释)1(10分)“富强”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施政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遥客书(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变法使秦国“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的认识。(4分)材料二 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黄仁宇中国大历史(2)王安石“信用贷款的办法”有哪些?(2分)(3)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不加税而国用足”。请你说明理由。(4分)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材料三 理论上讲,“均田制”依靠的是耕地在纳税农民之间的定期再分配,但实际上究竟有多少耕地进行了再分配,这一点非常可疑。国内形势的稳定造成了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人口的增长尤为迅速,与土地资源的增长不相适应,其结果可想而知。多数农民从祖父辈继承的田地数量出现严重不足,这些土地大部分登记为永业田。于此同时,后代皇帝封爵土地日益增多,这样,可供分配纳税农民的土地数量便相对减少了。到8世纪的上半期,整个“均田制”明显地陷于崩溃。 浅谈北魏均田制材料四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共同之处?(2分)(2)依据材料三,分析均田制崩溃的具体原因? (6分)(3)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8分)3改革是为了缓和矛盾,解决社会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重新分割土地,并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的困苦之中。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 梭伦传材料二 王安石材料三 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请同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梭伦“挺身而出”后是如何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和改革“政治制度”的?(8分)(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为解决财政危机,王安石在理财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与富商争夺利益的措施?(不可照搬所有措施) (3分)(3)材料三中反映出明治政府的哪一政策?该政策体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4分)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们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材料二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材料三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材料二,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6分)(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根据材料三,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8分)5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俄史材料二 “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它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节选自1861年“二一九法令”请回答:(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有何矛盾之处?(2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暂时义务农”与“完全自由的农民”权利有何区别?材料二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为什么?(7分)(3)有人说:“二一九法令”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但它却使俄国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4分)6【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 1871年底,日本派出了岩仓为首的代表团出访欧美,进行实地考察。重点研究各国宪法的木户孝永认为,日本人民知识水平低,制订宪法要靠君主英断,他看到德国情况后,认为“现在罕有与普鲁士新政相比者”,“尤当取者,应以普鲁士为第一”。他还十分注意德国皇室贵族的地位和待遇问题,认为“普鲁士宪法最适合渐进主义”。于是日本决定效法德国,建立普鲁士式的立宪政体。同时,对德国自身在工业化过程中向英法等国学习的经验,如政府的干预与大公司的作用等等,日本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决心效仿。后来日本政府在采矿、炼钢和造船等领域建立起一些大型企业,当这些企业建成后,通常又以极低的价格将它们出售给各种享有特权的私人企业。结果,少数富贵家族即通常所称的财阀,迅速地掌控了国家重要生产领域里的大部分生产。材料二 历史学家罗荣渠认为:近代化的模式,从性质角度分,一般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从动因角度分,大体可分为原发性内生型现代化(简称原发型)和传导性外发型近代化(简称传导型,又称赶超型)两种模式。每一个国家在推进现代化时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或策略,所以近代化也是“本土化”的过程。(1)据材料一分析日本在向西方学习、推进近代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显著特点?(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不得照抄原文。)(6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2)阅读材料二,从动因角度来看,你认为日本的近代化应该属于什么模式?(2分)在这中间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力量?(3分)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止,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材料二 1901年清末新政伊始,清廷就启用管学大臣张百熙着手学制制定工作。1902年8月,清政府正式公布中国近代第一部学校系统章程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多参照日本学制。1904年1月,清廷再次颁布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其中强调,“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注: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刘翔论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1)根据以上材料,比较近代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相似之处。(6分)(2)综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日两国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8分)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 一一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名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1)材料一反映出梭伦改革前怎样的社会状况?梭伦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2)按梭伦之法,材料二中跻身于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到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不同程度上都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 同?(4分)参考答案1(1)评价:“民以殷盛”过分夸大了商鞅变法的作用;商鞅变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实现了“国以富强”。(4分)(2)办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3)理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执行过程中增加了百姓负担。(4分)【解析】略2(1)按人口分配土地。(2分)(2)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了人多地少、土地分配不足的现象;大量土地日益成为永业田,归私人所有;皇帝赏赐土地增多,政府可供分配的土地总量不断减少。(6分)(3)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加快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北魏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8分)(评分标准:此题满分16分,第一小问必须回答出授田的标准时按人口分配或是计口授田也可,只达措施的没有分;第2和第3小问每点2分,共14分)【解析】略3(1)措施:释放负债者:颁布解负 令;改革政治制度:恢复公民大会的地位、创设四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8分)(2)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不可照搬王安石变法所有措施)。(3分)(3)殖产兴业;政府扶植。(4分)【解析】略4(1)问题:政府要不要“理财”。实质:祖宗之法是否可变。触动利益: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2)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第(1)问中王安石和司马光都在强调自己的“理财”观念,可概括出讨论的焦点是“理财”。材料二,三句话的核心是“变”,所以争论的实质是要不要变法。而触动的肯定是保守派的利益,明确保守派包括哪些人即可回答。第(2)问“理财”措施根据教材相关知识回答即可。重视货币的原因结合宋朝大环境回答。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影响5(1)给农民土地,但不能彻底解放农民;既要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2分)(2)“暂时义务农民”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完全自由”的农民可以通过赎买拥有私产。(4分)不符合实际。(1分)改革后取得“自由”的农民还要受控制在地主贵族手中的村社管理,农民对地主的经济依附关系依然存在。(2分)(3)通过改革,俄国的农奴制被废除,封建生产关系遭到破坏,为俄国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等,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所以说它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改革是在以沙皇为代表的贵族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它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严重阻碍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而且,沙皇专制得到了维护。所以说,它使俄国无法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4分)【解析】试题分析:(1)注意材料信息“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既要解放农民,但不能彻底解放农民;既要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2)“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可知“暂时义务农”与“完全自由的农民”权利的区别。后面一小问结合课本知识回答。(3)本问实际是考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客观的进行评价。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点评: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考点在对改革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的准确把握,注意与同时期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分值10分左右。6【解析】略7(1)建立了近代学制;重视儒学道德教育;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政府主导。(6分)(2)中央政府的权威,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文化的包容性、思想解放的程度,改革配套措施是否完善,有利的国际环境等(言之有理即可)。(8分)【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阅读材料,提炼信息,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两国的改革相似之处可以结合材料归纳即可,如两国都有自己学制-学制、“壬寅学制”;均重视儒学道德教育-“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止,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还有既借鉴外国经验,也不忘记自身特点;政府主导等。第(2)问,考查深层次分析原因的能力,可以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归纳,国内如政府的权威、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及配套措施等方面归纳,言之有理即可。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教育学制改革;近代中国的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