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大二下半学期文艺概论考试资料及真题.doc_第1页
2012年大二下半学期文艺概论考试资料及真题.doc_第2页
2012年大二下半学期文艺概论考试资料及真题.doc_第3页
2012年大二下半学期文艺概论考试资料及真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大二下半学期文艺概论考试资料及真题【名词解释】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文艺学这个名称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俄文翻译过来的。 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 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 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2.文学四要素考试考了名词解释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世界:在这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作者:占有重要的地位,没有作者就没有作品,文学活动也就没有意义了。作品:文学反映的世界并不等于世界本身,同时,文学表达的情感也不同于作者内心的实际感受,这两种不同终究要在作品中显现出来。读者: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这是审美在创造的过程。3.游戏发生说游戏发生说是关于文学起源的一种学说,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后来席勒继承并发展了游戏说,提出人的艺术活动是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认为“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4.文学意境考试考了名词解释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境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特征。5.文学风格考试考了名词解释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此定义的要点是:(1)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2)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6.文学欣赏考试考了名词解释文学欣赏是欣赏主体对客体,即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感知、鉴赏和分析的过程,审美再创造是文学欣赏的性质,主体的差异性和情感的愉悦性,是欣赏结果的特点。7.期待视野考试考了名词解释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外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三个层次。8.隐含的读者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这种预想有时是自觉的,有时可能是不自觉的。9.净化净化原是医学术语,最早见之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而文学的净化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派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概括地说,所谓净化,就是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而达到的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其作用表现在:一读者可以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而暂时忘却世俗的困扰和人生的烦恼,以维持心灵的平衡;二由于作品中某种情感力量的震撼,使读者的某种情绪得以宣泄,使畸变的心态得以矫正,使扭曲的人格变得纯正。10.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论述题】1.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闻一多死水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作,但诗中“死水”不能轻易断言就是二龙坑的那个死水或者说是二龙坑的死水。作品中被添加了深刻的思想感情,只不过这种思想感情很含蓄,从创作时间看象征腐败的美国社会,从发表时间看象征北洋政府,从诗集出版时间看象征黑暗的中国社会,所以说“死水”形象是客观内容与主观情思相结合的产物。文学形象又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如三国演义,我们看三国,都认为曹操是一个十分阴险的人,他玩弄权术。可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其实他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政治家,没有小说描述的那般阴暗。因为文学创作是以历史人物为原型进行加工,但又有了一定的提高,有了他自己的生命。真实是因为这人物确实存在,假定则是作者自己的创作。文学形象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如西厢记中,我们看的崔莺莺的形象,可以看到那个时代女性的一般特点,她们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一个个都是大家闺秀,这是她身上的一般性;但是她又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得不说,这是她的独特之处。文学形象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比如古诗,古诗里的意象是确定的,可是这些意象背后的意境却是不确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话,读的人不一样,这愁的具体内容也就不一样了。2.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考试考了论述题意境是我国古典文学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他/她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如杜甫的春望中的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将自己个感情融入到景色当中,使景都带上了主观的色彩,可谓是做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如陌上桑中,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失常反应是实写的,借以来烘托罗敷的美貌无比,这是虚的。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特征。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境外有境,虽有而又飘渺难寻的。这样的意境如雾里看花,更能让人回味,引发人的无限审美想象空间。总之,意境是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3.如何理解自我和社会的关系?考试考了论述题抒情是一种自我表现,抒情需要充分地表现自己独特体验和思想,没有自己我就没有抒情。文学抒情作为一种自我表现,同时也包含这普遍的社会内涵,可以引起普遍的社会共鸣。抒情中的自我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个性自我的形成是以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为条件的。抒情是一种社会交流,具有社会属性的,抒情自我属于某种社会意识形态,抒情自我和社会、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相联系。自我的社会属性还可以从抒情性文学作品的创造过程中见出。在文学史上,伟大的抒情性诗人总是对社会、对人民、对历史的发展怀有深深的关切,对人类面临的某些共同问题有着深入的体察和领悟,总是把自我与进步的或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统一起来,是个人的命运和追求与人民群众的命运和追求统一为一体。4.文学消费和文学生产之间有什么辩证关系?考试考了论述题在现代技术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冲击下,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形成了一种辩证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主要表现在: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文学消费作为一种对文学产品的阅读欣赏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文学产品为对象;文学消费者究竟消费到何种类型的文学无一不受到作家的文学生产的规定。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方式。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消费通常是一种文字阅读,但随着文学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和电子传播媒介的普及,文学消费不仅包括文学阅读和纸质文学消费,还包括视听阅读、视屏阅读,甚至还可以坐在家里进行文学消费。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一个社会或民族的文学消费者的文化层次、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往往是通过文学产品自身创造出来的,高品位的文学作品往往“创造”出高品位的文学读者,庸俗的文学作品往往“创造”出趣味庸俗的读者。另一方面文学消费也同样反作用于文学生产。主要表现在:文学消费也制约着文学生产。首先表现在文学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实现,也就是说文学消费是文学生产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缺少这个环节,文学生产就还未真正完结。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不同层次的文学产品的生产规模与不同层次的文学读者在数量上呈现相互对应的比例关系。文学消费体现了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这是文学消费对文学生产的制约作用中的最为重要的一条。正是读者大众的文学消费需求决定和刺激着文学生产;文学是人的文学,满足人的情感需求是文学生产不竭的动力和源泉。5.文学接受为什么需要填空、对话?文学接受的发展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阅读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对作品中的本文符号进行着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这是文学作品由“第一文本”转化为“第二文本“并由现实的读者实现文学接受的过程。英伽登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词语声音关系是固定的,文学作品最终完成依靠读者去“填空”;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有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进行再创造,此外那里面还包含着某些“空白”,只有读者才能填充这些“空白”; 伽达默还指出,作品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