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1、3课导学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3课导学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3课导学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3课导学案.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3课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楚雄市吕合镇初级中学课堂导学案(初三语文) 编制: 罗正琴 审核: 日期: 2014-2-17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案 课题1 诗两首学案(共2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背景,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3.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二、自主学习:(一)、导语设计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二)、资料助读 艾青(19101996),原名 ,笔名 、 、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 ,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 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三)、朗读指导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2.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教师作简要点评。三、合作探究:1、鸟儿歌唱的事物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请讨论每个事物到底象征着什么?2、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怎样理解下面这两句诗?“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四、巩固达标:1、下面对我爱这土地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 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 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2、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3、学生熟读背诵全诗。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本节课,我学会了:课题2 诗两首学案(共2课时)一、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3.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二、自主学习:(一)、导语新课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中国古代有许多“乡愁”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二)、资料助读余光中(1929)当代 和 。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 、 、 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三)、 诵读指导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乡 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2、找意象:作者在诗中是借助哪些意象表达自己抽象的情感的呢?3、描画面:每一节诗都是一幅生动的画,请根据你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描绘画面。4、悟感情: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合作探究: 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四、巩固达标: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2语言运用。 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 乡愁是 ;乡愁是 ;乡愁是 ;乡愁是 ; 3、小结 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 。”王湾次北固山下:“ ”崔颢黄鹤楼:“ ”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五、本节课学会了什么?本节课,我学会了:课题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学案(共1课时)一、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3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4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5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二、自主学习:(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二)、资料助读 本文作者 ,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 (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 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 。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三)、给加点字注音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隧洞( ) 绯红( ) 淤滩( ) 纤绳( )(四)诵读指导1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2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节拍、重音。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菲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三、合作探究:o 诗歌讲究形象化,请从诗中找出诗人塑造了哪些具体的意象来表现主题的;这些意象有何含义?o 第二节在全诗结构中起了什么作用?o 第四节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o 这首诗是诗人以第一人称来写的。怎样理解诗中的“我”?o “诗言情”,这首诗每节结束,都用“祖国啊”来结尾,请说出四节诗的结尾句抒发的感情。四、巩固达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诗。探究一下,“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2、在这首诗中,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3、请学生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