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环境与健康.ppt_第1页
职业环境与健康.ppt_第2页
职业环境与健康.ppt_第3页
职业环境与健康.ppt_第4页
职业环境与健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 1 背景 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 2 尘肺 累计致2002年 发病数 581377例死亡数 139177人 病死率22 22 现患数 442200例新发尘肺病人数 每年新增1 0 1 4万例 采煤 4 冲击式钻孔 5 破碎 运输材料 6 砂岩抛光 7 妇女儿童进行粉尘作业 8 石材切割抛光 9 切割砂岩产生石英粉尘 10 出料产生粉尘 11 面粉 可致哮喘 12 矽肺大体标本 正常肺组织 13 矽肺肉眼观 1 体积增大 切面见灰黄色黄豆大小结节 周围是致密的纤维组织2 切面呈黑色 见粟粒大小结节 肺门淋巴结肿大 1 2 14 15 一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生产环境 生产过程或劳动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或劳动能力的因素 16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种类 一 物理性有害因素二 化学性有害因素三 生物性有害因素 17 化学危害因素 1 工业毒物如铅 苯 汞 锰 一氧化碳 氨 氯气等 2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 煤尘 石棉尘 水泥粉尘 有机性粉尘 金属粉尘等 18 异常物理因素 分类 1 异常气象条件 如劳动场所高温2 噪声与振动3 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如X射线 r射线等 紫外线 射频辐射 激光等 19 20 农药有机磷 有机氯农药 21 农药污染与残留 22 二 粉尘 23 24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叫尘肺 截止2003年 在全国县以上的国有 集体企业中 已确诊的尘肺患者有58余万 其中已死亡13万余例 此外还有可疑尘肺50余万例 中国的尘肺病例等于世界其他国家尘肺病例数的总和 25 9注意防尘 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 26 27 15戴防尘口罩 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场所 28 29 30 31 32 33 致病生物因素 35 6当心感染 存在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 36 一 致病微生物 从事畜牧业 兽医 屠宰 牲畜检疫 毛纺及皮革等职业人群有较多机会接触或感染炭疽 布氏杆菌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引起细菌 病毒性感染 导致炭疽 布氏杆菌病 森林脑炎等职业性传染病 37 38 二 寄生虫 农民 井下矿工 下水道清理工以及海边娱乐场的工作人员等有较多机会感染钩虫病 在疫区从事林业 勘探 林区部队等职业人群有较多机会受到蜱的叮咬 从而引起钩虫病 尘螨所致的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蜱的叮咬感染森林脑炎等虫媒疾病 39 40 三 动植物 肉 奶 蜂制品 食品等以农副产品为中心的多种作业 种植业 园林园艺 木材加工 农林科技人员等都有机会接触到动植物性有害因素 水仙花 郁金香等可致变应性过敏性皮炎 某些树木 花粉等可致过敏性呼吸道炎症或支气管哮喘 有的甚至有致癌性 41 42 二 生产过程不良劳动条件 1 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1 有害无害的工种 工序安排不合理2 缺乏卫生措施3 厂房的采光和照明等不符合卫生学要求4 厂房建筑通风不良 43 44 二 生产过程不良劳动条件 2 劳动体制缺乏人性化主要表现在 1 不合理的劳动强度与时间 强度过大或时间安排不合理2 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与制度 分配不协调和轮班制度紊乱对健康和能力都有影响3 不合理的劳动待遇 劳动者在该工作岗位待遇低 未享受职业卫生保健 会影响身心健康 45 46 二 生产过程不良劳动条件 3 职业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主要包括 1 不安全的生产设施 质量差不合格 设备缺乏检修保养 老化2 不合格的劳保用品 个人防护用不合格 如 过滤式防护呼吸器 滤料不合格 使用不正确 使用后未按时更换 47 三 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不良机体状态 1 不良的生理状态主要包括 1 不良工作体位 劳动者长期处于一种特定姿势或强迫体位 引起损伤或疾病 扁平足 下肢静脉曲张 脊柱变形2 不良健康状况 身体状况不良 解毒排泄功能减弱 加重对机体的损伤 3 特殊生理状态 妊娠期 哺乳期女性劳动者较容易受有害因素的影响 4 营养缺乏 可增加职业有害因素的健康危害 48 49 三 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不良机体状态 2 不良心理状态主要包括 1 职业紧张 负荷过重 进度过快 工作单调重复 人际关系紧张 长期过度紧张损害劳动者健康2 心理障碍 劳动者封闭 自卑心理 职业不安全感及恐惧心理 50 51 三 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不良机体状态 3 不良生活行为1 吸烟 2 饮酒过量 3 不恰当的服药 包括不按医嘱服药 4 缺少经常的体育锻炼 或突然运动量过大 过度疲劳 5 热量过高或多盐饮食 饮食无节制 6 不接受科学合理的医疗保健 7 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 8 破坏身体生物节奏的生活 熬夜 52 第二节职业生命质量与职业健康促进 53 54 第二节职业生命质量与职业健康促进 一 职业生命质量1 职业生命阶段 18 60岁职业活动最具活力 创造力 精力最充沛 是整个生命过程中重要阶段 2 职业生命质量 指劳动者对工作的感受和职业对劳动者的身心效应 如劳动者对本身职业的满意度 工作安全感等 55 提高劳动者职业生命质量的主要措施有 避免和减少职业有害因素和安全隐患对劳动者健康造成的损害 增强劳动者的精神健康和心理卫生 优化体制 保证劳动者权益 提高劳动待遇 加强职业教育 完善和提高劳动者自身技能素质 实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促进和职业卫生服务 消除和改变劳动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 56 二 职业健康促进 一 职业健康促进概念 指综合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对企业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政策 法规 制度和组织进行卫生干预 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环境条件 加强职业卫生服务等 达到促进劳动者健康 提高工作生命质量的目的 57 富士康跳楼事件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立于1974年 是专业从事电脑 通讯 消费电子 汽车零组件 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 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 富士康已发生14起跳楼事件 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关注 58 央视调查透视富士康跳楼事件频发原因 社会转型期的集体焦虑 企业残酷生存法则 社会文化配套的缺失 种种现实的矛盾在这家最典型代工企业里滋生集聚 直至引发了一场核聚变 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说 没有一个合适的机制让这种问题得到一个舒缓 把自己从一个机器人 一个赚钱工具变回一个人 那可就会有心理 生理等各方面问题出现 就会发生极端事件 59 如果 那些自杀的员工 在事发之前能够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导 他们还会选择死吗 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 他们会惧怕生活中 感情上的一点挫折吗 道理很简单 问题是当事人执迷其中时往往不能自拔 这个时候 需要的是有效的外力干预 同时也需要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清醒地认知 如果我们对待自己的精神能够像对待感冒一样敏感 那么我们的心理就会健康许多 60 二 职业健康促进措施1 劳动场所健康促进 一级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国际劳工组织 ILO 对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提出的5项原则 保护劳动者健康不受职业有害因素损害的健康保护与预防原则 作业及劳动环境与劳动者作业能力相适应的工作适应原则 促进劳动者心理 行为 生活及作业方式与社会适应状态的健康促进原则 减轻或消除职业病 工伤及工作有关疾病所致不良后果的治疗和康复原则 为劳动者提供治疗与预防的一般卫生保健服务的初级卫生保健原则 61 劳动场所健康促进主要内容包括 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作用条件 通过健康教育 管理培训等措施 提高管理者及职业者管理和自我保护能力 控制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 62 2 职业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通过广播 电视 报纸杂志 网络 宣传等媒体传播健康知识 职业卫生知识及自我保健知识等 举办职业危害健康教育展览 社区职业健康促进活动 63 64 65 3 职业安全教育包括职业健康教育和一般健康教育 1 一般健康教育健康运动锻炼 自我保健 预防酒精与药物滥用 戒烟 合理膳食与控制体重 心理健康咨询 意外事故预防 卫生服务利用等 66 67 2 职业健康教育包括 生产环境各种有害因素的告知 安全与急救的基本知识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知识的教育与培训 国家相关安全政策 法律法规等介绍 职业性紧张与疲劳等方面的控制及心理健康咨询 对接触危险性较大的特种作业劳动者进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 68 职业人群健康教育内容及分类 职业健康教育一般健康教育生物学的预防酒精及药物滥用感染因子 致敏源 个人卫生运动与适应化学的卫生服务利用粉尘所致的尘肺 化学中毒 个人防护健康危害因素评价物理性高血压控制辐射 高低温 噪声 个人防护意外事故预防生理的心理健康咨询腰肌劳损 视紧张 防护设施健康筛检心理的合理营养教育紧张 疲劳 职业紧张控制退休职工生活质量安全自我保健急救 事故预防 安全与卫生戒烟管理与立法紧张调节职业卫生法规 卫生标准 管理者行为体重控制 69 第三节劳动者的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指通过各种检测和分析 评价职业有害因素对接触者的影响及其危害程度 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 及早的发现健康损害的征象 并采取相应的预防 处理措施 防止职业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职业健康监护属于二级预防 70 一 就业前健康检查指用人单位对准备从事某种作业人员在参加工作以前进行的健康检查了解受检者就业前的健康状况 收集各种健康基础数据 及时发现受检者的职业禁忌症 71 72 职业禁忌症某些疾病 或某种生理缺陷 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 这使一些人不适合参加某种作业 如血液疾病是接触苯作业的禁忌症 肺结核是接触硅尘作业的禁忌症 视力减退对于机车乘务员 恐高症 高血压对于电力工 架子工 高血压 心脏病对于巡道工 调车人员等均属职业禁忌症 73 二 定期健康检查指用人单位按一定时间间隔对已从事某种作业的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74 2 定期健康检查的目的 是及时发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损害和健康影响 对作业者进行动态健康观察 从而使作业者得到及时治疗或适当的保护措施 对作业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防止新的病例继续出现 同时为生产环境的防护措施效果评价提供资料 75 三 应急性健康检查指出现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事故的工作场所或劳动环境中有害因素暴露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目的 了解事故影响职业人群范围 程度 76 77 四 离岗或转岗时的健康检查 指职工调离当前工作岗位或改换为当前工作岗位前所进行的检查 目的 掌握职工在离岗或转岗时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其健康的有无损害或可疑征象 为离岗从事新工作的职工和接受职工新工作的业主提供健康与否的基础资料 78 五 职业环境卫生监测1 职业环境监测内容1 检测劳动者的工作组织 劳动情况及可能影响健康的人体功效学因素2 评估可能对劳动者健康产生危害的职业卫生条件和职业有害因素水平 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79 3 评估劳动者接触的不利心理因素和不合理工作安排 4 评估职业事故和重大灾害的风险 5 监测安全措施和个人防护装置的使用情况 维护和保养情况 6 监测职业有害因素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 7 评估一般卫生及卫生设备 80 2 职业者生物监测内容1 检测生物材料中职业有害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确定劳动者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水平 有害因素吸收程度 在体内蓄积水平常见的有尿 血 头发 81 2 职业者生物监测内容 2 检测劳动者机体的生物效应剂量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损害机体的程度指标包括生物 生化 生理 82 第四节职业卫生服务一 职业卫生服务 OHS 概念 职业卫生服务 occupationalhealthservice OHS ILO1985年义 OHS基本上是预防性服务 要求企事业单位的雇主 职工及其代表 建立和维持能保证工人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使工作适合于保持工人体格和精神健康 83 二 职业卫生服务内容 1 职业安全卫士状况的定位和规划1 了解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化学物质及相关资料 2 了解生产部门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健康因素 3 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4 企业管理者和劳动者对职业卫生的认知程度5 改进工作场所安全措施和合理选择使用个人防护用品6 评价职业病工伤造成的经济损失 84 85 86 2 职业环境卫生监测通过监测来确定劳动场所有害因素水平 工作条件 劳动者暴漏情况等 以便采取措施 二 职业卫生服务内容 87 88 3 劳动者健康监护 1 高危和易感人群的随访观察2 收集 发布 上报传播有关职业危害的判别和评价资料3 工作场所急救设备的配置和应急救援组织的建立4 职业病和工伤的抢救 治疗和康复服务 89 90 二 职业卫生服务内容 4 健康危险度评价5 危险告知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6 实施劳动者与健康有关的其他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91 三 职业卫生服务模式 1 独立职业卫生服务2 联合职业卫生服务3 职业卫生与一般卫生保健结合模式 1 国家卫生服务 2 社区卫生保健中心 3 社会保险机构 4 私人卫生保健 92 1 独立职业卫生服务 一般见于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优点是在企业内部能较全面地收集到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和安全资料 协调有效地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 及时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监护和必要的抢救 治疗和处理 缺点是削弱了与外界卫生保健服务的联系 不利于服务水平的提高 卫生服务资源也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浪费较大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 这种服务模式正在逐步减少 93 2 联合职业卫生服务 特点 无能力建立自己OHS机构的中小企业联合建立服务中心 这类机构一般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 由包括各参加企业的顾主和工人代表在内的人员共同管理 94 其优点是既减轻了中小企业自身设立OHS机构的负担 又使他们能得到有效的服务 服务灵活多样 可针对各企业存在的特殊职业卫生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服务 缺点是OHS工作人员缺少与所负责工作场所和作业人员连续的日常接触 不能获得所有的职业卫生信息 95 3 职业卫生与一般卫生保健结合模式 该模式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卫生资源 使各种社会卫生保健机构承担起OHS任务 将OHS与一般卫生保健服务结合起来 建立综合性的卫生服务 96 根据服务机构的不同 可分为如下几种 国家卫生服务 是一种以区域为基础的模式 其工作人员是由国家卫生服务机构聘用的 主要为大型工业企业和大人群服务 技术力量强 针对性强 如果管理良好 服务效果好 97 98 社区卫生保健中心 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OHS 向位于社区的小型企业 或居住在社区的各种职业人员 包括工人 白领阶层 提供OHS 职业卫生服务与初级卫生保健相结合 是WHO倡导的OHS模式 以初级卫生保健为切入点 由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初级卫生保健和职业卫生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