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复习提纲PPT课件.ppt_第1页
应用文写作复习提纲PPT课件.ppt_第2页
应用文写作复习提纲PPT课件.ppt_第3页
应用文写作复习提纲PPT课件.ppt_第4页
应用文写作复习提纲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用文写作复习提纲 1 1 内容的实用性 3 选材的真实性 4 指事的针对性 2 体式的规范性 5 严格的时效性 应用文的特点与作用 6 语言平实性 2 应用文写作基本要素 文章写作 主旨 材料 结构 语言 灵魂 血肉 骨骼 细胞 人体构成 3 应用文主旨的特点 4 应用文主旨的表现方法 方法二开宗明旨 方法三篇末结旨 方法一题中见旨 方法四小标题显旨 方法五文中点旨 5 选取材料应注意以下几点 6 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内容 标题 开头 过渡照应 层次段落 结尾 主体 7 常见的开头方式有以下几种 8 常用的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 9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10 第二章党政公文写作 第一节党政公文概述 第四节常用党政公文写作 第三节党政公文行文制度 第二节党政公文格式 11 决议 决定 命令 令 公报 公告 通告 意见 通知 通报 报告 请示 批复 议案 函 纪要 会议纪要更名 命令 议案 公告 通告属行政机关特有文种 决议属党委机关特有文种 原党委机关的批示 条例 规定不列为文种 党政公文 12 公文格式是公文程式化的规范表现 公文格式包括公文中的构成项目及标识位置 书写形式 用纸规格 结构形式等 13 公文的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要求 1 排版规格 正文使用3号仿宋体字 采用 一 一 1 1 的层次结构 2 用纸要求 公文用纸采用A4型 3 装订要求 公文一律在左侧装订 封面与书芯不脱落 后背平整 不空 14 公文的书面格式 各要素的规范格式 文头 主体 文尾 眉首 主体 版记 份号 密级和保密期限 紧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志 发文字号 签发人 分隔线 标题 正文 附件说明 发文机关署名 成文日期和印章 附注 分隔线 抄送机关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页码 15 党政公文的行文制度 行文制度是指公务文书在运行传递中应遵循的有关制度 这些制度主要包括 行文方向行文方式行文规则等 16 公文的行文方向公文的行文方向 就是以发文机关为立足点 按行文方向可分为 一 上行文 如请示 报告等 二 平行文 如函 平行性通知等 三 下行文 如命令 令 决定 通报 批复等 四 泛行文 行文面广泛 方向不定 如公告等 17 公文的行文方式 一 按受文机关或行文对象的范围分类1 逐级行文发文机关向自己的直接上级上行公文或向直接下级下行公文 2 越级行文 发文机关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或直接下级 向非直接上级或非直接下级行文 3 多级行文发文机关向直接上级并向非直接上级或者向直接下级并向非直接下级的一次性行文 18 按行文对象的主次分类1 主送 发文机关对与行文内容关系最密切 需主要负责受理公文的机关单位行文 2 抄送 发文机关在主送的同时 向需执行或知晓行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单位行文 按发文机关的个数分类1 单独行文 只有一个机关署名发出的公文 2 联合行文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级机关联合署名发出的公文 19 抄送原则 除主送机关外 需要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 应列为抄送机关 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 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 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个上级机关 下级机关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 应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上级机关越级向下级机关行文时 可以抄送受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20 不应当抄送的情况 请示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接受抄送公文的机关不必再向其他机关转抄 转送 凡与公文办理无关的单位一律不予抄送 21 常用党政公文的写作 公告 通告 通知 通报 报告 请示 22 公告的特点 1 庄重性 公告属非常用性行政公文 公告发布的机关是高级别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或较高级别的地方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其内容又属 重要 和 法定 所以从内容到形式都比其他公文显得庄重 2 广泛性 一般的行政公文发布范围仅限于国内 而公告还可由国家领导机关授权给国家通讯社向全世界发布 23 通告的作用 通告的作用是对众宣布 使人周知或遵守 它既可以内部行文 也可以公开张贴 还可以通过报刊 电台 电视台传播 通告的特点 24 通告的类型 25 二 通告的写作模式 一 标题 通告的标题有三种写法 一种是由发文机关 事由和文种组成 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和文种构成 还有一种是仅由文种 通告 二字构成的省略式标题 二 正文 三 落款 注明发文日期 并加盖机关印章 26 公告和通告的区别 1 制作权限不同2 告知范围不同3 发布内容不同4 发布方式不同 27 通知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公文 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 任免干部 发布规章 写作的时效性 28 通知的类型 29 三 通知的写作模式 一 标题 通知的标题通常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由发文机关 主要事由 文种组成的三项式标题 另一种是省略发文机关的两项式标题 二 主送机关 通知的主送机关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将若干主送机关的名称全部写上 另一种属于公开发布的普发性通知 则不写主送机关 30 三 正文 1 指示性通知 标题 常用完全式 时间紧迫的 可在文种前加 紧急 二字 正文 布置工作任务 或安排活动 的通知正文一般由开头 主体 结尾三部分组成 2 颁转性通知 标题 应用完全式 依发布内容的重要程度分别选用 颁发 发布 印发 字样 可使用也可省略 关于 一词 正文 应开门见山 写明所发规章文件名称 然后提出执行要求 有施行起始时间的 应一并说明 31 3 知照性通知 标题 一般应写明会议名称 构成 关于召开 会议的通知 这一模式 一般性会议也可只用 会议通知 四字作标题 正文 一般由开头 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构成 开头部分交代开会的原因 主体部分分项交代有关事项 结尾告知联系人 联系电话等 4 任免通知 标题 应明确事项性质 一份通知中有任有免的 可用 任免通知 四字为标题 正文 应交代任免 聘用或解聘依据 然后写出任免对象及任免职务 最后以 特此通知 作结 32 四 文尾 通知的文尾包括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如果使用三项式标题 则文尾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名称 只写成文日期 如果使用两项式标题 根据情况 单一机关发文不用落款 可签署发文机关名称 33 通报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 批评错误 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通报各级行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都可以使用的下行公文 34 通报的作用 通报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中典型的先进事迹 人物进行及时的表彰 对严重的错误予以及时的批评教育 对重要的精神和情况予以迅速的传递 沟通时所用的一种下行文 通报的特点 35 通报的类型 36 通报的写作 一 标题 通报的标题大多采用发文机关 主要事由 文种的完全式标题 也有个别通报的标题省略发文机关 只采用后面两项 二 主送机关 指定下发单位的通报要写明主送机关名称 普发性通报和在机关内部公开张贴的通报则不写主送机关 37 三 正文 1 表彰 批评性通报 2 情况通报 通报的文尾包括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 若使用三项式标题 则文尾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名称 只写成文日期 若使用两项式标题 可根据情况签署发文机关名称 四 文尾 38 通报的注意事项 39 40 报告的作用 报告是一种呈报 陈述性的上行文 是上下级之间沟通情况 协调工作的重要文件 报告主要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 反映情况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此外 报告还用于向上级机关报送材料 报告的特点 灵活性 报告与请示 41 报告的写作 一 标题 报告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 主要事由和文种所组成的完全式标题 也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名称 但事由和文种不能省略 二 主送机关 报告的主送机关具有单一性 一般为发文机关的直属上级机关 或上级业务指导机关 因而通常可用习惯性简称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呈递报告 应根据报告内容的实际需要 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某些特殊的情况报告可多头主送 让有关方面都尽快了解情况 42 三 正文 四 文尾 在文尾应注明发文日期 并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重点突出 43 请示 请示的作用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 批准 请示的特点 单一性 求复性 44 请示的写作 一 标题 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由发文机关 事由和文种组成的完全式标题 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组成 在实际工作中 上行文标题的发文机关名称常常被省略 二 主送机关 请示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 不能多头请示 三 正文 四 文尾 请示应在文尾注明发文日期 并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45 请示的注意事项 46 47 第三章常用事务文书写作 第一节常用事务文书概述 第四节会议记录 第三节总结 第二节计划 第五节启事 48 49 打算 50 计划的特点 51 3 文尾 2 正文 正文是计划的主干和核心 一般由前言 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文尾包括单位署名和成文时间 如果单位名称已经在标题或题注中注明 则文尾部分可省略落款 只注明成文时间即可 标题 一般包含单位名称 时限 内容和文种 1 标题 计划的写作模式 52 计划正文的写作 一 前言 条文式的计划一般都会设置前言 前言主要交代计划的目的和依据 是计划的总纲 二 主体 目标 目标是计划的中心内容 就是 做什么 措施 措施是实施计划的具体方法 就是 怎么做 步骤 步骤是工作的进程和时序 就是 什么时候做 一般由目标 措施和步骤三部分组成 53 三 结语 有的结语用来补充正文 指出在执行计划时应注意的事项 需要说明的问题 有的结语提出希望和号召 以收束全文 有的结语展望计划实现时的前景 给人鼓舞 有些将正文中不适宜写的内容放入结语 若无必要 也可不设结语 54 总结特点和类型 总结的概念 总结的特点 55 总结的结构和内容 一 标题 由单位名称 时间 事由和文种组成的全称式标题 有些总结的标题省略单位名称 有些经验性 专题性的总结 在标题中不出现 总结 两字 还有的总结采用双标题 56 总结的写作模式 二 正文 1 引言 引言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 包括单位名称 工作性质 时代背景 指导思想 以及总结的目的 主要内容提示等 主体是总结的核心部分 其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 经验和教训 今后打算等方面 2 主体 结语是正文的收束 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方向 任务和措施 表明决心 展望前景 篇幅不宜过长 3 结语 57 段旨撮要法 段旨撮要法是采取以观点句为纲目 带动材料的陈述 从不同角度进行总结 寓情况于体会之中 这些观点句实际上是以经验体会或做法成绩构成的 其观点句的常见5种句式类型有 1 例 谦虚谨慎 从小事做起 做法句 2 例 实习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 成绩句 3 例 要办好事关键是要有责任心 体会句 4 例 虚心好学 学会了办公室日常接待工作做法 成绩句 5 例 多请教 多跑腿 多练笔 勤能补拙 做法 体会句 注意 总结每段的观点句 往往是成功经验或工作的体会收获或具体做法的症结所在 所常见的基本句型有 1 做法句 2 成绩句 3 体会句 58 会议记录的格式和写法 一般由标题 会议组织情况 会议进行情况 尾部四个部分构成 会议记录 会议概况含开会时间 地点 出席人 列席人 主持人 记录人 59 启事 是企业 机关 团体或个人就某些需要公众周知或帮助的事情 公开而广泛地加以宣传或说明时使用的一种应用文 启事 60 启事的类型 启事 寻找类 开业启事 迁址启事 变更启事 婚庆启事等 征召类 招生 招考 招聘启事 征文 征订 征集设计启事等 周知类 寻物启事 寻人启事 招领启事等 声明类 遗失启事 更正启事和其它声明启事等 61 启事和公告比较 第一 发布单位不同 只有国家权力机关或政府的职能部门才能发布公告 任何单位与个人都可发布启事 第二 发布的内容不同 而公告的内容必须是重大事项 启事的内容广泛 大事小事都可发启事 第三 发文性质不同 公告是国家机关向国内外发布重大事项 或者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依据有关法令发布有关规定 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启事不具有政策性和法令性 因而也没有强制性与约束力 62 第四章大学生实用文书写作 第一节一般书信 第三节条据写作 第二节专用书信 63 专用书信 提供凭证 感谢信 表扬信 祝贺信 慰问信 呼告吁请 倡议书 申请书 邀请书 致意表态 介绍信 证明信 书信的种类 一般书信 专用书信 64 传统书信中的提称语 称谓之后传统书信中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 提高称谓 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提称语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 用于父母 膝下 膝前 尊前 道鉴用于长辈 垂鉴 尊前 尊鉴 赐鉴 尊右 道鉴用于师长 函丈 尊鉴 道席 撰席 史席用于平辈 足下 阁下 台鉴 大鉴 惠鉴用于同学 砚右 文几 台鉴用于晚辈 如晤 如面 知悉 青览用于女性 慧鉴 妆鉴 芳鉴 淑览 65 启辞信文的开场白 或寒暄客套 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传统启辞用语 祖父母 父母敬禀者叩 跪 禀者谨禀者谨肃者尊长谨启者敬启者兹肃者通常使用启者兹启者拜启者请求时使用敬托者兹恳者敬呈者谨呈者 66 常用传统祝颂语 用于父母 恭请福安叩请金安敬叩禔安 用于长辈 恭请福安敬请康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用于师长 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诲安用于平辈 顺祝时绥即问近安敬颂台安顺颂时祺用于女性 敬颂绣安即祝壼安恭请懿安用于贺婚 恭请燕喜 恭贺大喜 恭请喜安 用于贺年 恭贺年禧 恭贺新禧 即颂岁禧 用于问病 敬请愈安 即请卫安 敬祝早痊 不同季节 敬请春安即颂春祺并颂春禧顺候夏祉此颂暑安即候夏安即请秋安顺颂秋祺并请秋安敬颂冬绥此请炉安即请冬安 67 礼告敬辞如 学生赵白帆敬启 男伟叩 鲁迅启上 自称 署名 礼告敬辞三者联用其中的 敬启 叩 启上 等 即礼告敬辞 也叫做 末启辞 常用礼告敬语 直系尊亲谨禀 敬禀 叩禀 叩上上辈谨上 敬上 拜上 敬启 谨启 谨肃 肃上平辈敬启 拜启 谨白 上晚辈手书 手谕 字 示 68 专用书信是指用于某种特定的场合 针对某种特定的事务所写的书信 专用书信写作 69 申请书 申请书的作用 申请书是个人或集体向组织 机关 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表述愿望 提出请求时使用的一种文书 申请书的特点 70 申请书的写作 标题 可直接在第一行居中书写 申请书 三字作为标题 也可以在 申请书 三字前面添加申请内容 称谓 在标题下一行顶格书写接受申请的单位或领导名称 一般只能写一个 而且要确指 正文 申请书的正文一般包括申请事项 申请缘由 申请态度三项内容 文尾 在申请书右下方注明申请人的名称和成文日期 若是以单位名义进行申请 还应加盖单位公章 71 请示与申请的区别 1 请示和申请都有请求原由 请求事项 但请示是法定公文 申请为专用书信 属于不同文种 2 请示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提出请求 下级只能在上级机关的职权范围内报请需要批准的事项 申请不仅用于下级向上级请求属于请求范围之内的事项 而且可用于不相隶属但按规定 法律程序必须向其请求的机关 单位 部门等 如专门办理有关业务的机构部门 银行 保险 公安 海关 土地管理 工商管理等 3 请示的行文对象固定 而申请的行文对象不定 请示的内容限于本系统 本部门的行政公务或政策问题 写法规范 申请的内容不以系统 部门为限 写法不强求一律 且常以填写有关部门印制的各种表格代替 4 请示的作者是法定的机关 团体 而申请的作者可以是机关 团体 也可以是个人 机关 团体或个人向有关方面递交申请 有时必须按有关规定出具或提交有关证明 证件 文件等 而请示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72 求职信的特点 一 针对性是指要针对求职单位的实际情况 读信人的心理和个人的求职目标写 否则 求职信会因为针对性不强而石沉大海 二 自荐性是指要恰当地推销自己 求职信是沟通求职者与用人者的一种媒介 在相互不熟悉不了解的情况下 写作者要善于推介自己 并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 三 独特性是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一般 求职就是竞争 你要想在竞争中取胜 必定要出类拔萃 不同一般 这一点要在你的信中得到充分体现 四 求实性 求职信要实事求是 不能夸大其词 言过其实 73 一 标题 居中 二 称谓三 正文 1 消息来源及自荐理由2 基本情况介绍3 专业知识情况4 相关知识技能5 实践经验及成就6 其他情况四 结尾 祝颂语 五 落款六 联系方式七 附件 求职信的写作结构 74 个人求职简历的特征 简历主要构成基本信息 求职意向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荣誉奖励 相关技能 自我描述 联系方式 75 感谢信的写作 一 标题 感谢信的标题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单独由文种名称构成 由感谢对象和文种组成 由感谢双方和文种组成 二 称谓 一行顶格书写被表扬的机关 单位 团体 个人的名称或姓名 写给个人的表扬信应在姓名后添加 同志 先生 女士 等称呼 76 三 正文 四 致敬语 在感谢信正文后 通常应写上表示感谢 敬意和祝愿的话 以 此致敬礼 或 致以最诚挚的敬礼 作结 五 文尾 在正文右下侧由发送感谢信的个人或单位署名 并注明日期 以单位名义发出的感谢信还应加盖公章 以示郑重和敬意 77 表扬信是用来表彰赞扬单位 集体或个人先进事迹 先进思想的专用书信 表扬信 它与嘉奖令 表扬性通报的区别主要是在于它不是正式公文文种 没有正式公文的荣誉奖励效力 但表扬信足可以使受表扬者受到鼓舞 使广大群众得到教育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78 写作格式通常由标题 称谓 正文 结尾和落款五部分构成 1 标题一般而言 表扬信标题单独由文种名称 表扬信 组成 位置在第一行正中 2 称谓表扬信的称呼应在开头顶格写上被表扬的机关 单位 团体或个人的名称 姓名 写给个人的表扬信 应在姓名之后加上 同志 先生 等字样 后边加冒号 3 正文正文的内容要另起一行 空两格写 一般要求写出下列内容 79 1 交代表扬的理由用概括叙述的语言 重点叙述人物事迹的发生 发展 结果及其意义 叙述要清楚 要突出最本质的方面 要让实事说话 少讲空道理 2 指出行为的意义在叙事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议论 赞颂该人所作所为的道德意义 4 结尾该部分要提出对对方的表扬 或者向对方的单位提出建议 建议希望对方单位领导给予公开表彰或奖励 并要求在结尾处写上 此致敬礼 等结束用语 但 此致 祝 谨表 向你 等写在末尾 其余另起一行 顶格写 5 落款 80 条据写作 条据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又比较简便的应用文 是人们在日常工作 学习 生活中 彼此之间为处理财务或事物往来 写给对方的作为某种凭证的或有所说明的字条 凭证类条据 借条 领条 收条 欠条说明类条据 请假条 托事条 留言条 条据写作基本要求 一 立据态度认真负责 严肃规范 二 立据语言简单 准确 81 凭证性条据的格式及写法标题 正文 落款1 标题 第一行居中写2 正文 主体部分 立字据的事由或事实 具体财物的名称 数量 从单位借出的财物要写上所为何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