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课题: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学 习目 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学 习重 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学 习难 点感悟读文。情境导入:中国是由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 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自学成才:1、写出本节课的生词,并注好拼音。2、请同学仔细地读课文,课文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3、读完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4、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为什么?5、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合作交流: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3、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4、“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5、“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2、 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点拨感悟:1、“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2、朗读: “欢呼”一词体现傣族人民 的心情。3、用充沛感情的,自然的声音,能够体现出个性语气、语调地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同学之间相互评论。巩固反馈:1、填量词一( )花炮 一( )龙船 一( )花瓣 一( )象脚鼓2、找样子写词语。一串串 火红火红 学后总结及反思:课题: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学 习目 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学 习重 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学 习难 点感悟读文。巩固复习:1、字词: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自主学习: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合作交流: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 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1)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2)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1)写出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2)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1)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点拨感悟:1、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2、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3、指导写“龙、恩、寿、柏、泼、特、敬、鲜、脚、度、凤、凰”等字。(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2)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巩固反馈:1、选词填空。(1)妈妈( )滚动着擀面杖,( )转动着面饼,熟练极了。 (2)奶奶( )洗衣服,( )听音乐。 2、你知道它们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你知道它们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 火把节( ) 歌婆节( )芦笙节( ) 泼水节( )3、练习说话:“一手一手” 、“一边一边”学后总结及反思:课题:北京亮起来了(第一课时)学 习目 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2、结合重点词句自主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学 习重 点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 习难 点感悟读文。情境导入:1、你想像中的北京是什么样的?。2、看了影片你有什么感受?自学成才:1、写出本节课的生词,并注好拼音。2、请同学仔细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3、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合作交流: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3、小组合作读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学习。(1)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画下来。(2)选出组内讲得好的同学做小导游,练习介绍长安街的景色。4、汇报读文,大家进行评议:他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改进?5、交流回答问题:(1)为什么说川流不息的汽车像银河?(2)你还见过“川流不息”的什么?(3)“金碧辉煌”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点拨感悟:1、结合重点词句交流自己读书的收获。2、理解“金碧辉煌、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3、为什么说“立交桥像道道彩虹”?4、其他的灯是如何装饰北京城的?巩固反馈:1、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华灯( )( ) 金碧( )( ) 灯光( )( )银光( )( ) ( )( )而降 绚丽( )( )2、填空:(1)( )上,照明灯,( )灯、( )灯、( )灯,装点着美丽的北京。(2)焕然一新的( )、( )等商业街上,( )的橱窗,绚丽多彩的( ),( )的霓虹灯,把繁华的大街( )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3)古老的( )变得年轻了。学后总结及反思: 课题: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课时)学 习目 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2、结合重点词句自主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学 习重 点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 习难 点感悟读文。巩固复习:1、字词: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2、读文:把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同学听。自主学习:1、检查生字词语,强调易错字的读音。2、背诵一至三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部分。合作交流:1、以前的王府井、西单是什么样的?2、“绚丽多彩”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练习说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商业街日新月异的变化。4、为什么说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结合插图理解。5、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故宫的资料介绍故宫。点拨感悟:1、古老的北京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此时你想对祖国说什么?又想对全世界的朋友说什么?2、仿照文中的写法,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的夜景,可以写,也可以画下来。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4、指导写“束、勾、府、单、夺、宫、扮、雄、伟、烁、辉、煌”等字。(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2)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巩固反馈:我会填,我会写。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 像 ,如 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1找出这段话中的一对反义词。 2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一束束( ) 一道道( ) 一条条( ) 一盏盏( ) 4判断哪种说法对。 “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 ”这句话是说(1)故宫的年龄变小了。( ) (2)在灯光的照耀下,故宫显得比原来更加美丽壮观了。( )学后总结及反思:课题: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学 习目 标1、发挥想象力, 善于发现事物之。2、学会自己学习。3、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学 习重 点口语交际与自我表达能力的训练学 习难 点利用合理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复习巩固:1、本单元我喜欢的文章是 ,是因为 ;给我留下深刻的地方是 ,是因为 ;最喜欢的句子是 ;学了这单元的课文后,我很想告诉大家 。2、读一读,辨一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3、拓展延伸,加强积累。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饮水( ) 录音( ) 电影( ) 会议( )自主学习:读读认认1、学生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仔细观察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交流识字方法。3、采取多种方式说反义词。4、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合作交流:我会填1、回忆所学课文,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2、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各自发表不同意见。3、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创设情景说话:风光秀丽的黄山 ;川流不息的汽车 。我会读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2、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3、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读或表演读。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巩固反馈:1、做连线练习。明亮的 市场 绚丽多彩的 日月潭繁华的 森林 川流不息的 舞台茂密的 灯光 风光秀丽的 行人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窄( ) 强( ) 穷( ) 败( )贱( ) 内( ) 善( ) 减( )学后总结及反思:课题: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学 习目 标1、发挥想象力, 善于发现事物之。2、学会自己学习。3、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学 习重 点口语交际与自我表达能力的训练学 习难 点利用合理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复习巩固:默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和好的句子。自主学习:1、写出本单元所有的近义词,并把它们读背默写下来。2、写出本单元所有的反义词,并把它们读背默写下来。 合作交流:口语交际1、按小组搜集的关于家乡的文字和图片资料。(1)方法:课前要让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2)主要内容方面: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等等。2、把搜集的资料整理成文章。主题:夸家乡夸家乡 我的家乡在 ,那里是个美丽的乡村。 3、汇报展示、讨论交流。(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2) “导游”“推销员”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推销员”解答。展示台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2、用“生活”“美好”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巩固反馈:1、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木( )( )( ) 月( )( )( )亻( )( )( ) 火( )( )( )2、完成本单元的基础训练学后总结及反思:课题: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学 习目 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确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学 习重 点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 习难 点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境导入:1、大家想一想:撅着嘴巴代表 样子,面带微笑又代表 样子。2、试着做做这种样子。自学成才:1、写出本节课的生词,并注好拼音。2、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组内交流识字收获: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4、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合作交流: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2、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3、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4、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1)“哄骗”是什么意思?(2)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3)练习读这句话,注意反问的语气。5、指名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反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点拨感悟:1、按照课文中的描写,和伊琳娜共同做实验验证猜疑。2、请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3、学习写“哄、喝、提、题”四个字,在书写的同事大家注意什么?巩固反馈:1、词语解释。鳞: 哄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奇怪( ) 哄骗( ) 如果(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奇怪( ) 对( )学后总结及反思:课题:动手做做看(第二课时学 习目 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确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学 习重 点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 习难 点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巩固复习:1、字词: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2、读文:把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同学听。自主学习:1、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为什么笑了?2、伊林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合作交流:1、读朗志万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2、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3、假如你是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点拨感悟:1、从课外书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