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风化壳类型.pdf_第1页
一种新的风化壳类型.pdf_第2页
一种新的风化壳类型.pdf_第3页
一种新的风化壳类型.pdf_第4页
一种新的风化壳类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 2 卷第3 期 l 9 9 9 年 8月 西安地 质学院学报 J oURNAL 0F XI AN COLLEGE 0F GEOLOGY VoI 1 2 No 3 Aug 1 9 9 0 一 种新 的风化壳类型 赵景波 西安地质学院水工系 摄耍本文根据化学分析 风化壳实际分布资料和风化理论 确定和提 出了一种 新的硅 质风化壳类型 论证 了其形成条件 发 育阶段和分布地区 指出了其剖面构成及 它与高 岭土风化壳的区别 文 章认为 以往 由某些苏鞋学者所提出的有关高岭土风化壳 分布 于 冷 湿灰化带的说法 是值得进一 步探讨的 关蕾词硅质风化壳J冷湿气候带f风化理i 含 硅质矿物是最常见豹稳定矿物2 在有利的条件下 由风化形成的硅质矿物必然能富 集起来而形成风化壳 根据室内外资料 笔者确定了硅质风化壳豹存在 这类风化壳主要形 成于冷 湿气候条件 下 属于地带性风化 壳 它与其它类 型风化壳在性质上大 不相 同 硅 质风 化壳不仅在我国有所分布 而且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分布 硅质风化壳的确定不仅具有重要 的理论 意义 而且对寻找 风化矿床 也具有 非常重要豹实 际意义 硅质风化壳 的含意 什么姓硅质风化壳 这还 得从 风化壳的定 义 现 已确定 的风 化壳类型及其命名 谈起 关于风 化壳 的定 义还 存在意见分 歧 但大 多数人 认为 风化 壳是风化作用形 成的且未 经 搬运的残积层组台 这是一个不尽完善的定义 因为它没有包括冻土带的 仅 由单一风化碎 届层构成的碎屑 风化 壳 笔者认 为 风 化壳的定义 应是 风化壳 是残 积层组台或者是 风化产 物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的单一残积层 这是一个完善的定义 它能包括各种类型 的风 化壳 关于风化壳的类型 一般认为 自然界存在五种基本类型的风化壳 即铝土风化壳 高 争 土风化壳 蒙眦石一水云母风化壳 卤化物一硫酸盐风化 壳 含 碳 酸 盐 和 碎 屑 风 化 壳 1 到 目前为止 还从未有人提出硅质风化壳 风化壳是怎样命名豹 根据上述 已确定的五种风化壳类型可知 风化壳豹名称是根据风 化壳上层富集豹风化产物命名豹 如高蛉土风化壳上层富集的主要是粘土矿物高岭土 卤化 物一硫酸盐风化壳上层富集的主要是 卤化物和硫酸盐 因为风化壳上层受风化作用影响最强 烈 矿物分解最咀显 能够形成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的风化产物 所以根据风化 壳上层富集的风化产物命名是禳台理豹 硅质风化壳的名称也是按上述原则确定的 它的上层富集的是S i 02 如后述 它不仅符 l 8 8 8 一O l O 5 收 稿 维普资讯 3 期 赵景波t一种新 的风化壳类型 合垲者提出的风化壳的完善定义 也符台过去大多数人提 出的风化壳 的定义 硅质风化壳存在的可 能性 要想从理论上确定某种成分的风化壳是否发育和存在 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 这种成分在地壳中含量的高低 二是这种成分在地表风化作用下的稳定性 三是自然界是否 具备这种成分富集的外部条件 风化壳是一定的矿物成分或化学成分在风化过程中的富集 因此物质成分对风化壳的形 成是很重要的 如 自然界发育最厚的铝土风化壳就是 占地壳总成分第 位 的 A1 0 表1 裘 1 史陆地亮平均化学成分 据罗谱夫算 1 9 6 9 T a b l e 1 Av e r a g e c h e ml c a l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c o n t i n e nt a l e a r t h C I t X S t 岩 石圈 Si 0 Al 2 03 F 0a Fe O Mg O Ca O K O Na 2 O Ti O2 构成 的 根据表 1 可知 S i O 是地壳平均化 学成分 中含量最多 的氧化 物 占总成分的 5 0 以 上 当然地壳 中的 Si Oz 有 相当一部分 以硅酸络 阴离子的形式存 在于硅酸盐矿 物中 但 在 矿 物分解的中后期阶段 S i Ot 便可分离出来 如在长石风化形成高峙土的阶段就有部 分 S i O 游离出来 在高峙土分解形成 AI z Os 阶段 S i O 就全部游离出来 根据风化产 物 可 知 在 风化过 程的最 后阶段 形成的主要是硅 铝和铁的氧化 物 而 铝土风 化壳就是在风 化产物 中的 S i O 迁移后 A1 Os 富集而 成的 因为 在矿 物分解形 成的产 物 中 Si O 含量太大多 于 A1 O 和 Fe t O s 的含量 所以硅质风化壳形成的物质条件是完全具备的 物质成分的稳定性对风化壳的形成也很重要 为什么 自然界出现的风化壳主要是粘土矿 物和氧化物构成的呢 原因是这些成分在风化作用盛行的地表较其它成分稳定 能在原地富 集起来 众所周知 S i O 是地表风化带最稳定的成分之一 因此 从矿物或化学成 分 的 稳 定性来考虑 硅质风化壳的形成是可能的 每一种基本类型的风化壳形成在一定 的外界条件下 这样的条件对风化壳的形成更是不 可缺少的 根据 S i O z 的特性可知 S i O 在中性条件下发生淋溶和迁移 在p H 值 小 于 5的 较强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是稳定的 但在碱性环境中矿物分解仅达到水云母和蒙睨石类 粘土矿物形成阶段 S I O t 还未从硅酸盐矿物中游离出来 因而在碱性环境中不含 有 S i O z 的 富集 在p H值小 于 5的较 强酸性 条件 下 AhO 和 Fe 0s 处于不 稳定 状态 而发 生 迁 移 这 正利于 S I O z 的富集 因此 硅质风化壳的形成需要较强的酸性条件 资料表明 在 寒 冷湿 润 区 有机质分 解缓慢 有机酸较丰 富 介质酸性 增强 出现p H值小 于 5的酸 性 环 境 因此 拎湿气候对 S i O t 聚集是不可缺少的 现代的一些高山区 较 高纬度区具有典型 的 冷 湿气候 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和东北的一些地区就具有这样的气候 根据古气候和古冰川的研 究 我们知道地质历史时期至少存在三大冰期 其中第四纪大冰期遗留下来的冷湿气候证据 w帅 0 0 0 O 盯 时 l 3 3 2 沾 讣 2 3 2 2 盯 惦 i 5 叭 3 2 3 3 北 踮 他 订 2 2 4 3 蛆帅 驰拈 Z 2 2 2 叭博 艚 坤 i 5 祁 船 蚰 鹞 曲 陆 岩 旨岩 大 积 岗武个 沉 花 玄 整 维普资讯 5 4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 2 卷 是相当多的 这表明玲湿气候至少在第四纪和现代是存在的 由此可见 硅质风 化壳 发育的各项条件都是具备的 硅质风化壳 的组成 根据化学成分和野外资料分析可知 硅质风化壳的共同特点是由明显的三个 层 次 组 成 图1 最 上 层是 硅质 层 主要 由 S O 组成 作者对秦 岭和青海 山区玲湿地带 的风 化 剖 面分别作了 4张薄片的镜 下观察 得知硅质层中的主要硅质矿物是石英 其次是玉髓和蛋白 石 第 层为蒙瞠石和水云母构成的土层 并含有为数不多的高岭石 第三层位于晟下部 是 处于风化初期 的碎属 残积层 O q 6 O o a O b 口 图 1 西藏聂拉术县益香德 樟木地区 硅质风化壳剖面图 参考西藏土壤绘成 Fi g 1 Th e pr of i l e o f s i l i c e ous we a t h e r e d ma n t l e a t Qu x i a n g d e a nd Zha ng mu Nyal am Co unt y of Xi z ang Aut o nomous Reg i on 根据西藏土壤和中国东北土壤资料 土 可 知 硅质风 化壳在 青藏高原 和东 北地 区是较 常见的 表2 3 4 如 西藏 聂拉术县 曲香德 附近发育 的硅 质风化 壳剖面 为 l 0 1 3 c m为枯枝 落 叶层 1 3 2 0 c m为灰 白 色 中石 质轻壤 土 土块 内部带 浅棕色 斑块 片 状 结 构 S i O 含量为7 9 0 8 见表2 为风 化壳的硅质 层 2 0 8 5 c m为重石质壤 土 以蒙瞪 石和水云 母 为 特 征 相 当于蒙脱 石一水云母层 8 5 c m以下为 碎 屑 残积层和基岩 在西藏芒康县红拉山地区发育的硅质 风化壳剖面为 O l O c m为枯枝落叶层 腐殖质层 1 0 2 5 c m为灰 白色 中 壤土 含石块 其 中 S i O 含 量 较其 下土层 明显 增高 为 硅质 层 2 5 9 8 c m为灰 白色 轻壤土 含大量石 块 为蒙税 石一 水 云 母 层 9 8 c m以下为 碎屑 残积层 碎属层 之下为未风 化 的 基 岩 在 东北大 兴安 岭山区 亦见有硅 质风 化壳剖面 存 I 一硅质屠 2 一象脱石水云母土层 在 见 表4 一碎屑层t l 一基岩 确定上述风 化剖面 为硅质风 化壳的依 据如 下 第 一 这 些风 化剖面 的产状 和形态 表 明它们是 经风化作用形成 的 未 经搬 运的 风 化 产 物 第 寰2 西冀聂拉束县曲番蕾附近风化翻西中的化学成分 曲 T a b l e 2 Th e c h e mi c a l c o mp o s i t i o n i n we a t h e r e d p r o f i l e a t Qu x i a n g d e Ny a l a m Count y of Xi z a ng Aut o no mous Re go i n 水 层 卤 一 日 一 一 团 一 囫 始 r E0 c 土 维普资讯 赵 景渡 一种新 的风化壳类 型 裹5 西 聂拉术县樟木附近风化剖面中的化学威分 Ta bl e 3 The c he m i c al c ompo s i t i o n i n we at he r ed pr of i l e a t Zha ng mu Ny al a m Coun t y of Xi z ang A u t onomous Re g i on c n 1 S i 02 Al u Oa F e 2 Oa Ti O2 Mn O Ca O Mg O K2 0 Na 2 0 P 1 05 B 2 0 8 0 0 24 2 72 I 3 2 0 5 O7 0 9 5 0 2 2 2 74 I 3 2 0 1 6 07 l I 0 6 0 85 3 31 I 55 O O8 04 5 0 0 7 1 04 3 89 I 3 0 09 05 2 0 8 2 20 4 07 I 4 6 O 07 裹4 束 匕 大兴安岭j E 靖风化剖 面中的化学成分 Ta b l e 4 The c h e mi c a l c o mpo s i t i on i n we at he r e d pr of i l e at n or t h DaHi ngg a nLi ng mou nt ai ns 二 风 化剖 面 的分层 表明它们是三个成分 和性质不 同的残 积层组合 因此 它们完全 符合风 化 壳的定义 第三 这些风化剖面上部富集的是 S i O 构成的石英 玉髓和蛋 白石 按 照 风化 壳的命名原则 可确定 它们是硅质风 化壳 由于硅质风化壳上层富集的成分与过去分出的五种风化壳上层富集的成分根本不同 这 表 明硅 质风化 壳不 能划入 其它类型 的风 化壳之 中 所 以硅质风化壳应成为 一个 新的独立的风 化壳类 型 冷 湿地 区化学分解缓慢 硅 质风 化壳厚度不大 一般不超过 1 0 1 1 但在 风 化 过 程持续很长和降水丰富的寒冷条件下 其厚度也可以大于 1 0 m 硅质风化壳的形成 和分布 强酸 性环境是硅 质风化壳形成 的重 要条件 它可以在 灰化作用下形 成 也可 以在较强 的 酸性 淋溶过 程 中形成 发 育区的地带性植被为云杉 林 冷杉 林或落叶松 林 有 时为樟子松 林 和撑 等构 成的森 林草 原 这些森 林的有 机体 含较 多单宁和树脂 在真菌 的作用下 有 机体分 解 产生 富里酸 造 成酸性环境 富里酸 比胡敏 酸 的酸 性强 所 以富里酸 多时更利于此类风 化壳的形成 根据野外观察 土壤学资料和理论分析可知 该类风化壳发育的第一阶段为基 岩受 风化 形成碎屑 层 第二 阶段是酸 性溶液首先 和碳酸盐发生作用 引 起钙 镁碳酸盐分 解 形 成富里酸钙 富里酸镁 并 向下淋溶 第三 阶段是酸性溶 液与 交换 性盐基作用 并使 这 些盐基 转入 溶液 向下淋滤 第四 阶段是 在强酸性溶液作 用下 铁 铝和锰 的化舍 物遭 到 破坏 形成富里酸铁和富里酸铝 并向下淋溶 使土层颜色由深变浅 第五 阶段是强酸性溶 稚开荤与硅酸盐和钵 铝硅酸棼佧用 并破坏高岭石 形成可溶性铁 铝 硅氧化物和育星 g 1 8 8 8 0 O 0 O 婚弘坶 2 B 7 6 他 的 蚰 盯 博旧 祁 盯 4 4 B 2 0 州棚 博 拈 旺 维普资讯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 2 卷 酸盐 然 后 以胶 体溶液或真 溶液的形式 向 下淋滤 并析 出非晶质粉末状 S i O 从而 形 成 灰 白色 片状结构或无结构的硅质层 化学分析表明 硅质层中 S i O 含量可高 达 8 O 表 1 2 可以预料 随着风化过程 的发展 S i O 含量还会增 加 硅 质 层中 Fe Oa和 A1 O 受到 淋滤 前者 含量 可减少到 5 或 更低 后者少 于 1 5 表2 3 由硅 质层 向下 碱性 增 强 Fe Oa 和 A1 z Os 就淀 积在蒙睨石一水 云母层 中 根据现有资料可知 硅质风化壳分布在冷湿的寒温带或寒带 冷干地区没有分布 但在 苏联和我国 不少人认为冷湿地区分布的是高岭土风化壳 图2 假如是这样的 话 硅质风化壳就成了高岭土风化壳 事实上 它们是存在本质差别的两个风化壳类型 图 2 风化壳分布图 据H 斯特拉霍夫 黎彤等 Fi g 2 The di s t r i but i ve ma p of we a t he r e d ma nt l e s 一 新鲜岩石 2 一角砾带 3 一水云母一 蒙脱石带 4 一高睁石带 5 一铅土带 6 一三氧化二错一 兰氧化二链带 1矿物成分上的差别如上述 硅质风化壳上层富集的是石英 玉髓和蛋 白石 高蛉土 风 化壳上层富集的是高岭石 其中的 S i O 有槽当数量的迁出 硅质风化壳中虽然也有高 岭 石 出现 但发展的趋势是高蛉石将受到破坏 j 2 厚度不 同冷湿地 区化学 作用 缓慢 硅质 风化壳厚度较小 一般 为 3 5 m 根 据作者掌 握 的资料 高岭土风 化壳 发育在较湿 热地区 该 区化学风化强而 快 风 化壳 厚 度 大 可 达 1 O O m 以上 3粘粒富集层位不同硅质风化壳的硅质层中粘粒被分解 其物理性粘粒含量比在其下 的蒙睨石一水云母层中的粘粒少 这与高岭土风化壳上层粘粒含量最多是不同的 高岭土风化壳究竟分布在什么地 区 我国的高岭土风化壳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 如著名 的江西星子高蛉土风 化矿床分布在亚热带 我国北方以及美国 苏联温带地 区虽然也有高蛉 土风化壳分布 但它们都发育在新第三纪或更早地质时期的亚热带条件下 烈 目前为止 还 投有人证实在玲湿条件下发育的高岭土风化壳的存在 因为热带潮湿区和寒冷湿润区的高岭 石将分解成为氧化物 而温暖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风化过程一般又达不到高岭石形成阶段 所以高蛉土风化壳应发育在亚热带地区 这与该类风化壳的实际分布是一致妁 维普资讯 赵景渡 一种新 的风化壳类型 由苏 联学者提 出的风 化壳分布 图 图2 可知 r 亚热带 也有高蛉土风 化壳分布 但 它 不 应 在灰化带 中出现 西藏 和东 北地 区灰化带 内硅质 风 化壳的发 育以及该带从 未见高岭 土风 化 壳存在的事实 有力地证 明了灰 化带分 布的是硅质风 化壳 而 不 是高岭土风 化壳 硅质风化壳 的分 布主要受冷湿 气候控制 只有具备冷 湿气 候条件 就可能有 其分布 根 据 世界土壤地 理 资料 可知 硅质 风化壳不 仅在 我国有分 布 而 且在 美 国 苏 联 英 国 加拿大 挪威等 国也有分 布 硅质风化壳与土壤 的区另 Ij 为了证实硅质风化壳的存在 很有必要弄清该类风化壳与其发育区土壤的区剐 为此 我们先对 风化作用和成壤 作用 的差剐作 以简 要讨 论 影 响风 化作用的 因素 是气候 母质 生 物 时间和地形 这也正是成壤作用的五大因素 但在风化作用 中 可以有生物的参与 也 可以没有生物的参与 而成壤作用则必蔟有生物的参与 这就是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 由此 得知 成壤 作用 也是风化作用 是 一种 有生物参 与的风化作用 那么 在生 物进 入 陆地 以前而 仅限于海洋中生存的地质时期 陆地上只有无生物参与的风化作用 无成壤作用 因为生物 的作用 主要 限于地 表两米深度范围 内 所 以绝大 多数人认为 自从 生物在 陆地 上繁 盛以来 地表两米深度范 围内的风化作用是 成壤 作用 两 米 以下深处 的风 化作用是 单 纯的风化作用 风化 作用 和成壤作用 的密 切关 系造成 了土壤 和风化 壳常常一 同出现 在 自然剖面上 土 壤一般位 于风 化壳的上部 作 为风 化壳 的组 成部分之一 在 每一种 风化壳 发育 区 一般都有 3 5 种土壤存在 硅质风化壳发育区的主要土壤有灰化土 暗棕壤和灰色森林土三种 这三 种土壤和硅质风化壳有以下区别t一是厚度不同 上述三种土壤 占据硅质风化壳表层 1 2 m 的厚度 而 硅质风化壳充分发 育时 可达 O m 或更厚I 二是组 成不 同 灰 化土 暗棕 壤 和 灰 色森 林土 由图1中 的硅质层 和蒙睨 石一 水 云母层 的上部构成 而 硅质 风 化壳除包括 土壤的 组 成部分外 还 包括 蒙脱石一水 云母 层的 下部 和底 部的碎屑残 积层 三 是 成因不 同 土壤是 经 成壤作用发育 的 风化壳是经 其上 部的成壤 作用 和下部 的单 纯风 化作用共 同形成 的 此外 在形成顺序上 土壤 的发育先 于风 化壳 在成壤过 程 的早 中期 土壤 厚 度小 无 S i Oz 富 集 此时只有土壤 发育 无风 化壳出现 随 着风 化过程 的延 续 介质 酸性 更 强 S i O 开 始 富集 同时风 化作用不断 向下延 伸 当影响 深度大 于两米时 硅 质风 化壳开始 出 现 由上述 可见 硅质风 化壳并 不是灰 化土 暗棕壤 和灰色森 林土的代名词 它 和这些土壤 是 两种 不 同的风 化产 物 但 在这三种土 壤充 分发 育时 它们 上层富集 的都 是 S i O 构 成 相 同的硅 质风化壳 所 以尽 管同一气候 区有多种 土壤发育 而 风化壳只有 一种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 不仅硅 质风化壳发 育的各项条件是完全具备 的 而 且它 在 自然界也 的确是 存 在的 硅质风化壳是 由三个残积层构成的残积层组合 具有典型的风化壳剁面特征a其上层 富集的矿物成分或化学成分与以隹确定的各种风化壳根本不同 它应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风 化壳粪犁e 维普资讯 5 8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 2 卷 风化壳受气候 的直接 影 响 其分 布主要受气候控 制 不 同气候带 的风 化壳是不 同的 但 在过去的风化壳分布圈 见圈2 上 在寒冷湿润区和湿热的亚热带这两种截然不同而又相距 很远的气候带却分布着相 同的高岭土风化壳 这与风化理论有很大矛盾 而硅质风化壳的确 定 进一步明确了风化壳和气候带的关系 证实了风化壳分布严格受气侯带控制的规律 硅质风化壳发育在冷湿的灰化带 高岭土风化壳发育在亚热带 因此 高岭土风化矿床 应到亚热带地 区或地质时期具亚热带气候的地区去寻找 丽不应到冷湿气候下发育的地层中 去寻找 参 考 文 献 I杜恒俭等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北京 地质出板社 1 9 9 I 8 2 2李天杰等 土壤地理学 北京 民教育出取社 1 9 7 9 1 1 S 1 2 7 3 赵最溲 球 缘植被 与第四 纪 球川 探讨 地质 论评 1 9 8 5 3 I 6 4赵景澶 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旋回和周期 球川冻土 1 9 8 e 1 0 2 5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台考察队 西藏土壤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 9 8 5 l 5 0 1 6 5 6 B N 斯米尔诺夫 矿床地质学 北京 地质出艇社 1 9 8 1 t 2 9 2 7朱鹤健 世界土壤地理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9 8 6 1 9 6 A N E w K I N D OF W E A TH E R E D MA N T L E Zha o J i n g b o 船 Co l l e g e o f Ge o l o g y Ab s t r a c t On t he b a s i s o f c he m i c a l a na l ys i s t he da t a a b o ut t he p r a c t i c a l d i s t r i b u t l o n o f t he we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