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卷.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卷.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卷.doc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卷.doc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复习卷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 次/秒之间。超声波的范围是 ,次声波的范围是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空气能传播声音。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m。,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3、音色:由物体本身的 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一、填空题(27分)1 、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声音要靠 传播,空间站上两个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是因为 。2 、15o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m/s。人在岸边走过时,会吓跑水中的鱼,说明 ,月球上“死寂无声”是因为 。3 、某种苍蝇在飞行时4s内翅膀振动1400次,则频率是 ,而蝴蝶的振动频率是8Hz,即它每秒振动 次,人类能听到的是 发出的声音。4 、声音的反射形成 ,我们经常利用 来测量海的深度。5 、声音可以通过 和 两种途径传入耳内。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 ,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 。6 、声音的强弱叫做 ,其大小是由振幅决定的,敲鼓时,用力越大,声音越响就是因为 。7 、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机屏幕上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音量关小”的字,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从乐音角度分析,这是减小 。8 、“高声呼叫”反映了声音的 很大, “声音低沉”反映了声音的 很低; “买西瓜时,拍拍西瓜就知道瓜的好坏”是依据声音的 。9 、制噪声有三种途径,下面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哪一类:摩托车上安装的消声器,这是 ;城市道路旁安装隔音板,这是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这是 。10、医生通过听珍了解病人的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利用声传递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结石是利用声传递 。二、选择题:(103=30分)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声源向四处传播的 B、物体振动也不一定能发出声音C、声音借助物质以波动形式传播 D、用录音机放音乐磁带不会产生噪声12、在敲响寺庙的大钟后,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A大钟仍继续振动B钟声的回声C人的听觉“延长”D大钟停止了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13、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停止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变快了 D、没有传播介质14、一般来说,大会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 )A、增强声音的响度 B、减弱声波的反射 C、利用回声增强原声 D、降低声波的传播速度15、频率为100Hz的声音 ( )A、每分钟振动100次。 B、人耳听不见。C、响度比10Hz的一定大。 D、以上都不对。16、“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都不是17、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范围的声音。19、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 ) A、50dB B、70dB C、90dB D、110dB20、甲、乙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测得分贝数是60,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分贝数是30,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甲发声体一定距离仪器远。 B、乙发声体一定距离仪器近。C、甲发声体可能距离仪器远。 D、乙发声体可能距离仪器近。三、分析现象,解释原因。(10分)21、学校乐队的鼓手,在敲鼓的时候,为什么用力越大,声音越响。(5分)22、对着远处的大山喊一声,2秒后听到了回声,人与山的距离是多少?23 、小明想估测出雷电发生处离他的位置有多远。当他看到闪电的同时开始计时,经3s听到雷声,那雷电发生处离小明有多远?24.(6分)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空气(15) 340空气(25) 346软木 500煤油(25) 1324蒸馏水(25) 1497海水(25) 1531铜(棒) 3750大理石 3810铝(棒) 5000铁(棒) 5200你一定能从中获得不少信息,请至少写出三条: ; ; 。25.(6分)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 的振动引起的。(2)吹 (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该瓶内空气柱振动的 最快,所以发声的音调最高。26.(5分)将一个滴答作响的小闹钟放在桌面上,听其发声的响度大小;再将其放在一个空木盒上,听其发声的响度大小,发现第二次实验中声音的响度较大。由此可知: (1)将发声体置于一个空盒或箱子上,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声音的响度,这个空盒子也叫“共鸣箱”。 (2)乐器往往采用加装共鸣箱的方法来增加发声的响度。下列乐器中没有共鸣箱的是 ( ) A. 小提琴 B. 二胡 C. 锣 D. 鼓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丁钢丝5cm0.1mm2松27.(6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1)用同样的力拨动甲和乙两根钢丝,发现拨动 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钢丝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钢丝越细,音调 。 (2)为了探究钢丝音调的高低与长度的关系,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 和 两根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丙和丁两根钢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8.(4分)如图所示,去掉罐头盒的盖子,给它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把开孔的底端对着烛焰,敲橡皮膜,观察到烛焰 (选填“会”或“不会”)摇晃甚至熄灭,这说明 。 29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能说明该问题的实验是 ()A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0近年来,一种新兴的乐器逐渐被人们认识和认可,那就是锯琴(如图所示),它在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后来逐渐流传到全世界。锯琴演奏时由于锯条的_而发出声音,然后通过_传到听众的耳朵中。31在学习“有趣的声现象”时,小明做了以下几个实验: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弱;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就停止发声。你认为,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_;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填序号)32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声音大小声音靠什么传播两张课桌紧挨时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第3题图33.敲打铜锣,因锣面_而发出声音,而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他也不能直接听到锣声,这是因为_不能传声34.如图所示,是人们利用声波的_来测量海洋的深度、35.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_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36(莆田)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