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寓言故事教学设计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完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知道课题“金蝉脱壳”就是一个成语。今天,我们来个成语大比拼,看看谁掌握的成语最多? (1)以“自”字开头的成语: 自给自足自觉自愿自力更生自告奋勇自强不息 自食其力自愧不如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我陶醉 自相残杀自高自大自作聪明自吹自擂自不量力 自暴自弃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自欺欺人自相矛盾 (2)成语接龙: 成千上万万马奔腾腾云驾雾雾里看花花言巧语语重心长长年累月 一马当先先见之明明知故问问心无愧愧不敢当当机立断断章取义义无反顾顾虑重重重见天日日新月异异想天开开门见山山穷水尽尽心竭力力争上游游山玩水水深火热热火朝天天灾人祸祸不单行行若无事事出有因因小失大大快人心心想事成成人之美美丽动人人山人海海阔天空空前绝后后来居上上蹿下跳跳梁小丑丑态百出 2、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3、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在查作业时,我们班级有位同学告诉老师,他说:“我的家庭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 (生疑惑) 师:怎么啦? 生:“全部”和“大部分”两个词矛盾。 师:(看看外面)今天天气真好,是个布满阴云的晴天。 (生笑) 师:又出问题啦? 生:晴天是有太阳的,布满阴云的天气怎么可以说是晴天? 师: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师:这里也有矛盾,是吗? 生:是。 师:(板书“矛”和“盾”并进行书写指导)“矛”是什么东西? 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师:“矛”是长柄尖刀,古代一种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盾”又是什么呢?生: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的牌。 师:(指着“矛”和“盾”)把“矛”和“盾”合到一起,就不再是两件东西了,它产生了新的意思,那意思就是老师刚才说的那种句子。其实,自相矛盾的事例还有很多,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这方面的例子,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有个广告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就是前后矛盾,既然不收礼了,为什么还收脑白金呢? 生:“叶公好龙”也是自相矛盾。叶公嘴上说喜欢龙,但是当龙来见他时,它吓得躲了起来。生:有个人看到墙上有人乱涂乱画,他写在墙上写了一行字“不准乱涂乱画”。可一看,心想,我写的这些字该算什么呢? 师:自相矛盾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自相矛盾”的“老祖宗”是谁呢?“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一,今天我们就来“寻根”学习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故事。 评点:对于“自相矛盾”是怎么回事,学生其实并不陌生,以前做过不少“前后矛盾”的病句修改练习,生活中也常常能听到,或者碰到“自相矛盾”的情况,从他们课前收集到的大量“自相矛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这一点。教学中,把交流“自相矛盾”的事例放在课伊始,而把课文的学习当作“寻根”来处理,符合“教学基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要求。教师以“自相矛盾”的话来引出教学内容,引起学生思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出来,教学因此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 1、请学生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读文,进行反馈。 4、学习生字词。 读词:矛、盾、锐利、坚固、拿、卖、哑口无言 演示象形字“盾”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让学生感到学汉字非常有趣,并指导书写这个字。 让学生把“矛、盾”两个字和“锐利、坚固”连起来说说,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鼓励学生求异表达。 用上“矛、盾、锐利、坚固、拿、卖”这些生字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进行连词成句的句子训练。 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三、住夸口,理解内容 师:(板书:夸口)“夸口”是什么意思? 生:夸奖自己。 生:骄傲的意思。 师:请大家看看“夸”字,“夸”的上面是什么字? 生:是“大”字。 师:“夸口”就是说大话。楚国人到底说了什么大话呢? 生:他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还说了一句:“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出示句1: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师:读句子,要读出“大”的语气。 (自读,指名读,齐读) 师:现在我们来把句子变一变,加上一组关联词说一说。 生:我的盾坚固得很,无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师:现在我们再来变句子,改用第三人称转述来说句子。 生:他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师:能不能再变一下,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出句子的意思。 生:我的盾非常坚固,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生:我的盾太坚固了,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生:我的盾可坚固了,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出示句2: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师:刚才学习句1时,我们是按哪个步骤学的? 生:先读句子,再变句子。 (出示:1、读出“大”的语气。2、一变句子,加上关联词。3、二变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4、三变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按上面四步同桌互相读一读,说一说。 (在学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过程与上面类似,故略) 评点:楚国人说的两句话是构建“自相矛盾”意义的两个轮子,互相支撑,缺一不可。句子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句义的强化上面,使学生对这两个句子有深刻的印象楚国人到底说了两句什么话,他说的话主要意思是什么?为达到这个目的,先让学生“读”句子,通过指别读、齐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读熟句子,读出“夸大”的话气,读懂句子的意思。再让学生“变”句子,通过变换句式,一方面进行语言训练,另一方面,通过反复呈现句子,使句子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是用自己的话说句子,在反复说的过程中,再次强化认识楚国都把话说绝了。学习句2是在句1的基础上进行的,先归纳学句1时的学法,然后把学法迁移运用到句2的学习。有效地达到了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这个过程中比较巧妙的地方是从“夸”中拆出“大”字,帮助学生理解“夸口”的意思,并按着“大”的要求,读出“夸大”的语气。 三、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说大话好不好? 生:不好。 师:(遮住“夸”字上半部分)“夸”的下面是什么字? 生:“亏”字。 师:“亏”字可组什么词? 生:吃亏。 生:亏损。 生:盈亏。 生:亏待。 师:说大话要吃亏,现在楚国人说了两句大话,就要吃大亏了。细读课文,想想楚国人吃了怎样的大亏? 生:当人们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时,他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师:(板书“张口结舌”,先让学生做“张口结舌”的动作,再让学生说“张口结舌”的意思)那个楚国人刚才会说得不得了,现在一下子没话说了。我们把围观的人的问题划出来,并试 着回答他的问题。 如果试的话,会有什么的结果? 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盾不_,这跟他说的哪一句话相矛盾?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说明矛不_,这跟他说的哪句话相抵触,这两种结果,最终都使他的矛和盾_。 师:也就是说,他夸口说的两句话不可能同时成立,要么前一句话不对,要么后一句话不对。我们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那课文为什么不把问题的答案写出来呢? 生: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不需要写出来。 生:不写出来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 师:而且从行文的角度看,不写出来语势更加紧凑。 评点:承接上一部分的教学,这里再次利用“夸”字,从“夸”字中拆分出另一个字“亏”字,利用“亏”字引出“吃亏”的意思,进而提出“楚国人吃了什么亏”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本文学习的重点楚国人为什么会“吃亏”?(用课文中的的原话来讲就是:“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就基本弄懂了“自相矛盾的关键。之后,进行写作技巧的分析:想想课文为什么不把答案写出来。这样,把“写什么”与“怎么写”有机结合起来。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一步紧接一步,每一步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发展性的课堂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包括语言的理解,语言的运用,学习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法。 五、代写反思,提升认识 师:那楚国人回到家后,想到今天发生的事,觉得很丢脸,决定写一篇反思日记。他会怎样定呢?我们来帮他写一写。 (给学生十分钟时间写反思,然后起来交流。) 生:看来我不应该说大话,让人笑话了。如果今天只说了一句大话,还可以,说了两句大话,就出问题了。 生:我应该谦虚一点才对呀,世界上怎么可能有“最”的事物呢?就是有,也要注意谦虚一点呀。 师:是的,我们不应该说大话,说大话会“吃亏”。但从深层次上看,楚国人的根本性错误不在于说了大话,而在于他说的两句话前后抵触,前后矛盾,前后两句话打起架来了,请同学们继续写反思。 生:今天我真是太丢脸了,我怎样可以这样说大话呢?说了一句还好,第二句再说,就自相矛盾了。有了最锋利的矛,就不该有最锋利的盾了。 生:我以后说话可得小心点,先想好再说了,不能说满口话,要注意前后相符合,不然会闹出笑话的。 生:早知如此,我就不该如此说话了,本想夸耀一下,让自己的生意做得好一点,没想到反而露馅了,没人来卖了。这都是“自相矛盾”惹祸啊。 师:不仅仅是说话,我们做事也当心前后矛盾。 师:(出示:读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说话和做事不要,要) 生: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我们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要前后一致。师:生活中怎样避免“自相矛盾”,能否举些例子? 生:答应借书给人家,就要借给人空,不然的话说的话和做的事前后矛盾了。生:我们是少先队员,我们做的事要和少先队员的称号相符合,不然也是自相矛盾。 生:我们作文写好后多检查,把自相矛盾的地方改过来,不然人家会读不懂。 评点:学习这个故事,必须让学生明白点什么,这是本堂课教学至关重要的一步。这里借 用“写反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写作欲望。“写反思”与“懂得了什么道理”其实是一回事,但是形式不同,效果也不同。帮楚国人写反思形式新颖,学生乐于去做,写得还算精彩,但是刚开始,学生的认识而停留在表层,只认识到说大话不好,这就需要教师继续引导,把学生引导到思想的深处,接近“自相矛盾”的本源之处:楚国人的根本性错误是前后两句话自相矛盾,前一句是对后一句的否定,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否定,两句话有你无我,有我无你,不可能同时成立。至此,才算真正理解了“自相矛盾”的意思。通过教师的引导,接下来的发言学生就比较到位了。 六、初识古文,激发兴趣。 1、我们来看看二千年前的思想家韩非是怎样来评价这件事的,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尊称。出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意思是刺不破的盾和什么东西都刺得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告诫我们做事不能前后矛盾,前后相抵触。 韩非子在说难一中是这样写的: 楚人有鬻(y)盾与矛者,誉之自曰(yu):“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能应也。 说难一。 2、知道它的意思了吗?就是我们的课文,让我们一起再把课文读一读。 自相矛盾是篇传统教材,传统的教法也许就会止于读懂成语的故事内容,领悟成语故事的启示意义。对于这类故事易读懂的课文,如果还只是将理解教材内容就作为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话,这也许是对学生知识智力潜能的开发、挖掘是一种滞后的做法。所以,教什么,怎么教,自然成了困扰于每位语文教师心中一个很头疼很棘手的问题。那么,像这样的传统教材,如何凭借教材去进行改造、创造,挖掘教材中潜藏着可以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发展学生智慧的探究学习点?在洪校长的指导下,我们就将这则成语故事的教学目标拟定为:借助成语故事,进行朗读感悟,发展学生的开放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这一目标,不仅关注了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情感体验的过程,更将着眼点放在了学生智慧的生成,是学生智与知、智与情的多向整合。这一教学目标的实施,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课堂中的老师而言,都是一次智慧的考验、增长过程。学生学的不是教材内容,而是学习如何从多角度去思考去辨析去发现,在充分的读书体验、行为思辨、互相启发、积极思维中增长自己的智慧;而老师也充分经历着一场用心倾听、适时启发诱导的积极思维过程,这样的课型对于情感体验课型是一次丰富,更是一次挑战! 教什么既已确定,怎么教,即教学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场达人必 备:面试题公布时间及答案深度解析实战技巧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药行业人才选拔实战指南:桂林药厂面试题及答案深度解析
- 非法集资考试题库及答案
- 感染科岗位招聘面试题示例解析
- 鹤煤公司技术工人(瓦斯抽放工)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求职必 备:事业编招聘面试题及答案深度解析
- 2025应聘巡检员考试题及答案
- 邮政创新岗位面试实战模拟题库:提升面试技巧赢在职场
- 护理课件抢救车
- 初中数学几何1000题专项训练(含详解分析)-最新
- 《组织行为学》(MBA)课件
- 儿科常见疾病双向转诊指南
-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形象设计与造型(第2版)-课件
- 中铁XXXX局城轨道交通工程劳务分包指导价2017版
- 德国申克振动筛
- 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禁忌物配存表
- 钻机电气控制系统操作手册
- 现浇剪力墙结构模板安装与拆除技术交底
- 电力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
- 最新农贸综合市场项目可行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