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命妇形象艺术研究_第1页
明代命妇形象艺术研究_第2页
明代命妇形象艺术研究_第3页
明代命妇形象艺术研究_第4页
明代命妇形象艺术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文库明代命妇形象艺术研究 【摘 要】明代命妇人物形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而在其文化传统方面,既有历史的传承性表现,又有因时代文明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情趣和意识的变化而有所革新与创造。 【关键词】明代命妇;服饰设计;艺术特点 人类社会文明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作为古代的封建社会环境下发展的明代命妇形象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体制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明初废弃了元朝服制,并根据汉族人民的习俗,将服饰制度作了重新规定,这就从指导思想上确定了明代命妇形象要恢复与体现汉官威仪即中国汉民族的古制、封建的等级与尊卑贵贱。明代对帝后、文武官员、庶民服饰的样式与尺寸等都有严格规定,因为服饰最能“辨贵贱,明等威”。随着时间的推移,晚明万历以后,明人的命妇形象发生了剧烈和显著的变化,显现出绚丽多姿的风采,妇女的着装与衣饰,更是争奇斗艳。可以说,“美”入民家是明代命妇形象文化最为突出的特色和引人注目的社会风尚。 一、明代命妇制度的历史概述 命妇,是封建社会中一特殊的女性群体,泛指有封号的命妇。历代封建王朝妇女的封号皆从夫官爵高低而定,唐以后形成制度。此后,虽经历了数次的改朝换代,但命妇制度始终沿用。 明朝时期,命妇可以分为内命妇和外命妇。内命妇:指的是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及未婚的公主;还有宗室之母及其正妻、经过君主正式册封的嫔妃等。外命妇:或称诰命夫人,指的是已婚的公主及所有经过君主敕封爵位的官员之母或正室,有时后妃除生母以外的女性直系尊长也能获得君主敕封爵位。而除公主以外,一般得到外命妇身份的女性,封爵等级皆从夫之官衔高低而定,例如一品夫人、二品夫人、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以下皆为孺人的外命妇等级。 明代命妇形象在古代留存至今的资料中,大部分是宫廷中命妇着装形象。自明洪武初年,经洪武五年、二十四年调整,在大衫、冠饰方面有变化,洪武二十六年命妇的礼服制度基本形成,主要由冠、衫、霞帔及坠子、褙子来组成。随着夫阶品级的高低,礼服的材质、装饰纹样存在着差别。 二、明代命妇形象特征分析 (一)妆容分析 中国古代的女性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对面部?M行修饰的设计工作了。应运而生的胭脂水粉更是每位女性必备的设计工具。明代女子着妆以明亮为主,艳丽色彩盛行,甚至延续到清代的各种眉妆。与清代相差最大的是明女脸颊色彩偏亮,唇色自然。整体而言,明妆是最符合现代审美观的。明代女子喜欢画细长的柳叶眉,如唐寅的王蜀宫妓图。从明代多位皇后画像中多见稍弯且细的娥眉,只有孝定李太后类似八字眉。彼时以细眉为美,若是浓眉,则须修眉。明代陈端生再生缘里的“低攒淡淡双蛾晕,半合盈盈两凤梢”,写的是半闭的眼睛,凤梢下的盈盈眼波。传统女性眼睛的美以拥有一对细长的丹凤眼(凤目)为最,为了追求这个效果,化妆的时候就要把眼睑的线条画深画长。 (二)发型分析 中国古代女性的发型和发饰形态各异,种类繁多。明初基本承袭了宋元的发式,待嘉靖以后妇女的发式起了明显的变化,“桃心髻”是当时较时兴的发式,妇女的发髻梳理成扁圆形,再在髻顶饰以花朵。以后又演变为金银丝挽结,且将发髻梳高。髻顶亦装饰珠玉宝翠等。“桃花髻”的变形发式,花样繁多,诸如“桃尖顶髻”、“鹅胆心髻”及仿汉代的“堕马髻”等。而修饰发髻的发饰更是五花八门。汉唐以真假花朵居多,宋代以绸缎玉器为主,明代则主要是金石珠翠的宝钗发簪。 (三)服装分析 命妇着霞帔时,在用色和图案纹饰上都有规定。一般在大红底色的大袖衫上披挂霞帔时,要用深青色绣花霞帔,品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纹饰上,如下分别列数:一、二品命妇霞帔用蹙金绣云霞翟纹。三、四品命妇霞帔用金绣云霞孔雀纹。五品命妇霞帔用绣云霞鸳鸯纹。六、七品命妇霞帔用绣云霞练鹊纹。八、九品命妇霞帔用绣缠校花纹。明代的褙子的纹样与霞帔在品极差别上基本相同,只是八、九品命妇用团花,不用缠枝花。摘枝花是带一两张叶子的花头,团花是外圈轮廓为圆形的纹样。摘枝花与折枝花不同之处,是折枝花是长枝,而摘枝花只是带几张叶子的花头。 衫:大袖衫用真红色,一品至五品, 丝绫罗随用,六品至九品,绫罗绢随用。 明代使用褙子面很广。按身份来分有两种类型;贵族使用的褙子,在礼节性场合为合领大袖对襟形式;平民做为常服就采用直领小袖对襟形式。 马甲:还有一种出自元代的无领对襟马甲,又称比甲,是宫廷中皇后的专用服式。后来逐渐传入民间,扩大了服用范围。比甲盛行于明代中期,主要受青年妇女的偏爱。这种比甲从形式上看与隋唐时期的半臂有渊源关系,后来清代出现的马甲,就是这种比甲的变形。 (四)配饰分析 冠:冠上的珠翟自一品至九品由五个递减为两个;六品以上用珠牡丹开头、翠牡丹叶,七至九品则用月桂开头、翠月桂叶;一至四品用金翟,五品至六品用抹金银翟。 佩饰:明式服装的另一个特色是襟上佩带饰物,并且十分醒目。都是些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种 饰物。其中垂挂在胸前的叫“坠领”;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来有响声的叫禁步,这些佩饰统称叫杂佩。 坠子:一品至四品用?花金坠子,五品用镀金?花坠子,六品至九品用?花银坠子。 三、总结 综合而言,明代命妇冠服以服饰的质料、颜色、纹样,以及冠和霞被上的金绣装饰不同来区分她们的等别。不同品级的命妇其首饰又以数量的多少来划分。至此,明代命妇的冠服制度基本完成。透过这些细致、复杂的规定,可以看出明朝统治阶级对于建立与完善冠服制度的重视,用这套完整的礼仪制度,来“分等级,定尊卑”并维护和巩固统治。 作者简介:王建叶(1985.9-),女,汉族,籍贯:山东省菏泽市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16级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形象策划。 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