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王亚萍.doc_第1页
教学设计(教案)王亚萍.doc_第2页
教学设计(教案)王亚萍.doc_第3页
教学设计(教案)王亚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高一教学形式教 师王亚萍单 位户县电厂中学课题名称诗经学情分析 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高中语文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诗经离我们生活的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在理解诗歌时存在障碍,特别是语助词与语气词的理解容易造成错误,所以学生的课前预习与教师课堂的认真讲解甚是重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经及其现实主义风格;了解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重章叠句的形式。 2、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3、深刻理解诗中所表现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真挚爱情婚姻的向往以及捍卫祖国统一的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诗经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等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步骤:一、检查预习,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 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二、梳理文中重点字词。三、梳理诗歌内容层次1、恋爱(1-2) 2、婚变(3-5) 3、决绝(6) 二、文本探究1、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女子:热情、淳朴、善良、勤劳、清醒、坚强等。男子:忠厚、暴躁、情感不专2、 探究造成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原因。(1) 男子负心(2) 女子过于主动、痴情。 (3) 社会原因3、找出诗中的比兴句,并分析其作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作用:结构上: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必行起到过渡作用。内容上:比兴句能够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比拟的是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推测出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用女子熟悉的桑叶作比,与其本身劳动妇女的身份切合,富于生活气息,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勤劳。 板书设计 氓女子:婚前:生活幸福,性格热情、温柔善良。 婚后:受尽屈辱,性格刚烈,认识清醒。男子: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 婚后:“二三其德”、“至于暴矣”作业或预习一、选题作业完成(1)氓的故事 (第三人称,写男子) (2)我与丈夫 (第一人称,女子口吻) (3)氓的辩解 (第一人称,男子口吻)自我评价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勤于动笔,善于做好圈点批注。是我以前教学的一贯要求。主要是这许多年来,发现学生在默写的时候经常重复错误,背得出,但是却默不对。尤其到了考试时默写得分率不高。这证明学生平常没有注意字词的书写,虽然现在可能有学生认为这是小学生做的事情,但是我一样会坚持下去,等到有一天,他们在默写时或在生活中运用背过的诗词时,会感谢我的。所以我觉得,这节课我是太偏重于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规范习惯的养成,偏离于教学了。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这篇教学设计目标制定合理,重难点突出,分析准确。教学过程层次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