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控制协议TCP.doc_第1页
传输控制协议TCP.doc_第2页
传输控制协议TCP.doc_第3页
传输控制协议TCP.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传输控制协议TCP班 级: 软件工程 学 号: 姓 名: aaaaaaa 组 别: aaaaaaa 练习一 察看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实验步骤: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本练习将主机 A、B、C、D、E、F 作为一组进行实验。1. 主机 B、C、D 启动协议分析器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 TCP 协议) 。2. 主机 A 启动 TCP 工具连接主机 C。(1)主机 A 启动“实验平台工具栏中的地址本工具”。点击主机扫描按钮获取组内主机信息,选中主机 C 点击端口扫描按钮获取主机 C 的 TCP 端口列表。(2) 主机 A 启动“实验平台工具栏中的 TCP 工具”。 选中“客户端”单选框, 在“地址”文本框中填入主机 C 的 IP 地址,在“端口”文本框中填入主机 C 的一个 TCP 端口点击连接按钮进行连接。3. 察看主机 B、C、D 捕获的数据,填写下表。表 7-3 实验结果字段名称报文一报文二报文三序列号40871527186610406104087152719确认号04087152719661040610ACK.0.1.1.SYN.1.1.0.l TCP 连接建立时,前两个报文的首部都有一个“最大字段长度”字段,它的值是多少?作用是什么?结合IEEE802.3协议规定的以太网最大帧长度分析此数据是怎样得出的。答:1460;由发送端指定,表明了能在网络上传输的最大的段尺寸;maximum segment size = MTU 20(IP首部)-20(TCP首部)。4. 主机 A 断开与主机 C 的 TCP 连接。5. 察看主机 B、C、D 捕获的数据,填写下表。表 7-4 实验结果字段名称报文四报文五报文六报文七序列号31803470947167181607167181603180347095确认号71671816031803470953180347095716718161ACK..FIN.l 结合步骤 3、5 所填的表,理解 TCP 的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和四次握手的释放连接过程,理解序号、确认号等字段在 TCP 可靠连接中所起的作用。练习二 利用协议编辑器编辑并发送TCP数据包实验步骤:本练习将主机 A 和 B 作为一组,主机 C 和 D 作为一组,主机 E 和 F 作为一组。现仅以主机 A、B 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 A、B 所在组的操作。在本实验中由于 TCP 连接有超时时间的限制,故协议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两位同学要默契配合,某些步骤(如计算 TCP 校验和)要求熟练、迅速。为了实现 TCP 三次握手过程的仿真,发送第一个连接请求帧之前,编辑端主机应该使用 TCP 屏蔽功能来防止系统干扰(否则计算机系统的网络会对该请求帧的应答帧发出拒绝响应) 。通过手工编辑 TCP 数据包实验,要求理解实现 TCP 连接建立、数据传输以及断开连接的全过程。在编辑过程中注意体会 TCP 首部中的序列号和标志位的作用。首先选择服务器主机上的一个进程作服务器进程,并向该服务器进程发送一个建立连接请求报文,对应答的确认报文和断开连接的报文也编辑发送。其步骤如下:1. 主机 B 启动协议分析器捕获数据,设置过滤条件(提取 HTTP 协议) 。2. 主机 A 上启动协议编辑器,在界面初始状态下,程序会自动新建一个单帧,可以利用协议编辑器打开时默认的以太网帧进行编辑。3. 填写该帧的以太网协议首部,其中:源 MAC 地址:主机 A 的 MAC 地址目的 MAC 地址:服务器的 MAC 地址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IP 协议)4. 填写 IP 协议头信息,其中:高层协议类型:6(上层协议为 TCP)总长度:40(IP 首部 + TCP 首部)源 IP 地址:主机 A 的 IP 地址目的 IP 地址:服务器的 IP 地址(00)其它字段任意。应用前面学到的知识计算 IP 首部校验和。5. 填写 TCP 协议信息,其中:源端口:任意大于 1024 的数,不要使用下拉列表中的端口目的端口:80(HTTP 协议)序列号:选择一个序号 ISN(假设 1942589885) ,以后的数据都根据它来填写确认号:0首部长度:50(长度 20 字节)标志位:02(标志 SYN=1)窗口大小:任意紧急指针:0使用协议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方法计算校验和;再使用协议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方法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l TCP 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内容?答; 协议字段(IP层的高层协议类型)、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长度(TCP数据总长度)、TCP首部、TCP数据。6. 将设置完成的数据帧复制 3 份。修改第二帧的 TCP 层的“标志”位为 10(即标志位 ACK=1) ,TCP 层的“序列号”为1942589885+1。修改第三帧的 TCP 层的“标志”位为 11(即标志位 ACK=1、FIN=1) ,TCP 层的“序列号”为 1942589885+1。修改第四帧的 TCP 层的“标志”位为 10(即标志位 ACK=1) ,TCP 层的“序列号”为1942589885+2。7. 在发送该 TCP 连接请求之前,先 ping 一次目标服务器,让目标服务器知道自己的 MAC地址。8. 启动“实验平台工具栏中的启动屏蔽”,为 TCP/IP 协议栈过滤掉收到的 TCP 数据。9. 点击菜单栏中的发送按钮,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发送第一帧。10. 在主机 B 上捕获相应的应答报文,这里要求协议分析器一端的同学及时准确地捕获应答报文并迅速从中获得应答报文的接收字节序列号,并告知协议编辑器一端的同学。11. 假设接收字节序号为: 3246281765, 修改第二帧和第三帧 TCP 层的“确认号”的值为:3246281766。12. 计算第二帧的 TCP 校验和,将该帧发送。对服务器的应答报文进行确认。13. 计算第三帧的 TCP 校验和,将该帧发送。14. 在主机B上观察应答报文, 要及时把最后一帧“序列号”告知协议编辑器一端的同学。15. 修改第四帧的 TCP 层“确认号”为接收的序列号+1(即 3246281767) 。16. 计算第四帧的 TCP 校验和,将该帧发送。断开连接,完成 TCP 连接的全过程。17. 协议分析器一端截获相应的请求及应答报文并分析,注意观察“会话分析”中的会话过程。18. 编辑端主机启动“实验平台工具栏中的停止屏蔽”,恢复正常网络功能。实验题目:1. 为什么在 TCP 连接过程中要使用三次握手?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答:三次握手解决了连接建立过程中要解决的三个问题:(1)要使每一方能够确定对方的存在。(2)要允许双发协商一些参数(如最大报文段长度、最大窗口大小、服务质量等)。(3)能够对运输实体资源(如缓存大小、连接表中的项目等)进行分配。三次握手相对于请求应答式的连接建立有以下好处:假设主机A发出连接请求,但因连接请求报文丢失而未收到确认。主机A于是再重传一次。后来受到了确认,建立了连接。数据传输完毕后,释放连接。主机A共发送了两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其中的第二个到达了主机B。现在假定出现另一种情况,即主机A发送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并没有丢失,而是在某些网络结点滞留时间太长,以致延误到在这次的连接释放以后才传送到主机B。本来这是一个已经失效的报文段,但主机B收到此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就误认为是主机A又发出一次新的连接请求。于是就向主机A发出确认报文段,同意建立连接。主机A由于并没有要求建立连接,因此不会理睬主机B的确认,也不会向主机B发送数据。但主机B却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