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理用药解读75次干预起点_第1页
高血压合理用药解读75次干预起点_第2页
高血压合理用药解读75次干预起点_第3页
高血压合理用药解读75次干预起点_第4页
高血压合理用药解读75次干预起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控制清晨心率更好降低晨峰风险,高血压合理用药解读-高血压患者控制心率从75次/分开始,本研究共纳入243位年龄为50.0 12.1岁的受试者,其中38位是血压正常的健康对照,113位是未经治疗的严重高血压患者,27 位是血压正常的肥胖患者,65 位为充血性心衰患者。测量每位受试者在10分钟仰卧后的平均动脉压(手指血压),心脏速率(心电图),静脉血浆去甲肾上腺素(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节后传出肌肉交感神经活性(位于腓神经的微神经),Current Vascular Pharmacology, 2014;12:4-15 Grassi G , et al. J Hypertens. 1998;16(11):1635-9,心率是反映交感神经活性的重要标志,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是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重要发生机制,40%-65%的高血压患者存在交感神经过度激活,Current Vascular Pharmacology, 2014;12:4-15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3;34(5):641-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明显增快,魏玲, 等. 高血压杂志. 2003;11(3):211-214,293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59.2岁,男156例,女性137例,测定其静息心率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显著快于正常血压者,静息心率(bpm),组间比较,p0.05,血压正常和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心血管死亡2,全因死亡2,全因事件1,51%,16%,25%,心率较基线增快5bpm,心率每增快10bpm,1. 本研究共分析了格拉斯哥血压临床数据库中超过11000患者的相关数据,评估心率与死亡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相关性。基线HR为患者首次就医时测量的HR;最终HR为患者就医3次后的HR。基线心率7715bpm。2.分析LIFE研究中9190例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心电图判断)的患者心率与预后的相关性,平均随访4.80.9年。,HR=1.51(95%CI:1.03-2.20) P=0.035,HR=1.16(95%CI:1.06-1.27) P=0.001,HR=1.25(95%CI:1.17-1.33) P74-75次/分就出现死亡率增加的趋势,两个性别组趋势相似:心率第四五分位组比第三五分位组显示出死亡率增加趋势,Arch Intern Med.2002;162:2313-2321,双盲对照研究,纳入4582例单纯收缩压增高的老年患者,2293例在安慰剂组,2289例为活性药物组,平均随访2年,计算两组的全因死亡率,全因死亡率(%),男,女,心率,次/分,心率,次/分,全因死亡率(%),不同性别的高血压患者心率和死亡率关系,男性心率74bpm死亡率开始增加,女性心率75bpm死亡率开始增加,双盲对照研究,纳入45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2293例安慰剂治疗组在按照心率随机分到两组,平均随访2年,计算两组的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心率最高五分位组较其它组死亡率高89% (95% CI, 33%-168%),Arch Intern Med.2002;162:2313-2321,79次/分,79次/分,时间(年),死亡人数/100位患者,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心率与全因死亡率关系,组间比较,P0.01,当心率在80次/分时,死亡风险已经大幅增加,因此控制心率不能等到80次/分,Syst-Eur研究:心率79次/分,老年高血压患者死亡率已增加高达89%,病例数:心率:60-75bmp: 262 240 170 68 12心率:75bmp: 154 132 104 40 9,心率75bpm,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死亡率更是显著增加高达146%,心血管死亡率,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3; 26(2):218-226,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心率的心血管死亡率关系,约10年,INVEST研究:心率75次/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开始增加,Eur Heart J. 2008 ; 29(10): 13271334,随访RHR从70增快到80bpm,不良事件风险增加31%,来自INVEST研究,入组22576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平均随访2年,研究患者静息心率与不良事件相关性 RHR:静息心率;不良事件:死亡,首发非致命性心梗,首发非致命性脑梗,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528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到心率正常组(60-75bmp),心率减慢组(60bmp) 和心率增快组(75bmp), 随访4.8年,分析心率与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主要终点事件: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3;26(2):218-226,心率与心血管事件间存在J型曲线,心率60-75bpm全因死亡率最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 ;5(4): 58-66,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CCB: 钙通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指导建议:心率75 bpm即应开始控制治疗,目标心率为60-75bpm,众多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心率75次/分,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即开始增加,因此控制心率应该从75次/分开始!,高血压合并心率增快的患者宜高选择性1受体阻滞剂,从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理来看,1受体阻滞是获益的主要原因;高选择性1受体阻滞剂对1受体有较高选择性,因阻断2受体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心率, 1受体阻滞是获益的主要原因,选择性越高不良反应越少。,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3(5) 42-93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的规范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X,受体阻滞剂,X,X,X,X,X,X,Creative研究不同时段心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组优于美托洛尔缓释片组,夜间平均动态心率,24h平均动态心率,日间平均动态心率,P=0.0015,P=0.0012,P=0.0347,治疗期末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值(bpm),Creative研究最后4小时平均动态心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组优于美托洛尔缓释片组,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组,美托洛尔缓释片组,最后4小时平均心率变化(次/分),(97.5% CI:-7.45,-0.14),P=0.0202,比索洛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205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别每天一次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5,10mg和安慰剂,随访4周。结果显示:富马酸比索洛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与安慰剂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2。,Michael ED, et al. Clin. Cardiol. 1994; 17: 263-268.,*图表数据选取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5,10mg以及常见不良反应,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