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灌类型区节水灌溉监控设施.doc_第1页
井灌类型区节水灌溉监控设施.doc_第2页
井灌类型区节水灌溉监控设施.doc_第3页
井灌类型区节水灌溉监控设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灌类型区节水灌溉监控设施IC卡机井取水控制器 关键词:机井控制器ic卡机井取水控制器节水灌溉监控ic卡摘要:IC卡机井取水控制器作为水资源管理、工农业用水收费的一种新型取水监控系统,在井灌类型区农业“节水灌溉监控”中得到推广应用。文章以射频卡机井取水控制器为例,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功能及其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间题及改进建议。 河北省是全国井灌面积最大的省份,占全国井灌面积的28,现有机井81万眼,井灌面积340万hm,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76,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4,可见节水灌溉尤其是井灌类型区节水灌溉是节水农业的重点。IC卡机井取水控制器作为井灌类型区农业“节水灌溉监控设施”,在河北省2005年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示范项目区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节水控制效果。 1IC卡机井取水控制器 IC卡机井取水控制器又称IC卡预收费控制器、IC卡机井智能控制系统等,种类很多,其实质就是利用Ic卡作为用水信息传输媒介用来控制机井灌溉取水量的一种监控设施。 11IC卡 IC卡(“SmartCard”、“ICCard”)是继磁卡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型信息工具。它是将一个微电子芯片镶人符合ISO-7816标准的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的器件,由塑料基片、接触面(或天线)、集成电路三部分组成。Ic卡根据卡上数据的读写方式分为接触型IC卡和非接触型IC卡。接触型IC卡,其表面可以看到一个方型镀金接口,共有八个或六个镀金触点,用于与Ic卡读写器(IC卡管理机)接触,通过电流信号完成读写。读写操作(称为刷卡)时须将Ic卡插入读写器。刷卡相对较慢、易损、沾污,但读写速度快、可靠性高,多用于存储信息量大、读写操作复杂的场合。 非接触型Ic卡被称作“射频卡”(RF(RadioFrequency)卡),它是在接触型IC卡的电路基础上嵌入射频收发及相关电路,具有接触型IC卡同样的芯片技术和特性。射频卡通过射频卡读写器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当射频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在射频卡卡基中镶入的射频天线产生感应电流,射频卡获得能量被激活,接受信息或发送信息,完成卡与读写器间的数据传输。感应距离一般在11Ocm(不同型号控制器有所不同)内即可收发读写信息。设备之间无机械性接触,且可以任意方向掠过读写器表面。所以,射频卡无正反面之分、无机械磨损、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快捷;防水、防潮;应用面广等。 12IC卡机井取水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IC卡机井取水控制器实际是指Ic卡机井取水收费控制系统,由Ic卡机井控制器、Ic卡和Ic卡读写器(IC卡管理机)三部分组成。系统与专用的水表(水量计量变送器)(或电能表)配合使用,由控制器按用户所购水量(或电量、或时间)即预售水(电)费、自动抄表计费、无费自动拉闸。系统集水量计量、收费管理、控制于一体,特别适用于农用机井节水灌溉控制、工业自备井定额用水管理。下面以射频卡机井取水控制系统为例,简述其工作原理。 121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的基本构成见图1。 IC卡机井取水控制器用于多个用水户(农户)共用一个机井灌溉(取水)的场所,一户一卡。 122工作原理:目前常用的IC卡控制器分为以水量、以电量、以时间为计量基准的三种类型。控制器平时处于拉闸断电状态,机泵无法启动取水。只有用户持卡购水(电、时)并将射频卡放在(掠过)控制器感应区,控制器自动读取卡中所购水量(电量,时间)等信息并合闸启动机泵取水。在提水过程中,水表每走一单位水量(1m3或01m3)(或电能表每走1kWh,或时间每走1单位时间),控制器从剩余水量(电量、时间)减1,并在显示窗中显示。用户灌溉完毕,将射频卡再次靠近感应区,控制器将剩余水量(电量、时间)自动写入射频卡并拉闸断电停机,卡中水量(电量、时间)在下次使用。如果剩余水量(电量、时间)为“0”,控制器也将自动拉闸停机,用户必须持卡再次购水(电、时)。 123系统功能(1)开户、售卡,向用户售水(电、时);(2)制作用水管理的开户卡、补卡、检查卡、设置卡等各种类功能卡;(3)读、写IC卡中的信息,并自动存储记录,查询用户购水(电、时)记录;(4)控制器可存贮1000多条用户动态信息记录,方便管理;(5)控制器LED(或ID)显示窗和状态指示灯,显示剩余水(电、时),指示传感信号、合闸、分闸、事故报警状态;(6)控制器具有刷卡延时停机、断相保护f盗防破坏功能;(7)控制器特殊功能,如限制总取水量功能、非正常原因停机用户信息自动保存并可读取功能等。 2在井灌类型区节水灌溉中的应用体会 河北省2005年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示范项目(曲闶、臣鹿、藁城、桃城、大城、河问、乐亭、雄县)要求“示范区内所有水源工程必须安装先进实用的量水设施(1C卡、射频卡)”,推行“一井、一表、一号、一卡、一数”,在科学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种植计划、(节水)灌溉定额、灌溉面积以及干旱程度(平水年、丰水年、干旱年)分配用水指标(水权),确定各农户允许所用水量,及机井总控制提水量,向农户预售水量。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持卡购水、用水。此项措施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农民的节水意识,加强了节水灌溉的监控手段,同时取得了很好的节水、示范效果。但是,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加以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增强节水意识 IC卡机井取水控制器是一项新的节水监控、管理措施,农民接受、习惯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从认识上提高。从目前推广应用中看,存在着政府力度大、农民被动接受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是农民的认知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所以,在工作中要加强宣传力度,在政策宣传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技术方面的宣讲,要让农民真正了解“节水灌溉监控”设施的“好处”,在认识节水形势的严峻性和必要性的同时,认识到安装“卡机井控制器”可以给农户灌溉带来方便、实惠。用户持卡购水后,想什么时候浇地就什么时候浇,不用事先找电工送电、事后找电工抄表,减少上下户之间由于抄表数据不相符而产生纠纷等麻烦,实行定额灌溉,浇“关键”水,减少了用水量,同时也降低了种植成本。 22增加“停机延时”功能,避免机泵频繁启动,减少机泵损坏 一般机井控制面积在几公顷亩到十几公顷,农户十几户,灌溉期基本上是一户紧接一户的连续灌溉,如果上户浇完刷卡停机,下户再刷卡开机,势必造成机泵频繁启动,尤其对于深井机泵的损坏更大,所以“控制器”应具备“延时停机”设置功能,即当上一用户刷卡停机后,在一定时间内(如3O秒钟)下一用户刷卡开机使用,机泵不会停机,避免短时间内机泵停、启,减少机泵损坏,降低电能消耗。但是对于少用户浅井或单用户井,不需要“延时停机“功能情况下,又能方便地将“控制器”设置成“无延时停机”功能。 23增加“水量修正系数”,提高计量准确性 由于水表(或其他水量变送器)安装位置受机房内管道位置、长度的限制,大多都不能按照理想位置(水表前侧直管段长不小于1OD,后侧直管段长不小于5D)安装,势必造成计量精度的降低,要求“控制器”具有“水量修正系数”设置功能,通过校验,重新设置“修正系数”,提高计量精度。但是,“设置”要有一定的权限,也就是只有专职管理人员才有“修正系数”设置权限。 24改进监控技术,提高防盗水、防破坏能力 对于“分体式”控制器,水量计量传感器通过信号线将水量信息传送给“控制器”。信号线切断或强磁干扰,就无法计量。对于这种人为故意剪断信号线或人为破坏水表使水表不走数的行为,“控制器”应具有自动监测、自动拉闸停机功能(在一定时间内无计量信号自动拉闸停机),并报警。 25加强管理和维护,是设备正常运转的保证 IC卡机井控制器的安装使用不应给农民增加过多的负担,所以从目前应用情况看,应以“村”为单位管理比较合适,一户一卡,大村可以划分为两个或三个管理区,即实现了集中管理又不至于使农户购水跑太远的路。由水行政部门根据干旱年份预测、种植计划、任务指标核定总用水指标,再由村委会根据农户的种植作物、灌溉定额、灌溉亩数分配灌溉用水权(用水指标),由专职管理员按照计划向各农户发卡、售水、统计、上报,同时负责各机井的巡查、维护和管理,加强设备的维护,防盗防破坏,保证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行。制定完善的用水制度和管理制度,超指标用水高价收费,节水奖励的激励政策,对于偷水、破坏的要严肃、及时处理。 3结语 农业“节水灌溉监控”增加了灌溉用水的复杂性,是一项新的管理措施,农民接受和有效使用需要一个认知过程。首先要让农民认识到水的“资源性”和“匮乏性”,建立“水权(用水指标)”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