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统考试题.doc_第1页
桂林市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统考试题.doc_第2页
桂林市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统考试题.doc_第3页
桂林市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统考试题.doc_第4页
桂林市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统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林市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年级 地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答题卡内。1下列天体,距地球最近的是 A火星 B金星 C太阳 D月球22013年的冬季气温相对以往达到一个新的峰值,这种异常的现象被称为“暖冬”,你认 为造成今年冬天“暖冬”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的发展排放大量的废热引起 B臭氧层空洞的扩大导致到达地球太阳紫外线增多引起 C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表现 D地球气温的变化是波动起伏的,今年恰处在气温的高峰期3下列概念中,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宇宙一太阳系一银河系 B太阳系一地月系一地球 C太阳一木星一哈雷彗星 D河外星系一太阳系一地球4关于黄赤交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目前约为665度 B黄赤交角与五带的划分无关 C黄赤交角是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 D黄赤交角度数等于南北凹归线的度数5在我们考试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运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运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运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运动6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 A有高级智慧牛命的存在 C表面存在厚厚的大气层 B绕日公转与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D密度较大,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读图l,回答78题。7图中字母所示地球公转位置中,距太阳最近的是 Aa Bb Cc Dd8桂林各地白昼长于黑夜时,地球公转处于 Aabc Bbcd Ccda Ddab 读图2,回答910题。9图中表示大气逆辐射的箭头是 A B C D10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11下列各组地表形态,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瀑布、戈壁 B沙丘、黄土沟壑 C三角洲、冲积扇 D河流峡谷、花岗岩地貌读“20元人民币版面图案”(图3),回答1213题。12该版面景观表示 A桂林山水 B长江三峡 C杭州西湖 D九寨沟风光13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流水侵蚀作川 B海浪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读图4,回答1415题。14甲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15常年受乙风带控制地区,其气候特征是 A全年温和湿润 B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全年高温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十燥16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曾在虞美人中写道: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中“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了图5中水循环的环节是 A B C D17“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多样性 D区域性18地球上的生命最早出现在 A海洋中 B陆地上 C大气中 D岩石中19下列天气现象中是由暖锋造成的是 A春雨连绵 B夏季雷雨 C秋高气爽 D丰年瑞雪20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 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牛 C自然灾害大多发生在地球内部圈层 D洪涝、干旱属于气象灾害21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人类活动能够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大气降水 B蒸发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读图6,回答2223题。22综合图中信息,制约a地区发展交通运输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资源23为发展a城镇及附近地区的经济,计划修建由a城镇至c港口城市的公路。图中最合理 的选线方案是 A线路 B线路 C线路 D线路24夏天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是因为 A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弱 B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强 C云层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比较差 D云层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太差25形成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A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 C地形起伏 D海陆差异26世界卜f:湿度地带分异最明显的是 A北美人陆的中纬地区 B南美大陆的中纬地区 C亚欧人陆的中纬地区 D非洲大陆的中纬地区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6月2日13时43分03秒,台湾岛发生强烈地震,下图7为此次地震信息示意图,读图7完成27-28题。27地震发生时,东八区的区时是 A13时46分39秒 B13时43分03秒 C13时39分27秒 D13时27分03秒28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岩石圈 B软流层 C上地幔 D下地幔29在我国,最为常见、危害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 B地震 C台风 D寒潮30有关后工业化阶段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B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的影响加强 C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将逐渐缩小 D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二、综合题(共5题,40分)31读图8“地球光照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1)此图是_(填二分或二至中的一个节气)日的太阳光照示意图。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 (2)图中正午12时所在经线的字母代号是_。 (3)这一天,A点所在地的昼长时间是_小时。 (4)A、B、C、D四点的昼长由短到长排列依次是:_。32台风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 灾害之一。2013年11月11日,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每小时达314千米,给当地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图9为“某区域气象卫星图片(白色部分为云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从性质上看,台风是热带_(气旋、反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其逆时针气流运动方向主要是受_的影响。 (2)台风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主要由_、_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3)在每年8、9月份,我国_沿海常受台风的影响,形成_的灾害天气。33读图10“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字母A代表_板块, E代表_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的是_板块。 (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填图中字母)板块和_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4)红海是B板块和C板块的_边界,它是两人板块_(填运动方式)形成的。34图ll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表示绿色植物的_作用,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 (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_和_来实现。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_。 (3)简答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35据图12“世界各大洲工业C02排放量示意图”、图13“世界C0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 状图”及有关资料,回答: (12分)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 (1)图12中C02排放量最多的三个人洲是_、_和_。 (3分) (2)图13所示十国中,C02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_,最少的亚洲国家是_。(2分) (3)C0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_,其能源消费结构以_为主。(2分) (4)你认为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响?(2分) (5)你认为有什么可行的方法减缓全球变暖?(3分) 桂林市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年级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l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CBDDAABCACAAB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BAADCCABACBAAD二、综合题(共6题,40分)31(5分,每空1分) (1)冬至235S(或南回归线) (2)B(3)12 (4)DBAC32(6分)(1)气旋地转偏向力 (2分) (2)强风、暴雨 (2分) (3)东南 狂风、暴雨(2分)33(7分,每空1分) (1)亚欧美洲 (2)太平洋(或D) (3)A C (4)生长张裂34(10分)(1) 光合矿物质(2分) (2)降水气温(2分) 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2分) (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