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策略.doc_第1页
对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策略.doc_第2页
对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策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策略、过程及反思 一、问题概述与背景资料 徐浩(化名),男,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独生子女。学龄前父母因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徐浩一直由保姆所带。一年级时就开始表现出和同学不能友好相处,情绪容易激动,脾气暴躁,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有障碍,经常为一些小事与同学打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徐浩的父亲,大专毕业性格内向,无不良嗜好。徐浩的母亲,高中毕业,在外地经营一家连锁商店。因工作两地分居,故夫妻俩时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吵架,有时徐浩犯了错误,得到的不是拳脚相加就是一顿谩骂。 针对其情况,教师找到其父母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交流,其父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允诺与老师配合共同教育好该生。二、分析及诊断 徐浩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除因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照顾,缺乏应有的父母之爱外,主要是由于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徐浩感受不到家庭的幸福与温暖,渐而产生了不良的心理。 具体地说,徐浩从小经历的孤独、缺少爱的处境,造成了他不健康的心理,致使他上学后缺乏自信,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绪就会波动,导致行为的过激,加剧了他与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的态度。 据以上分析,这是一名情商比较低下的孩子,教师采取了心理辅导的教育方式。一、辅导策略与过程(一)辅导策略 徐浩的问题需要采用综合性的辅导对策来解决,即综合采用“调整认知,调控情绪,指导行为”的策略。“调整认知,调控情绪,指导行为”的策略。“调整认知”就是通过改善与徐浩所处环境的关系,满足其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帮助其建立安全感,消除戒备心理,提高交往自信。“调控情绪”就是帮助徐浩及时觉察、妥善处理,有效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指导行为”,就是以明示、暗示、奖罚等手段对徐浩的交往行为进行及时的指导。 (二)辅导目标 开启徐浩的心灵之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他学会自觉控制自己的过激情绪,鼓励他积极融入到集体中,并和周围的人群有较好的交往。 (三)辅导过程 1、转变认识。主要是调整徐浩对其所在群体的评价,对其他人反应的期待,以及对特定事件作出反应式的自我陈述。案例一:铅笔盒风波 有一天下课时,一位坐在后排的同学经过徐浩的座位时,衣服碰到了他的铅笔盒,使得他的铅笔盒掉落在地,并且里面的学习用品撒了一地,好几支铅笔的头都断了。徐浩见了恼羞成怒,一把拉住那位同学,朝他脸上就是一拳。我待他情绪平复之后,请他到办公室进行交谈。一开始徐浩闭口不谈,脸上的表情是一副“我没错”的模样。后来我告诉他老师不是想批评他,而只是了解一下情况而已,他才放下架式。在听徐浩倾诉时,我发现他总认为别的同学是在故意欺负自己。于是,我告诉徐浩:用打人的方法来对付这种“欺负”,虽然痛快,但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欢乐;自己如果能和周围同学友好相处,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改善和其他同学的关系应该采取语言沟通等文明的方式。 2、调控情绪。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帮助徐浩体验不同情绪带来的不同感受。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徐浩充分体验正面情绪带给自己的愉快,以及发怒对自己和周围同学的负面影响。 (2)帮助徐浩及时宣泄情绪。我平时注意观察徐浩与人交往中的情绪反应,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和他进行交谈。以使他尽快消除不良情绪。 (3)帮助徐浩学会控制自己发怒的方法。感到自己“受欺负”时,用“发怒有害身体健康”作为控制情绪的座右铭;和同学发生冲突时,要努力推迟自己动怒的时间;和同学发生冲突后,及时评价自己动怒行为的得失。案例:“为小事发火,不值得” 一次课间,同学小马的脚不小心踩在了徐浩的脚上,徐浩马上脸涨得通红,抬手就要打。这时,小马连连道歉说对不起,周围同学也说小马不是故意的。还有同学劝徐浩说“为小事发火,不值得”!在同学的劝说下,徐浩终于放下了举起的手,慢慢地坐了下来,但脸上仍然涨得通红,有些不服气的样子。事后我找了徐浩谈话,通过交谈,徐浩认识到虽然这次没有打人,但是发火还是不对的,以后要多听同学的劝阻,对人要宽容,要学会“宰相肚里能撑船”。 3、指导行为 儿童在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问题学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我们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问题学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个性特征及心理需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案例:“我和大家交朋友” 徐浩的生日快到了,我帮助徐浩设计了一个班队活动方案,主题是“我和大家交朋友”,希望他能在这节班队课上获得更多的朋友。活动中,我不断鼓励徐浩竭尽所能给同学们唱歌、朗诵诗歌、猜谜等,让他把自己想交更多朋友的想法表达出来。同学们也积极配合,许多同学表示只要他能改正坏脾气,愿意与他交朋友。接着同学们都向他赠送了生日礼物。事后,徐浩非常兴奋,提着高八度的音调对我说:老师,我现在有很多朋友了!这次,徐浩完全认识到了和同学们友好相处能够给自己带来温暖与快乐,他说以后一定会努力与同学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关系。 四、效果与思考(一)辅导效果 1、通过长期的跟踪辅导,徐浩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同学们都说:“现在,我们都喜欢和他玩了!”徐浩也说:“和大家在一起真快乐,我以后一定要和大家真心相处。” 2、徐浩不但交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热心帮助他人。班里的余凯同学生活困难,他把自己“富贵猪”储蓄罐里的钱全都捐了出来,今年的助残日,全班同学中,他捐助的也是最多的了。 3、徐浩渐渐有了“热爱班集体”的观念,并积极付诸于行动。如运动会上给运动员带巧克力、饮料,自己利用休息天的时间给班级修理坏拖把和坏扫帚。此外,他还每天中午清理讲台,整理图书角的图书。 4、徐浩开始实施积极的自我控制,发怒的频率降低了,平常总能看到他的脸上散发出友善的微笑。 (二)反思 在对徐浩长期的心理辅导中,我受到了很大的启迪: 1、家庭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是至关重要,但家庭教育也不可偏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携起手来,创造和谐温暖的教育环境,才能拨去问题学生心头的云雾,才能拨开云天见月明。而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平时应多接触这些问题学生的家长,通过谈话,推荐其阅读一些教育刊物,力求纠正其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其达成教育共识,与学校步调一致,协调地促使其子女发展,并及时反映这类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其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心里时刻充满“爱的归属感”。 2、把个别学生放在全体中一起进行教育,通过集体的帮助,是改善问题学生所处的社交环境的一种方法。因为这些问题学生大都是后进生、差生,而他们的周围有大量的中等生、优等生,教育管理好这些同学,就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就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良好的班风必然会对他们产生一种积极有益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其次,要让同学多和问题学生接触,切忌采用孤立政策,使他们游离于集体之外。要经常和他们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让后进生感到自己也和其它同学一样是集体不可缺少的一员。满足他们的归属感,他们就会从心理上和同学融为一体,愿意顺集体潮流而上。再次,还可以通过先进帮后进的办法,指定一名或几名品学兼优的同学共同帮助一个后进生,让他们多接触,一起参加活动,在自然的接触中,潜移默化的就可以帮助后进生解决思想、心理上的问题。还可以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解答他们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同学们的帮助可以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也给他们树立起了一个个看得见的、学得了的示范。 3、在辅导过程中,及时给予受辅者正反馈十分重要。认知结构的调整,包括使受辅者产生对其他人反映的正面期待。只有这种期待的合理兑现才能使受辅者产生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和强化与他人交往的信心。比如当问题学生有了一些进步的时候,老师对他们已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场。有时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束赞许的目光,一抹满意的微笑都会产生神奇的力量。从而使他们也体会到老师和同学们对他们的期望,而产生报答老师帮助同学关心的责任感。自信、自豪与责任感同在,就可以激发起他们强烈的上进心,并且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即越有进步,上进心越强;上进心越强,进步越大。这就使问题学生的转化进入了良性发展的阶段。 总之,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