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_教学设计1课时_详细.doc_第1页
亲爱的爸爸妈妈_教学设计1课时_详细.doc_第2页
亲爱的爸爸妈妈_教学设计1课时_详细.doc_第3页
亲爱的爸爸妈妈_教学设计1课时_详细.doc_第4页
亲爱的爸爸妈妈_教学设计1课时_详细.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1课时(详细)一、教材分析文章记述了作者参加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贯穿其中的是作者强烈的爱恨和严肃的思考,通过对被屠杀的孩子们的深深同情,反衬出法西斯灭绝人性的强盗本质,使人们不禁产生一个和作者同样的愿望,“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人类渴望和平。”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战争历史也有一定了解。学习本课只要注重引导、点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情节和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领会文章的主题。借助阅读文本和有关资料,筛选、归纳、整合信息,进行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培养阅读创新的能力,感受作品情真意切的语言。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整理有关战争,特别是二战中战领国对被占领国实行残暴统治的有关资料,为阅读文本,贮蓄情感做准备。通过听录音和朗读相结合的方式,在听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情感,并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提出自己的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再现历史的画面和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的恨和对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对生活热爱的由衷敬佩,真正领悟和平与幸福的重要。 【教学重点】1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2领会文章的主题。3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情感4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提出自己的感悟。【教学难点】1培养阅读创新的能力,感受作品情真意切的语言。2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情节和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可惜不是班班多媒体,如果用“南京大屠杀”的视频导入,更或花一节课时间观看,这样达到的爱国更好。)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师长谷寿夫指挥下,在全城进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杀,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余万人。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同样,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在克拉库耶伐次,一天之内,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美国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写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二、预习检测:完成走进名校课时优化相关题目。三、作者简介: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梦谷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1)在纪念地的所见所闻;2)看纪念演出;3)记述作家的座谈;4)参观纪念馆2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3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有何不同?西德作家真诚忏悔,日本作家进行自私的狡辩。五、精读研讨、亮点欣赏1为什么萨特会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学生小组讨论解决) 沉重 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大屠杀,其中300个孩子遇害; 中国:南京大屠杀。 美丽 整个民族的英勇:a、一位老师宁死不屈,大义凛然; b、无辜平民(包括孩子们)的遗言,怀着强烈的爱、仇恨,没人乞怜。2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例举: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一句中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表意功能。这里不仅写天气,也是在表明作者的心情,渲染气氛,使人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 2)“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一句中“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六、疑点解惑1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2“世世代代人的声音”一句,为什么给“人”字加了引号?这个引号起强调作用,强调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3六十几位作家聚在一起讨论,发言一定很多,作者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为什么特别记下西德作家与日本人的发言?从选材上可以探究写作意图。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前提是正确认识历史。西德作家的态度是那样诚恳,他把自己与整个民族看成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这样的态度赢得人们的宽容和尊重。那个日本人跟日本极右势力相比,还算好的,他还承认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他总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安格尔的三个问题辨清了侵略与反侵略,尖锐地指出了那个日本人狡辩的要害。作家本应具有人类的良知,作者不称他为作家,就说“日本人”,也表明了对他的鄙弃。作者写许多人走过去与西德作家握手,在无言之中表明各国作家对那个日本人的反感和那个日本人在会场上的孤立。七、解题:本文为什么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题目呢?一天之内残杀了7000余人,300个孩子面对刽子手,发出了“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呼唤,回应他们的却是冰冷的枪声。这是血腥的。但在这次血腥的屠杀中,被残杀的无辜的人们留下了片纸只字,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强烈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可让学生自己谈看法)八、处理练习练习题二参考答案:1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读者的阅读速度自然放慢,读两个字,停顿一下,想像一个画面。这样开头让读者一上来就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2“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3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4作者想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5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非常深刻,感情非常真挚,态度非常诚恳。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明赫白是没有责任的,他却代上一代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