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程序,鞍山市CDC 姜春红2016年9月23日,HIV职业暴露的定义,2,是指医护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预防保健人员以及监管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过程中,意外地暴露于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或实验室培养液而具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1、有感染性的暴露源:感染者/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含HIV的实验室标本、生物制品、器官等;被含有HIV的体液/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物品等。2、有潜在感染性的体液:感染者/病人的脑脊液,滑膜液,胸水,腹水,心包液,羊水,脓液等。,3,HIV职业暴露源的类型,4,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外科、口腔科、妇产科等医生;护理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尸检人员;警务人员。,5,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对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不少人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艾滋病是传染科和疾控部门的事,自己不可能接触到HIV/AIDS)。不知道没有不存在担心增加成本而不注意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因怕麻烦而长期养成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习惯。缺乏职业暴露预防知识,在发生暴露后不能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6,皮肤或粘膜有伤口有体液交换发生要达到一定的病毒量,7,职业暴露感染HIV的条件,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HIV的概率,美国曾调查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概率约为6.4/万,显著低于暴露于HBV刺伤的感染概率(19% ),一般而言,针刺的平均血量为1.4l,一次针头刺伤感染HIV的概率为0.33%;粘膜表面暴露后感染的概率为0.09%,2712例无破损皮肤暴露者无感染发生;,8,传播危险性,单次暴露于HIV阳性血液 皮肤0.3% 粘膜0.09%单次暴露于HCV阳性血液 1.8%单次暴露于HBV阳性血液(未接种疫苗) 30% (HBeAg阳性 ) 6% (HBeAg阴性 ),9,10,HIV职业暴露,存在危险性发生率很低,职业暴露职业感染职业感染机会永远小于职业暴露机会,11,影响暴露后果的因素,伤口的性质及暴露范围的大小是否为开放性暴露或是否刺破了静脉或动脉;伤口的深度及是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暴露源的类型(如血液、含血体液、针头特性等);感染者/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暴露时间的长短;暴露后是否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12,职业暴露的预防,13,二道防线预防暴露暴露后预防,14,制度与培训,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S-SOP)意外事故处理预案,主要是生物安全意外事故,内容包括应急处理、登记和报告、调查和处理信息安全及保密制度:与HIV/AIDS检测相关的所有资料均应严格保密,包括送检单、检测记录、样品登记、报告单及工作人员年度检测结果等,不得对无关人员透露检测结果人员培训,15,个人保健和防护,遇有手部皮肤有开放性伤口及其他不适于工作的情况,应暂停工作皮肤的微小伤口、擦伤、皲裂等,应用防水敷料严密覆盖提供充足的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口罩、帽子和覆盖足背的工作鞋。应设置应急冲洗眼睛装置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HIV抗体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应接种乙肝疫苗。应每年对工作人员采血检测HIV抗体,血清应长期保留,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占80%, 针刺发生于:, 注射, 抽血, 静脉穿刺或拔除, 锐器处理, 医疗废物处理, 外科手术缝合,处理锐器,严格垃圾分类管理,不对利器毁形;不将锐器混入被服、敷料中;使用后的污染锐器立即放入锐器盒中,不得放在桌面上;锐器盒不能超过3/4;,锐器安全处理,不应回套污染的锐器;单手盖帽;不应用手直接传递器械;让自己和他人远离锐器的尖端;始终保持你的双手在锐器后面;,停止不规范使用锐器盒,停止不规范医疗废物处置, 注射(回套针帽),医疗废物二次分拣,不规范医废处置,不规范使用锐器盒,防止锐器伤的措施, 回套针帽, 禁止双手回套, 使用后立即入,锐器盒, 单手操作技术, 使用回帽装置,防止锐器伤的措施, 抽血, 应从容不迫,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规范处理锐器,防止锐器伤的措施, 锐器盒规范使用, Christia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1998年,大锐器盒改为小的锐器盒,锐器伤由42.1%下,降到18.8%, 美国Vanderbilt大学的研究显示,通过改进,锐器盒,锐器伤减少了2/3 (P=0.002)。虽,然锐器盒的成本增加了,但是通过减少锐器,伤每年可以为医院节约62000美元。,47,防止锐器伤的措施, 手术,缝合时使用工具而不是,用手指来牵引或握持组织,用持针器而非用手,建立中立区,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29,WHO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们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源加以防护。,发生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30,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31,一、起草背景,2004-2014年,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职业暴露8339例。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艾滋病职业暴露总体趋势平稳,自2008年起每年报告例数均在900例左右。 二是发生场所以医疗机构和公安司法机构为主。 三是经过及时处置和预防性用药(约77.4%的暴露者经评估后服用了抗病毒药物),尚没有报告暴露者在规定的随访期内感染艾滋病的病例。,32,2013年,国家卫计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调整印发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纳入职业性传染病类别,33,为规范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处理程序,并为艾滋病职业暴露诊断提供依据,保障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等人群权益,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有关专家,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以下简称处理程序规定),作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的配套文件。,34,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二、职业性皮肤病 三、职业性眼病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 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八、职业性传染病 九、职业性肿瘤 十、其他职业病,八、职业性传染病1.炭疽2.森林脑炎3.布鲁氏菌病4.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5.莱姆病,二、主要内容,处理程序规定包括总则、职责分工、处置、调查、附则等五章20条和3个附件。 第一章 总则。明确了处理程序规定的目的、适用范围、主要 内容和工作原则。,38,第二章 职责分工。明确了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置、调查的机构和职责。明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处置、调查中的技术指导职责。 第三章 处置。明确了发生职业暴露后用人单位及处置机构开展处置的程序、内容及相关要求。,39,第四章 调查。明确了暴露者在随访期内发生艾滋病病毒抗体阳转后调查机构开展调查的程序、内容及相关要求。 第五章 附则。 对处理程序规定的生效时间、职业暴露、随访期限和暴露源范围做了明确规定。,40,三、重点强调问题,(一)处理程序规定规定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调查处理工作的程序包括处置和调查2个部分。强调处置、调查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保证收集的信息、实验室检测结果真实、可信。,41,(二)强调发生暴露后处置的时效性和科学性。规定了发生职业暴露后职业暴露者报告用人单位以及用人单位报告处置机构的时限要求。为了明确艾滋病感染与职业暴露的关系,规定处置机构应当在发生暴露24小时内采集暴露者血样并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样品采集现场应当至少有2名见证人。,42,(三)强调调查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规定同一家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不得同时被指定为处置机构和调查机构。规定调查机构判断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的依据,对于可能有线索显示暴露者感染的病毒不是来自本次职业暴露的,应当根据需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检测,调查结论作为职业病诊断的重要依据。,43,处置机构,承担职业暴露的现场处置、处置指导、暴露后感染危险性评估咨询、预防性治疗、实验室检测、收集、保存接触暴露源的相关信息、信息登记报告以及随访检测等工作,44,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等在职业活动中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及时就近到医疗机构进行局部紧急处理,并在1小时内报告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在暴露发生后2小时内向辖区内的处置机构报告,并提供相关材料,配合处置工作。,45,局部处理措施,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46,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47,暴露源类型,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48,49,HIV暴露后预防用药方案,妊娠妇女如发生职业暴露,如处于孕期前三月应避免使用依非韦伦,因其具有致畸作用,预防性用药的注意事项,知情同意原则。给事故当事人讲明利弊,并由其本人作出选择。第一次用药时间尽可能要早。最好在24小时内进行预防服药,最好不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育龄妇女使用EFV作为预防用药期间应避免或终止妊娠。动物实验表明EFV可使怀孕的小鼠增加癌症的危险。如出现主观的或客观的毒副作用,应在专家的指导下,减少剂量或换用药物,并详细记录药物毒副作用情况。,50,HIV监测及随访,暴露源检测:最好做快速试验,如暴露源有急性HIV综合症的症状,应同时检测VL。本底检测: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抽取被暴露者的血样做HIV抗体本底检测,以排除是否有既往HIV感染。定期检测:即使本底检测结果阴性,且未选择暴露后预防服药,均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4周、8周、12周和6月后时分别进行HIV抗体检测,以明确是否发生感染。预防性服药的毒副作用检测:全血、肝功能、肾功能等。,51,咨询与关怀,在职业暴露发生后以及处理的每个阶段,要及时对暴露者提供咨询、心理辅导与关怀。在每次性交时使用安全套;育龄妇女暂缓怀孕;孕妇要权衡利弊,决定是否终止妊娠;哺乳期女性应将母乳喂养改用人工喂养;避免与他人有血液或感染性体液接触或交换;定期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意义。今后如何预防HIV职业暴露等。,52,知情同意原则,鉴于职业暴露预防性药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预防性服药效果不是100;育龄妇女涉及到怀孕和妊娠问题因此,在采取预防性用药前,工作人员应事先向事故当事人告知有关预防性用药的利弊,由当事人自己做出是否用药的选择,并签订知情同意书。,53,做好保密和登记工作,做好保密工作避免社会歧视现象的发生。做好登记工作防止今后可能出现的法律诉讼 事件(备查)。 登记内容风险评估专家建议在场的相关人员事故当事人签字。,54,职责分工,处置机构:负责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置 指定单位:鞍山市疾控中心和鞍山市传染病医院、县(市)区疾控暴露人员所在单位: 1、按时上报暴露事件 2、暴露后应急处理 3、积极配合疾控部门调查工作及时上报个案调查表 4、保密,职业暴露处置流程,1、局部应急处理 医护人员发生暴露后医院院内处理 警务人员到就近医院处理2、报告 立即(1小时内)向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及领导报告; 再由单位2小时内上报县区疾控性艾科; 县区疾控再逐级上报。报告内容:时间、地点、经过、方式、部位、损伤程度、暴露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考试题猜想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习题及解析
- 2025年应急局安全员资格认证题解
- 2025年建安安全员考试重点突破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员C证法规题及答案
- 2025年空调维修工程师执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金融风险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婚姻家庭咨询师职业素质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贸易专家认证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 第3版 教案 -第12讲 网络防火墙
- 第一响应人应急培训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 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电子表格教案
- 《认识感官》课件
- 工程伦理课程课件
-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课件
- 055.重症超声在重症相关操作中应用专家共识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单元复习课件)
- 2024小学语文教学及说课课件: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
- GB/T 44304-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压痕(IF)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